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教授讲中医——三部六病基层医师园地 第七讲 整体气血论——协调疗法与整体病的治疗 被引量:7
1
作者 马文辉 《基层医学论坛》 2017年第11期1398-1400,共3页
整体气血论是三部六病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传统中医的补充发展。其对情志因素导致的心身疾病和慢性内伤杂病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临床价值。
关键词 三部六病 传统中医 气血论 基层医师 治疗 疗法 学术思想 临床价值
下载PDF
马教授讲中医——三部六病基层医师园地 第六讲 整体气血论——整体内涵与整体病的表现形式 被引量:6
2
作者 马文辉 《基层医学论坛》 2017年第10期1281-1285,共5页
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内容主要来源于《伤寒论》的三阴三阳辨证,是对仲景学说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整体气血论和局部证治观,是刘绍武老师的原创性内容,与中医文献及现行主流中医学说多有不同。1三种生命形式1.1体生命:又叫植物生命... 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内容主要来源于《伤寒论》的三阴三阳辨证,是对仲景学说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整体气血论和局部证治观,是刘绍武老师的原创性内容,与中医文献及现行主流中医学说多有不同。1三种生命形式1.1体生命:又叫植物生命,来源于泥土,复归于泥土,其特征为不知不觉,自然生长。我国有女娲用泥土造人的传说,《圣经》中也有上帝用泥土造人的记载,都折射出人的生命当中有出于泥土的植物生命的存在,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绍武 气血论 仲景学说 生命形式 寸口脉 伤寒论 人的生命 辨证论治理论 三阴三阳 基层医师
下载PDF
马教授讲中医——三部六病基层医师园地 第八讲 局部病的证治观 被引量:2
3
作者 马文辉 《基层医学论坛》 2017年第13期1711-1714,共4页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动态的气血,形成了机体的整体性和统一性;一是静态的框架,形成了机体的局限性和特异性。这两类物质动静相依,河洛互补,合二为一,分而为三,形成机体的表、枢、里三部系统。
关键词 局部病 肿瘤病 高血压患病率 基层医师 小柴胡汤 专病专方 有效方剂 原发性高血压 免疫功能 香菇多糖
下载PDF
马教授讲中医——三部六病基层医师园地 第五讲 三部六病的十二单证 合证 兼证 合病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文辉 《基层医学论坛》 2016年第26期3707-3709,共3页
三部六病辨证论治体系将人体划分为三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系统,即三部。每部中皆有寒、热、虚、实四类不同性质的病理反应,三部之中共有十二单证。十二单证是从六病分化而来。
关键词 三部六病 基层医师 十二 中医 兼证 辨证论治体系 病理反应
下载PDF
三部六病讲座(七) 三部六病协调疗法与整体病的治疗 被引量:9
5
作者 马文辉 姚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第7期81-82,共2页
机体的整体性表现在气血上,通过气血的循行,达成机体的统一。人体与疾病的斗争过程中如形成对抗性的矛盾,须采用对抗性的方法,即纠偏疗法;如形成非抗性的矛盾,虚实并见,寒热错杂,须采用协调疗法,
关键词 三部六病 《伤寒论》 协调疗法 整体病
下载PDF
三部六病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姚博 宋纪育 马文辉 《光明中医》 2014年第1期5-8,共4页
三部六病学说是刘绍武先生多年研习《伤寒论》提出的崭新学说,目前已形成特色鲜明的学术流派。该学说把机体划分为表、里、半表半里三部,每部以阴阳属性划分为六病。该学说对少阴病、厥阴病的认识及六病主方的选择与学术观点相近的胡氏... 三部六病学说是刘绍武先生多年研习《伤寒论》提出的崭新学说,目前已形成特色鲜明的学术流派。该学说把机体划分为表、里、半表半里三部,每部以阴阳属性划分为六病。该学说对少阴病、厥阴病的认识及六病主方的选择与学术观点相近的胡氏伤寒学派有所不同。刘老晚年发展形成了整体气血论和局部结构观。其弟子因学习背景不同而分为三部分,其中师承弟子对刘老的学术思想进行了全面、完整、系统的继承;西学中弟子将该学说与西医学理论进行了融合和创新;中医背景弟子将传统中医知识梳理和整合到三部六病学术体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部六病 学术流派 刘绍武 《伤寒论》 胡希恕
下载PDF
三部六病讲座(六) 三部六病整体气血论及其诊疗规范 被引量:4
7
作者 马文辉 姚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第6期79-80,共2页
三部六病学说包括整体气血论、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和局部证治观三部分,前几篇介绍了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本篇和下一篇介绍整体内涵和整体病的诊疗规范。
关键词 三部六病 《伤寒论》 整体气血 规范
下载PDF
三部六病讲座(一)——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学术渊源与三部的划分 被引量:2
8
作者 马文辉 姚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第1期88-89,共2页
三部六病学说是中国首批500名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刘绍武先生(1907.2004年)多年研习《伤寒论》后提出的崭新学说。该学说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形成了一套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完整体系。它来源于《伤寒论》... 三部六病学说是中国首批500名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刘绍武先生(1907.2004年)多年研习《伤寒论》后提出的崭新学说。该学说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形成了一套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完整体系。它来源于《伤寒论》,又是对《伤寒论》的继承和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部六病 辨证论治 渊源 讲座
下载PDF
三部六病讲座(三) 三部六病里部病的证治 被引量:2
9
作者 马文辉 姚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第3期73-74,共2页
里阳证和里阴证是里部发生对立性反应的表现,里部部证是里部发生统一性反应的表现。里阳证为实为热,里阴证为虚为寒,里部部证寒热虚实属性并不明显,只表现出里部的部性。
关键词 伤寒论 六经证治 三部六病
下载PDF
三部六病讲座(四)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文辉 姚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第4期87-88,共2页
1枢阳证的证治 核心证:胸中热烦。 纲领证:胸中热烦,身热或往来寒热,咽干口燥,小便黄赤。
关键词 三部六病 《伤寒论》 枢机 阴阳
下载PDF
三部六病讲座(八) 三部六病局部病的证治观及对肿瘤病的治疗思路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文辉 姚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第8期95-96,共2页
三部六病学说依据人体可区分为整体、系统、局部组织器官三个层次,逐渐形成了三部六病说、整体气血论、局部证治观三部分内容。本系列前七篇介绍了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和整体气血论的基本内容。
关键词 三部六病 《伤寒论》 肿瘤病
下载PDF
三部六病讲座(九) 三部六病对糖尿病的治疗思路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文辉 姚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第9期87-88,共2页
三部六病局部证治观分为局部病局部治疗、局部病系统治疗、局部病局部整体双关治疗三部分,其中局部病局部整体双关治疗针对多种慢性病形成了独特的治疗思路,内容丰富多彩,本篇介绍三部六病局部病局部整体双关治疗对糖尿病的治疗思路。
关键词 三部六病 《伤寒论》 糖尿病
下载PDF
三部六病讲座(二)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文辉 姚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第2期85-86,共2页
根据矛盾对立统一的原则,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可能会发生对立性的反应,也可能会发生统一性的反应。当发生对立性反应时,机体会出现阳性和阴性两种变化,三部会出现六类不同的证候群,即六证;
关键词 伤寒论 六经病证 三部六病
下载PDF
三部六病讲座(五)——三部六病中的十二单证、合证、兼证与合病
14
作者 马文辉 姚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第5期73-74,共2页
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将人体划分为三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系统,即三部;每部中皆有寒、热、虚、实四类不同性质的病理反应,三部之中共计有十二单证. 同一部中阴阳属性相同的两种单证(如热证与实证,或虚证与寒证)相互复合... 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将人体划分为三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系统,即三部;每部中皆有寒、热、虚、实四类不同性质的病理反应,三部之中共计有十二单证. 同一部中阴阳属性相同的两种单证(如热证与实证,或虚证与寒证)相互复合称为六证;同一部中四种单证共存,表现为非寒、非热、非虚、非实的病证称为部证;同一部中阴阳属性不同的两个单证(如寒证与实证或,虚证与热证)相互复合或不同部位(两部或三部)的单证相合复合称为合证;六证或部证与其它部的单证相互复合称为兼证;不同部中的六证相互复合称为合病;六证、合证、兼证、合病、部证共存时称为杂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部六病 《伤寒论》 单证 合证 合病
下载PDF
基于三部六病理论体系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思路 被引量:10
15
作者 尹相乾 姚博 马文辉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防控工作刻不容缓,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的积极作用尤为重要。中医三部六病学术流派以三阴三阳系统辨证体系对寒温进行了梳理,指出伤寒和温病可以进行初步的统一;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做到辨证论治,而不局限...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防控工作刻不容缓,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的积极作用尤为重要。中医三部六病学术流派以三阴三阳系统辨证体系对寒温进行了梳理,指出伤寒和温病可以进行初步的统一;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做到辨证论治,而不局限于病名之辨;中医三部六病学术流派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症状进行了辨证分析,提出相应的中医诊疗思路,为基层诊疗机构提供了防治方案;中医三部六病学术流派基于对人的整体气血的认识,总结出一套刺激表系统以增强肺卫之气的导引术,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了经济、有效、便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部六病 流派 寒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医防治 经方 葛根汤 调肺汤 导引术
下载PDF
基于三阴三阳辨证体系贯通温热病文献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6
作者 尹相乾 马文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第7期122-126,共5页
东汉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三阴三阳辨证体系,用来辨治外感热病。宋时,因六经辨证的提出使后人对三阴三阳辨证体系的理解产生偏差,导致其不能更好的服务于外感热病的辨治,于是温病理论逐渐兴起,弥补了伤寒六经辨证的不足。至清代,温... 东汉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三阴三阳辨证体系,用来辨治外感热病。宋时,因六经辨证的提出使后人对三阴三阳辨证体系的理解产生偏差,导致其不能更好的服务于外感热病的辨治,于是温病理论逐渐兴起,弥补了伤寒六经辨证的不足。至清代,温病基本成熟,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目前中医诊疗外感热病的辨证体系繁多,包括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以及六经辨证等。这给广大医生辨治外感热病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如果把温病学中温热病的方证归纳到三阴三阳辨证体系中,统一寒温的辨证方法,将能够简化中医对外感热病的辨证思维,提高临床疗效。笔者通过对三阴三阳辨证体系,温病学的历史著作、病因、辨证、治疗范围以及前人试图统一寒温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概述其研究进度,以期对本课题研究方法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热病 三阴三阳辨证 三部六病 温热病 寒温统一 《伤寒论》
下载PDF
刘绍武从“肺热”论治慢性支气管炎
17
作者 霍茫茫 杨荣梅 +2 位作者 朱正东 姚博 马文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5期885-889,共5页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感染或吸烟等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慢性支气管炎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刘绍武先生是全国首批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科研及临床...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感染或吸烟等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慢性支气管炎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刘绍武先生是全国首批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科研及临床工作六十余载,通读各家著述,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三部六病”学术流派,在慢性肺部疾患的诊疗与研究中经验丰富。刘绍武老先生基于三部六病理论分析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病机,认为一般肺部疾患与感染外邪相关,多属于“肺热”,以自拟方调肺汤治疗。调肺汤以小柴胡汤协调整体,并以麻杏石甘汤缓解肺部炎症清解肺热,同时以生脉散增强心脏功能。针对局部,整体协调,兼顾相关脏腑。并且刘绍武老先生还提出临床要注意麻黄、五味子、及罂粟壳的使用,其疗效显著,适用范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绍武 三部六病 调肺汤 慢性支气管炎 名医经验
下载PDF
调胃舒郁汤治疗郁证聚脉证型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蓓茹 姚博 +1 位作者 李国钰 马文辉 《光明中医》 2017年第9期1266-1268,共3页
目的观察调胃舒郁汤治疗郁证聚脉证型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2例门诊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24例(脱落2例),用调胃舒郁汤治疗;对照组26例,用柴胡疏肝散治疗,连续治疗2周。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中医量表评分、... 目的观察调胃舒郁汤治疗郁证聚脉证型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2例门诊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24例(脱落2例),用调胃舒郁汤治疗;对照组26例,用柴胡疏肝散治疗,连续治疗2周。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中医量表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评分、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中医量表评分、SCL-90量表评分、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其中试验组中医量表与SCL-90量表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依据中医量表评分的疗效标准,试验组痊愈5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4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6.92%,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胃舒郁汤治疗郁证聚脉证型,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证 三部六病 聚脉证 调胃舒郁汤 柴胡疏肝散
下载PDF
关于中医思维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2
19
作者 马文辉 姚博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842-2844,共3页
培养中医思维要辨明以下几点:首先,中医学的核心是医学,其根本任务是明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其次,中医学的思维模式是自然演化思维,即整体是由另一个整体演化而来;整体中的每个局部都包含整体的全部信息,是整体成比例的缩小;阴平阳秘是中... 培养中医思维要辨明以下几点:首先,中医学的核心是医学,其根本任务是明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其次,中医学的思维模式是自然演化思维,即整体是由另一个整体演化而来;整体中的每个局部都包含整体的全部信息,是整体成比例的缩小;阴平阳秘是中医治疗的目标,其实现有赖于阴阳两者处于恰好的相对位置,而非力量的绝对平衡。再次,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对症治疗是医学治疗的3个层次,中医学在辨证论治方面有优势,但辨证论治不是中医学的唯一或最高水平。最后,中医学分神农学派和岐黄学派,他们分别代表着药物和非药物治疗体系,两体系共用三阴三阳这一概念,但这一概念在各自体系中含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思维 自然演化 生物全息 阴平阳秘 辨证论治 药物治疗体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