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米波红外治疗仪的研制
1
作者 张锦 张东生 秦少春 《医疗设备信息》 2007年第3期9-10,共2页
主要介绍了微米波治疗仪的开发和研究。该仪器采用碳纤维新型发热材料制作;采用数字脉冲逼近法设计了治疗仪温度控制的硬件电路和单片机软件程序,使治疗仪温度控制精度达到了0.1℃。经实验证明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微米波红外治疗仪 碳纤维薄膜 烧伤治疗
下载PDF
介入治疗材料的应用发展 被引量:2
2
作者 田秋菊 何晋胜 张志清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3年第7期20-21,共2页
介入治疗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诊疗设备,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介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治疗的成败。本文就主要介入治疗材料的结构、特性进行论述。
关键词 介入治疗材料 穿刺针 导丝 导管 微型导管 导管鞘 支架 栓塞材料
下载PDF
影响X线数字图像质量的几种因素 被引量:7
3
作者 安静 雷成斌 栗志亮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2年第3期232-233,共2页
关键词 X线 数字图像质量 X线设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注重数字胃肠X线机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申渊钢 雷成斌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4年第5期296-298,共3页
关键词 胃肠X线机 数字图像处理器 密度分辨率 医院整体化 医疗设备
下载PDF
光学传感血氧饱和度的检测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志清 《传感器世界》 1999年第2期19-20,23,共3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利用光电法检测血氧饱和度的原理,它是根据人体组织对光强吸收特性的不同,以光电池接收照射组织后的光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得出血氧饱和度值。
关键词 透射 光电探测器 吸收度 血氧饱和度 光学传感器
下载PDF
数字技术在X线影像方面的应用
6
作者 张东生 冯峦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1998年第4期54-56,共3页
随着电子学、计算机和图像处理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医学影像方面的广泛应用,X线诊断装置的功能和图像质量在不断的提高。电子线路集成度大大提高,使得关键部位体积更小,运用更加灵活,尤其是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运用于医学中,为多... 随着电子学、计算机和图像处理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医学影像方面的广泛应用,X线诊断装置的功能和图像质量在不断的提高。电子线路集成度大大提高,使得关键部位体积更小,运用更加灵活,尤其是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运用于医学中,为多种疾病的早期诊治提供了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探测器 图像数字化 计算机网络 多媒体 PACS
下载PDF
传感器的医学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志清 张志俊 《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 1998年第1期25-27,共3页
本文简述了生物分子元件同换能器相结合的医用传感器在临床上的广泛用途。
关键词 传感器 活体物质 生物敏感膜 应用
下载PDF
图像存储和通信系统的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1
8
作者 雷成斌 王毅彬 +1 位作者 张宝恩 雷芸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1997年第4期57-61,共5页
本文旨在阐述医学图像存储和通信系统(PACS)的应用价值、系统的组成设备、系统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并为建立医院内的、各医院之间的、地区之间的乃至各国之间的医学信息传输、实现远近程临床会诊、观察、教学等,介绍一些基本概念。
关键词 图像存储 图像数学化 远程医学放射学 医院信息系统
下载PDF
串行接口8位LED显示驱动器MAX7219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志清 《国外电子元器件》 1998年第6期29-32,45,共5页
MAX7219是一种高集成化的串行输入/输出共阴极显示驱动器,具有软件译码、硬件译码功能,单一位数据能被寻址更新,可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仪器仪表的柱状图、7段码LED矩阵显示。本文介绍了该驱动器的引脚功能、工作原理,... MAX7219是一种高集成化的串行输入/输出共阴极显示驱动器,具有软件译码、硬件译码功能,单一位数据能被寻址更新,可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仪器仪表的柱状图、7段码LED矩阵显示。本文介绍了该驱动器的引脚功能、工作原理,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行数据 驱动器 LED显示 接口装置 MAX7219
下载PDF
生物医学材料发展近况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志清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1998年第6期21-22,共2页
概况生物医学材料(生物材料)对于人体组织器官的替代、修复、移植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常用的有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生物陶瓷。生物材料开发出来的人工器官和医疗器械,如:替代运动环节功能的人工关节,支持消化功能的... 概况生物医学材料(生物材料)对于人体组织器官的替代、修复、移植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常用的有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生物陶瓷。生物材料开发出来的人工器官和医疗器械,如:替代运动环节功能的人工关节,支持消化功能的人工食道,补充血液循环功能的人工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材料 生物材料 生物相容性 发展近况 天然高分子材料 生物陶瓷 金属材料 羟基磷灰石 生物惰性材料 颗粒物质
下载PDF
滑环技术在CT设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雷成斌 王毅彬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 1998年第3期52-55,共4页
本文指出传统CT图像存在的缺陷及不足之处;介绍新一代高、低压滑环及螺旋CT实现快速连续扫描的原理和优越性,便于了解其基本知识。
关键词 螺旋 快速连续扫描 动态扫描 CT 滑环技术
下载PDF
DATEX多参数监护仪的维修
12
作者 张志清 《医疗卫生装备》 CAS 1998年第6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医用 多参数监护仪 维修 DATEX
下载PDF
DINAMAP血压监视器分析与故障维修
13
作者 张志清 《医疗卫生装备》 2000年第2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血压压监视器 DINAMAP 故障 维修
下载PDF
乳腺图象诊断设备的发展
14
作者 日比野宽 雷成斌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1993年第3期44-45,19,共3页
目前,对于以腺体、脂肪、结缔组织为主要结构的女性乳房出现的乳腺肿瘤、钙化、增生等发病率日益增长的趋势,生物工程技术人员运用各种光,机、电工程学方面最新的科学技术,不断研制和改进各种乳腺诊断的设备、仪器,以图竭力做到早期诊... 目前,对于以腺体、脂肪、结缔组织为主要结构的女性乳房出现的乳腺肿瘤、钙化、增生等发病率日益增长的趋势,生物工程技术人员运用各种光,机、电工程学方面最新的科学技术,不断研制和改进各种乳腺诊断的设备、仪器,以图竭力做到早期诊断、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为了实现这“三早”的目标,人们研究的主要对象仍是依赖于图象诊断法为主要手段。这种乳腺图象诊断法的种类如下表:1.x线诊断法(I):a.常规乳腺摄影法 (Mammography-MMG) 包括一般摄影、压迫摄影、放大摄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摄影 诊断设备 诊断法 女性乳房 工程技术人员 乳房组织 乳房肿瘤 图象清晰度 乳管造影 微小钙化
下载PDF
日立X线心血管造影设备的结构特点
15
作者 雷成斌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1年第1期57-59,共3页
关键词 血管造影设备 结构特点 X线 介入放射学 心血管造影 医学临床 血管诊断 造影图像 设备性能 介人治疗 心脏疾患 高科技
下载PDF
x线透视应从暗室操作中解放出来——论遥控X线机的发展
16
作者 雷成斌 胡末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1998年第2期53-56,共4页
X线透视是指利用X线对某些物质的荧光作用,通过X线接收载体产生影像,用来对人体的组织结构和病变进行检查,是临床X线检查应用最广泛的手段之一。所谓X线接收载体,在传统的X线机中,最常使用的是“荧光屏”。即用一种荧光材料,如硫化锌镉(... X线透视是指利用X线对某些物质的荧光作用,通过X线接收载体产生影像,用来对人体的组织结构和病变进行检查,是临床X线检查应用最广泛的手段之一。所谓X线接收载体,在传统的X线机中,最常使用的是“荧光屏”。即用一种荧光材料,如硫化锌镉(Zncds)如银(Ag)激活,涂敷在在白色衬底上构成。当X线能量被荧光体吸收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控X线机 输出屏 影像增强器 暗室操作 亮度 诊视床 X线透视 摄像管 X线 电视监示器
下载PDF
X线介入造影图象设备的新进展
17
作者 李燕 雷成斌 卫虎娃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1998年第3期54-56,共3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高科技不断向医学科学领域里渗透,加速了临床医学用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程,广泛地提高了防病治病的水平。20世纪70年代以来,介入诊疗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使临床某些疾病由不可治变为可治,使治疗的难度由大变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高科技不断向医学科学领域里渗透,加速了临床医学用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程,广泛地提高了防病治病的水平。20世纪70年代以来,介入诊疗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使临床某些疾病由不可治变为可治,使治疗的难度由大变小,由有创变为小创甚至无创,使广大患者免受或减轻了手术之苦,尤其对某些心血管病、脑血管病、肿瘤等重大疾病的诊治水平,减少病死率,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等起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图象 X线 新进展 图象分辨率 C臂 介入诊疗 影象增强器 X线 图象记录 医学科学领域
下载PDF
超高速CT的开发与应用现状
18
作者 王晓峰 张东升 雷成斌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1998年第1期52-54,共3页
超高速CT是本世纪90年代初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它是利用电子束扫描代替机械扫描,又称做第五代CT,其扫描速度可在不到1/4秒种内获取8个相邻层面的图,而无需挪动病人。当使用多层扫描模式时,其扫描时间可缩短至0.05秒钟,... 超高速CT是本世纪90年代初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它是利用电子束扫描代替机械扫描,又称做第五代CT,其扫描速度可在不到1/4秒种内获取8个相邻层面的图,而无需挪动病人。当使用多层扫描模式时,其扫描时间可缩短至0.05秒钟,并可获得34个层面的图像,同时能清晰显示组织中的微细结构和微小病灶。本文概述了超高速CT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临床应用的优越性,旨在为我省今后引进和应用这一新型设备提供些基本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诊断仪 超高速CT 电子束扫描 单层扫描模式 多层扫描模式
下载PDF
滑环技术在CT设备中的应用
19
作者 雷成斌 张宝恩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1997年第3期54-57,共4页
目的:本文指出传统CT图象存在的缺陷及不足之处;介绍新一代高、低压滑环及螺旋CT实现快速连续扫描的原理,优越性。
关键词 高、低压滑环 螺旋 快速连续扫描 动态扫描
下载PDF
CAD系统的发展前景
20
作者 安静 雷成斌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2年第4期304-305,共2页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 计算机 CAD系统 发展前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