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理生理学考试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6
1
作者 杨艳萍 李夏青 +7 位作者 许瑞龄 郭建红 刘清华 周鑫 刘福 王锋 牛利 张杨 《基础医学教育》 2013年第5期476-478,共3页
病理生理学是医学基础教育中重要的桥梁性学科,而合理的考试制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适应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的需求,分析了现行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病理生理学考试改革的一些措施,寻求更为合理的考评体系。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考试改革 教学方法
下载PDF
科研理念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白晓洁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8年第1期49-51,共3页
实验课是生理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重视技术操作外,科研理念的渗透和贯穿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实验在生理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生理学实验的大体分类和发展前景;其次,强调在实验中应当具有团队精神... 实验课是生理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重视技术操作外,科研理念的渗透和贯穿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实验在生理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生理学实验的大体分类和发展前景;其次,强调在实验中应当具有团队精神,一次实验的出色完成需要实验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和协作;最后,应当具备严谨诚实的实验态度和善待动物的实验行为。在实验教学中既指导学生完成大纲要求的技术操作,又有科研理念潜移默化的融入对于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科研素质和态度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学 实验教学 科学研究
下载PDF
体育类院校大学生运动员心电图早复极的检出率及特点
3
作者 李瑜 曹晓娜 刘清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11期990-992,共3页
目的 了解体育类院校大学生运动员早复极发生率及特点.方法 选取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在校17~24岁大学生运动员1658名,以连续2个导联J点抬高(≥0.1 mV)和(或)R波降支的切迹(正向,≥0.1 mV)或粗钝作为早复极诊断标准.将入选... 目的 了解体育类院校大学生运动员早复极发生率及特点.方法 选取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在校17~24岁大学生运动员1658名,以连续2个导联J点抬高(≥0.1 mV)和(或)R波降支的切迹(正向,≥0.1 mV)或粗钝作为早复极诊断标准.将入选的发生复极者作为试验组,非早复极者为对照组,分别比较其左室高电压发生率、心室率、QTc的差异性.结果 1658名大学生运动员共检出早复极556例,总发生率为33.5%,男性运动员多于女性运动员(38.1%比22.0%,P<0.05).不同训练年限组中,男/女性运动员分别随训练年限的增加,早复极的发生率增加(P<0.05);同一训练年限组中,男性运动员早复极的发生率高于女性运动员(≤5年,26.7%比6.9%;5~10年,35.9%比19.9%;≥10年,46.7%比33.1%,P均<0.05).早复极组男/女性运动员左室高电压发生率均高于非早复极组(男性8.2%比3.1%,女性5.8%比1.4%,P<0.05).早复极组男/女性运动员心室率、QTc较非早复极组无明显减慢及延长(P>0.05).结论 本研究中大学生运动员早复极总发生率为33.5%,训练年限越长,早复极的发生率越高,相同训练年限,男性运动员早复极的发生率高于女性运动员.早复极组男/女性运动员左室高电压发生率均高于非早复极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早复极 大学生运动员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PGⅠ、PGⅡ、GS、PINP、TNF-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瑾 牛利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3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GS)、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诊治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200例,根据幽门螺...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GS)、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诊治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200例,根据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为阳性组(134例,其中胃溃疡82例、十二指肠溃疡52例)与阴性组(66例,其中胃溃疡40例、十二指肠溃疡26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GⅠ、PGⅡ、GS、PINP、TNF-α水平。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PGⅠ、PGⅡ、GS、TNF-α水平高于阴性患者(P<0.05),PINP低于阳性患者(P<0.05)。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患者血清PGⅠ、PGⅡ、GS、TNF-α水平高于阴性患者(P<0.05),PINP低于阳性患者。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PGⅠ、GS高于胃溃疡患者(P<0.05),PINP低于胃溃疡患者(P<0.05),PGⅡ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PGⅠ、PGⅡ、GS、PINP、TNF-α水平存在一定影响,阳性患者血清PGⅠ、PGⅡ、GS、TNF-α水平明显升高,PINP水平下降,同时与溃疡部位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老年 消化性溃疡 胃蛋白酶原Ⅰ 胃蛋白酶原Ⅱ 胃泌素 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丹参防治实验性急性肝损伤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1
5
作者 郑晓宾 韩德五 +2 位作者 许瑞龄 赵元昌 马学惠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57-158,共2页
给Wistar大鼠注射硫代乙酰胺,引发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升高,进一步介导肝损伤。给丹参煎剂后,发现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下降,同时血浆ALT和肝损伤面积减少,与肝损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肿瘤坏死... 给Wistar大鼠注射硫代乙酰胺,引发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升高,进一步介导肝损伤。给丹参煎剂后,发现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下降,同时血浆ALT和肝损伤面积减少,与肝损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肿瘤坏死因子-α在肝损伤中起重要作用。丹参防治肝损伤的机理之一可能是通过减少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合成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肝损伤 丹参 中药 防治
下载PDF
DMA增加正常大鼠心肌细胞钙瞬变和收缩(英文) 被引量:14
6
作者 崔香丽 陈还珍 +1 位作者 武冬梅 吴博威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9-224,共6页
实验观察了钠氢交换或钠钙交换抑制剂 5 (N ,N 二甲基 )氨氯吡咪 (DMA)对正常和心肌肥厚大鼠分离心室肌细胞钙瞬变和细胞收缩的影响。通过负载荧光染料Fura 2 /Am ,应用离子影像分析系统 (IonImagingSystem)同步测定离体大鼠心肌细胞... 实验观察了钠氢交换或钠钙交换抑制剂 5 (N ,N 二甲基 )氨氯吡咪 (DMA)对正常和心肌肥厚大鼠分离心室肌细胞钙瞬变和细胞收缩的影响。通过负载荧光染料Fura 2 /Am ,应用离子影像分析系统 (IonImagingSystem)同步测定离体大鼠心肌细胞钙瞬变和细胞长度。结果表明 :DMA 10 μmol/L分别使钙瞬变和细胞缩短从对照组的 2 0 9.6 0± 5 4.96和 3.0 7± 0 .97μm增加到 2 38.5 0± 80 .41和 4.0 7± 1.0 2 μm (P <0 .0 5 ,n =7)。应用特异性反向钠钙交换阻断剂KB R7943可完全阻断DMA的激动作用。DMA还可使尼卡地平抑制L 型钙通道后的钙瞬变和细胞收缩增加。在肥厚心肌细胞 ,DMA表现出相同的药理作用 ,但对钙瞬变和细胞缩短的刺激作用更强。结果表明 :DMA可通过反向钠钙交换途径增加正常和肥厚大鼠心肌细胞钙瞬变和细胞收缩 ,且对肥厚心肌细胞的影响比对正常心肌细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N N-二甲基)氨氯吡咪 FURA-2 收缩 钠钙交换 心肌肥大 DMA
下载PDF
TNF-α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中的作用及丹参防治机制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郑晓宾 韩德五 +2 位作者 马学惠 许瑞龄 赵元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中的作用及丹参防治肝损伤机制。方法:用硫代乙酰胺(TAA)诱发大鼠急性肝损伤,检测血浆内毒素、TNF-α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变化,并与丹参治疗组进...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中的作用及丹参防治肝损伤机制。方法:用硫代乙酰胺(TAA)诱发大鼠急性肝损伤,检测血浆内毒素、TNF-α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变化,并与丹参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TAA诱发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浆内毒素及TNF-α含量升高,二者呈正相关;血浆ALT亦升高,与TNF-α亦呈正相关。丹参治疗组大鼠血浆TNF-α及ALT水平均低于肝损伤对照组。结论:TAA引起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内毒素促进TNF-α释放,TNF-α进一步介导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内毒素血症 丹参 肝损伤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高脂血症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燕子 武烨 +5 位作者 牛龙刚 闫莉 田珏 林媛媛 王昭君 刘慧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086-2090,共5页
目的:用1种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观察其能否逆转高脂血症大鼠的内皮功能障碍。方法:将36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control),高脂血症组(HC,即溶剂对照组)及吡格列酮1.5mg·kg-1.d-1组、3mg·kg-1.... 目的:用1种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观察其能否逆转高脂血症大鼠的内皮功能障碍。方法:将36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control),高脂血症组(HC,即溶剂对照组)及吡格列酮1.5mg·kg-1.d-1组、3mg·kg-1.d-1组、10mg·kg-1.d-1组、20mg·kg-1.d-1组(HC+PIO)。通过比较给予累积浓度的ACh(内皮依赖性舒血管物质)和酸化NaNO2(非内皮依赖性舒血管物质)后血管的舒张程度来反映血管内皮功能;使用MS2000生理信号记录分析系统记录的参数(包括±dp/dtmax)来判定心脏功能。结果:(1)高脂血症可以导致严重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给予10-9-10-5mol/L累积浓度的ACh后,高脂血症组血管张力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血管最大舒张程度由99.78%±3.01%降低到50.51%±2.45%(P<0.01),而给予10-8-10-4mol/L累积浓度的酸化NaNO2后,2组间的血管张力无明显差别(P>0.05);(2)吡格列酮可以剂量依赖性地减轻高脂血症引起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失调,且10mg·kg-1.d-1剂量组作用最明显;(3)吡格列酮在减轻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的同时,也减轻了高脂血症大鼠心功能的损伤。结论:吡格列酮可以直接减轻高脂血症引起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从而可能会有效预防随后发生的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心脏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高胆固醇血症 内皮 心脏
下载PDF
NF-κB信号通路介导AngⅡ诱导THP-1巨噬细胞表达MMP-9 被引量:16
9
作者 柴婵娟 杨志明 +1 位作者 康玉明 肖传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334-2337,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机制。方法:用0.1μmol/L佛波酯(PMA)作用48h,诱导THP-1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后,随机分为4组:(1)PMA组,即对照组;(2)PMA+AngⅡ组(10-7mol/L...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机制。方法:用0.1μmol/L佛波酯(PMA)作用48h,诱导THP-1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后,随机分为4组:(1)PMA组,即对照组;(2)PMA+AngⅡ组(10-7mol/L,1h);(3)PMA+AngⅡ+2-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组[PDTC(10μmol/L,30min)];(4)PDTC组。用Western blotting蛋白印记技术分别检测总蛋白MMP-9及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的变化,用RT-PCR检测MMP-9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ngⅡ诱导THP-1巨噬细胞磷酸化NF-κBp65增加(1.02±0.10,P<0.05),MMP-9蛋白量也增加(1.06±0.11,P<0.05),MMP-9 mRNA表达上调(1.22±0.08,P<0.05),而使用NF-κB的抑制剂PDTC后磷酸化NF-κBp65(0.99±0.12,P<0.01)减少,MMP-9表达明显受到抑制(1.04±0.14,P<0.01),MMP-9 mR-NA表达下调(0.90±0.06,P<0.01)。结论:NF-κB信号转导途径是AngⅡ诱导THP-1巨噬细胞表达MMP-9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NF-ΚB 基质金属蛋白酶-9 THP-1细胞
下载PDF
成年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外向整流氯离子单通道特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建国 李晓明 +4 位作者 胡平 王颖 李晓文 乔健天 高天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74-878,共5页
采用膜片钳内面向外式技术 ,在急性分离成年大鼠海马CAl区锥体细胞上记录到了外向整流氯离子通道(outwardlyrectifyingchloridechannel ,ORCC) .长时间去极化 (≥ 60mV)刺激后 ,在 3 0 %的游离膜片上记录到有外向整流特性的单通道氯电... 采用膜片钳内面向外式技术 ,在急性分离成年大鼠海马CAl区锥体细胞上记录到了外向整流氯离子通道(outwardlyrectifyingchloridechannel ,ORCC) .长时间去极化 (≥ 60mV)刺激后 ,在 3 0 %的游离膜片上记录到有外向整流特性的单通道氯电流 ,膜电位在 -60mV到 0mV之间的单通道电导为 (16 58± 1 54) pS (n =10 ) ,而在 0mV到 + 60mV之间电导为 (40 92± 3 17)pS .通道开放概率有明显的电压依赖性 (膜电位 -60mV时 ,Po=0 44± 0 12 ;膜电位为 + 60mV时 ,Po=0 86± 0 0 6,n =10 ) .在对称Cl- 浓度 (150mmol/L)时 ,通道翻转电位为 (-4 17± 1 84)mV .当溶液中部分NaCl被葡萄糖酸钠替代后 ,翻转电位为 :(-3 4 2 3± 4 86)mV ([Cl- ] i/ [Cl- ] o=(3 0mmol/L) / (150mmol/L) ) ,接近氯离子通道的理论值 ,这表明通道具有氯离子选择性 .浴槽液中分别加入氯通道阻断剂DIDS和SITS可以使 + 4 0mV的通道开放概率从 (0 83± 0 0 6)和(0 86± 0 0 6)分别降低到 (0 12± 0 0 5)和 (0 13± 0 0 4) (n =5) ,冲洗后可使开放概率基本恢复 .上述研究结果显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离子通道 膜片钳 海马 大鼠 锥体神经元
下载PDF
视皮层LTP维持阶段的突触形态计量学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玉翠 韩太真 +1 位作者 沈建新 乔健天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3-79,共7页
本实验使用18~20d的幼年大鼠视皮层脑片标本,在LTP出现后3h取局部微脑片固定进行LTP维持阶段超微结构的研究。分别与孵育相同时间而未予任何刺激的脑片和仅给予测试刺激的脑片作比较。运用图像分析仪分别对三组电镜结果... 本实验使用18~20d的幼年大鼠视皮层脑片标本,在LTP出现后3h取局部微脑片固定进行LTP维持阶段超微结构的研究。分别与孵育相同时间而未予任何刺激的脑片和仅给予测试刺激的脑片作比较。运用图像分析仪分别对三组电镜结果进行以下参数的测量:(1)突触间隙的宽度;(2)突触后致密物(PSD)的厚度;(3)活性区的长度;和(4)突触界面曲率。用双盲法对突触数目进行计量,并用立体计量学方法对各种突触类型进行定量,所得数据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1)LTP形成后15h左右,其反应达到峰值,然后维持在最高水平一直到3h仍无下降趋势;(2)突触间隙的宽度较两个对照组明显增宽;(3)PSD的厚度也明显增厚;(4)活性区的面密度及突触界面曲率明显增加;(5)总突触数目和棘突触数目的数密度较空白对照明显增高;(6)穿孔性突触的数密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结果提示:活性区面密度的增加及突触界面曲率的增大可能是LTP维持的形态学基础。穿孔性突触的形成与LTP的维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P 视皮层脑片 突触间隙 突触界面曲率
下载PDF
酒精刺激对枯否细胞清除LPS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贤明 马学惠 +2 位作者 许瑞龄 赵元昌 韩德五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81-384,共4页
目的和方法:应用免疫荧光及免疫电镜技术,对慢性酒精投与之实验大鼠及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肝脏枯否细胞对LPS的清除功能进行了观察。结果:经门静脉注射LPS10min后,Lieber’s酒精饮食投与6周之大鼠肝脏枯否细胞内... 目的和方法:应用免疫荧光及免疫电镜技术,对慢性酒精投与之实验大鼠及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肝脏枯否细胞对LPS的清除功能进行了观察。结果:经门静脉注射LPS10min后,Lieber’s酒精饮食投与6周之大鼠肝脏枯否细胞内抗LPS荧光显色低于正常大鼠,电镜下枯否细胞内抗LPS阳性颗粒少见,而肝窦壁内皮细胞及肝细胞内抗LPS阳性物增多。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肝穿组织枯否细胞内抗LPS荧光显色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结论:酒精刺激后肝脏枯否细胞对LPS的清除功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酒精性肝炎 脂多糖类 枯否细胞
下载PDF
急性肝衰竭时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肝脏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任大宾 韩德五 赵元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90-892,共3页
目的 :研究急性肝衰竭时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肝脏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以硫代乙酰胺 (TAA)染毒建立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 ;应用酶荧光法测定动脉血酮体 (乙酰乙酸、β -羟基丁酸 )浓度及肝细胞线粒体ATP含量 ;采用结肠切除术并观察血浆... 目的 :研究急性肝衰竭时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肝脏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以硫代乙酰胺 (TAA)染毒建立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 ;应用酶荧光法测定动脉血酮体 (乙酰乙酸、β -羟基丁酸 )浓度及肝细胞线粒体ATP含量 ;采用结肠切除术并观察血浆内毒素水平与血清丙氨酸氨基移换酶 (ALT)活性的变化。结果 :TAA组大鼠血浆内毒素水平与血清ALT活性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动脉血酮体比 (AKBR)降至 0 4以下 ,动脉血中总酮体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切除结肠的TAA染毒组大鼠未发生内毒素血症 ,肝细胞线粒体ATP含量显著高于TAA组 (P <0 0 1) ,血清ALT活性虽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但显著低于TAA组 (P <0 0 1)。结论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可损伤肝脏能量代谢 ,使肝脏代谢和功能发生严重障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类 能量代谢 大鼠 急性肝衰竭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肝损伤
下载PDF
高糖高脂对培养成年小鼠心肌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 被引量:9
14
作者 焦向英 王晓樑 +1 位作者 马新亮 赵荣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建立培养成年小鼠心肌细胞模型,给予高糖高脂刺激观察是否可以引起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并分析其机制。方法:分离培养成年小鼠心肌细胞,以最小必需培养基(minimum essential medium,MEM)加20 mmol/L甘露醇作为正常对照培养基(正常... 目的:建立培养成年小鼠心肌细胞模型,给予高糖高脂刺激观察是否可以引起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并分析其机制。方法:分离培养成年小鼠心肌细胞,以最小必需培养基(minimum essential medium,MEM)加20 mmol/L甘露醇作为正常对照培养基(正常对照组,n=10);以MEM+高糖(20 mmol/L葡萄糖)高脂(50μmol/L软脂酸)培养模拟糖尿病(高糖高脂组,n=10),心肌细胞分别在两种培养基中培养24 h后测定指标。结果:高糖高脂组乳酸脱氢酶(LDH)、细胞凋亡蛋白酶caspase-3活性显著升高,过氧化亚硝基损伤标志物硝基酪氨酸生成增多,同时心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表达水平和一氧化氮(NO)生成增多,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蛋白表达水平和超氧阴离子生成增多,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在培养的成年小鼠心肌细胞,高糖高脂可引起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这主要是由于高糖高脂引起的iNOS大量表达所生成的NO和NADPH氧化酶表达增高生成的超氧阴离子反应产生的大量过氧化亚硝基所诱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高脂 凋亡 细胞培养 心肌细胞
下载PDF
吡格列酮抗高脂血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武烨 燕子 +4 位作者 王晓樑 闫莉 吕小萍 赵荣瑞 刘慧荣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04-705,共2页
关键词 抗高脂血症 缺血/再灌注损伤 大鼠心肌 吡格列酮 致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患者 冠状动脉梗阻 独立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不同月龄大鼠阴茎组织中内源性一氧化碳与环磷酸鸟苷和环磷酸腺苷的关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秦文波 王淑秋 +3 位作者 李明 康玉明 桂士良 迟宝进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增龄对大鼠阴茎组织中内源性一氧化碳(CO)与环磷酸鸟苷(cGMP)、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的变化。方法:8、16、24个月大鼠各8只,分别注射阿朴吗啡(APO)进行大鼠阴茎勃起功能实验;麻醉后取阴茎海绵体,用改良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量其C... 目的:探讨增龄对大鼠阴茎组织中内源性一氧化碳(CO)与环磷酸鸟苷(cGMP)、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的变化。方法:8、16、24个月大鼠各8只,分别注射阿朴吗啡(APO)进行大鼠阴茎勃起功能实验;麻醉后取阴茎海绵体,用改良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量其CO浓度,并测量其cAPM、cGMP含量。结果:随月龄增加,CO含量降低,各月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cGMP、cAMP含量均随月龄增加而逐渐下降,各月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随月龄的增加,大鼠阴茎组织中CO、cAMP、cGMP含量下降,提示衰老对大鼠阴茎组织中CO、cAMP、cGMP含量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一氧化碳 环磷酸鸟苷 环磷酸腺苷 勃起功能障碍 阿朴吗啡
下载PDF
抗β1肾上腺素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自身抗体长期存在对大鼠心肌组织钙调蛋白激酶Ⅱδ亚型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左琳 王可 +5 位作者 田珏 包海军 熊海燕 贺忠梅 程牛亮 刘慧荣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8期604-608,共5页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观察抗β1肾上腺素受体细胞外第二环抗体(抗β1AR-ECⅡ抗体)长期持续存在对心肌组织钙调蛋白激酶Ⅱδ亚型(CaMK Ⅱδ)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筛选血清抗β1AR-ECⅡ抗体阴性的健康成年雄性Wi...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观察抗β1肾上腺素受体细胞外第二环抗体(抗β1AR-ECⅡ抗体)长期持续存在对心肌组织钙调蛋白激酶Ⅱδ亚型(CaMK Ⅱδ)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筛选血清抗β1AR-ECⅡ抗体阴性的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通过背部皮下定期给人免疫佐剂和针对β1肾上腺素受体细胞外第二环(β1AR-ECⅡ)抗原多肽的混合物建立主动免疫模型,定期采用ELISA法检测免疫过程中大鼠血清中抗β1-AR-ECⅡ抗体水平及大鼠心功能的变化情况;利用荧光法检测心肌组织caspase-3活性;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CaMK Ⅱδ的表达情况.结果 用β1AR-ECⅡ抗原肽段长期主动免疫大鼠可导致心功能下降及心肌组织凋亡的增加,同时伴随有大鼠心肌组织中CaMKⅡδ表达增加,并具有时间依赖性.结论 抗β1AR-ECⅡ抗体长期存在可导致大鼠心肌组织CaMKⅡδ表达的增加,CaMKⅡδ可能是抗β1AR-ECⅡ抗体诱发心肌细胞凋亡,进而导致心功能障碍过程中的关键信号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Β1-肾上腺素能受体 自身抗体 钙调蛋白激酶Ⅱδ
下载PDF
灵芝孢子粉对癫痫大鼠脑IGF-1、NF-κB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赵爽 康玉明 +4 位作者 张胜昌 王淑秋 王绍清 马小茹 张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53-1156,共4页
目的:观察和探讨灵芝孢子粉对戊四氮(PTZ)致痫大鼠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亚惊厥剂量的PTZ复制大鼠慢性癫痫模型,用药组以灵芝孢子粉灌胃,记录癫痫发作的潜伏期及... 目的:观察和探讨灵芝孢子粉对戊四氮(PTZ)致痫大鼠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亚惊厥剂量的PTZ复制大鼠慢性癫痫模型,用药组以灵芝孢子粉灌胃,记录癫痫发作的潜伏期及持续时间,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TUNEL法分别检测脑IGF-1、NF-κB/P65的免疫反应性和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大鼠海马和皮质区每高倍视野(×400)下平均凋亡细胞数模型组(18.80±2.13、16.87±2.00)明显多于对照组(0.97±0.52、0.58±0.25),IGF-1、NF-κB/P65蛋白表达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在造模第17、21、25d时用药组较模型组癫痫发作的潜伏期有所延长(分别为P<0.05,P<0.05,P<0.01),海马和皮质区凋亡细胞数用药组(12.30±2.46、10.48±1.33)明显少于模型组,NF-κB/P65蛋白表达用药组低于模型组,而IGF-1的免疫反应性用药组明显强于模型组。结论:IGF-1、NF-κB及神经细胞凋亡均可能参与了PTZ致痫的发生发展过程,灵芝孢子粉能明显抑制NF-κB蛋白的表达,增强IGF-1的免疫反应性,可能是其对癫痫所致神经细胞凋亡有明显抑制,从而对神经细胞起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大鼠 灵芝孢子粉 NF—κB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MCP-1和I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梁斌 杨志明 +3 位作者 张娜娜 杨慧宇 康玉明 肖传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19-1324,共6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影响,阐明Ang-(1-7)对AngⅡ在炎症方面的拮抗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UVEC,随机分为:对照...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影响,阐明Ang-(1-7)对AngⅡ在炎症方面的拮抗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UVEC,随机分为:对照组;AngⅡ组;Ang-(1-7)组;AngⅡ+Ang-(1-7)组;AngⅡ+Ang-(1-7)+Ang-(1-7)受体阻断剂A-779组。以ELISA法和半定量RT-PCR法从蛋白和mRNA水平检测MCP-1和I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AngⅡ(100nmol/L)使MCP-1和ICAM-1的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Ang-(1-7)(1000nmol/L)使MCP-1和ICAM-1的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P<0.05);混合刺激组中,与AngⅡ组比较,Ang-(1-7)(10nmol/L、100nmol/L、1000nmol/L、10000nmol/L)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ngⅡ诱导的HUVECMCP-1、ICAM-1蛋白和mRNA的表达(P<0.05),Ang-(1-7)浓度为1000nmol/L时,虽然蛋白和mRNA表达仍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加入A-779组与AngⅡ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ng-(1-7)通过其特异性受体MAS拮抗AngⅡ诱导的HUVECMCP-1和ICAM-1的表达,并呈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血管紧张素-(1—7) 血管紧张素Ⅱ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Zacopride增强心肌内向整流钾电流(I_(K1))发挥抗心律失常效应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清华 吴博威 +1 位作者 张杨 林媛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41-1046,共6页
目的:探讨zacopride对乌头碱、氯化钡药物性心律失常模型的影响和增强心肌内向整流钾电流(IK1)与其抗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测zacopride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主要离子流及静息膜电位(RMP)、动作电位(AP)和乌头碱所... 目的:探讨zacopride对乌头碱、氯化钡药物性心律失常模型的影响和增强心肌内向整流钾电流(IK1)与其抗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测zacopride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主要离子流及静息膜电位(RMP)、动作电位(AP)和乌头碱所致延迟后除极(DAD)及触发活动(TA)的影响。并观察zacopride对乌头碱(30μg/kg,iv)和氯化钡(4 mg/kg,iv)2种药物性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0.1-10.0μmol/L zacopride可浓度依赖性激活大鼠心室肌IK1(P<0.01),而对INa、Ito、ICa-L等影响动作电位的主要离子流均无显著影响(P>0.05);使心室肌细胞膜超极化,动作电位时程(APD)缩短。1.0μmol/L为其最大效应浓度,使IK1内向电流部分(-100mV)增大33.8%,外向电流部分(-60 mV)增大32.4%;RMP由(-81.3±0.9)mV增大至(-87.5±1.7)mV,APD90由(32.48±2.70)ms缩短至(25.61±3.97)ms(P<0.01),并有效消除乌头碱所致延迟后除极(DAD)和触发活动(TA)。对于乌头碱、氯化钡所致心律失常,15μg/kg zacopride可使2种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分别由(57.58±3.21)min、(49.31±2.46)min缩短至(38.25±2.59)min和(30.94±1.73)min(P<0.01)。结论:Zacopride对乌头碱、氯化钡药物性心律失常的抑制作用是由其激活心肌细胞IK1进而增大静息膜电位介导的。增强心室肌IK1可能成为抗心律失常的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乌头碱 静息膜电位 动作电位 内向整流钾电流 Zacoprid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