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无创检查方法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被引量:16
1
作者 曹丽华 肖传实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16层螺旋CT(16-SCT)、12导联动态心电图(AECG)和平板运动试验(EET)三种无创性诊断冠心病方法进行比较,并以冠状动脉造影(CAG)为金标准",评价其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60例患者均行16-SCT、12导联AECG、EET和CAG检查。计算16-... 目的16层螺旋CT(16-SCT)、12导联动态心电图(AECG)和平板运动试验(EET)三种无创性诊断冠心病方法进行比较,并以冠状动脉造影(CAG)为金标准",评价其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60例患者均行16-SCT、12导联AECG、EET和CAG检查。计算16-SCT、AECG、EET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性。结果根据CAG结果,16-S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1.0%,90.1%,90.4%;AECG诊断心肌缺血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54.8%,66.7%;EET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灵敏度、特异性为69.0%,72.2%。16-SCT与AECG及16-SCT与EET联合检测可使灵敏度提高到92.9%和95.2%,16-SCT与AECG、EET串联可使特异性提高到94.4%。结论16-SCT是一项新的有发展前途的冠心病诊断方法,能通过高的空间分辩率结合心电门控技术有效诊断冠心病,并结合AECG、EET检查提高冠心病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体层摄影术 冠状动脉造影术 动态心电图 平板运动试验
下载PDF
冠心病的强预报因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被引量:4
2
作者 廉玉蓉 高东来 鹿育萨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7期121-123,共3页
目的:了解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系。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85-01/2004-10关于同型半胱氨酸和冠心病的文章,检索词“homocysteine,coronaryheartdisease”,限定文章语言的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 目的:了解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系。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85-01/2004-10关于同型半胱氨酸和冠心病的文章,检索词“homocysteine,coronaryheartdisease”,限定文章语言的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4-10关于同型半胱氨酸和冠心病的文章,检索词为“同型半胱氨酸,冠心病”,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包括处理组和对照组文献,筛除明显不随机的研究,对剩余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进一步判断是否为随机对照研究。纳入标准为①随机对照研究。②实验或临床研究包含平行对照组。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和综述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60篇关于胆红素抗氧化的随机和未随机的文章,18个实验或临床研究纳入标准。排除的42篇实验均为重复研究。资料综合: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险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可能与如下因素有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影响内皮细胞的凝血作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促进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促进平滑肌细胞胶原的合成。同型半胱氨酸可以把载脂蛋白A从脂蛋白(a)复合物中分离,导致载脂蛋白A上附加的赖氨酸结合位点暴露,此位点可增加载脂蛋白A与纤维蛋白的亲合力,抑制纤溶酶原与纤维蛋白结合,从而抑制纤维蛋白溶解,加速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此外,同型半胱氨酸还有增强脂质氧化的作用。同型半胱氨酸可以通过促进内皮细胞介导的凝血系统加速血栓的形成,还可使血小板受损。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半胱氨酸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心脏围手术期血清一氧化氮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
3
作者 周华 肖传实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82-183,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清一氧化氮 (nitric oxide,NO)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在围手术期心肌再灌注损伤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心脏手术组 2 5例 ,分别在术前 1d,主动脉开放后 10 min,术后 1d和 7d采血 ,化学... 目的 探讨血清一氧化氮 (nitric oxide,NO)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在围手术期心肌再灌注损伤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心脏手术组 2 5例 ,分别在术前 1d,主动脉开放后 10 min,术后 1d和 7d采血 ,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 SOD,酶标法测定血清 NO。结果 心脏手术组术前 NO为 47μmol/ L± 10μmol/ L ,再灌注 10 min为 80μmol/ L± 10μmol/ L (P<0 .0 1) ,术后 1d,6 7μmol/ L± 12μmol/ L (P>0 .0 5 ) ,术后 7d,49μmol/ L±14μmol/ L (P>0 .0 5 ) ,术前 SOD为 144 Nu/ m± 2 5 Nu/ ml,再灌注 10 min为 114Nu/ m L± 2 4Nu/ m L (P<0 .0 1) ,术后 1d,141Nu/ m L± 2 4Nu/ m L (P>0 .0 5 ) ,术后 7d,144 Nu/ m L± 2 4Nu/ m L (P>0 .0 5 )。血清 NO与 SOD水平呈负相关 (r=-0 .495 ,P<0 .0 5 )。结论 血清 NO水平增高 ,氧自由基大量产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外科学 心肌再灌注损伤 手术期间 一氧化氮 超氧化物歧化酶 NO
下载PDF
前列地尔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想 朱国斌 周学敏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2期288-291,共4页
作为一种高生物活性药物,前列地尔的主要成分是前列腺素E1(PGE1)。PGE1是内源性的生物活性物质之一,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舒张血管平滑肌、保护细胞、改善微循环等诸多生物学功能。前列地尔能够改善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力衰... 作为一种高生物活性药物,前列地尔的主要成分是前列腺素E1(PGE1)。PGE1是内源性的生物活性物质之一,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舒张血管平滑肌、保护细胞、改善微循环等诸多生物学功能。前列地尔能够改善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力衰竭、高脂血症、肺源性心脏病等患者的预后,因而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文章综述了前列地尔的生理学和药理学作用机制以及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心血管疾病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胱抑素C联合血小板体积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危险分层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王瑞英 孙宇婷 +3 位作者 张玲 杨凡 李涛涛 黄淑田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6期827-830,共4页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预后差异很大,对其进行早期危险分层,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能最大限度地改善预后。目前,已有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评估系统,如全球急性冠脉事件注册(global registry...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预后差异很大,对其进行早期危险分层,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能最大限度地改善预后。目前,已有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评估系统,如全球急性冠脉事件注册(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危险评分、TIMI评分、PURSUIT评分等,其中GRACE评分被认为是最有效的预测NSTE-ACS死亡风险的工具之一。然而由于其评估系统较为复杂,使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故积极找寻简单、快速及准确的评估系统仍为现阶段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胱抑素C(Cys-C)参与心血管疾病诸多的病理生理过程,而血小板作为NSTE-ACS发病过程中的一个必备条件,与其发生密切相关。为此,本研究观察NSTE-ACS患者入院时Cys-C、血小板体积(MPV)水平变化,并追踪随访6个月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情况,旨在探讨其在NSTE-ACS危险分层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小板体积 预测价值 危险分层 胱抑素C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PURSUIT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替罗非班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燕庆 朱国斌 +2 位作者 周学敏 黄淑田 吕慧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9期133-137,共5页
替罗非班作为一种高效的抗血小板药物,是GPⅡb/Ⅲa受体拮抗药物的一种,在冠心病治疗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替罗非班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其相关的药理学特性和不良反应以及与其他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药物的比较... 替罗非班作为一种高效的抗血小板药物,是GPⅡb/Ⅲa受体拮抗药物的一种,在冠心病治疗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替罗非班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其相关的药理学特性和不良反应以及与其他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药物的比较,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替罗非班 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
原文传递
不同药物对内皮前体细胞的动员 被引量:1
7
作者 肖传实 王改玲 +3 位作者 赵文燕 邱龄 李茂莲 曾秋棠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及雌激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不同时相对内皮前体细胞(EPCS)的动员作用,以寻求合适药物、用药剂量及最佳作用时间。方法将48只体重为2~2.5KG的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六组:每组8只,即对照组...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及雌激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不同时相对内皮前体细胞(EPCS)的动员作用,以寻求合适药物、用药剂量及最佳作用时间。方法将48只体重为2~2.5KG的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六组:每组8只,即对照组,阿托伐他汀2.5MG组、5MG组、10MG组,雌激素组,GCSF组。用药后1、2、3、4周测量外周血EPC含量。启用流式细胞仪计数PECD34/FITCCD133双阳性细胞为EPC;荧光显微镜鉴定FITCUEA1/DILACLDL双染色阳性细胞为EPC。用药第3周测血清一氧化氮(NO)、血脂。结果用药1、2、3、4周六组外周血EPCS的曲线:对照组为一低水平基线;GCSF组持续稳定于高水平;阿托伐他汀5MG组、雌激素组、阿托伐他汀2.5MG组(按作用从大到小排列)为锯齿样曲线,第2周最低,第3周最高,第4周较第3周低;阿托伐他汀10MG组与对照组接近,仅第4周增高(P<0.05)。从用药1周开始到第4周,阿托伐他汀5MG组与GCSF组对EPCS有持续动员作用,第3周该两组效果最佳,约为第1周的3倍,是对照组的近20倍;阿托伐他汀2.5MG组在第3、4周有作用,P<0.05,P<0.01;雌激素组EPCS在第3、4周有作用,第3周尤明显,此时雌激素与GCSF组作用相当,但不及阿托伐他汀5MG组明显,P<0.01。第4周,五个用药组EPCS均较对照组高,其中GCSF组最高,另外四组次之,且这四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第3周检测血清NO,与对照组相比,阿托伐他汀5MG组和雌激素组NO增高,阿托伐他汀10MG组降低,P<0.01。各组血脂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阿托伐他汀、雌激素、GCSF对EPCS均有动员作用,且不同药物组对EPCS的动员效果与时间有交互作用。动员效果为:GCSF组>阿托伐他汀5MG组>雌激素组>阿托伐他汀2.5MG组>阿托伐他汀10MG组。阿托伐他汀5MG组在第3周效果最佳。GCSF对EPCS动员稳定于高水平。阿托伐他汀和雌激素对EPCS的动员可能与NO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脂药物 雌激素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内皮前体细胞 动员
原文传递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强化他汀类治疗对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P-选择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苗慧慧 黄淑田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第10期16-19,共4页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给予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术后血样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择期行PCI的住院患者78例,按随...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给予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术后血样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择期行PCI的住院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标准治疗组39例(阿托伐他汀20mg/d),强化治疗组39例(于术前12、2 h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40、20mg).检测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6、12 h hs-CRP、TNF-α、P-选择素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标准治疗组28例、强化治疗组29例成功置入支架.两组术前1 d hs-CRP、TNF-α、P-选择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 h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标准治疗组术后12 h较术后6 h仍明显增高[hs-CRP:(10.29±0.77)mg/L比(6.34±1.23)mg/L;TNF-α:(58.15±5.19)ng/L比(36.12±3.89)ng/L;P-选择素:(49.58±4.92)μg/L比(31.47±3.71)μg/L](P<0.05),强化治疗组术后12 h与术后6 h相比虽仍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s-CRP:(6.83±1.46)mg/L比(5.95±1.17)mg/L;TNF-α:(42.18±7.79)ng/L比(34.07±8.79)ng/L;P-选择素:(33.57±4.63)μg/I比(29.78±5.61)μg/L](P>0.05).标准治疗组术后6、12 h hs-CRP、TNF-α、P-选择素水平较强化治疗组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PCI前短期给予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hs-CRP、TNF-α、P-选择素水平,有助于PCI后机体促炎和抗炎失衡状态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C反应蛋白质 肿瘤坏死因子α P选择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