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尿道电汽化切除术与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任瑞民 周俊红 兰晓煦 《医学研究杂志》 2009年第3期76-81,共6页
目的评价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割术(TUEV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BPH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搜集世界范围内运用TUEVP与TURP治疗BPH随机对照试验(RCT)、非随机对照试验(NRCT)和回顾性对照试验的英文及中文文献,并追查已纳入文献... 目的评价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割术(TUEV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BPH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搜集世界范围内运用TUEVP与TURP治疗BPH随机对照试验(RCT)、非随机对照试验(NRCT)和回顾性对照试验的英文及中文文献,并追查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ScineceDirect,NGC,EBSCO,EMBASE,CNKI,CBM;手工检索:《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临床泌尿外科杂志》、《中国男科学杂志》、《中华男科学杂志》等4种相关杂志。由两位系统评价员做独立文献筛查、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并交叉核对,不同意见时经过讨论或请第3者裁决。使用统计软件Rev Man5.0完成Meta分析,SAS8.0计算失安全系数(Nfs)。结果经筛选,最后纳入17篇文献,包括受试患者2413例,进行Meta分析,其基线情况具有可比性。通过比较分析两种术式相关效应指标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得出:TUEVP术后的膀胱冲洗时间、置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TURP;TUEVP术后勃起功能障碍(ED)发生率(20.6%)低于TURP(29.0%);TURP术后对最大尿流率(MFR)的改善优于TUEVP;TURP术后继发性出血发生率(7.9%)低于TUEVP(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eta分析显示两种腔道手术均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方法,其疗效和安全性相似;虽然受某些因素如随访时间和文献方法学质量的限制,但TU-EVP和TURP均有各自的优势,建议进行大样本、长期随访的高质量临床试验,提供更佳循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Meta分析 失安全系数
下载PDF
输尿管部分梗阻家兔上尿路尿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晋垚 任来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0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家兔经输尿管灌注测压方法的可行性,并对输尿管部分梗阻后输尿管的功能进行评价。方法:32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8只,为假手术组;实验组按术后时间分为3组,每组8只,建立输尿管部分梗阻模型。在梗阻不同时间点,用... 目的:探讨家兔经输尿管灌注测压方法的可行性,并对输尿管部分梗阻后输尿管的功能进行评价。方法:32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8只,为假手术组;实验组按术后时间分为3组,每组8只,建立输尿管部分梗阻模型。在梗阻不同时间点,用经输尿管灌注测压的方法对输尿管功能进行研究,并观察输尿管及肾脏的形态变化。结果:在5ml/min灌注时,梗阻组输尿管静息压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梗阻2周时,不灌注、不同流速灌注时的静息压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梗阻4周时,在不灌注、5ml/min灌注时静息压力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1ml/min灌注时的静息压力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梗阻4周时,肾脏明显出现肾间质纤维化等病理变化。结论:该实验方法能评价输尿管功能的变化。在梗阻4周时,输尿管功能出现不协调,这可能是4周时肾脏病变进展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部分梗阻 家兔 输尿管灌注 压力
下载PDF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肾间质纤维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文坚 任来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年第5期626-627,共2页
关键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肾间质纤维化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 成纤维细胞 factor 细胞因子 致纤维化
下载PDF
不典型晚期肾结核的诊断
4
作者 兰晓煦 武进峰 +6 位作者 赵振理 李宇卓 胥枫林 任来成 郝川 郭晓华 史舒 《中国医药》 2006年第6期357-358,共2页
目的探讨不典型晚期肾结核的发病原因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来收治的28例经病理学诊断的不典型晚期肾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本组主诉有膀胱刺激症状22例,占78.57%;尿常规明显异常19例,占67... 目的探讨不典型晚期肾结核的发病原因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来收治的28例经病理学诊断的不典型晚期肾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本组主诉有膀胱刺激症状22例,占78.57%;尿常规明显异常19例,占67.85%;B超诊断或提示肾结核18例,阳性率为64.28%。排泄性尿路造影24例,均未获满意诊断结果。19例患者行CT检查,阳性率为100%。肾脏计算机体层射影检查4例,提示患肾无功能。磁共振尿路水成像检查4例,均表现为患肾积水,输尿管均未显影。经膀胱镜行膀胱黏膜活检10例,均经病理诊断为膀胱结核。结论对于不典型的晚期肾结核,应对各项检查综合考虑作出正确诊断。提高对肾结核足够的认识和警惕,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减少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核 诊断
下载PDF
内、外引流方式在输尿管结石合并尿脓毒血症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裴亮 翟晓艳 +1 位作者 王振兴 兰晓煦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20年第2期213-215,共3页
目的比较内、外引流方式在输尿管结石合并尿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梗阻导致尿脓毒血症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内引流组(膀胱镜或者经输尿管镜置双J管置入术)和外引流组(在B... 目的比较内、外引流方式在输尿管结石合并尿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梗阻导致尿脓毒血症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内引流组(膀胱镜或者经输尿管镜置双J管置入术)和外引流组(在B超的引导下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引流成功率、尿脓毒血症得到控制的时间、术后尿脓毒血症及感染性休克发生比例。结果两组引流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引流组尿脓毒血症控制时间相对较短,术后无1例患者复发尿脓毒血症。内引流组输尿管镜碎石术后3例复发尿脓毒血症。结论在输尿管结石合并尿脓毒血症患者外引流术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脓毒症 引流术
原文传递
兔输尿管单侧部分梗阻平滑肌组织中Rock-Ⅱ激酶表达及意义
6
作者 王晋垚 任来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62-562,共1页
我们采用免疫组化和形态学观察方法,探讨Rock-Ⅱ激酶在兔输尿管单侧部分梗阻(PUUO)平滑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平滑肌组织 输尿管 梗阻 单侧 酶表达 观察方法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复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10年随访结果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杨晓峰 申鹏飞 +5 位作者 亢全寅 齐范 米振国 刘红耀 张彦刚 赵小昆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530-533,共4页
为了探讨复发性膀胱细胞癌(RTCC)的复发规律和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Cox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对110例RTCC10年随访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组RTCC男∶女=5.4∶1,平均年龄54.1岁,50~60岁发病... 为了探讨复发性膀胱细胞癌(RTCC)的复发规律和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Cox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对110例RTCC10年随访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组RTCC男∶女=5.4∶1,平均年龄54.1岁,50~60岁发病率最高。无痛性血尿的病史平均18.5月。肿瘤单发占72.72%,多发占27.28%。2~3cm大小的肿瘤占43.64%。复发2~24次,平均3.1次,第1、2、3次术后无瘤期分别平均为34.2、18.1和11.6个月,无瘤期最长达10年,术后5年内复发率逐步下降,5~10年以后复发不规则,多次复发后肿瘤分期升高,10年生存率56.73±6.70%。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为年龄和肿瘤的分期,并认为对RTCC应尽可能选用切净肿瘤保留膀胱功能的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肿瘤复发 随访 移行细胞癌 预后
原文传递
Ⅲ型前列腺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及前列腺液中MCP-1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承勇 兰晓煦 +3 位作者 陈明明 武进峰 李双平 田智谋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 探讨Ⅲ型前列腺炎/慢性骨盆底疼痛综合征(CAP/CPPS)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以及检测其前列腺液(EPS)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水平,分析各检测指标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 目的 探讨Ⅲ型前列腺炎/慢性骨盆底疼痛综合征(CAP/CPPS)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以及检测其前列腺液(EPS)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水平,分析各检测指标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8例CAP/CPPS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CD4+CD25+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ELISA法检测两组受试者EPS中MOP-1水平.结果 CAP/CPPS组外周血中CD4+T细胞及CD4+CD25highTreg/CD4+T细胞(28.12±4.32)%,(3.99±0.61)%与对照组(28.29±4.30)%(3.96±0.6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 a组外周血中CD4+T细胞及CD4+CD25highTreg/CD4+T细胞(28.33±4.35)%,(3.98±0.60)%与Ⅲb组(27.91±4.26)%(4.01±0.62)%相比;P〉0.05.Ⅲ型组CD4+CD25+Treg/CD4+T细胞(6.48±1.34)%,低于对照组(14.66±2.16)%;P〈0.01.CAP/CPPS组外周血中CD4+T细胞以及CD4+CD25hignTreg/CD4+T细胞与患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CPSI)均无相关性(P〉0.05):CD4+CD25+Treg/CD4+T细胞与患者疼痛评分呈负相关(r=-0.702,P〈0.05).CAP/CPPS组外周血中CD4+CD25+Treg/CD4+T细胞与EPS中MCP-1水平呈负相关(r=-0.682,p〉0.05).CAP/CPPS患者前列腺液中MCP-1(0.45±0.09)ng/ml较对照组(0.18±0.02)ng/ml显著升高;P〈0.01.Ⅲ a组EPS中MCP-1水平(0.54±0.02)ng/ml较Ⅲb组(0.35±0.02)ng/ml显著升高;P〈0.01.CAP/CPPS组EPS中MCP-1水平与NIH-CPSI呈正相关(r=0.716,P〈0.01),且与患者疼痛评分明显相关(r=0.875,P〈0.01),CAP/CPPS患者前列腺液中MCP-1水平与EPS中白细胞数呈正相关(r=0.898,P〈0.01).结论 Ⅲ型前列腺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数量表达下调,导致患者自身免疫反应增强,可能是CAP/CPPS的发病机制之一;MCP-1在CAP/CPPS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且与临床症状密切相关,MCP-1可能成为CAP/CPPS临床诊断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炎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趋化因子CCL2
原文传递
联合检测自发凋亡率及p27kip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意义
9
作者 郭晓华 米振国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5年第6期372-374,共3页
目的探讨自发凋亡率、p27kip1在人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TUNEL法检测自发凋亡细胞,用S’P法检测p27kip1基因在5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分析各检测指标在上述标本中的表达及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分级、临床分期间的... 目的探讨自发凋亡率、p27kip1在人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TUNEL法检测自发凋亡细胞,用S’P法检测p27kip1基因在5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分析各检测指标在上述标本中的表达及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分级、临床分期间的关系。结果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自发凋亡率AI均数为(3.0±1.5)%,p27kip1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为58.0%(29/50)。其二者的阳性表达均随膀胱癌分级、分期的升高而降低。p27kip1蛋白阳性组中AI均数显著高于p27kip1蛋白阴性组(P<0.05)。结论p27kip1蛋白和自发凋亡率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进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p27kip1和自发凋亡率有助于更准确地解释和描述膀胱癌的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移行细胞 凋亡 P27KIP1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