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康复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颖 张虹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32期165-168,共4页
目前心力衰竭的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仍是临床心脏专家面临的重大挑战。运动康复作为心脏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上受到各临床指南、共识的推荐。该文介绍了运动康复治疗心力衰竭的作... 目前心力衰竭的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仍是临床心脏专家面临的重大挑战。运动康复作为心脏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上受到各临床指南、共识的推荐。该文介绍了运动康复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为运动康复在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并提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运动康复 治疗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Toll样受体4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
作者 罗春艳 来春林 +5 位作者 邢金平 赵建强 燕蒲娟 阮露芳 刘慧 任焰 《心脏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TLR)4水平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科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41例。采用Syntax评分反映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根据Syntax评分结果分为低分(0~2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TLR)4水平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科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41例。采用Syntax评分反映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根据Syntax评分结果分为低分(0~22分)61例、中分(23~32分)41例和高分(≥33分)39例。据此分为2组:Syntax低中分组(n=102),Syntax高分组(n=39)。通过线性相关分析确定TLR4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冠脉病变的相关因素。结果与低中分组比较,高分组TLR4水平明显升高[(93±24)vs.(128±29)ng/ml,P<0.01]。TLR4水平与Syntax评分呈正相关(r=0.539,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TLR4水平是Syntax评分≥33分的相关因素(OR=15.645,95%CI:5.322-45.994;P<0.01)。结论 TLR4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随着TLR4水平升高,冠脉病变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TOLL样受体4 SYNTAX评分
下载PDF
可注射导电水凝胶聚吡咯-壳聚糖对慢性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长期改善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琦 王馨竹 +2 位作者 姜增誉 周景莉 何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606-1613,共8页
目的探讨可注射导电水凝胶聚吡咯-壳聚糖(Polypyrrole⁃Chitosan,PPY⁃CHI)对慢性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长期改善的有效性及机制。方法通过将聚吡咯嫁接到壳聚糖(Chitosan,CHI)骨架上,合成导电复合物PPY⁃CHI。在体内,采用大鼠慢性心肌梗死模... 目的探讨可注射导电水凝胶聚吡咯-壳聚糖(Polypyrrole⁃Chitosan,PPY⁃CHI)对慢性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长期改善的有效性及机制。方法通过将聚吡咯嫁接到壳聚糖(Chitosan,CHI)骨架上,合成导电复合物PPY⁃CHI。在体内,采用大鼠慢性心肌梗死模型,将梗后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PPY⁃CHI、CHI及Saline组,n=5)。4周后,分别在心肌梗死区及周边植入PPY⁃CHI。用超声、马松染色、免疫荧光和心肌电阻率评估心功能长期改善情况。结果移植生物材料22周后,体内评估发现,与注射CHI和Saline相比,心肌内注射PPY⁃CHI具有更低的组织电阻,毛细血管密度大大增加,瘢痕区心室壁厚度显著增加,LVFS较梗后增加(10.6±0.55)%。结论心肌内注射PPY⁃CHI促进血管生成,降低瘢痕区组织电阻和抑制心室重塑,加强慢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注射导电水凝胶 慢性心肌梗死 心脏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下载PDF
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郝素芝 来春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年第5期390-394,共5页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世界范围内死亡和发病率的重要原因,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据估计,2016年非传染性疾病占所有死亡病例的89%,其中43%为心血管疾病(数据来源于2018世界卫生统计年鉴)。循环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世界范围内死亡和发病率的重要原因,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据估计,2016年非传染性疾病占所有死亡病例的89%,其中43%为心血管疾病(数据来源于2018世界卫生统计年鉴)。循环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与单核细胞计数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进展和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在最近的研究中,单核细胞计数与HDL水平的比值(monocyte/HDL ratio,MHR)作为一种简单、可计算的炎性标志物,可以提示炎症和氧化应激的程度,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旨在对MHR与CVD相关性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高血压 心房颤动
下载PDF
心房颤动性心肌病导管消融治疗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秀玉 张虹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45-548,共4页
心房颤动(房颤)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两种疾病常同时存在,且互相产生不利影响,增加了患者心血管事件概率和全因死亡率。房颤导致的心脏扩大、心功能受损称为房颤性心肌病,特点是一旦恢复窦性心律(窦律)或正常心室率后,心脏扩大与心衰... 心房颤动(房颤)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两种疾病常同时存在,且互相产生不利影响,增加了患者心血管事件概率和全因死亡率。房颤导致的心脏扩大、心功能受损称为房颤性心肌病,特点是一旦恢复窦性心律(窦律)或正常心室率后,心脏扩大与心衰能够逆转。治疗上,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窦律远期成功率不足50%,且其不良反应较严重。导管消融术可以根治房颤,恢复窦性节律。理论上,房颤性心肌病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其心脏结构和功能、生活质量均应明显改善,但这部分人群隐藏在心衰伴房颤的患者中难于被识别,相关研究甚少。目前多数研究是关于多因素导致心衰伴房颤患者的导管消融治疗,术后短期成功率为60~80%,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提高,但远期复发率超过50%。本文对近年来房颤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和导管消融治疗结果的研究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充血性心衰 心肌病 导管消融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