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ewert 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3
1
作者 徐宁 董剑宏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8年第7期557-560,共4页
Siewert 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早癌诊治率逐年升高,近端胃切除是各指南推荐的最佳切除范围。但早期采用的食管残胃吻合方式重建后反流性食管炎(RE)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手术后生活质量,因此衍生出多种重建方式来解决这一问... Siewert 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早癌诊治率逐年升高,近端胃切除是各指南推荐的最佳切除范围。但早期采用的食管残胃吻合方式重建后反流性食管炎(RE)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手术后生活质量,因此衍生出多种重建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然而各种方式均有其优缺点,而哪种重建方式最佳目前尚存较大争议。本文就近端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的历史演变及目前各种方式存在的争议作一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近端胃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 反流性食管炎
下载PDF
普外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以及对策措施
2
作者 张俊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4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普外科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因素,探讨降低普外科手术风险的有效途径。方法选择21年10月-22年10月住院的94例病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成两组,分别是参考组和实验组,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风险护理,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普外科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因素,探讨降低普外科手术风险的有效途径。方法选择21年10月-22年10月住院的94例病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成两组,分别是参考组和实验组,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风险护理,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的处理。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与参照组相比,护理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的护理危险事件发生率较参照组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确定普外科常见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风险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巩固护理工作的成效,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外科护理 危险因素 降低风险 措施
下载PDF
回归基础解剖探索食管胃结合部肿瘤外科治疗的困惑与争议 被引量:5
3
作者 陶凯 任一鹏 +6 位作者 李林杰 高斐 王毅 黄庆兴 董剑宏 汪栋 张忠涛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24-327,共4页
食管胃结合部肿瘤的外科治疗在手术入路、清扫范围、切除范围等方面尚存在较多争议,对食管胃结合部范围的认知差异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该部位现有的解剖学阐述已无法满足临床实践的需要。基于大量基础解剖和临床操作,食管胃结合... 食管胃结合部肿瘤的外科治疗在手术入路、清扫范围、切除范围等方面尚存在较多争议,对食管胃结合部范围的认知差异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该部位现有的解剖学阐述已无法满足临床实践的需要。基于大量基础解剖和临床操作,食管胃结合部可能是由完整、单独的食管胃结合部膜所包裹的有独立解剖结构的移行组织,从黏膜下静脉分布入手,可以了解该区域组织移行变化的意义及其与临床操作的关系,根据这些解剖特点,可以对当前的争议进行合理的分析,期待与同道一起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接合处 解剖学 局部 食管肿瘤 胃肿瘤 胃切除术
原文传递
直肠癌新辅助短程强化超分割放疗30 Gy与25 Gy疗效对比
4
作者 陶凯 董剑宏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2期1775-1777,共3页
多项大型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术前放化疗与术后放化疗相比可以提高进展期直肠癌的保肛率与局部控制率,以5-氟尿嘧啶(5-Fu)为基础的新辅助放化疗也逐渐得到认可[2,4]。目前新辅助放疗方案主要分长程和短程,波兰[5-7]、澳大利亚[8,9]... 多项大型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术前放化疗与术后放化疗相比可以提高进展期直肠癌的保肛率与局部控制率,以5-氟尿嘧啶(5-Fu)为基础的新辅助放化疗也逐渐得到认可[2,4]。目前新辅助放疗方案主要分长程和短程,波兰[5-7]、澳大利亚[8,9]分别人组312例和326患者的随机对照实验结果显示短程放疗近期ⅢⅣ毒副反应较长程放疗小,长期随访结果2组间保肛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肛率 短程放疗 GY 术前放化疗 放疗方案 长期随访结果 局部控制率 反应差异 局部复发率 放疗反应
下载PDF
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在胃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5
作者 薛亚萍 张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5期111-113,共3页
研究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对胃癌病人临床护理工作的应用效果及关键要点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选择76名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平均分组获得常规组和研究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增加使用规范化疼痛护理,对比不同级别患... 研究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对胃癌病人临床护理工作的应用效果及关键要点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选择76名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平均分组获得常规组和研究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增加使用规范化疼痛护理,对比不同级别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 最终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各项指标评分方面呈现显著差异,首先是在临床护理效果方面研究组的表现更为优异,并且研究组患者对于临床治疗的依从性表现也明显优于常规组,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疼痛护理应用于胃癌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于患者疼痛程度的缓解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预防治疗过程中的各种不良反应,并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升其生活质量。相关环节的改革实践需要护理人员转变旧有的护理工作理念,并且积极推进护理措施的创新改革,最终通过各环节细节工作的优化调整营造出全新的护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患者 规范化疼痛护理 临床护理工作 应用实践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及列线图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4
6
作者 田晓文 梁小波 +5 位作者 王振华 王毅 马国龙 王玮 史俊岩 曲永庆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76,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胃肠道间质瘤(GISTs)术后复发危险因素;验证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列线图的临床实用价值;建立新的列线图模型及校对曲线。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0年6月至2009年1月山西医科大... 目的:探讨影响胃肠道间质瘤(GISTs)术后复发危险因素;验证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列线图的临床实用价值;建立新的列线图模型及校对曲线。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0年6月至2009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90例GIST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未服用靶向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收集数据库中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预后分析。采用MSKCC列线图预测GISTs患者术后情况,通过Bootstrop自抽样得到新样本几率与患者复发的真实几率比较,计算其ROC曲线下面积;经COX模型多因素分析后,运用R语言建立新的列线图模型及校准曲线。观察指标:(1)GISTs患者术后复发情况。(2)影响GISTs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3)MSKCC列线图预测每例GISTs患者术后理论复发情况。(4)建立新的列线图模型及校准曲线。 采用电话、门诊、家访方式进行随访。了解GISTs患者术后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2月。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建立GISTs患者术后复发风险模型。列线图根据COX模型中入选变量的回归系数等信息绘制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率的列线图模型及校准曲线。 结果:(1)GISTs术后复发情况:90例GISTs患者随访1~8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5个月。2年无复发生存率为52.2%(47/90),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11.1%(10/90)。(2)影响GISTs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CD117、肿瘤部位、肿瘤直径、核分裂象是影响GISTs患者术后5年复发的危险因素(χ2=9.276,19.911,31.721,32.973,6.482,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部位为其他、肿瘤直径≥10 cm、核分裂象≥5/50高倍视野是影响GISTs患者术后5年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RR=1.166,5.905,1.012,95%可信区间:1.004~1.355,2.076~16.796,1.008~1.017,P〈0.05)。(3)MSKCC列线图预测每例GISTs患者术后理论复发情况:预测GISTs患者术后2年无复发生存率的MSKCC列线图AUC为0.727(95%可信区间:0.662~0.791),预测术后5年无复发生存率的列线图AUC为0.724(95%可信区间:0.658~0.791)。(4)建立新的列线图模型及校准曲线:运用R语言建立列线图模型和校准曲线。校准图形接近于斜率为1的直线,列线图可以较准确预测GISTs术后复发风险。列线图模型的AUC为0.724(95%可信区间:0.629~0.783);改良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标准的AUC为0.434(95%可信区间:0.347~0.521)。 结论:肿瘤部位为其他、肿瘤直径≥10 cm、核分裂象≥5/50高倍视野是影响GISTs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可以判定GISTs术后复发风险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列线图 复发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以血管为导向的淋巴结清扫术在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7
作者 黄庆兴 曹爱红 +4 位作者 马俊 陶凯 王振华 张万红 董剑宏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32-1135,共4页
目的探讨以血管为导向的淋巴结清扫术在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5年7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57例行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以血管... 目的探讨以血管为导向的淋巴结清扫术在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5年7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57例行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以血管为导向的淋巴结清扫术,分为以结肠中血管为导向的幽门下区淋巴结清扫术、以胃十二指肠动脉为导向的幽门上区淋巴结清扫术、以肝总动脉为导向的胰腺右上缘淋巴结清扫术、以脾动脉为导向的胰腺左上缘淋巴结清扫术4个步骤。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中情况。(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面±s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1)手术及术中情况:157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腹腔镜远端胃癌D,根治术,手术时间为(178±38)min,淋巴结清扫时间为(61±27)min,术中出血量为(87±40)mL,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1.2±0.4)d,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2.8±1.3)d,术后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为(7.5±2.6)d。157例患者中,10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5例肠梗阻、3例吻合口瘘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2例老年患者因肺部感染死亡;其余患者未发生并发症。157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9±3)d。(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157例患者淋巴结清扫总数为(34.6±11.0)枚,幽门下区淋巴结清扫数目为(4.8±2.1)枚,胰腺上缘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2.3±4.7)枚;肿瘤TNM分期:Ⅰa期26例,Ⅰb期33例,Ⅱa期18例,Ⅱb期24例,Ⅱa期37例,Ⅲb期19例。(3)随访情况:157例患者中,142例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6~5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7个月,术后3年生存率为67.6%。结论以血管为导向的淋巴结清扫术应用于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中安全有效,可简化手术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切除术 淋巴结清扫术 血管导向 腹腔镜检查
原文传递
直肠切除术中保留盆腔内脏神经的解剖学基础及要点 被引量:5
8
作者 马国龙 王毅 梁小波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6期570-573,共4页
目的了解盆腔内脏神经的走行及与盆腔筋膜的关系,寻找安全的操作平面,减少直肠癌手术中对内脏神经的损伤。方法通过解剖12例人骨盆标本,观察盆腔内脏神经的走向分布及与筋膜间隙的关系。结果腹下神经全程走行于骶前筋膜内,下腹下丛... 目的了解盆腔内脏神经的走行及与盆腔筋膜的关系,寻找安全的操作平面,减少直肠癌手术中对内脏神经的损伤。方法通过解剖12例人骨盆标本,观察盆腔内脏神经的走向分布及与筋膜间隙的关系。结果腹下神经全程走行于骶前筋膜内,下腹下丛走行于盆壁层筋膜内,并于直肠2点及10点处(截石位)在多个平面交叉穿入Denonvilliers筋膜汇入泌尿生殖血管束,Denonvilliers筋膜内存在横行的神经交通支。结论直肠后方及侧方的手术操作平面在直肠固有筋膜与骶前筋膜之间靠近直肠固有筋膜一侧,在直肠前方的手术操作应注意保护直肠2点及10点位置的泌尿生殖神经血管束及Denonvillers筋膜内的神经交通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盆腔内脏神经 筋膜 解剖学
原文传递
列线图在评估胃肠道间质瘤术后复发风险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田晓文 梁小波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38-440,共3页
胃肠道间质瘤(GISTs)是一种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消化道间叶性肿瘤,由未分化或多能的梭形上皮样细胞组成,可发生于胃肠道全长范围,并偶见于网膜、肠系膜等消化道以外的部位.因GISTs具有广谱的生物学行为,其治疗存在较大困难.外科... 胃肠道间质瘤(GISTs)是一种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消化道间叶性肿瘤,由未分化或多能的梭形上皮样细胞组成,可发生于胃肠道全长范围,并偶见于网膜、肠系膜等消化道以外的部位.因GISTs具有广谱的生物学行为,其治疗存在较大困难.外科手术是原发性GISTs唯一可能治愈的手段,但术后存在复发风险.然而,什么样的患者需要接受外科手术,什么样的患者需要接受伊马替尼的治疗,复发的风险怎样评估,目前还没有理想的评价标准.无论是常用的F/NIH共识、美国武装部队病理研究所(AFIP)标准、改良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标准,还是数学模型共识,均无法准确评估复发风险的概率.因此,GISTs术后复发风险评估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点.近年来,有学者用列线图预测GISTs术后复发风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肿瘤 列线图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多学科团队诊断与治疗的临床实践 被引量:20
10
作者 梁小波 许艺玮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72-775,共4页
多学科团队(MDT)诊断与治疗作为结直肠癌的系统性有效治疗途径,已被很多医院广泛采用。与传统诊断与治疗方式比较,MDT诊断与治疗通过团队专业化实现了诊断与治疗的标准化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和预后。然而结直肠... 多学科团队(MDT)诊断与治疗作为结直肠癌的系统性有效治疗途径,已被很多医院广泛采用。与传统诊断与治疗方式比较,MDT诊断与治疗通过团队专业化实现了诊断与治疗的标准化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和预后。然而结直肠癌MDT诊断与治疗并非完美,临床实践中受到医院和患者两方面局限性制约,详细了解其特点方可发挥最大效用。笔者将对结直肠癌MDT诊断与治疗中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MDT相对传统诊断与治疗方式的优势和局限性等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多学科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量子点免疫荧光成像技术同步检测乳腺癌黏蛋白1及Ⅳ型胶原蛋白的临床意义
11
作者 刘秀丽 柳正春 +1 位作者 王振华 康马飞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8年第8期505-510,共6页
目的利用量子点免疫荧光成像技术,探讨黏蛋白1及Ⅳ型胶原蛋白与浸润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量子点免疫荧光成像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4例乳腺癌组织中黏蛋白1及Ⅳ型... 目的利用量子点免疫荧光成像技术,探讨黏蛋白1及Ⅳ型胶原蛋白与浸润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量子点免疫荧光成像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4例乳腺癌组织中黏蛋白1及Ⅳ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分析黏蛋白1及Ⅳ型胶原蛋白定量参数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量子点免疫荧光成像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标记人乳腺癌组织中黏蛋白1阳性率分别为73.4 %(69/94)、69.1 %(65/94),Ⅳ型胶原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3.2 %(50/94)、47.9 %(45/9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种方法标记的效果具有一致性(κ=0.763,P=0.000;κ=0.759,P=0.000)。分析量子点免疫荧光成像技术检测结果,黏蛋白1与Ⅳ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883,P〈0.01);黏蛋白1和Ⅳ型胶原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F=3.683,P=0.029;F=4.922,P=0.009)、组织学分级(F=3.529,P=0.033;F=3.912,P=0.023)、淋巴结转移(t=-4.868,P=0.000;t=3.868,P=0.000)、病理分期(t=-8.337,P=0.000;t=5.962,P=0.000)和5年无病生存率(均P=0.000)均有相关性。结论利用量子点免疫荧光成像技术可同时检测黏蛋白1及Ⅳ型胶原蛋白,可为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黏蛋白1 Ⅳ型胶原 量子点
原文传递
复发转移性胃肠间质瘤的治疗概述
12
作者 王玮 梁小波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15期2336-2340,共5页
随着甲磺酸伊马替尼(IM)应用于临床的时间逐渐延长,临床上复发转移性胃肠间质瘤(GIST)病例也在逐年增加。IM作为复发转移性GIST的一线治疗,可使患者在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方面获益。但是,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部分患者会发... 随着甲磺酸伊马替尼(IM)应用于临床的时间逐渐延长,临床上复发转移性胃肠间质瘤(GIST)病例也在逐年增加。IM作为复发转移性GIST的一线治疗,可使患者在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方面获益。但是,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部分患者会发生IM的继发耐药。目前,标准剂量IM治疗失败后可供选择的治疗策略有:增加剂量、更换舒尼替尼或瑞戈非尼等药物、再次使用IM等。对IM治疗有效的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进行减瘤手术可使患者进一步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肿瘤 复发 肿瘤转移 伊马替尼 舒尼替尼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围手术期循征护理方案在肝癌手术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张俊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168-171,共4页
本文主要对围术期循证护理方案在肝癌手术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实际作用展开了详细的论述。方法 本次研究将选择我院2021年度到2022年度一年时间范围内进行肝癌治疗的8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展开了论述,采用... 本文主要对围术期循证护理方案在肝癌手术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实际作用展开了详细的论述。方法 本次研究将选择我院2021年度到2022年度一年时间范围内进行肝癌治疗的8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展开了论述,采用随机分组法获得常规组和研究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以及围手术期循证护理。设置多项指标判断两个组别。接受不同护理模式之后的效果差异,包括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各项评判指标的表现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不仅住院时间更短,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包括生活质量评分都更为优异,上述差异均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循证护理是改善肝癌患者手术后生活质量的有效的策略,能够实现对各种并发症的有效预防,打造高质量护理体系,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患者的痛苦,并且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大力对其进行推广以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手术 围术期 循证护理 应用实践
下载PDF
直肠癌远端切缘c-myc、k-ras基因表达与术后局部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14
作者 王文达 李耀平 +2 位作者 梁小波 郗彦凤 卢艳军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5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c-myc、k-ras基因在直肠癌远端切缘表达与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行直肠癌前切除术的47例术后局部复发患者(复发组)和50... 目的探讨c-myc、k-ras基因在直肠癌远端切缘表达与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行直肠癌前切除术的47例术后局部复发患者(复发组)和50例术后未复发患者(未复发组,随访2年未发现复发)的瘤组织、近端切缘组织、远端切缘组织c-myc基因和k-ras基因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1)复发组中k-ras基因在瘤体、近端切缘及远端切缘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6%、53.2%、68.1%,在未复发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2.0%、54.0%、66.0%;复发组、未复发组瘤组织、近端切缘组织、远端切缘组织k-ras基因表达情况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复发组中c-myc基因在瘤组织、近端切缘及远端切缘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0%、74.5%、93.6%,在未复发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4.0%、70.0%、58.0%;两组瘤组织、近端切缘组织c-myc基因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远端切缘组织c-myc基因表达情况比较,复发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yc基因在远端切缘组织中的过度表达与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存在某种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复发 基因 myc K-RAS基因 远切缘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对肝癌开腹术后患者疼痛控制的影响
15
作者 薛亚萍 张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94-97,共4页
评价多模式镇痛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96例原发性肝癌病人,于某一时间进行开腹手术。采用随机数学法,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48名,对照组48名。对照组按手术后的常规护理方法进行镇痛护理,观察组在常规镇痛护理的基础上给予... 评价多模式镇痛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96例原发性肝癌病人,于某一时间进行开腹手术。采用随机数学法,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48名,对照组48名。对照组按手术后的常规护理方法进行镇痛护理,观察组在常规镇痛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并应用疼痛数值计分和休斯顿疼痛问卷对病人的术后疼痛和疼痛的控制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在疼痛控制方面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应用数字分级评定表(NRS)对术后12、24、48小时疼痛进行评定,得分比对照组低,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对疼痛的控制、疼痛教育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模式镇痛对原发性肝癌病人开腹后的疼痛管理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镇痛 肝癌 术后疼痛 护理
下载PDF
PBL教学模式联合MDT在护理实习规范化培训胃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6
作者 荀微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24-26,共3页
探讨PBL教学模式联合MDT在护理实习规范化培训胃癌教学中的应用效。方法 随机分组,对照组用常规教学法,观察组用PBL+MDT教学法,评价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教学后,观察组学员理论知识、实操能力、文献阅读、医患沟通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 探讨PBL教学模式联合MDT在护理实习规范化培训胃癌教学中的应用效。方法 随机分组,对照组用常规教学法,观察组用PBL+MDT教学法,评价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教学后,观察组学员理论知识、实操能力、文献阅读、医患沟通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学员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扎实理论基础、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培养临床思维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BL教学模式联合MDT教学法,可提高规培生实践能力,能够培养规培生医学思维,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 MDT 规范化培训 胃癌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