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脾转移因子成分分析及活性测定 被引量:5
1
作者 郑志勇 《山西农业科学》 2003年第4期87-89,共3页
采用超滤、柱层析组合工艺方式提取转移因子。与传统工艺相比,这种提取方法可以获得较高活性转移因子原液。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改进的提取方法使活性部分纯度提高,经190~600nm扫描,转移因子洗脱峰为混合物。
关键词 猪脾转移因子 成分分析 活性测定 提取工艺 超滤 柱层析 免疫增强剂
下载PDF
利用固定化细胞发酵生产2-酮基-D-葡萄糖酸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郑志勇 赵占军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用海藻酸钠、PVA及PVA与海藻酸钠以一定比例混合,制成2-KG产生菌的固定化细胞,经发酵实验表明,5%海藻酸钠固定化细胞的产酸能力及稳定性都优于其它固定化细胞。这种固定化细胞可以连续发酵6次以上,在4℃条件下,储存30天,仍具有很好的活... 用海藻酸钠、PVA及PVA与海藻酸钠以一定比例混合,制成2-KG产生菌的固定化细胞,经发酵实验表明,5%海藻酸钠固定化细胞的产酸能力及稳定性都优于其它固定化细胞。这种固定化细胞可以连续发酵6次以上,在4℃条件下,储存30天,仍具有很好的活性,与储存前产酸能力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酮基-D-葡萄糖酸 固定化细胞 发酵 海藻酸钠 食品添加剂 D-异抗坏血酸 前体物质
下载PDF
通脉滴丸的成型工艺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文星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371-373,共3页
为研究通脉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以丸重变异系数、溶散时限及外观质量为评价指标,以基质种类、药物与基质的配比、滴制温度及冷却液温度为考察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优选的最佳成型工艺为药物与基质配比为1∶1.5、基质为PEG6000... 为研究通脉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以丸重变异系数、溶散时限及外观质量为评价指标,以基质种类、药物与基质的配比、滴制温度及冷却液温度为考察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优选的最佳成型工艺为药物与基质配比为1∶1.5、基质为PEG6000、滴制温度为70~80℃、冷却液温度为10~15℃。优选的成型工艺简便易行,成品得率高,且有良好的重现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脉 滴丸 正交试验 成型工艺
下载PDF
阿司匹林泡腾片中有关物质及其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文星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1年第2期22-25,共4页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泡腾片中辅料对有关物质检测及其含量测量方法的影响。方法参考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收录的阿司匹林泡腾片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空白辅料的干扰实验、线性关系、精密度、溶液稳定性、重现性、回收率等方法对阿司匹林泡...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泡腾片中辅料对有关物质检测及其含量测量方法的影响。方法参考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收录的阿司匹林泡腾片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空白辅料的干扰实验、线性关系、精密度、溶液稳定性、重现性、回收率等方法对阿司匹林泡腾片的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空白辅料对阿司匹林泡腾片的有关物质和含量测定无影响,线性关系、精密度、溶液稳定性、重现性、回收率都符合规定。结论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检验方法可行,辅料对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及含量测定方法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泡腾片 物质含量 测定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益脉康滴丸的成型工艺
5
作者 王文星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194-196,共3页
目的:研究益脉康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以丸重变异系数、溶散时限及外观质量为评价指标,以基质种类、药物与基质的配比、滴制温度及冷却液温度为考察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优选的最佳成型工艺为药物与基质配比为1∶6、基质为PE... 目的:研究益脉康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以丸重变异系数、溶散时限及外观质量为评价指标,以基质种类、药物与基质的配比、滴制温度及冷却液温度为考察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优选的最佳成型工艺为药物与基质配比为1∶6、基质为PEG6 000、滴制温度为70-80℃、冷却液温度为10-15℃。结论:优选的成型工艺简便易行,成品得率高,且有良好的重现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脉康 滴丸 正交试验 成型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