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肾皮质坏死7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
作者 甄国华 金其庄 +1 位作者 邹万忠 鄂洁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年第8期726-727,755,共3页
急性双侧肾皮质坏死(bilateral renal cortical necrosis,BRCN)是一种临床上少见而又有严重后果的疾患,国外报道近年来其发病率约占急性肾衰竭2%,而且大量的报道基本上是在上个世纪后半叶,近10年来的报道很少。我国报道更少,为此我们... 急性双侧肾皮质坏死(bilateral renal cortical necrosis,BRCN)是一种临床上少见而又有严重后果的疾患,国外报道近年来其发病率约占急性肾衰竭2%,而且大量的报道基本上是在上个世纪后半叶,近10年来的报道很少。我国报道更少,为此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以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确诊的7例BRCN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临床特征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皮质坏死 临床分析 文献复习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病理资料 文献资料 临床特征 临床医师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建兵 杨玉凤 刘迎九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期116-118,共3页
肾病综合征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血脂异常、低蛋白血症、高凝状态、高血压和类固醇引起的肥胖都是造成这种风险的原因[1]。虽然这些异常随着类固醇反应患者的病情缓解而消失,但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efractory nephrotic syndr... 肾病综合征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血脂异常、低蛋白血症、高凝状态、高血压和类固醇引起的肥胖都是造成这种风险的原因[1]。虽然这些异常随着类固醇反应患者的病情缓解而消失,但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efractory nephrotic syndrome,RNS)患者中仍然存在。他汀类药物已经证明降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儿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c thickness,cIMT)减少,反映了他汀类药物对内皮功能障碍的有益作用[3]。然而,有研究对191例RNS随机试验的系统评价未能证明他汀类药物在降低总胆固醇和LDL-C方面优于对照组[4]。因而,本研究旨在评价阿托伐他汀对RNS患者血脂及cIMT的影响,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内皮功能障碍 他汀类药物 高凝状态 阿托伐他汀 低蛋白血症 随机试验
下载PDF
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35例诊疗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杨玉凤 杨建兵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年第12X期133-133,共1页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病因、治疗及转归。方法对35例重症ARF患者病因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死亡7例,放弃治疗出院4例。肾功能部分恢复,脱离透析3例,依赖透析1例,其他肾功能完全恢复。其中1例透析时间长达70d,最后肾功...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病因、治疗及转归。方法对35例重症ARF患者病因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死亡7例,放弃治疗出院4例。肾功能部分恢复,脱离透析3例,依赖透析1例,其他肾功能完全恢复。其中1例透析时间长达70d,最后肾功能完全恢复。结论 ARF病因复杂,治疗应针对其性质及病因,ARF病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 衰竭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5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建兵 李翠平 杨玉凤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年第12X期54-55,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DAIN)的疗效。方法 9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行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组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少尿... 目的观察分析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DAIN)的疗效。方法 9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行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组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少尿期、多尿期、蛋白尿和血尿消失时间和肾功能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疗效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EPO联合甲泼尼龙治疗DAIN,具有协同作用,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甲泼尼龙 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
下载PDF
肾脏替代治疗患者脂代谢异常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甄国华 李荣山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528-530,共3页
关键词 肾替代疗法 高脂血症 治疗学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髋部骨折愈合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慧媛 张晋华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2年第2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导致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髋部骨折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52例慢性肾脏病5期合并髋部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依据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分为延迟愈... 目的探讨导致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髋部骨折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52例慢性肾脏病5期合并髋部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依据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分为延迟愈合组和正常愈合组,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术后骨折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正常愈合组比较,延迟愈合组年龄大、合并糖尿病、血钙更低、甲状旁腺激素更高。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合并糖尿病及高甲状旁腺激素是导致骨折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合并糖尿病、高甲状旁腺激素影响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病学 髋骨折 骨折愈合 甲状旁腺素
下载PDF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肾性骨病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玉凤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4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讨尿毒症透析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肾性骨病的诊治。方法监测其血清钙、磷、PTH值,通过降磷及运用1,25(OH)2D3治疗肾性骨病。结果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肾性骨病运用1,25(OH)2D3治疗有效,但严重者需手术。结论对于严重的继发性甲旁... 目的探讨尿毒症透析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肾性骨病的诊治。方法监测其血清钙、磷、PTH值,通过降磷及运用1,25(OH)2D3治疗肾性骨病。结果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肾性骨病运用1,25(OH)2D3治疗有效,但严重者需手术。结论对于严重的继发性甲旁亢(SHPT)采用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骨病 血清钙、磷 PTH值
下载PDF
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26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玉凤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1期589-590,共2页
目的探索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办法。方法 26例来氟米特联合激素与25例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比较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来氟米特组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症疗效优于环磷酰胺组,不良反应少,但有极少严重不良反应-间质性肺... 目的探索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办法。方法 26例来氟米特联合激素与25例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比较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来氟米特组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症疗效优于环磷酰胺组,不良反应少,但有极少严重不良反应-间质性肺炎。结论 LEF总体上不良反应轻,LEF组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对于未婚男性患者有优势,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氟米特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疗效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阳性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武翠玲 李翠平 蒋文渊 《医疗装备》 2018年第14期59-60,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患者临床及肾组织的病理特点,分析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蛋白)在HBV-GN中的病理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51例HBV-GN患者,对其肾穿刺活检组织进行免... 目的通过观察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患者临床及肾组织的病理特点,分析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蛋白)在HBV-GN中的病理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51例HBV-GN患者,对其肾穿刺活检组织进行免疫组织HBx蛋白表达的观察分析,并与间接免疫荧光法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表达情况进行比较,评价HBx蛋白在HBV血清学阳性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结果 51例患者,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HBV-MN)12例;不典型膜性肾病(UAMN)9例;膜性肾病(MN)12例;IgA肾病(IgAN)8例;微小病变(MCD)9例;局灶节段性硬化(FSGS)1例。不同病理类型患者肾组织中HBx蛋白及HBsAg,HBcAg的表达有差异。其中UAMN患者HBx蛋白的阳性率高于HBsAg,HBcAg表达的阳性率。IgAN患者、MCD患者HBx蛋白的阳性率均高于HBsAg,HBcAg表达的阳性率。结论 HBV-GN临床易误诊漏诊,在临床基础上结合肾组织中HBx蛋白的检测及病理特点可以提高HBV-GN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病理特点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
10
作者 兰洁 郭红萍 +3 位作者 甄国华 柳红婷 李静 王利华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30,共7页
目的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的临床特征及分析死亡的危险因素,为早期发现危重症患者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临床数据。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研究对象为2022年12月1日至202... 目的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的临床特征及分析死亡的危险因素,为早期发现危重症患者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临床数据。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研究对象为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山西省4家地域代表性三甲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MHD患者,通过发放新冠感染情况调查表、查阅医院病历系统和门诊血液透析信息化系统等方式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透析相关指标、实验室检查和新冠感染临床特征等资料。按照新冠感染患者研究期间是否发生全因死亡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新冠感染MHD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该研究纳入MHD患者519例,研究期间新冠感染508例(97.88%),存活组474例,死亡组34例。新冠感染MHD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多样,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发热(314例,61.81%),其他首发症状包括咳嗽咳痰(66例,12.99%)、乏力(66例,12.99%)、纳差(20例,3.94%)、呼吸困难(20例,3.94%)、肌肉疼痛(14例,2.76%)及腹泻(8例,1.57%)。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较大(t=5.229,P<0.001),男性比例(χ^(2)=12.319,P<0.001)和糖尿病肾病比例(χ^(2)=49.423,P<0.001)均较高,红细胞(t=-5.060,P<0.001)、淋巴细胞(t=-2.614,P=0.011)、中性粒细胞(t=-5.117,P<0.001)、血清白蛋白(t=-2.940,P=0.012)、血清前白蛋白(t=-3.519,P=0.001)、血磷(t=-3.309,P=0.002)、血肌酐(Z=-3.607,P<0.001)、总三酰甘油(Z=-2.486,P=0.013)、总胆固醇(Z=-3.291,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Z=-3.292,P=0.001)水平均较低。新冠感染患者中,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退烧194例(38.19%),使用抗生素抗感染154例(30.31%),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98例(19.29%),接种新冠疫苗225例(43.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红细胞(OR=0.256,95%CI 0.014~0.429)、低淋巴细胞(OR=0.487,95%CI 0.193~0.826)、低血清白蛋白(OR=0.613,95%CI 0.329~0.917)、高年龄(OR=1.227,95%CI 1.066~1.412)及合并糖尿病(OR=1.126,95%CI 1.025~1.235)是新冠感染MHD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MHD患者感染新冠的临床表现多样。低红细胞、低淋巴细胞、低血清白蛋白、高年龄及合并糖尿病是MHD患者感染新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加强对MHD患者尤其是老年的管理,及时改善和纠正贫血及营养不良,可能降低新冠感染MHD患者死亡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新型冠状病毒 死亡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高通量血液透析和常规血液透析应用于慢性尿毒症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1
作者 武翠玲 孟小清 李翠平 《中国实用医刊》 2019年第5期15-17,共3页
目的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的相关指标及两组患者感染、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钾等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IPTH)、β2-微球蛋白(β2-MG)等指标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H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透析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25.0%)高于观察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血液透析相比,高通量血液透析对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效果更好,且能够减少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是治疗慢性尿毒症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尿毒症 高通量血液透析 常规血液透析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