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据库管理软件在考古报告编写工作中的应用——以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Ⅱ区为例
1
作者 祁冰 谢尧亭 《文物季刊》 2023年第4期115-126,共12页
本文以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Ⅱ区的报告整理过程为例,介绍了利用数据库管理软件实现将田野考古原始数据转换成考古报告文本的方法。以此种方法生成的报告文本支持随时修改文本格式和原始数据,从而将负责资料整理的考古学者从大量机械... 本文以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Ⅱ区的报告整理过程为例,介绍了利用数据库管理软件实现将田野考古原始数据转换成考古报告文本的方法。以此种方法生成的报告文本支持随时修改文本格式和原始数据,从而将负责资料整理的考古学者从大量机械重复的数据统计、核对检查工作中解放出来,改进了报告整理的工作流程,加快了科研成果转化的速度,顺应了考古学吸纳新方法、新技术的时代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报告整理 考古数据库 FILEMAKER Excel Power Quary
下载PDF
山西五台佛光寺无垢净光塔门楣研究
2
作者 杨晓芳 王炜 《大众考古》 2023年第6期30-40,共11页
佛光寺位于五台县城东北约30公里的佛光山腰,作为五台名刹,虽地处僻静的南台外,却是五台山现存最古老的寺庙。据史籍所载,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67-499年),北周建德三年(574年)武帝灭佛波及佛光寺,寺庙被毁。唐初高僧解脱禅师重... 佛光寺位于五台县城东北约30公里的佛光山腰,作为五台名刹,虽地处僻静的南台外,却是五台山现存最古老的寺庙。据史籍所载,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67-499年),北周建德三年(574年)武帝灭佛波及佛光寺,寺庙被毁。唐初高僧解脱禅师重修佛光寺,在唐武宗会昌法难期间(840-846年),寺宇再次遭受破坏,唐宣宗继位(846年)后便复兴佛法,诏令愿诚主持重修佛光寺,并于大中十一年(857年)完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光寺 佛光山 唐武宗 北魏孝文帝 灭佛 五台山
下载PDF
兴县碧村遗址小玉梁台地F5建筑遗存研究
3
作者 王树芝 张光辉 王小娟 《文物季刊》 2024年第2期124-130,共7页
碧村遗址地处蔚汾河与黄河交汇处,是一处具有内外双重城垣的石城聚落。本文对碧村遗址小玉梁台地F5 (1)出土的6块木炭进行了树种鉴定、树轮年代学和碳十四年代加速器质谱测定。树种鉴定表明F5的建筑木材为松属双维管束亚属硬木松(Subgen... 碧村遗址地处蔚汾河与黄河交汇处,是一处具有内外双重城垣的石城聚落。本文对碧村遗址小玉梁台地F5 (1)出土的6块木炭进行了树种鉴定、树轮年代学和碳十四年代加速器质谱测定。树种鉴定表明F5的建筑木材为松属双维管束亚属硬木松(Subgen. Diploxylon);利用木炭横切面年轮曲率和photoshop软件判断建筑木材年龄不小于119年,直径不小于27.06厘米;利用树轮年代学方法建立了跨度为68年的硬木松浮动树木年轮年表;对木炭系列样品进行碳十四年代质谱测定,最后一个年轮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027年(95.4%),F5建筑营建或修葺年代约为公元前2027年。该研究为小玉梁台地F5建筑构建或修葺提供了基础性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村遗址 龙山时代 木炭分析 树轮年代学 碳十四测年
下载PDF
兴县碧村遗址小玉梁台地出土骨蚌制品制作工艺研究
4
作者 贾尧 张光辉 王小娟 《文物季刊》 2024年第2期104-114,共11页
2015年至2018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兴县文化和旅游局对兴县碧村遗址小玉梁台地进行了连续发掘工作,遗址主体年代为龙山晚期,出土遗物以陶器和石器为主,另有一定数量的骨器、玉器和铜器。本文对小玉梁台地出土... 2015年至2018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兴县文化和旅游局对兴县碧村遗址小玉梁台地进行了连续发掘工作,遗址主体年代为龙山晚期,出土遗物以陶器和石器为主,另有一定数量的骨器、玉器和铜器。本文对小玉梁台地出土的95件骨蚌制品做了系统梳理,器类分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和装饰品三类,均为小型器类。骨蚌制品的加工注重实用性,不同的器型在选料上存在一定的倾向性,未形成专业的骨器加工产业链,呈现“因材作器”为主的生产模式,其制骨手工业应为家庭式小作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县碧村遗址 小玉梁台地 龙山时期 骨蚌制品
下载PDF
庙底沟文化“大房子”功用的新认识
5
作者 王炜林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72,共8页
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半地穴式五边形大房子是庙底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功用已有许多学者进行过研究。本文通过对这类建筑的内部结构、周边遗存及相关因素的重新梳理,认为它很可能与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彩陶制作相关联。半地穴式五边形... 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半地穴式五边形大房子是庙底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功用已有许多学者进行过研究。本文通过对这类建筑的内部结构、周边遗存及相关因素的重新梳理,认为它很可能与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彩陶制作相关联。半地穴式五边形大房子和“华山玫瑰”等具有礼器性质的彩陶基本同生共灭,这种正相关关系的探索为认识庙底沟文化的聚落结构和史前中国社会的复杂化进程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底沟文化 五边形大房子 绘制彩陶 社会复杂化
下载PDF
试论两类东周镶嵌工艺装饰的青铜壶
6
作者 靳健 《文物季刊》 2024年第3期127-139,共13页
镶嵌工艺青铜器是东周时期青铜艺术发展过程中颇具特色的一类青铜器。本文对两类分布较为广泛且采用镶嵌工艺装饰的青铜壶进行分析,认为这两类铜壶的形制、纹饰特征与楚文化关系密切。结合早期镶嵌工艺青铜器的发展情况进一步分析之后,... 镶嵌工艺青铜器是东周时期青铜艺术发展过程中颇具特色的一类青铜器。本文对两类分布较为广泛且采用镶嵌工艺装饰的青铜壶进行分析,认为这两类铜壶的形制、纹饰特征与楚文化关系密切。结合早期镶嵌工艺青铜器的发展情况进一步分析之后,本文认为楚文化在镶嵌工艺青铜器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影响并促进了战国时期此类青铜器的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周时期 镶嵌工艺 青铜壶
下载PDF
唐宋时期肉食消费的动物考古学证据——兼论历史时期肉食消费判断标准
7
作者 邓惠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1-241,共11页
凡探讨古代肉食消费,此前多以“六畜”为基础。其实早至先秦,所饲“六畜”与所食“六膳”已是不同概念。本文借助重新界定的肉食消费判断标准,选取历史时期动物考古材料相对丰富的唐宋阶段,尝试探究动物实体遗存对于明确和丰富历史时期... 凡探讨古代肉食消费,此前多以“六畜”为基础。其实早至先秦,所饲“六畜”与所食“六膳”已是不同概念。本文借助重新界定的肉食消费判断标准,选取历史时期动物考古材料相对丰富的唐宋阶段,尝试探究动物实体遗存对于明确和丰富历史时期肉食消费细节的可能性。分析表明,至迟到唐宋,延续至今的猪、羊、鸡、牛加之水生动物的肉食组合基本形成,但肉食消费模式存在明显地域差异。相较于羊肉在华北区西部、北部自上而下肉食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在华北区南部、东北区尤其华中区始终都更倾向猪肉的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 动物遗存 判断标准 肉食消费
原文传递
太原唐代郭行墓“堕甑”图考略
8
作者 郝军军 《文物季刊》 2023年第3期95-97,共3页
太原唐代郭行墓东壁两幅树下人物屏风,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画面中“破碎的陶罐”是解读其内容的关键线索,这应是孟敏“堕甑不顾”的故事。此故事之所以被画在太原唐墓屏风中,既与孟敏洒脱大度,属于高士一类人物有关,也可能是此事发... 太原唐代郭行墓东壁两幅树下人物屏风,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画面中“破碎的陶罐”是解读其内容的关键线索,这应是孟敏“堕甑不顾”的故事。此故事之所以被画在太原唐墓屏风中,既与孟敏洒脱大度,属于高士一类人物有关,也可能是此事发生在太原,为当地人所熟知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 郭行墓 树下人物 孟敏 堕甑
下载PDF
《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立碑时间发微
9
作者 郝军军 《文物季刊》 2023年第1期82-85,共4页
《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是研究云冈石窟的重要文献,原石碑早已不存,碑文幸存于清人传抄的《永乐大典》天字韵《顺天府》条引《析津志》文中。碑文为皇统七年(1147年)曹衍撰写,但这并不是立碑时间。从碑文中避金世宗及“寿昌”... 《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是研究云冈石窟的重要文献,原石碑早已不存,碑文幸存于清人传抄的《永乐大典》天字韵《顺天府》条引《析津志》文中。碑文为皇统七年(1147年)曹衍撰写,但这并不是立碑时间。从碑文中避金世宗及“寿昌”讳,以及出现了“经武将军”这一武散官名称,可以判断立碑时间在金世宗大定十四年(1174年)三月改名完颜雍至明昌初年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 《析津志》 避讳 经武将军
下载PDF
晚商羽雷兽面纹铜觚
10
作者 张远建 《大众考古》 2023年第9期60-67,共8页
晚商时期流行一种“一首双身”的兽面纹,直鼻巨眼,圆晴凸出,阔嘴尖唇,其双角竖立多内卷(亦有少量外卷),两侧的躯干由平伸而上折,尾多外卷,与角相反,少数有岐尾。躯体用云雷作地纹,下生肢脚,脚尖向内卷,足爪较抽象,其余部分则常用上下竖... 晚商时期流行一种“一首双身”的兽面纹,直鼻巨眼,圆晴凸出,阔嘴尖唇,其双角竖立多内卷(亦有少量外卷),两侧的躯干由平伸而上折,尾多外卷,与角相反,少数有岐尾。躯体用云雷作地纹,下生肢脚,脚尖向内卷,足爪较抽象,其余部分则常用上下竖立的列羽装饰,线条细密繁,没有明显的主纹与地纹之分,常见于瓿、尊、斝、觚、爵等青铜容器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面纹 晚商时期 青铜容器 主纹 竖立
下载PDF
石峁皇城台石雕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小三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6-93,共8页
本文对石峁遗址发现的石雕进行了讨论,辨析了石峁石雕上的几例虎纹;讨论了石雕上的虎食人图案及其与商周时期同类纹饰的内涵。认为石峁石雕上纹样的幅面巨大,是具有公众性的一类纹饰,与龙山—二里头文化时期小型私人化的玉雕内涵不同,... 本文对石峁遗址发现的石雕进行了讨论,辨析了石峁石雕上的几例虎纹;讨论了石雕上的虎食人图案及其与商周时期同类纹饰的内涵。认为石峁石雕上纹样的幅面巨大,是具有公众性的一类纹饰,与龙山—二里头文化时期小型私人化的玉雕内涵不同,同时认为石雕上纹样与青铜器上所见的兽面纹有直接的发展关系,是铜器兽面纹的直接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峁 石雕 虎纹 兽面纹
下载PDF
近现代文物利用与保护——参观大同师范校园有感
12
作者 郎保利 高峰 《文物世界》 2004年第1期52-55,共4页
关键词 历史文化遗产 文物保护 大同师范学校 管理机制
下载PDF
史前海岱地区的生业变迁 被引量:1
13
作者 邱晓甜 侯亮亮 《文物季刊》 2022年第3期41-47,共7页
随着动植物考古、体质人类学和同位素考古等多个学科证据链的积累和完善,史前海岱地区生业变迁的特点和规律已基本明确。从后李文化至岳石文化,海岱地区史前先民生业经济经历了一个由广谱经济到原始农业,再到发达的农业经济的历程。其中... 随着动植物考古、体质人类学和同位素考古等多个学科证据链的积累和完善,史前海岱地区生业变迁的特点和规律已基本明确。从后李文化至岳石文化,海岱地区史前先民生业经济经历了一个由广谱经济到原始农业,再到发达的农业经济的历程。其中,粟黍在农作物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然而,水稻的种植则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历时性变化,即水稻的大规模种植始于北辛文化,经大汶口文化的巩固,至龙山文化达到鼎盛,但岳石文化后则出现衰落之势。岳石文化之后,海岱地区的农业生产又回归到旱作粟黍农业的体系和传统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岱地区 史前 生业经济 粟黍农业 稻作农业
下载PDF
山西太原盆地龙山文化时期的生业经济——以阳曲县西殿南遗址人和动物骨骼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柳红 姬凌飞 +3 位作者 裴静蓉 邓惠 张国文 侯亮亮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2-226,共15页
以山西太原阳曲西殿南遗址(38°03′45″N,112°45′55″E)出土的3例人骨和34例动物骨骼(3例鹿、3例狗、5例牛、6例羊、17例猪)为研究对象,运用AMS-14C测年与C、N稳定同位素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该遗址所处的年代、动物和人的食... 以山西太原阳曲西殿南遗址(38°03′45″N,112°45′55″E)出土的3例人骨和34例动物骨骼(3例鹿、3例狗、5例牛、6例羊、17例猪)为研究对象,运用AMS-14C测年与C、N稳定同位素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该遗址所处的年代、动物和人的食物结构以及先民对家畜的饲喂方式,进而还原龙山文化时期太原盆地的生业经济。AMS-14C测年结果显示,M1墓主人骨骼的14C年代为4200±30 a B.P.,树轮校正后的年代范围为4844~4620 cal.a B.P.,结合该遗址遗存及其组合群特征初步判断其应为一处龙山文化时期遗址。C、N稳定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鹿(δ^(13)C:-20.8‰~-18.7‰,均值-19.6‰±1.1‰;δ^(15)N:2.9‰~3.6‰,均值3.3‰±0.4‰,n=3)主要以C3类食物为生,说明当地野生植被主要为C3类植物;与鹿不同,羊的δ^(13)C值和δ^(15)N值(δ^(13)C:-17.2‰~-14.3‰,均值-16.2‰±1.0‰;δ^(15)N:6.7‰~9.6‰,均值8.1‰±1.2‰,n=6)明显高于鹿,其内部存在一些差异性,可分为A、B、C三组:A组羊(YQ17和YQ19)的δ^(13)C值偏高(分别为-16.4‰和-16.3‰),δ^(15)N值(分别为9.3‰和9.6‰)较高,其年龄较小,食物中包含较多的羊奶或生活于缺水的环境中,抑或被投喂了高蛋白的饲料;B组羊(YQ16、YQ18、YQ20)的δ^(13)C值偏低(分别为-16.8‰、-14.3‰和-17.2‰),但δ^(15)N值(分别为8.3‰、7.4‰和7.2‰)偏高,其受到人工干扰的可能性最大,特别是在冬春季节,野外植被较少,羊群很可能无法自行获得充足的食物资源,这时人为投放的饲料(如粟黍的秸秆等)可能作为其食物的补充;C组羊(YQ15)的δ^(13)C值(-16.3‰)和δ^(15)N值(6.7‰)都较低,其食物来源以C3类植物为主,也有少量C4类食物,其数值符合羊作为食草动物的特征,同时反映出当地野生植被主要以C3类植物为主。显然,以野外放养为主的羊,它们的食物结构仍然受到粟黍农业的强烈影响。大部分牛(δ^(13)C:-20.2‰~-14.6%,均值-16.4‰±2.6‰;δ^(15)N:3.5‰~6.8‰,均值5.3‰±1.6‰,n=4)的食物主要以C3类植物为主,但也添加了少量的C4类食物;家猪(δ^(13)C:-7.5‰~-6.3‰,均值-6.9‰±0.3‰;δ^(15)N:6.1‰~8.4‰,均值7.5‰±0.6‰,n=17)、家犬(δ^(13)C:-7.3‰~-6.8‰,均值-7.0‰±0.3‰;δ^(15)N:6.6‰~7.9‰,均值7.1‰±0.7‰,n=3)及牛YQ13(δ^(13)C:-10.7‰;δ^(15)N:8.7‰)主要以C4类食物为生。其中,猪和狗则主要以粟黍及其副产品为生,并食用了较多先民食物残余和/或残羹冷炙,甚至先民的粪便等;牛YQ13可能受到先民的特殊饲喂,其食物中添加了大量的粟黍及其副产品。先民(δ^(13)C:-8.6‰~-7.1‰,均值-7.7‰±0.8‰,δ^(15)N:9.5‰~10.3‰,均值10.0‰±0.4‰,n=3)主要以C4类食物为生,即粟黍及其副产品饲喂的家猪和家犬。因此,西殿南遗址所在太原盆地龙山文化时期先民的生业经济以粟黍农业及家猪饲喂业为主,也对外来的牛和羊进行放养和饲喂;与处于同时期且邻近的中原腹地新砦遗址、临汾盆地的陶寺遗址和清凉寺墓地、忻定盆地的辛章遗址以及陕北地区的神圪垯梁遗址已发表的人和动物骨骼的C、N稳定同位素相关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西殿南遗址所在太原盆地的生业经济相比略显单一,社会复杂化程度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殿南遗址 龙山文化时期 C、N稳定同位素 粟黍农业
原文传递
三处“鲜卑”遗存年代再检讨
15
作者 郝军军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8-92,共5页
文章对与“鲜卑”有关的三处遗存的年代和性质进行了重新检讨。扎赉诺尔M29年代为春秋战国时期,并不是东汉鲜卑墓,墓中出土的辫发不能作为判断墓主是否是鲜卑人的依据。山西右玉善家堡墓地采集的小铜人也不是鲜卑遗物,而属金代。河北万... 文章对与“鲜卑”有关的三处遗存的年代和性质进行了重新检讨。扎赉诺尔M29年代为春秋战国时期,并不是东汉鲜卑墓,墓中出土的辫发不能作为判断墓主是否是鲜卑人的依据。山西右玉善家堡墓地采集的小铜人也不是鲜卑遗物,而属金代。河北万全北沙城遗址H13的年代应该在北魏平城时期,而非辽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卑 扎赉诺尔 右玉善家堡 万全北沙城
下载PDF
“餐桌”上的科技考古
16
作者 侯亮亮 《知识就是力量》 2023年第10期24-25,共2页
“民以食为天”。人类诞生以来,大部分时间都在寻找食物、生产食物、创造食物。食物不仅是人类生存和演化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创造绚烂文明的源动力。因此,重建先民的食物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目前有哪些手段来重建和还原古人的食... “民以食为天”。人类诞生以来,大部分时间都在寻找食物、生产食物、创造食物。食物不仅是人类生存和演化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创造绚烂文明的源动力。因此,重建先民的食物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目前有哪些手段来重建和还原古人的食物结构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餐桌”上的科技考古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考古 食物结构 源动力 民以食为天 餐桌 人类生存 重建 物质基础
原文传递
山西侯马铸铜遗址所见仿古纹饰试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小三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62,70,共8页
东周青铜器经历了从典型的周文化风格向列国风格发展的过程。大体而言,春秋早期阶段延续了西周晚期以来的铜器风格;到春秋中期阶段,铜器的形制、纹饰乃至铸造方式都产生了明显的变化,铜器造型愈加规整,开始出现耳、足分铸的现象,同时各... 东周青铜器经历了从典型的周文化风格向列国风格发展的过程。大体而言,春秋早期阶段延续了西周晚期以来的铜器风格;到春秋中期阶段,铜器的形制、纹饰乃至铸造方式都产生了明显的变化,铜器造型愈加规整,开始出现耳、足分铸的现象,同时各个地区之间的差异也进一步拉大;到春秋晚期阶段,形成了秦、楚、晋系等列国风格青铜器。晋系青铜器是列国铜器中的典型代表,除了造型具有自身特征外,在纹饰上也有自己的突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晚期 侯马铸铜遗址 东周青铜器 晋系 春秋早期 春秋晚期 春秋中期 自身特征
原文传递
北魏平城地区的农耕化:山西大同金茂府北魏墓群人和动物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丽琴 吕晓晶 +3 位作者 崔贺勋 古顺芳 张国文 侯亮亮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49-1763,共15页
北魏王朝定都平城前后,大规模的移民潮使得当地人口数量剧增,人群成分骤然复杂,当地的生业经济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大同金茂府北魏墓群随葬动物及其组合以羊、牛及鱼为基本特征,提示相关人群从事的生业经济可能和当地传统的农耕经济不... 北魏王朝定都平城前后,大规模的移民潮使得当地人口数量剧增,人群成分骤然复杂,当地的生业经济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大同金茂府北魏墓群随葬动物及其组合以羊、牛及鱼为基本特征,提示相关人群从事的生业经济可能和当地传统的农耕经济不同。鉴于此,本研究选取山西省大同市金茂府墓地(40°03′54″N,113°17′22″E) 70例人骨及牙齿(27例长骨、 32例肋骨和11例牙本质)和8例动物骨骼进行C、 N稳定同位素分析,还原不同个体长时段内的生业经济及可能的变迁。结果显示,羊(δ^(13)C均值:-16.4‰±0.9‰;δ^(15)N均值:7.7‰±1.2‰, n=7)主要以C和C类植物为主,但主要偏向于C类植物,牛(δ^(13)C:-11.6‰;δ^(15)N:7.6‰, n=1)则主要是C类植物为食,尽管牛和羊的饲喂方式存在明显的区分,但都受到了粟黍农业明显的影响。33个先民个体不同部位组织(长骨、肋骨和牙本质)总体的数据(δ^(13)C均值:-9.8‰±1.1‰;δ^(15)N均值:9.9‰±0.8‰, n=70)显示,先民主要是以C类食物为生,包含粟黍及以其为基础饲喂的家畜等。金茂府先民长骨(δ^(13)C:-13.1‰~-8.5‰,均值-9.8‰±1.1‰;δ^(15)N:8.9‰~11.4‰,均值9.9‰±0.7‰, n=27)与大同操场城北魏太官粮储遗址炭化粟的稳定同位素值进行比较分析显示,金茂府先民主要以粟类食物为生。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之间的δ^(13)C和δ^(15)N值无显著性差异。然而,不同性别的肋骨δ^(15)N值则存在明显的差异(p=0.036<0.05),男性在死亡前2年~5年左右时间内的δ^(15)N值(均值10.5‰±0.8‰, n=14)普遍高于女性(均值9.8‰±0.8‰, n=12),这可能和他们的生活习惯相关。同时,不同组织的稳定同位素进行整体比较(长骨,δ^(13)C均值:-9.8‰±1.1‰,δ^(15)N均值:9.9‰±0.7‰, n=27;肋骨,δ^(13)C均值:-9.8‰±0.9‰,δ^(15)N均值:10.0‰±0.9‰, n=32;牙本质,δ^(13)C均值:-10.0‰±1.6‰,δ^(15)N均值:9.9‰±0.7‰, n=11)发现其值基本一致,说明大部分先民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其饮食结构较为稳定。然而,男性在死亡前2年~5年的δ^(15)N值高于女性,这可能和二者的生活习惯有关。研究显示,金茂府北魏墓群先民主要以粟黍农业及家畜饲喂为生。随着北魏王朝的发展和巩固,多样化的生业经济逐渐被取代,粟黍农业及家畜饲喂业逐渐成为先民生业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茂府北魏墓群 碳氮稳定同位素 食物结构 粟黍农业
原文传递
从陶器组合看朱开沟遗址的文化属性兼论相关问题
19
作者 祁冰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5-175,共11页
综合考虑陶器组合与层位关系,可将朱开沟遗址分为年代相继、性质不同的三类遗存。依据考古学文化命名的原则,并参考以往相关研究,此三类遗存分别属于永兴店文化、白敖包文化、朱开沟文化,整体年代从龙山晚期延续到商代前期。三种考古学... 综合考虑陶器组合与层位关系,可将朱开沟遗址分为年代相继、性质不同的三类遗存。依据考古学文化命名的原则,并参考以往相关研究,此三类遗存分别属于永兴店文化、白敖包文化、朱开沟文化,整体年代从龙山晚期延续到商代前期。三种考古学文化的确认,初步建立了长城地带中段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至青铜时代早期遗存的时空框架。在此基础上观察文化因素、墓葬等级、居址类别、生业形态所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可大体勾勒出当地该时期的文明发展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开沟遗址 永兴店文化 白敖包文化 朱开沟文化
原文传递
金代道士阎德源生平考
20
作者 郝军军 《宗教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11,共4页
阎德源是金朝著名道士,但相关记载非常少,本文利用《云州创建太清观碑》等文献,结合墓志等材料,对其早年经历、师承教派、传教活动、丧葬方式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推测这一教派最后可能汇入了全真教。
关键词 阎德源 张虚白 白居颐 西京开元观 中都十方大天长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