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7篇文章
< 1 2 1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流伦理的三个维度:理论渊源、文化积淀与历史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俊峰 李杰 《中国水利》 2024年第12期7-12,共6页
河流伦理虽是针对当下的河流问题提出的,但应把其放在历史的脉络、逻辑中加以理解及建构,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传统文化以及历史实践等三个维度加强建构。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河流伦理的逻辑关联,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河流伦... 河流伦理虽是针对当下的河流问题提出的,但应把其放在历史的脉络、逻辑中加以理解及建构,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传统文化以及历史实践等三个维度加强建构。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河流伦理的逻辑关联,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河流伦理的理论基础;深入汲取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结晶,丰富河流伦理的文化蕴含与中国智慧;充分、系统地总结、汲取历史上的水利经验和教训,既是构建河流伦理的必要组成部分,又有助于为具体的实践提供历史镜鉴。如此,才能把河流伦理做实、做厚、做通,做成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为促进人类认知观念的转变、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伦理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传统文化 历史实践 中国方案
下载PDF
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文化视角——一位历史地理学家的山西情结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俊峰 《学术评论》 2020年第4期24-28,共5页
近日,复旦大学安介生教授的新著《表里山河:山西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商务印书馆2020年)出版。该书被列入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田野·社会丛书"的第三辑,由著名社会史学家行龙教授担任丛书主编。安介生教授生于山西... 近日,复旦大学安介生教授的新著《表里山河:山西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商务印书馆2020年)出版。该书被列入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田野·社会丛书"的第三辑,由著名社会史学家行龙教授担任丛书主编。安介生教授生于山西,供职于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理研究 区域历史地理 历史地理学家 山西大学 文化视角 商务印书馆 复旦大学 中国社会史研究
下载PDF
历史上的山西中部及中部经济文化带——《晋中市志》评述
3
作者 李书吉 《沧桑》 2011年第3期115-117,共3页
《晋中市志》于2010年6月问世。全书分4册,44卷,另有概述、大事记、附录三部分,共计500多万字。先后有400多位专家参加了编纂。志书后记说:该志自2003年10月20日启动,到2005年初稿撰成,其后又经过三次审查、四次修改,前后历7年,可见... 《晋中市志》于2010年6月问世。全书分4册,44卷,另有概述、大事记、附录三部分,共计500多万字。先后有400多位专家参加了编纂。志书后记说:该志自2003年10月20日启动,到2005年初稿撰成,其后又经过三次审查、四次修改,前后历7年,可见其编撰之艰辛,成志之不易。这是我省又一大部头之市志书,也是晋中市的又一项文化大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文化 晋中市 山西 历史 2010年 大事记 大工程 志书
下载PDF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中国史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之路 被引量:4
4
作者 郝平 乔新华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3-6,共4页
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作为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中国史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迎来了新的改革契机。山西大学中国史课程体系在原有"人文基础理论平台课程+研究型课程+实践型课程"三结合体系的基础上,重新组织研究生... 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作为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中国史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迎来了新的改革契机。山西大学中国史课程体系在原有"人文基础理论平台课程+研究型课程+实践型课程"三结合体系的基础上,重新组织研究生对中西方传统经典原著的阅读和讨论,优化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特色的课程群。"走向田野与社会"体现了研究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实现了人才培养由知识传授向方法传授、能力培养的转变。同时,将地方史的内容引入历史教学,能起到唤起研究生的记忆、体验与经验的作用,使研究生触摸历史、感受社会、思考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史研究生 研究生培养模式 “走向田野与社会”
下载PDF
基于SERVQUAL模型的博物馆游客满意度研究——以山西博物院为例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锋梅 曹明明 马璇 《生产力研究》 2014年第6期130-133,共4页
博物馆是城市文化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度量游客在博物馆的满意度对于改善博物馆旅游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博物馆的游览特征和影响因素,文章构建了用于测度游客满意度的SERVQUAL模型;并以山西博物院为例,在量表设计和问卷调查基... 博物馆是城市文化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度量游客在博物馆的满意度对于改善博物馆旅游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博物馆的游览特征和影响因素,文章构建了用于测度游客满意度的SERVQUAL模型;并以山西博物院为例,在量表设计和问卷调查基础上,对游客满意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可达性"、"特色活动"以及"服务质量"等游客满意度相对较低。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改善博物馆游览品质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博物院 博物馆旅游 游客满意度 SERVQUAL模型
下载PDF
地方文化系统中的关帝信仰——山西解州关帝庙庙会及关帝信仰调查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闫爱萍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8-72,共5页
民间信仰中影响重大的关公信仰,在关帝故里是由国家与当地社会双向影响和共同建构的民俗事象。在这个过程中,不论是关帝故里还是关公信仰,都是由地方多重话语来解释的,体现了社会不同主体之间交往实践的过程。关帝信仰在一个地方传承的... 民间信仰中影响重大的关公信仰,在关帝故里是由国家与当地社会双向影响和共同建构的民俗事象。在这个过程中,不论是关帝故里还是关公信仰,都是由地方多重话语来解释的,体现了社会不同主体之间交往实践的过程。关帝信仰在一个地方传承的生命力,在于它不仅与地方社会生活,而且与这个地方社会拥有的其它各方面历史传统文化结成了可以"互释"的密切关系。也就是说,只有发生"在地化"的关公信仰,才能使关公信仰得以普遍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公信仰 解州镇 地方文化系统
下载PDF
从文化史到社会文化史——兼论文化人类学对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韩晓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64,共7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文化史研究日渐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不同于西方又被称为"新文化史"的社会文化史的是,国内的社会文化史研究并没有表现出与传统文化史的彻底决裂,而是强调文化史研究中的视角转换。可以说,国内社会文...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文化史研究日渐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不同于西方又被称为"新文化史"的社会文化史的是,国内的社会文化史研究并没有表现出与传统文化史的彻底决裂,而是强调文化史研究中的视角转换。可以说,国内社会文化史研究是在借鉴西方社会文化史研究理念的基础上,对文化史研究的深入和丰富。在研究理论和方法上,同样关注文化的文化人类学与社会文化史有着更多共通之处,为社会文化史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意义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史 社会文化史 文化人类学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业技术与山西乡村社会——兼论区域社会史研究的路径问题 被引量:3
8
作者 苏泽龙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5-211,共7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些农村自发开展互助合作生产,以弥补土地改革后农业生产中普遍出现的农具不足、技术缺乏等情况。各地各级政府也因势利导将开展改良农业技术、推广新农具等新技术工作与互助合作相结合确定为农业生产新的发展方向。通... 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些农村自发开展互助合作生产,以弥补土地改革后农业生产中普遍出现的农具不足、技术缺乏等情况。各地各级政府也因势利导将开展改良农业技术、推广新农具等新技术工作与互助合作相结合确定为农业生产新的发展方向。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技术"发展为特征的典型村庄山西华村的研究,可以发现,"农业技术"作为一个学术研究概念反映出农村社会变迁的特征。由此反观30年来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历程,学术研究概念的提出已成为促进学科理论深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小概念中的大历史"促使许多曾经被忽略的研究对象由边缘走到中心,成为深化社会史研究、建构区域社会史的一种重要理论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 乡村社会 学术概念 社会史
下载PDF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集体化时代农村基层档案”述略 被引量:6
9
作者 行龙 马维强 《中国乡村研究》 2007年第1期273-289,共17页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即注重史料的收集与整理,并已形成了水利、晋商、秧歌等资料专题特色。本文对近年来所收集整理的五千余卷、上百万件集体化时代的基层公社、大队、生产小队档案数据进行大概介绍,期望能够得到学界...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即注重史料的收集与整理,并已形成了水利、晋商、秧歌等资料专题特色。本文对近年来所收集整理的五千余卷、上百万件集体化时代的基层公社、大队、生产小队档案数据进行大概介绍,期望能够得到学界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化时代 基层档案 乡村社会
下载PDF
阎宗临与他的文化史观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荣声 王玉声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1-55,共5页
阎宗临是上世纪 30 年代末到 70 年代末执教于国内多所高校的资深教授。他在三、四十年代发表的论著中,"以人为本"论文化,把中世纪看做是"欧洲文化的转型期",文艺复兴是由 13 世纪文化蜕变出来的;近代欧洲的"... 阎宗临是上世纪 30 年代末到 70 年代末执教于国内多所高校的资深教授。他在三、四十年代发表的论著中,"以人为本"论文化,把中世纪看做是"欧洲文化的转型期",文艺复兴是由 13 世纪文化蜕变出来的;近代欧洲的"机械文化"使"价值颠倒,人为物役,心为形役";在法文版的博士论文中,他深入探讨了"中学西渐"的问题;凸显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史观和一位史学大家的远见卓识。他矢志求学,博学多才,为人谦和,热爱祖国,是一位本该属于大师级的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阎宗临 文化史观 以人为本 中世纪 中学西渐
下载PDF
毛泽东的文化实践思想与乡村社会改造——以山西根据地冬学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苏泽龙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24,共5页
毛泽东的文化实践思想是革命时代文化政策的核心之一。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对华北乡村社会中传统的大众教育方式"冬学"进行了重新建构。新"冬学"运动与乡村改造相结合,完成了根据... 毛泽东的文化实践思想是革命时代文化政策的核心之一。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对华北乡村社会中传统的大众教育方式"冬学"进行了重新建构。新"冬学"运动与乡村改造相结合,完成了根据地政府对乡村社会的治理与建设。"冬学"运动的典型事例深化了毛泽东文化实践思想这一理论对革命指导的伟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文化实践思想 冬学 乡村社会
下载PDF
阶级话语与日常生活:集体化时代干群身份及其关系的历史建构——以山西平遥双口村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维强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5-82,共8页
阶级话语是意识形态的反映,能够约束和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集体化时代的阶级话语建构着党和国家的权威及社会规范,也从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上塑造着干部与群众的角色、地位及干群关系。本文从话语分析和话语实践的视角,探讨阶级话语对... 阶级话语是意识形态的反映,能够约束和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集体化时代的阶级话语建构着党和国家的权威及社会规范,也从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上塑造着干部与群众的角色、地位及干群关系。本文从话语分析和话语实践的视角,探讨阶级话语对干群身份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历史建构。在阶级话语中,乡村干部应该尽职尽责、无私奉献,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群众的公仆;群众应该服从干部的领导,安心劳动,同时积极维护集体利益,约束自身言行;干群之间应该鱼水相依,团结合作,平等和谐。但是,阶级话语的这种建构不能与干群的道德观念、生存理性及乡村的人情网络完全相适应,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村民日常生活逻辑的消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化时代 阶级话语 日常生活 干部 群众
下载PDF
评《山西抗战口述史》 被引量:1
13
作者 叶昌纲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0-123,共4页
关键词 山西人民出版社 口述史 抗战 操作规范 著作 主编 真实
下载PDF
20世纪50年代山西省崞县治所的迁移——基于地域历史的长时段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嘎 《历史地理》 CSSCI 2018年第1期105-123,共19页
对待历史时期的治所迁移问题,应重视长时段理念下的过程性研究,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真实。1959年12月山西省崞县治所由崞阳镇迁至原平镇。原平镇之所以能够成为新县治,绝非自新中国建立后方现端倪,实际上早在明代中期其交... 对待历史时期的治所迁移问题,应重视长时段理念下的过程性研究,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真实。1959年12月山西省崞县治所由崞阳镇迁至原平镇。原平镇之所以能够成为新县治,绝非自新中国建立后方现端倪,实际上早在明代中期其交通优势开始显现(成为两条驿路的交汇点)之时既已埋下伏笔,这使得崞县境内的经济中心经历了从一元(崞阳镇)到二元(崞阳镇—原平镇)再到—元(原平镇)的'结构'变迁。就治所迁移'事件'本身而言,从1956年1月崞县方面提出首次迁治申请到1959年12月最终完成迁治,过程一波三折,新治所党政机关建筑的经费投入、忻县地委专署的迁治意向、'大跃进'运动的推进、崞县方面的迁治坚守等成为影响迁治进程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崞县 原平镇 交通区位 治所迁移 长时段
下载PDF
山西省古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贾登红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72-74,共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节庆旅游二者关系相辅相成,节庆旅游活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节庆旅游活动的灵魂与核心。笔者认为通过策划各类节庆旅游活动,发掘山西省古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对于保护与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古...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节庆旅游二者关系相辅相成,节庆旅游活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节庆旅游活动的灵魂与核心。笔者认为通过策划各类节庆旅游活动,发掘山西省古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对于保护与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古村镇的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古村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下载PDF
碛口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师振亚 《沧桑》 2008年第3期57-58,67,共3页
碛口是晋西重要的晋商码头。碛口的历史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晋商文化、商业习俗文化、晋西北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新时期文化等方面。碛口的历史文化正在快速流失,亟待保护。
关键词 碛口 文化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历史与经验:中国现代农业技术路径探索——以20世纪50年代的山西农业技术变革为中心
17
作者 苏泽龙 高瑞玲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第5期25-28,共4页
农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其核心是农业技术的变革,而农业技术变革的过程也是农业技术路径选择的过程。目前,学术界对我国农业技术的路径探索已取得很大的成果。但是,前人只是从农业技术选择的外部条件,以及国内外技术措施对比进行研究,... 农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其核心是农业技术的变革,而农业技术变革的过程也是农业技术路径选择的过程。目前,学术界对我国农业技术的路径探索已取得很大的成果。但是,前人只是从农业技术选择的外部条件,以及国内外技术措施对比进行研究,没有从农业技术本身变革的过程来探索。鉴于此,文章拟以20世纪50年代山西省开展的农业技术变革工作为中心,从传统到现代化演进的角度来探索农业技术发展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 路径 现代农业 山西
下载PDF
明清山西商人的家族教育文化——以山西商人规程和武氏家书为例
18
作者 廖声丰 孟伟 《运城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6-39,共4页
近年来,随着文物市场的活跃,在山西出现了大量的民间文献,这些文献形制多样、内容丰富,其中不乏与明清山西商人家庭教育、家庭家族民风及其传承直接相关的文献,尤以相关书信和规程较为突出。通过对山西商人规程和武氏家书的考察,发现明... 近年来,随着文物市场的活跃,在山西出现了大量的民间文献,这些文献形制多样、内容丰富,其中不乏与明清山西商人家庭教育、家庭家族民风及其传承直接相关的文献,尤以相关书信和规程较为突出。通过对山西商人规程和武氏家书的考察,发现明清时期山西商人的家庭教育和家族家风及其代际传承具有鲜明的区域特殊性——在强大的民间习惯法的制度和机制下山西商人的家庭家族家风教育与传承与山西商人的专门化、职业化教育有机结合,这种教育文化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经商活动产生了诸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商人规程 书信 家族文化
下载PDF
《沁河老宅院》:区域社会史与事的解读
19
作者 安春娥 刘盈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88-90,共3页
在中国明清民居建筑较为发达的山西,除了学者关注较多的晋中建筑以外,在晋东南的沁河流域,还分布有大量的古老民居。《沁河老宅院》以沁河流域民居为研究对象,以分析问题的独特角度,采用田野调查法对史料进行了广泛收集和精当选取,集中... 在中国明清民居建筑较为发达的山西,除了学者关注较多的晋中建筑以外,在晋东南的沁河流域,还分布有大量的古老民居。《沁河老宅院》以沁河流域民居为研究对象,以分析问题的独特角度,采用田野调查法对史料进行了广泛收集和精当选取,集中探讨该区域宅院分布、衰落的原因和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如今这些蕴含着农耕文明的古老民居,破败不堪,且仍在继续遭受着毁坏。《沁河老宅院》无疑唤醒人们对珍贵的宅院文化的保护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河老宅院》 沁河流域 老宅院 区域社会 沁河风韵
下载PDF
纵横通衢,八方比邻:三十年来山西交通发展史——评《山西省志·交通志》
20
作者 石涛 刘淑芳 《史志学刊》 2010年第6S期30-31,35,共3页
2010年出版的《山西省志·交通志》记录了1978-2008年的山西交通发展历史,篇目设置合理,符合志书体例。与1999年出版的《山西通志·交通志》相比较,更详细,更具有时代性,内容更丰富。但是该志也存在一些瑕疵。该文对《交通志》... 2010年出版的《山西省志·交通志》记录了1978-2008年的山西交通发展历史,篇目设置合理,符合志书体例。与1999年出版的《山西通志·交通志》相比较,更详细,更具有时代性,内容更丰富。但是该志也存在一些瑕疵。该文对《交通志》从编目、体例、编纂特点、缺失四个方面做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志》 编目 体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