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晋祠宋塑与北宋宫廷“六尚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陈凤
-
机构
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博物馆
-
出处
《文物世界》
2005年第5期57-59,共3页
-
-
关键词
晋祠
宋塑
“六尚制”
中国
文物考古
宫廷制度
-
分类号
K879.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山西博物院建筑与陈列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刘军
-
机构
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博物馆
-
出处
《建筑创作》
2010年第10期130-139,共10页
-
文摘
山西博物院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是太原市标志性公共文化建筑,是山西省迄今以来最大的文化建设项目,是近年来国内新建的大型现代化博物馆门类中的重要构成,是国家首批一级博物馆之一。山西博物院馆藏文物二十万件,是山西省内最大的文化遗产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晋魂》基本陈列荣获第七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评选精品奖。
-
关键词
山西博物院
建筑设计
公共文化建筑
建筑风格
-
分类号
TU242.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
-
题名晋祠圣母殿建筑年代考
被引量:4
- 3
-
-
作者
牛慧彪
-
机构
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博物馆
-
出处
《文物世界》
2005年第5期54-56,共3页
-
-
关键词
晋祠
圣母殿
建筑年代
中国
文物考古
历史沿革
-
分类号
K879.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晋祠园林发展历史研究
- 4
-
-
作者
武慧民
张树民
-
机构
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博物馆
-
出处
《山西林业》
2008年第5期35-37,共3页
-
文摘
晋祠是我国北方古典园林的典范。本文介绍了晋祠的历史沿革、古代园林发展临时以及现代园林的特点,并提出了晋祠园林今后发展的设想。
-
关键词
晋祠
园林
历史
探索
-
分类号
TU986.1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王琼及晋溪书院考
- 5
-
-
作者
王一菁
-
机构
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博物馆晋溪书院
-
出处
《建筑与文化》
2020年第5期241-242,共2页
-
文摘
文章通过对明代重臣王琼生平进行阐述,引出私人别墅"晋溪园"的由来。文章根据史料记载,恢复了明代晋溪书院的早期建筑形制,叙述其发展、衰落以及原址重建的历程,重现了明、清两代颇具影响力的晋溪书院的发展与变化历程,完成从人文历史、建筑特色和园林特点等方面的考证。
-
关键词
王琼
明史
晋溪园
晋祠志
-
Keywords
Wang Qiong
history of Ming dynasty
Jinxi garden
annals of Jin ancestral temple
-
分类号
TU-092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
-
题名山西古树立地环境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 6
-
-
作者
张树民
王耀
-
机构
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博物馆
-
出处
《国土绿化》
2014年第6期46-47,共2页
-
文摘
一、调查背景据调查统计,山西省古树名木有37390株,其中散生的15029株,包括一级古树(树龄500年以上)4406株,二级古树(树龄300年至499年)4406株,三级古树(树龄100年至299年)6217株。古树群74处,共计22361株,其中一、二级古树中有65%以上古树出现不同程度哀弱,
-
关键词
古树名木
山西省
环境调查
立地
树龄
古树群
-
分类号
S788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太原城史小考
被引量:1
- 7
-
-
作者
申军锋
-
机构
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博物馆
-
出处
《文物世界》
2007年第5期45-48,共4页
-
文摘
一、太原城名释考 太原,古称晋阳,地处富饶的晋中盆地北缘,是一座具有2500年历史的古老文化名城。
“太原”一名释为高平开阔之地,最早出现在《禹贡》“既修太原”。传说“晋阳”之称始于西周叔虞子燮父时。而有关“并州”之称则有两种说法,一是据《太康地记》:“并州不以卫水为号,又不以恒山为名,而言并者,盖以其在两谷之间乎?”;二是夏商以前,太原在地理区划上多为冀州所并,故为“并州”。又太原为夏之北疆,所以有“大夏、夏墟”的称谓。
-
关键词
太原城
小考
文化名城
《禹贡》
地理区划
晋阳
西周
大夏
-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秦汉时期的太原城
- 8
-
-
作者
成爱萍
-
机构
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博物馆
-
出处
《文物世界》
2005年第5期106-107,共2页
-
-
关键词
秦汉时期
太原城
中国
历史文化
建筑风格
-
分类号
K928.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我国古代货币的起源与演变
被引量:1
- 9
-
-
作者
王晋凤
张勇
-
机构
山西太原市晋祠博物馆
中国工商银行太原市迎泽支行
-
出处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18-119,共2页
-
文摘
探讨了我国古代钱币的起源和演变,以及钱币的时代特征。
-
关键词
货币起源
货币演变
-
Keywords
Key words:money's origin
money's evolvement
-
分类号
K875.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文物保护与修复相关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2
- 10
-
-
作者
吴茜
-
机构
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博物馆
-
出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7年第11期112-113,共2页
-
文摘
本文从文物的特点入手,分析了文物保护的形式及修复的模式。文物保护的形式有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修复就属于直接干预形式。保护的根本目的在于确保文物产业结构的可靠性,确保文物资料的齐全性与真实性。修复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文物实体框架的完善性,在于复原文化资料的齐全性。
-
关键词
文物保护
修复
特点
类别
分析
-
分类号
K8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游北方黄山 赏精美石窟——天龙山风景名胜掠影
- 11
-
-
作者
谢枫
-
机构
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博物馆
-
出处
《文物世界》
2005年第5期104-105,共2页
-
-
关键词
天龙山风景名胜
佛教石窟
中国
文物考古
历史文化
-
分类号
K928.7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董寿平与他笔下的黄山
- 12
-
-
作者
郭美玉
-
机构
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博物馆
-
出处
《文物世界》
2010年第6期68-69,共2页
-
文摘
徐霞客有句名言叫做:“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虽无华山之危,而有其磅礴;无岱山之拙,而有其庄严;无衡山之卑,而有其抗直;无匡庐之粗暴,而有其雄奇”。黄山以它的奇峰、怪石、云海吸引了古今无数的画家为之耗费笔墨。
-
关键词
黄山
徐霞客
五岳
华山
-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
-
题名旅游发展中的文物保护
- 13
-
-
作者
张海萍
-
机构
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博物馆
-
出处
《神州》
2012年第9期12-12,共1页
-
文摘
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文物的破坏是不争的事实,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文物是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为旅游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一方面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另一方面旅游开发利用同时也为文物保护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本文从对立和统一两方面论证二者之间的关系,指出只有在重视文物保护的前提下,适度进行旅游开发才能实现二者的双赢。
-
关键词
文物保护
旅游
双赢
-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
-
题名浅谈“绿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 14
-
-
作者
阴世国
-
机构
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博物馆
-
出处
《山西林业》
2008年第5期34-35,共2页
-
文摘
"绿色旅游",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在旅游开发的同时,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优秀文化精髓的传播。也就是说,要求旅游和自然、文化、人类生存环境结为有机的整体。
-
关键词
“绿色旅游”
资源
开发利用
-
分类号
F592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X3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论宋代女性服饰的艺术表现形式研究
被引量:1
- 15
-
-
作者
李燕
-
机构
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博物馆
-
出处
《艺术品鉴》
2014年第12期61-61,63,共2页
-
文摘
宋代服饰是继唐代服饰的又一民族特色,其服饰简洁、纤细、修身适体,贴切的表现了宋女子温柔、优雅、清新秀美的特点;同时,宋朝服饰艺术表现形式的变化,也体现了宋朝艺术文化相比唐代有了一定程度的创新与变化。宋朝女子服饰所形成的意义很多,但在这篇论文中,着重研究一下服饰的艺术表现形式。
-
关键词
宋代
女子服饰
艺术
表现形式
美感
-
分类号
TS941.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傅山的山水诗探索
- 16
-
-
作者
张艳
-
机构
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博物馆
-
出处
《艺术品鉴》
2014年第12期38-38,41,共2页
-
文摘
在明末清初的众多诗人中,傅山无异于是其中的翘楚,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傅山同大多数志士一样经历了奋斗、抗争、隐退的心路历程。他不仅是时代的战士,更是不屈的节士。他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视界,祖国大好河山、南北山水尽在他笔端流转。傅山的山水诗极富穿透力,且瘦劲质实,饱含了诗人独特的气度与胸襟,值得后人研读。
-
关键词
傅山
山水诗
探索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试析傅山先生的人文精神
- 17
-
-
作者
李秀红
-
机构
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博物馆
-
出处
《学园》
2012年第13期191-192,共2页
-
文摘
傅山先生是明末清初之际的一位奇人。本文通过对傅山先生一生光明磊落、爱憎分明、不谙世事的分析,探讨了傅山先生之“奇”不在书、不在画、不在医,更不在其他,而在于他的做人,在于他所彰显出的人文精神,从而得出了“人文傅山”的结论。
-
关键词
傅山
人文精神
探析
-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