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冶金专业学生“人人持证”实现路径探讨——以山西工程职业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苏岱峰 郝赳赳 《科教文汇》 2022年第2期53-56,共4页
“人人持证、技能社会”是山西省为打造技能强省、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山西工程职业学院为山西省唯一开设冶金专业的高职院校。文章针对目前钢铁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现状,从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深度的校企... “人人持证、技能社会”是山西省为打造技能强省、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山西工程职业学院为山西省唯一开设冶金专业的高职院校。文章针对目前钢铁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现状,从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深度的校企合作以及落实1+X证书制度四个方面入手,探索职业院校冶金专业“人人持证”的实现路径,以服务于山西省钢铁企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人持证 冶金专业 职业院校
下载PDF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39
2
作者 薛巧英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04年第4期64-67,共4页
综述了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发展及目前常用的各种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对目前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不同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针对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做出评述。指出水环境评价方法的发展趋势是与计算机技术的有机结合 。
关键词 水环境 环境质量 环境评价 评价方法 环境保护
下载PDF
细胞微核试验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杨立全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3年第3期173-174,共2页
采用细胞微核试验方法,对不同地区的大葱根尖细胞和韭菜花细胞进行微核测定原位监测环境污染。结果显示:严重的环境污染能使动、植物体微核率升高。因此,同染色体分析方法相比,细胞微核试验原位监测环境污染是一种简便、快捷、易于掌握... 采用细胞微核试验方法,对不同地区的大葱根尖细胞和韭菜花细胞进行微核测定原位监测环境污染。结果显示:严重的环境污染能使动、植物体微核率升高。因此,同染色体分析方法相比,细胞微核试验原位监测环境污染是一种简便、快捷、易于掌握的综合性环境监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微核试验 环境污染 原位监测
下载PDF
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清胜 栗聖凯 李优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7期19-21,共3页
随着职教改革的持续深入,专业群的建设已成为助推我国高水平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路径,成为实现高水平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支撑。以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双高计划”黑色冶金技术专业群建设为例,明确专业群建设目标,重构模块化专业群课程... 随着职教改革的持续深入,专业群的建设已成为助推我国高水平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路径,成为实现高水平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支撑。以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双高计划”黑色冶金技术专业群建设为例,明确专业群建设目标,重构模块化专业群课程体系,完善教学组织与实施,以组建能够适应产业发展、协同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群,为冶金行业供给优质人力资源,更好地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从而构建专业-产业-职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职教改革 “双高计划” 高水平专业群 专业群建设
下载PDF
太原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中正构烷烃和多环芳烃空间分布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彭林 曾凡刚 +1 位作者 陈名樑 刘裕明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6-210,共5页
收集了太原市不同功能区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样品,经超声波提取分离得到正构烷烃、多环芳烃,经色谱-质谱分析表明,太原市大气颗粒物中正构烷烃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少量为自然排放源。含量较高的不带取代基的多环芳烃有8种,其年平... 收集了太原市不同功能区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样品,经超声波提取分离得到正构烷烃、多环芳烃,经色谱-质谱分析表明,太原市大气颗粒物中正构烷烃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少量为自然排放源。含量较高的不带取代基的多环芳烃有8种,其年平均浓度为1.50μg/m3,其中苯并(a)芘的年平均浓度为74.7ng/m3。多环芳烃的浓度分布为一电厂化工区>太钢工业区>桃园三巷商业居民区>太行仪表厂文化区。利用三角图与烟尘、汽车尾气样品中的多环芳烃特征相比较,认为太原市大气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煤的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市 大气 总悬浮颗粒物 正构烷烃 多环芳烃 空间分布 来源分析
下载PDF
水污染综合指数评价方法与应用分析 被引量:77
6
作者 薛巧英 刘建明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4-66,69,共4页
分析了我国河流水质综合评价方法的现状以及运用水污染综合指数评价河流水质的方法 ,同时应用实例采用不同方法对综合指数进行了计算 ,通过对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分析 ,综合加权计算方法的结果比较符合实际 。
关键词 水污染 水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评价 综合指数
下载PDF
甘蓝抗重金属污染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杨立全 《山西农业科学》 2002年第4期60-62,共3页
在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 ,用Ca(NO3)2 拌种处理甘蓝种子 ,进行甘蓝抗重金属污染试验。结果表明 ,Ca(NO3) 2 拌种可以促进甘蓝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增强光合速率和抗逆性 ,使甘蓝叶片中Hg ,Cr,Cd含量分别比对照下降 71.9%~ 97.7% ,2 .77... 在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 ,用Ca(NO3)2 拌种处理甘蓝种子 ,进行甘蓝抗重金属污染试验。结果表明 ,Ca(NO3) 2 拌种可以促进甘蓝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增强光合速率和抗逆性 ,使甘蓝叶片中Hg ,Cr,Cd含量分别比对照下降 71.9%~ 97.7% ,2 .77%~ 12 .88% ,38.4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抗重金属污染 拮抗作用 光合速率 幼苗水势
下载PDF
高炉节能 被引量:6
8
作者 陈聪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年第6期122-123,共2页
降低 高 炉能 耗可 直 接提 高钢 铁 企业 的经 济 效益 。降低 高炉 综 合焦 比或 燃 烧比 是高炉 节 能的 重点 ,减 少动 力 消耗 并对 余 热加 以回 收 利用 也是 节 能的 有效 途 径。
关键词 高炉节能 燃烧比 余热回收
下载PDF
长水口插入深度对连铸中间包流体流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胡锐 《山西冶金》 CAS 2013年第1期16-19,共4页
长水口插入深度对中间包钢液的流动状态有重要影响。以相似原理为基础,进行水模实验,测定了有无控流装置时中间包钢液的停留时间分布曲线(RTD);采用Fluent软件和数学模拟的方法,仿真计算获得了实际中间包内钢液的流动状态,分析比较了钢... 长水口插入深度对中间包钢液的流动状态有重要影响。以相似原理为基础,进行水模实验,测定了有无控流装置时中间包钢液的停留时间分布曲线(RTD);采用Fluent软件和数学模拟的方法,仿真计算获得了实际中间包内钢液的流动状态,分析比较了钢液流动的速度矢量图和流线图。从而确定了合理的长水口插入深度。研究结果表明,有、无控流装置时,建议长水口插入深度为110 m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包 长水口 物理模拟 数学模拟
下载PDF
连铸中间包不同控流装置使用效果比较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锐 《山西冶金》 CAS 2012年第6期7-11,共5页
采用水力学数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3号多孔挡墙和U挡墙对昆钢小方坯连铸中间包流动特性的影响。水力学模拟依据相似原理,用"刺激—响应"实验方法,测定不同工况下停留时间分布(RTD)曲线,得到两种挡墙对中间包流体流动的影响。... 采用水力学数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3号多孔挡墙和U挡墙对昆钢小方坯连铸中间包流动特性的影响。水力学模拟依据相似原理,用"刺激—响应"实验方法,测定不同工况下停留时间分布(RTD)曲线,得到两种挡墙对中间包流体流动的影响。然后用数学模拟的方法验证水力学模拟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3号多孔挡墙可以延长1号、2号水口响应时间及平均停留时间,缩短了3号水口响应时间及平均停留时间,控制各流流动趋于一致。中间包内流体流动特性得到明显改善。使用U挡墙后,钢液的平均停留时间Ta有了大幅增加,但各水口的初次响应时间差距较大,各流的流动特征一致性较差。因而,3号多孔挡墙控流效果优于U挡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包 多孔挡墙 水模拟 数学模拟
下载PDF
我国大气颗粒物中有机物分布及来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名梁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年第4期180-181,共2页
分析了近10年来大气颗粒物中的正构烷烃、芳香烃分布特征及来源,综述了研究中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污染源识别方法以及相应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分析以及污染识别整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这些问题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有机物 饱和烃 芳香烃
下载PDF
不同粒度纳米碳酸钙的可控制备 被引量:7
12
作者 常越凡 张慧捷 +1 位作者 王珊珊 薛永强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9-33,共5页
不同粒度的纳米碳酸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范围,目前不同粒度纳米碳酸钙的可控制备方法还未见报道。以氯化钙、碳酸铵为原料,以乙醇、柠檬酸和焦磷酸钠为分散剂,采用复分解法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对纳米碳酸钙粒径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 不同粒度的纳米碳酸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范围,目前不同粒度纳米碳酸钙的可控制备方法还未见报道。以氯化钙、碳酸铵为原料,以乙醇、柠檬酸和焦磷酸钠为分散剂,采用复分解法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对纳米碳酸钙粒径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制备出平均粒径为17~71 nm的碳酸钙,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碳酸钙均为球霰石型,纯度很高,而且形貌近似球形。制备条件对纳米碳酸钙的粒径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反应温度升高,纳米碳酸钙的粒径减小;随着氯化钙滴加时间的增加,纳米碳酸钙的粒径增大;随着反应物浓度的提高,纳米碳酸钙的粒径先减小后增大;当分散剂为柠檬酸和焦磷酸钠的混合溶液时所得纳米碳酸钙的粒径最小,当分散剂为乙醇和焦磷酸钠的混合溶液时所得纳米碳酸钙的粒径最大。利用这些影响规律通过控制制备条件可以实现所需粒径纳米碳酸钙的可控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复分解法 球霰石型 可控制备 粒径
下载PDF
我国大气颗粒物中有机物采集处理及分析方法
13
作者 陈名梁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年第3期102-103,共2页
近年来我国对大气颗粒物中有机物污染的研究较为重视,但不同的学者在对有机物的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各有差异。主要介绍了近10年来在大气颗粒物中的正构烷烃、芳香烃的研究中所使用的采样方法、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及样品分析方法,阐述了采... 近年来我国对大气颗粒物中有机物污染的研究较为重视,但不同的学者在对有机物的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各有差异。主要介绍了近10年来在大气颗粒物中的正构烷烃、芳香烃的研究中所使用的采样方法、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及样品分析方法,阐述了采样、测试、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有机物 采样 前处理 分析方法
下载PDF
关于离子的生成焓自由能及熵
14
作者 陈名梁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年第5期153-154,共2页
提出溶液中离子的标准态及离子的标准生成焓、标准生成自由能、标准熵定义,论述了它们的计算方法,有助于解决电解质溶液中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 离子 生成焓 自由能 标准熵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粒径可控的纳米钛酸铅 被引量:1
15
作者 乔仙蓉 薛永强 +1 位作者 王姝婷 郝赳赳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5-438,共4页
纳米钛酸铅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压电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研究了纳米钛酸铅的制备,考察了凝胶的煅烧温度、反应物的浓度及溶胶的反应温度对纳米颗粒粒径的影响和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控制钛酸丁酯-醇溶液浓度为0.100~1.000 mol/L、醋酸铅-... 纳米钛酸铅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压电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研究了纳米钛酸铅的制备,考察了凝胶的煅烧温度、反应物的浓度及溶胶的反应温度对纳米颗粒粒径的影响和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控制钛酸丁酯-醇溶液浓度为0.100~1.000 mol/L、醋酸铅-醋酸浓度为0.500~1.500 mol/L、溶胶反应温度为70~90℃、凝胶煅烧温度为400~800℃,可制备出平均粒径在20~50 nm范围的近似球形的四方相纳米钛酸铅。制备条件对纳米钛酸铅的粒径有显著影响:随溶胶反应温度和凝胶煅烧温度的升高,所制备纳米钛酸铅平均粒径增大;当醋酸铅-醋酸溶液浓度为1.500 mol/L,随钛酸丁酯-醇溶液浓度由0.100 mol/L增大至1.000 mol/L,所制备纳米钛酸铅粒径先增大后减小。制备粒径可控的纳米钛酸铅对其性能及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钛酸铅 纳米微粒 制备条件 粒径可控
下载PDF
铁精矿粉低温烧结技术 被引量:3
16
作者 于强 《山西冶金》 CAS 2005年第1期19-20,共2页
全磁精矿低温烧结可以获得高产、优质、低耗的技术经济指标;低碳厚料层操作是实现低温烧结的必要手段;烧结矿中FeO含量对其还原性的不利影响较小,可得到最佳烧结工艺。
关键词 低温烧结 高产 低耗
下载PDF
双辊铸轧Al-10Mg铝合金凝固组织的模拟及实验对比研究
17
作者 马腾 郝维新 +1 位作者 孙晓思 宁亚楠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8-82,77,共6页
基于金属凝固基本方程和元胞自动机方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双辊铸轧宏观-微观耦合数学模型,对铸轧辊咬入点之前的Al-10Mg铝合金连续凝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铸轧过程中Al-10Mg铝合金的凝固组织形貌、一次枝晶半径、二次枝晶间距,并... 基于金属凝固基本方程和元胞自动机方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双辊铸轧宏观-微观耦合数学模型,对铸轧辊咬入点之前的Al-10Mg铝合金连续凝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铸轧过程中Al-10Mg铝合金的凝固组织形貌、一次枝晶半径、二次枝晶间距,并预测了所制楔形带坯的力学性能。为了验证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对铸态试样进行金相检测及拉伸测试。结果表明:模拟得到的凝固组织晶粒大小、各晶区的分布特征、枝晶间距以及铸轧带坯屈服强度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辊铸轧 元胞自动机 凝固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实验验证
下载PDF
不同粒度八棱柱形纳米铜的制备研究
18
作者 张慧捷 常越凡 +1 位作者 李宗儒 薛永强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5-149,共5页
纳米铜具有优异的导电、催化、润滑、抗菌等性能,而这些性能和应用范围均与其形貌和粒度有关。八棱柱形纳米铜很有可能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能和用途,而关于不同粒度八棱柱形纳米铜的制备研究还未见报道。采用水热法,以二水合氯化铜(CuCl_(2... 纳米铜具有优异的导电、催化、润滑、抗菌等性能,而这些性能和应用范围均与其形貌和粒度有关。八棱柱形纳米铜很有可能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能和用途,而关于不同粒度八棱柱形纳米铜的制备研究还未见报道。采用水热法,以二水合氯化铜(CuCl_(2)·2H_(2)O)为铜源,以十八胺(ODA)为还原剂,研究了八棱柱形纳米铜的制备。考察了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对纳米铜的八棱柱形貌及尺寸的影响。讨论了八棱柱形纳米铜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八棱柱形纳米铜的制备是相当困难的,只有采用具有形貌和粒度控制作用的还原剂十八胺,并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才能制备出不同粒度的八棱柱形纳米铜。制备八棱柱形纳米铜的最佳条件:十八胺与氯化铜的浓度比为(2~3)∶1,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48 h。八棱柱形纳米铜的形成机理可归因于十八胺对纳米铜{100}晶面的选择性吸附。八棱柱形纳米铜的粒度随着十八胺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通过控制十八胺的浓度可实现不同粒度八棱柱形纳米铜的可控制备,并且发现十八胺具有还原、形貌控制和粒度控制三重作用。这些结果可为制备八棱柱形其他金属纳米材料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棱柱 纳米铜 十八胺 形貌控制 粒度控制 形成机理
下载PDF
纳米CuO-ZnO粉体结构表征及气敏性分析
19
作者 王彦 薛永强 乔仙蓉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7-91,共5页
以醋酸锌、硫酸铜及氢氧化钠试剂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uO的质量分数为0、2.5%、4.5%、10.5%的CuOZnO纳米粉体,并制成CuO-ZnO气敏元件,分析XRD,测试其对甲醛与丙酮气体的气敏性。结果表明:CuO-ZnO纳米粉体结晶度和纯度较高;CuO-ZnO... 以醋酸锌、硫酸铜及氢氧化钠试剂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uO的质量分数为0、2.5%、4.5%、10.5%的CuOZnO纳米粉体,并制成CuO-ZnO气敏元件,分析XRD,测试其对甲醛与丙酮气体的气敏性。结果表明:CuO-ZnO纳米粉体结晶度和纯度较高;CuO-ZnO气敏元件对甲醛与丙酮气体的气敏性均高于纯ZnO气敏元件;CuO的质量分数为4.5%的CuO-ZnO气敏元件对甲醛与丙酮气体的气敏性最高,随气体浓度升高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D 掺杂CuO ZnO纳米粉体 结构表征 气敏性能 气敏元件
下载PDF
脉冲电流对过偏晶Cu-40wt.%Pb合金熔体活度的影响
20
作者 孙晓思 郝维新 马腾 《铸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93-1297,共5页
对过偏晶Cu-40wt.%Pb合金在冷却过程中施加不同峰值密度的脉冲电流,通过观测施加脉冲电流前后的合金微观组织结构变化,探讨脉冲电流对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冲电流显著降低了合金熔体内部团簇的活度,增强了溶质截留效应,从而... 对过偏晶Cu-40wt.%Pb合金在冷却过程中施加不同峰值密度的脉冲电流,通过观测施加脉冲电流前后的合金微观组织结构变化,探讨脉冲电流对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冲电流显著降低了合金熔体内部团簇的活度,增强了溶质截留效应,从而抑制了合金熔体内部液相的分离,最终实现了对合金凝固组织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40wt.%Pb 脉冲电流 微观组织 活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