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实验性近视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培养及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博宇 王超英 +4 位作者 安慧琴 马景学 陈维毅 郝岚 刘迎庆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32-35,共4页
目的:研究豚鼠早期实验性近视眼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培养及超微结构的改变,探索近视的发病机制。方法:2周龄豚鼠30只随机分为A、B、C组,每组10只,再随机选取5只(10眼)正常2周龄豚鼠不作任何干预,作为正常对照眼。选取任意眼戴一10... 目的:研究豚鼠早期实验性近视眼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培养及超微结构的改变,探索近视的发病机制。方法:2周龄豚鼠30只随机分为A、B、C组,每组10只,再随机选取5只(10眼)正常2周龄豚鼠不作任何干预,作为正常对照眼。选取任意眼戴一10 DS凹透镜,分别饲养6 d、15d、30 d后除去镜片,验光及测眼轴长度确定近视形成后,采用细胞酶消化法培养豚鼠的前部及后部RPE细胞,取3~6代RPE细胞进行光、电镜检查。结果:前部及后极部RPE细胞分别于诱导15 d、6 d后出现内质网扩张、内质网及核糖体等细胞器均减少等改变。结论:豚鼠前部RPE细胞于诱导15 d后,细胞增殖减少;后极部RPE细胞于诱导6 d后,细胞增殖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超微结构
下载PDF
透镜诱导豚鼠眼短期屈光状态改变的研究
2
作者 郝岚 陈博宇 +4 位作者 安惠琴 王超英 马景学 陈维毅 刘迎庆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48-50,共3页
目的:研究凹透镜对豚鼠眼短期屈光发展的影响,探讨短期透镜诱导性近视的发病特点和机制。方法:2周龄豚鼠30只随机分为A、B、C组,每组10只,再随机选取5只(10眼)正常2周龄豚鼠不作任何干预,作为正常对照眼。选取任意眼戴一10 DS凹透镜,分... 目的:研究凹透镜对豚鼠眼短期屈光发展的影响,探讨短期透镜诱导性近视的发病特点和机制。方法:2周龄豚鼠30只随机分为A、B、C组,每组10只,再随机选取5只(10眼)正常2周龄豚鼠不作任何干预,作为正常对照眼。选取任意眼戴一10 DS凹透镜,分别饲养6 d、15 d、30 d后除去镜片,以屈光度、眼轴长度变化来评估透镜诱导的效应。结果:与对照眼比较,A组、B组、C组分别诱导出-1.90D、﹣3.83 D和﹣7.21 D的相对近视.眼轴较左眼分别延长(0.14±0.02)mm、(1.09±0.31)mm和(1.53±0.31)mm,其中前房深度无明显差异,主要是眼球后部,即:眼轴长度-前房深度的变化为主,且15 d、30 d的前房深度/眼轴长度-前房深度(ACD/AL-ACD)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周龄豚鼠单眼诱导6 d即可出现轴性近视,透镜诱导性近视是视觉引导的主动正视化机制调控眼球后巩膜变薄、扩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镜诱导 豚鼠屈光状态
下载PDF
实验性近视眼巩膜成纤维细胞力学特性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博宇 王超英 +5 位作者 马景学 陈维毅 郝岚 刘迎庆 仝春梅 王彩荣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365-370,共6页
目的研究豚鼠镜片诱导型近视HI^(LIM)前部及后极部巩膜成纤维细胞的力学特性的动态变化。方法实验研究。取2周龄豚鼠30只,分为A、B、C三组,每组10只,用离焦的方法制备凹透镜诱导近视(LIM)动物模型,对侧眼为自身对照眼(SC眼)... 目的研究豚鼠镜片诱导型近视HI^(LIM)前部及后极部巩膜成纤维细胞的力学特性的动态变化。方法实验研究。取2周龄豚鼠30只,分为A、B、C三组,每组10只,用离焦的方法制备凹透镜诱导近视(LIM)动物模型,对侧眼为自身对照眼(SC眼),再随机选取5只(10眼)正常2周龄豚鼠不作任何干预,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将A、B、C三组分别造模6、15、30d后,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每组豚鼠前部及后极部巩膜成纤维细胞,,并传2代。利用细胞微管吸吮的方法测定各组巩膜成纤维细胞的平衡杨氏模量和细胞表观黏性。各组数据结果计算记录为均数±标准误(E+S)和等级资料表示,对照组与实验组问差异分别行配对t检验,组间差异行完全随机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LIM各组问的细胞力学特性比较,及与SC组比较,发现无论是平衡杨氏模量还是细胞表观黏性,LIM组前部于诱导6d[(0.2252±0.0836)kPa,μ=(1.3119±0.4862)kPa.s]、15d[(0.2373±0.0903)kPa,(1.3583±0.5652)kPa.S]时与SC组[(0.2220±0.0593)kPa,(1.4122±0.4326)kPa]比较无明显变化,诱导30d[(0.3874±0.0965)kPa,(2.6278±0.8063)kPa.s]时与6、15d及SC组比较均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LIM组后极部于诱导6d[(0.3432±0.0786)kPa.(1.9237±0.5203)kPa.S]时与SC组[(0.2283±0.059)kPa,Ix=1.3248±0.3535)kPa.S]比较无明显变化,但诱导15d[(0.4797±O.1241)kPa,(3.3221±0.7179)kPa.S]、30d[(0.5663_+0.1127)kPa,(4.6264_+1.2205)kPa.s]时与6d组、SC组比较均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M组前部及后极部巩膜成纤维细胞的平衡杨氏模量、黏弹性参数分别在诱导30d和诱导15d后有明显升高.即有“硬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成纤维细胞 巩膜 微管吸吮 细胞培养技术 模型 动物 豚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