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击壤”——上古流传下来的一种游戏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雪樵 《文献》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59-167,共9页
在我国上古文献中,屡有"尧民击壤"的记载,历代书籍转述不绝,诗文则更多征引。清人沈德潜所编《古诗源》,赫然将《击壤歌》列于卷首,视为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最古的一首诗。关于"尧民击壤"的故事,后世一般多引述的是... 在我国上古文献中,屡有"尧民击壤"的记载,历代书籍转述不绝,诗文则更多征引。清人沈德潜所编《古诗源》,赫然将《击壤歌》列于卷首,视为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最古的一首诗。关于"尧民击壤"的故事,后世一般多引述的是晋人皇甫谧《帝王世纪》和《高士传》中的记载。两书所载大同小异,《高士传》曰:"帝尧之世,天下太和,百姓无事,壤父年八十而击壤于道中。观者曰:‘大哉!帝之德也。’壤父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其实,魏曹植《名都篇》已经提到"击壤":"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击鞠壤"即"鞠蹴"和"击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击壤 游戏 击鞠 比赛方式 棒针 大同小异 上古 周亮工 记载 皇甫谧
原文传递
《西厢记》中“大”读“堕”音考
2
作者 王雪樵 《文献》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50-56,共7页
蒋星煜先生《王实甫〈西厢记〉成书于金代说剖析》一文,是批评已故戏曲理论家戴不凡"《西厢记》完成于金代"的观点的。此文第二部分谈到杂剧体例演变时,蒋先生认为,元杂剧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过两个中心,初期是以大都北京为... 蒋星煜先生《王实甫〈西厢记〉成书于金代说剖析》一文,是批评已故戏曲理论家戴不凡"《西厢记》完成于金代"的观点的。此文第二部分谈到杂剧体例演变时,蒋先生认为,元杂剧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过两个中心,初期是以大都北京为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厢记 中原音韵 元杂剧 演变规律 音值 西北方言 王实甫 周德清 北杂剧 两个中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