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拔牙后位点保存技术应用于口腔种植牙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杨红 李冬仙 +2 位作者 武会敏 卫晓丽 薛云韬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期68-70,共3页
在口腔种植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对牙齿重视程度的提高的今天,口腔种植牙已经成为牙齿修复的首选。牙齿由于外伤、牙周病、龋病无法修复等各种原因拔除后由于缺少咀嚼力的功能性刺激,牙槽窝周围的硬组织和软组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1,2... 在口腔种植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对牙齿重视程度的提高的今天,口腔种植牙已经成为牙齿修复的首选。牙齿由于外伤、牙周病、龋病无法修复等各种原因拔除后由于缺少咀嚼力的功能性刺激,牙槽窝周围的硬组织和软组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1,2]。就组织结构而言,唇侧骨板主要由束状骨组成,血液供应主要由牙周膜提供,当拔除牙齿时,其牙周膜也被去除;另一方面,它缺乏牙齿的咀嚼功能,唇侧骨板更有可能吸收萎缩。Schropp等发现,拔牙后牙槽嵴吸收在术后3个月颊侧的骨质吸收达到50%[3],舌侧的骨质吸收达到30%[1]。Nevins等[4]研究表明,拔牙后4个月牙槽嵴吸收程度高达3~5 mm。牙槽骨量的保存对于种植体的植入十分重要,骨量不足会导致种植体植入效果不佳,从而影响种植结果[5]。位点保存是一种为了减少牙槽骨吸收,增加牙槽窝新骨形成量,在拔牙术后立即进行的干预技术。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通常用于骨增量技术,因为成骨细胞和血管的生长缓慢增长,而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长迅速,它是指在骨缺损处利用高分子的生物屏障膜维持骨增加的空间,并借屏障膜阻止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生长,从而促进成骨细胞和血管的生长。GBR是通过植入人工骨粉,再将胶原膜覆盖,以阻止软组织生长、诱导骨再生[6,7],位点保存就是应用GBR的技术进行骨量保存及再生。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接受前牙区拔牙和种植牙的患者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拔牙位点保存应用在口腔种植牙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现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吸收 牙槽骨吸收 牙槽窝 新骨形成 牙齿修复 咀嚼力 种植牙 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