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无水乙醇、生理盐水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高晋生
李囿松
+3 位作者
杨晋田
王怀安
刘丽坤
王晞星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7年第16期3964-3966,共3页
目的探讨无水乙醇、生理盐水局部注射能否提高高强度聚焦超声能量沉积、提高子宫肌瘤治疗效率。方法将6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无水乙醇组、生理盐水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无水乙醇组、生理盐水组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前30 min在彩超引...
目的探讨无水乙醇、生理盐水局部注射能否提高高强度聚焦超声能量沉积、提高子宫肌瘤治疗效率。方法将6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无水乙醇组、生理盐水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无水乙醇组、生理盐水组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前30 min在彩超引导下向肌瘤内注入无水乙醇、生理盐水各5 ml,对照组仅给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比较3组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能效因子(单位体积所需辐照能量)、体积消融率及并发症。结果无水乙醇组、生理盐水组及对照组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能效因子分别为:(4.88±1.51)J/mm^3、(8.71±1.73)J/mm^3、(13.57±2.21)J/mm^3,无水乙醇组<生理盐水组<对照组(P<0.05);体积消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水乙醇组较生理盐水组下腹疼痛的并发症增多(P<0.05),无水乙醇组、生理盐水组与对照组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无水乙醇、生理盐水局部注射均能提高高强度聚焦超声能量沉积、提高子宫肌瘤治疗效率,且无水乙醇优于生理盐水作用,但无水乙醇所致的下腹疼痛并发症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水乙醇
生理盐水
高强度聚焦超声
子宫肌瘤
能效因子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c⁃MET、CXCR4蛋白和微血管密度与肝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
5
2
作者
樊桂玲
梁晓霞
+3 位作者
高宝红
刘晓琴
白小利
王晞星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1期830-833,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c⁃MET、CXCR4蛋白和微血管密度(MVD)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20年12月于山西省中医院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组织标本40例、癌旁(距肿瘤边缘5 cm)正常结直肠组织标本10例。4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c⁃MET、CXCR4蛋白和微血管密度(MVD)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20年12月于山西省中医院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组织标本40例、癌旁(距肿瘤边缘5 cm)正常结直肠组织标本10例。4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肝转移1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织中c⁃MET、CXCR4蛋白及CD34标记的MVD情况,分析三者与肝转移间及三者间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c⁃MET蛋白阳性率[72.5%(29/40)比30.0%(3/10)]、CXCR4蛋白阳性率[47.5%(19/40)比10.0%(1/10)]及MVD(20.1±5.2比11.5±4.3)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直肠癌肝转移组中c⁃MET蛋白阳性率[86.7%(13/15)比64.0%(16/25)]和CXCR4蛋白阳性率[66.7%(10/15)比36.0%(9/25)]均高于无肝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直肠癌肝转移组中MVD高于无肝转移组(21.5±5.3比12.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c⁃MET与CXCR4蛋白表达正相关(r=0.568,P<0.05),c⁃MET阳性及CXCR4阳性者MVD值均较阴性者高(均P<0.05)。结论c⁃MET蛋白、CXCR4蛋白及MVD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三个指标可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早期诊断及预后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肝肿瘤
原癌基因蛋白质c⁃met
受体
CXCR4
微血管
原文传递
结直肠腺癌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缺氧诱导因子-1α、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
2
3
作者
樊桂玲
梁晓霞
+2 位作者
白小利
刘晓琴
王晞星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2年第4期260-265,共6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21年10月山西省中医院68例经病理确诊为结直肠腺癌患者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IRT1...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21年10月山西省中医院68例经病理确诊为结直肠腺癌患者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IRT1、HIF-1α和突变型P53蛋白在结直肠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三种蛋白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68例结直肠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SIRT1蛋白阳性分别为38例(55.88%)、11例(16.18%)(χ^(2)=23.25,P<0.001);HIF-1α蛋白阳性分别为47例(69.12%)、5例(7.35%)(χ^(2)=54.92,P<0.001),突变型P53蛋白表达分别为41例(60.29%)、0例(0)(P<0.001)。临床分期高、有淋巴结转移患者SIRT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均P<0.05);分化程度越低,HIF-1α阳性表达率越高(P<0.05);分化程度低、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突变型P53阳性表达率高(均P<0.05)。SIRT1和突变型P5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_(s)=-0.38,P=0.001),HIF-1α与突变型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_(s)=0.56,P<0.001),SIRT1与HIF-1α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_(s)=-0.40,P=0.001)。结论SIRT1、HIF-1α、突变型P53蛋白在结直肠腺癌中均呈高表达状态,且与提示预后不良的临床病理特征具有相关性,联合检测三种蛋白可能作为结直肠腺癌诊断及预后的检测手段及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腺癌
基因
p53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原文传递
题名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无水乙醇、生理盐水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高晋生
李囿松
杨晋田
王怀安
刘丽坤
王晞星
机构
山西省中医院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肿瘤科
山西
大
医院
山西
医学科学院
中医
科
出处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7年第16期3964-3966,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无水乙醇、生理盐水局部注射能否提高高强度聚焦超声能量沉积、提高子宫肌瘤治疗效率。方法将6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无水乙醇组、生理盐水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无水乙醇组、生理盐水组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前30 min在彩超引导下向肌瘤内注入无水乙醇、生理盐水各5 ml,对照组仅给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比较3组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能效因子(单位体积所需辐照能量)、体积消融率及并发症。结果无水乙醇组、生理盐水组及对照组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能效因子分别为:(4.88±1.51)J/mm^3、(8.71±1.73)J/mm^3、(13.57±2.21)J/mm^3,无水乙醇组<生理盐水组<对照组(P<0.05);体积消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水乙醇组较生理盐水组下腹疼痛的并发症增多(P<0.05),无水乙醇组、生理盐水组与对照组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无水乙醇、生理盐水局部注射均能提高高强度聚焦超声能量沉积、提高子宫肌瘤治疗效率,且无水乙醇优于生理盐水作用,但无水乙醇所致的下腹疼痛并发症增多。
关键词
无水乙醇
生理盐水
高强度聚焦超声
子宫肌瘤
能效因子
分类号
R737.33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结直肠癌c⁃MET、CXCR4蛋白和微血管密度与肝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
5
2
作者
樊桂玲
梁晓霞
高宝红
刘晓琴
白小利
王晞星
机构
山西省
中医院
山西省
中医药
研究院
病理科
山西省中医院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肿瘤科
出处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1期830-833,共4页
基金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1903D321225)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院级基金(202010)。
文摘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c⁃MET、CXCR4蛋白和微血管密度(MVD)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20年12月于山西省中医院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组织标本40例、癌旁(距肿瘤边缘5 cm)正常结直肠组织标本10例。4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肝转移1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织中c⁃MET、CXCR4蛋白及CD34标记的MVD情况,分析三者与肝转移间及三者间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c⁃MET蛋白阳性率[72.5%(29/40)比30.0%(3/10)]、CXCR4蛋白阳性率[47.5%(19/40)比10.0%(1/10)]及MVD(20.1±5.2比11.5±4.3)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直肠癌肝转移组中c⁃MET蛋白阳性率[86.7%(13/15)比64.0%(16/25)]和CXCR4蛋白阳性率[66.7%(10/15)比36.0%(9/25)]均高于无肝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直肠癌肝转移组中MVD高于无肝转移组(21.5±5.3比12.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c⁃MET与CXCR4蛋白表达正相关(r=0.568,P<0.05),c⁃MET阳性及CXCR4阳性者MVD值均较阴性者高(均P<0.05)。结论c⁃MET蛋白、CXCR4蛋白及MVD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三个指标可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早期诊断及预后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肝肿瘤
原癌基因蛋白质c⁃met
受体
CXCR4
微血管
Keywords
Colorectal neoplasms
Neoplasm metastasis
Liver neoplasms
Proto⁃oncogene proteins c⁃met
Receptors,CXCR4
Microvessels
分类号
R735.34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结直肠腺癌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缺氧诱导因子-1α、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
2
3
作者
樊桂玲
梁晓霞
白小利
刘晓琴
王晞星
机构
山西省
中医院
山西省
中医药
研究院
病理科
山西省中医院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肿瘤科
出处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2年第4期260-265,共6页
基金
山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2020ZYYC023)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院级基金(202010)。
文摘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21年10月山西省中医院68例经病理确诊为结直肠腺癌患者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IRT1、HIF-1α和突变型P53蛋白在结直肠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三种蛋白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68例结直肠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SIRT1蛋白阳性分别为38例(55.88%)、11例(16.18%)(χ^(2)=23.25,P<0.001);HIF-1α蛋白阳性分别为47例(69.12%)、5例(7.35%)(χ^(2)=54.92,P<0.001),突变型P53蛋白表达分别为41例(60.29%)、0例(0)(P<0.001)。临床分期高、有淋巴结转移患者SIRT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均P<0.05);分化程度越低,HIF-1α阳性表达率越高(P<0.05);分化程度低、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突变型P53阳性表达率高(均P<0.05)。SIRT1和突变型P5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_(s)=-0.38,P=0.001),HIF-1α与突变型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_(s)=0.56,P<0.001),SIRT1与HIF-1α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_(s)=-0.40,P=0.001)。结论SIRT1、HIF-1α、突变型P53蛋白在结直肠腺癌中均呈高表达状态,且与提示预后不良的临床病理特征具有相关性,联合检测三种蛋白可能作为结直肠腺癌诊断及预后的检测手段及治疗的新靶点。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腺癌
基因
p53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Keywords
Colorectal neoplasms
Adenocarcinoma
Genes,p53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alpha subunit
分类号
R735.34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无水乙醇、生理盐水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高晋生
李囿松
杨晋田
王怀安
刘丽坤
王晞星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7
9
原文传递
2
结直肠癌c⁃MET、CXCR4蛋白和微血管密度与肝转移的关系
樊桂玲
梁晓霞
高宝红
刘晓琴
白小利
王晞星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1
5
原文传递
3
结直肠腺癌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缺氧诱导因子-1α、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樊桂玲
梁晓霞
白小利
刘晓琴
王晞星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2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