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旋多巴联合经典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斗 段文秀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期99-100,共2页
弱视是儿童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为1.6%~3.6%,在医疗条件缺乏地区则更高[1].目前,戴镜加传统遮盖法仍是治疗弱视的主要方法.然而,该方法治疗期较长,同时遮盖优势眼也给患者心理、学习造成很大影响,患者依从性差,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 弱视是儿童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为1.6%~3.6%,在医疗条件缺乏地区则更高[1].目前,戴镜加传统遮盖法仍是治疗弱视的主要方法.然而,该方法治疗期较长,同时遮盖优势眼也给患者心理、学习造成很大影响,患者依从性差,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使治疗效果缓慢,过了发育敏感期的弱视年长儿童治愈则无望.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药物治疗弱视,取得一些效果.2006-2010年笔者对86例弱视(139眼)应用左旋多巴联合经典疗法治疗,现将疗效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弱视 疗效分析 左旋多巴 治疗期 疗法 传统遮盖法 常见病多发病 患者心理
下载PDF
递法明片辅助阿柏西普与激光治疗对DR患者血清Copeptin、VEG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武圣洁 王晋峰 王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22期2441-2445,共5页
目的观察递法明片辅助阿柏西普与激光治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和肽素(Copept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将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在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接受治疗的100例重度非增殖期DR伴有黄斑... 目的观察递法明片辅助阿柏西普与激光治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和肽素(Copept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将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在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接受治疗的100例重度非增殖期DR伴有黄斑水肿的患者作为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柏西普治疗,观察组采用递法明片联合阿柏西普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暗适应功能、视网膜血流动力学[阻力指数(RI)、收缩期血流峰值(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平均血流速度(Vm)]及Copeptin、VEGF、丙二醛、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相关因子以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47/50),高于对照组的82.00%(41/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暗视视杆反应bT值、bA值较治疗前升高,而观察组暗视视杆反应bT值、bA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RI较治疗前下降,PSV、EDV、Vm较治疗前升高,而观察组患者的RI低于对照组,PSV、EDV、Vm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Copeptin、VEGF、丙二醛、MCP-1、TNF-α较治疗前下降,血清SOD则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opeptin、VEGF、MDA、MCP-1、TNF-α均低于对照组,SOD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递法明片辅助阿柏西普与激光治疗DR可保护患者暗适应功能,改善视力和视网膜血流动力学,调节血清Copeptin、VEGF相关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递法明片 阿柏西普 激光 暗适应功能 视网膜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血管性血友病性因子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武圣洁 王斗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13期2062-2063,共2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管性血友病性因子(vWF)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25例,将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45例、非增殖性糖尿病...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管性血友病性因子(vWF)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25例,将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45例、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40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40例,健康对照组(CON)50例,对各组间Hcy与vWF的水平进行分析。结果:CON组、NDR组、NPDR组、PDR组,各组间Hcy、vWF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随着病程的进展明显升高(P<0.001)。Hcy与vWF有一定增长趋势,呈正相关(r=0.523,P<0.001)。结论:血浆Hcy可以通过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来影响DR的发生与发展,Hcy、vWF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通过降低血Hcy浓度的方法达到预防和延缓DR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同型半胱氨酸 血管性血友病性因子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联合射频微针对眶周组织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高苗苗 王斗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2期3923-3924,共2页
眶周的解剖结构复杂,皮肤平均厚度为0.5 mm,皮下组织少,且每天2.4~2.8万的眨眼次数,致眶周是面部较先出现组织结构退化的部位之一,表现为睑部松弛,眶周出现动态及静态皱纹。常规的A型肉毒毒素注射可以改善眶周的动力性皱纹,但对静态纹... 眶周的解剖结构复杂,皮肤平均厚度为0.5 mm,皮下组织少,且每天2.4~2.8万的眨眼次数,致眶周是面部较先出现组织结构退化的部位之一,表现为睑部松弛,眶周出现动态及静态皱纹。常规的A型肉毒毒素注射可以改善眶周的动力性皱纹,但对静态纹的改善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周 A型肉毒毒素 睑部 组织修复 结构退化 动力性皱纹 解剖结构 皮下组织
下载PDF
老年人血清硫氧还蛋白和3-硝基酪氨酸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谢香荣 李双农 武圣洁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07-1310,共4页
目的探讨硫氧还蛋白、3硝基酪氨酸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为临床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新的依据。方法筛选山西大医院内分泌科确诊的2型糖尿病(TzDM)患者156例,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分为糖尿病正常眼底(NDR)组、非增殖... 目的探讨硫氧还蛋白、3硝基酪氨酸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为临床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新的依据。方法筛选山西大医院内分泌科确诊的2型糖尿病(TzDM)患者156例,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分为糖尿病正常眼底(NDR)组、非增殖型DR(NPDR)组、增殖型DR(PDR)组各52例,收集同期健康者52例为对照(CON)组。采用固相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硫氧还蛋白、3硝基酪氨酸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ON组、NDR组、NPDR组、PDR组硫氧还蛋白的表达水平依次增高,分别为(324.1±69.3)pg/L、(429.5±36.9)pg/L、(515.2±43.o)pg/L、(588.8±112.5)pg/L,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00,P=0.000);3-硝基酪氨酸的表达水平CON组、NDR组、NPDR组、PDR组亦为依次升高,分别为(0.16±0.07)ng/L、(0.22±0.05)ng/L、(0.28±0.06)ng/L、(0.38±0.09)ng/L,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62,P=0.000)。血清硫氧还蛋白的表达与DR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5,P=0.001);3-硝基酪氨酸的表达与DR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7,P=0.001),血清硫氧还蛋白和3-硝基酪氨酸的表达水平相关(r=0.72,P=0.001)。结论硫氧还蛋白、3-硝基酪氨酸血清含量随DR严重程度加重而增高,与DR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硫氧还蛋白质类 酪氨酸
原文传递
改良近穹窿部结膜切口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手术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左进彩 王斗 高苗苗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1年第8期1213-1217,共5页
目的:观察改良近穹窿部结膜(Parks)切口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治疗的斜视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改良Parks组30例。对照组采用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 目的:观察改良近穹窿部结膜(Parks)切口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治疗的斜视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改良Parks组30例。对照组采用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改良Parks组采用改良Parks切口。观察两组手术前后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斜视角度,并进行角膜荧光染色评分评估疗效,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改良Parks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分别为(9.16±1.74)s、(7.51±1.36)mm/5 min,对照组分别为(7.57±1.45)s、(6.05±1.14)mm/5 min,两组泪膜破裂时间均缩短,泪液分泌量均减少,改良Parks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845、4.506,均 P<0.05)。术前,两组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斜视角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改良Parks组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斜视角度分别为(5.14±1.51)分、(10.68±1.75)PD,对照组分别为(6.25±1.73)分、(15.95±2.14)PD,两组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均上升,斜视角度均下降,改良Parks组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及斜视角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648、10442,均 P<0.05)。改良Parks组总有效率[96.7%(29/30)]高于对照组[80.0%(24/3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0%(0/30)]、不适率[53.3%(16/30)]均低于对照组[13.3%(4/30)、80.0%(24/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4.286、4.800,均 P<0.05)。 结论:改良Parks切口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手术,具有更好的斜视角度改善效果,同时有利于保护泪膜功能稳定性,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术后不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 眼外科手术 矫形外科手术 手术形成结构 泪器 眼泪 显微镜检查 荧光 随机对照试验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