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的特点和方法 被引量:12
1
作者 程乾 《山西建筑》 2007年第19期328-330,共3页
根据山区高速公路的特点以及在设计中常遇到的问题,介绍了山区桥梁设计中桥型的选择问题,并对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设计要点进行了阐述,以供相关高速公路的桥梁设计参考。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结构体系 桥型选择 空心薄壁墩
下载PDF
汉江蜀河水电站库水位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栾长青 唐益群 +1 位作者 贾韵洁 崔振东 《灾害学》 CSCD 2007年第1期65-68,共4页
汉江蜀河水电站属于Ⅱ等大(2)型水电站,水库的建成、运行可能对岸坡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水库蓄水后的库水位变化及与库水位变化相关的参数,对岸坡的稳定影响极大,因此弄清楚库水位变化与其相关的参数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是汉... 汉江蜀河水电站属于Ⅱ等大(2)型水电站,水库的建成、运行可能对岸坡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水库蓄水后的库水位变化及与库水位变化相关的参数,对岸坡的稳定影响极大,因此弄清楚库水位变化与其相关的参数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是汉江蜀河水电站成功运营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以地质背景为基础,结合具体坡段的岩性、结构特征等,从水库水位公式的建立,到在不同库水位的条件下,运用数值模拟对岸坡稳定性系数和相关参数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岸坡稳定性 水位变化 分析评价 汉江蜀河
下载PDF
考虑塑性变形的分数阶岩石蠕变损伤模型研究
3
作者 周倩瑶 秦志军 +2 位作者 王伟 王豫宛 梅胜尧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58,共6页
目前较为经典的岩石蠕变模型元件都是线性的,虽然可以较好地模拟岩石蠕变的前两个阶段,但是却无法对岩石加速蠕变阶段进行模拟,且因为忽略了蠕变初期岩石压密产生的瞬时塑性变形,模型所反映出的瞬时变形小于真实值.本文引用了裂隙压密... 目前较为经典的岩石蠕变模型元件都是线性的,虽然可以较好地模拟岩石蠕变的前两个阶段,但是却无法对岩石加速蠕变阶段进行模拟,且因为忽略了蠕变初期岩石压密产生的瞬时塑性变形,模型所反映出的瞬时变形小于真实值.本文引用了裂隙压密体元件描述岩石蠕变过程中的瞬时塑性变形,通过使Riemman-Liouville分数阶微积分算子理论构建分数阶黏滞体元件,同时考虑到岩石加速蠕变阶段的岩石损伤对黏滞体的黏滞系数的影响,使得构建的分数阶黏滞体元件可以反映岩石加速蠕变阶段.将裂隙压密体和考虑损伤的分数阶黏滞体与经典的Poyting-Thomson模型进行串联组合组成新的模型,推导了新模型的蠕变方程,最后,将模型的蠕变方程与相关文献中的蠕变试验曲线进行拟合确定模型参数,同时将理论蠕变曲线与蠕变试验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了本文所建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蠕变 瞬时塑性变形 分数阶 岩石损伤
下载PDF
论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被引量:8
4
作者 焦保国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年第13期264-266,共3页
从社会环境、生态环境、污染环境及工程地质与水文影响等方面,阐述了公路环境保护建设的必要性,针对公路建设各阶段的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环保措施及加强公路环境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 公路建设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焦保国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年第15期283-284,共2页
在调研的基础上归纳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类型,详细分析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沥青路面 破坏类型 破坏成因
下载PDF
山区公路建设地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6
作者 焦保国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年第11期243-244,共2页
山区公路地质灾害的防治是公路建设成败的关键。分析了公路建设各阶段存在的问题和工作重点,阐述了地质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展望了公路地质科技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山区公路建设 工程地质 地质病害 勘察设计
下载PDF
桥梁动力检测与有限元分析
7
作者 程乾 吴江 贾锋 《山西建筑》 2006年第5期308-309,共2页
介绍了桥梁结构的动载试验和动力测定评价方法。分析了某高架特大桥的动力检测试验的结果,对桥梁空间实体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桥梁 动力测定 动载试验 振型
下载PDF
碱性亚钠法麦草浆黑液改性生产木素磺酸盐减水剂实践
8
作者 杜欣莉 雷保义 +2 位作者 潘耀祖 陈宏治 陈衡宙 《湖北造纸》 2007年第4期18-19,共2页
提取碱性亚钠法麦草浆黑液,经蒸发浓缩,磺化树脂化改性,喷雾干燥。
关键词 碱性亚钠法 木素 减水剂
下载PDF
加筋土高挡墙设计
9
作者 鄂俊太 徐尤龙 +1 位作者 武勇义 范景相 《公路》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6-33,22,共9页
依据室内外的试验和观察,加筋土挡墙的破裂面是正交于墙顶并通过墙趾的对数螺旋线曲面(以下简称“螺面”),但其计算方法有关资料上介绍的甚少。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在探讨“螺面”破裂面和二次抛物线曲面(以下简称“拋面”)破裂面各项计... 依据室内外的试验和观察,加筋土挡墙的破裂面是正交于墙顶并通过墙趾的对数螺旋线曲面(以下简称“螺面”),但其计算方法有关资料上介绍的甚少。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在探讨“螺面”破裂面和二次抛物线曲面(以下简称“拋面”)破裂面各项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以“拋面”代替“螺面”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挡墙 设计 拉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