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食管结合部腺癌区域淋巴廓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赵保玉 毕小刚 +3 位作者 董永红 董博 梁荣 黄博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351-355,共5页
目的探讨胃型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淋巴清扫范围与淋巴结转移区域分布规律。方法分析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山西省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肿瘤数据库,基于Nishi分型选取其中胃型胃食管结合部腺癌肿瘤,直径≤40 mm并R0切除... 目的探讨胃型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淋巴清扫范围与淋巴结转移区域分布规律。方法分析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山西省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肿瘤数据库,基于Nishi分型选取其中胃型胃食管结合部腺癌肿瘤,直径≤40 mm并R0切除患者相关肿瘤学数据勾勒胃型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淋巴高频转移站别区域图。结果纳入306例胃型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结果显示:pT4期肿瘤占87%、pN阳性占77. 8%、pTNM分期Ⅲ期占74. 5%;肿瘤直径(25. 44±18. 03)mm;腹腔淋巴结转移高频区域依次是贲门左右侧(第1、2组)、小弯侧胃左血管周围(第3组)、胰腺上缘腹腔干(第9组)及其主干分支胃左动脉(第7组)、肝总动脉(第8a组)、脾动脉近端(第11p组)、肝动脉(第12a组)周围以及食管裂孔周围(第19、20组);胃远端区域转移较为罕见。结论瘤体直径≤40 mm胃型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淋巴清扫区域应集中在贲门左右侧、小弯侧、胰腺上缘腹腔干及其主干分支以及食管裂孔周围,胃远端及大弯侧区域淋巴清扫外科获益价值存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结合部 腺癌 淋巴清扫 胃切除术 淋巴转移
下载PDF
食管胃结合部早期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外科手术的长期随访结果比较 被引量:9
2
作者 梁荣 赵保玉 +1 位作者 侯波 汪嵘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4-99,共6页
目的评估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与外科切除治疗食管胃结合部(esophagogastric junction,EGJ)早期腺癌的远期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18年6月,山西省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和胃肠胰外科连续收治的EGJ早... 目的评估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与外科切除治疗食管胃结合部(esophagogastric junction,EGJ)早期腺癌的远期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18年6月,山西省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和胃肠胰外科连续收治的EGJ早期腺癌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术前评估符合ESD治疗绝对标准或扩大标准,且术后病理评估符合治愈性切除绝对标准或扩大标准的166例病例资料纳入数据分析,按治疗方法分成ESD组(n=77)和外科切除组(n=89),对比2组的近期结果(治愈性切除率、并发症)和远期结果(累积生存率)。结果ESD组中符合ESD治疗绝对标准者65例(84.4%)、符合扩大标准者12例(15.6%),外科切除组中符合ESD治疗绝对标准者60例(67.4%)、符合扩大标准者29例(32.6%),2组在患者ESD治疗标准的构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其他基线指标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SD组整块切除率为98.7%(76/77)、完全切除率为94.8%(73/77)、治愈性切除率为93.5%(72/77),外科切除组治愈性切除率为100.0%(89/89),2组治愈性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有3例(3.9%)术中出血、1例(1.3%)术后早期出血和2例(2.6%)术中穿孔,外科切除组有1例(1.1%)术中出血、4例(4.5%)术后出血和2例(2.2%)术后吻合口微漏。2组均无术后1个月内死亡病例,亦无局部复发病例。ESD组随访时间72.5~105.7个月,中位时间89.3个月;外科治疗组随访时间69.6~101.0个月,中位时间82.3个月。2组随访期间均无肿瘤相关死亡病例和复发。ESD组与外科切除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4.8%(73/77)和96.6%(86/89),2组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8)。亚组分析显示,符合ESD绝对标准者,ESD治疗与外科切除治疗的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9);符合ESD扩大标准者,ESD治疗与外科切除治疗的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505)。结论对于符合ESD治疗绝对标准和扩大标准的EGJ早期腺癌,ESD治疗的远期肿瘤学结果与外科切除类似,可作为外科切除治疗的有效替代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食管胃结合部 早期腺癌 长期效果
原文传递
毕式捆扎法在治疗危重食管空肠吻合口漏患者的应用
3
作者 任宝清 方志强 毕小刚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7-510,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毕式捆扎法治疗全胃切除术后食管空肠吻合口漏患者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毕式捆扎法适用于根治性全胃切除+Roux-en-Y吻合术后,经上消化道造影检查证实为食管空肠吻合口漏,或经保守治疗或内镜治疗无效的患者。其手术步骤如... 目的探讨应用毕式捆扎法治疗全胃切除术后食管空肠吻合口漏患者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毕式捆扎法适用于根治性全胃切除+Roux-en-Y吻合术后,经上消化道造影检查证实为食管空肠吻合口漏,或经保守治疗或内镜治疗无效的患者。其手术步骤如下:取原上腹部正中切口,进腹后分离粘连,清除吻合口周围感染灶,感染灶内可置引流管,便于术后冲洗引流。距空肠-空肠吻合口近端10~15 cm的代胃肠袢行双1-0薇荞线捆扎,打结张力较紧以阻止消化液反流,但要避免用力过大切割肠管。术中于空肠-空肠吻合口远端10~15 cm处行营养性空肠造瘘,术中留置胃管。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3年1月期间,山西省人民医院胃肠胰外科对12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Roux-en-Y吻合术后食管空肠吻合口漏患者,实施毕式捆扎法的术前及术后病例资料,观察其疗效。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实施毕式捆扎法,手术时间(60.0±20.8)min,术中出血量(50.0±10.8)ml。术后中位住院时间为20(12~28)d,术后复查上中消化道造影中位时间61(52~74)d,吻合口愈合良好,2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余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全胃切除术后出现食管空肠吻合口漏患者,经保守治疗或内镜无效,应用毕式捆扎法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吻合口漏 食管空肠 胃食管反流 毕式捆扎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