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寒区旱地裸燕麦合理种植密度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盼忠 徐惠云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6年第1期38-39,41,共3页
通过对旱地裸燕麦不同种植密度的试验,进一步研究了密度对裸燕麦主要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叶面积系数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确定出在中等肥力条件下,晋北高寒区旱地裸燕麦的适宜种植密度为:播量600万~675万粒/hm2,基本苗440万~500万... 通过对旱地裸燕麦不同种植密度的试验,进一步研究了密度对裸燕麦主要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叶面积系数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确定出在中等肥力条件下,晋北高寒区旱地裸燕麦的适宜种植密度为:播量600万~675万粒/hm2,基本苗440万~500万株/hm2。在该密度范围之内,群体和个体生长良好,产量各构成因素间关系协调,合理密植是获得旱地裸燕麦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裸燕麦 密度 生长发育 产量 种植密度 农艺性状
下载PDF
番茄枯萎病对植株维管束危害及抗氧化系统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闫敏 庞金梅 +2 位作者 焦晓燕 郭珺 武爱莲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5-620,共6页
为了在早期诊断和确定番茄枯萎病的发生,本文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er)幼苗剪根接种不同浓度枯萎病菌后染病植株维管束受害程度和抗氧化系统的响应。试验设4个病原菌梯度处理,B1(104cfu.mL 1)、B2(1... 为了在早期诊断和确定番茄枯萎病的发生,本文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er)幼苗剪根接种不同浓度枯萎病菌后染病植株维管束受害程度和抗氧化系统的响应。试验设4个病原菌梯度处理,B1(104cfu.mL 1)、B2(106cfu.mL 1)、B3(107cfu.mL 1)、B4(108cfu.mL 1),以不接病原菌为对照;分别在接种病原菌后4 d、8 d、12 d、16 d、20 d测定维管束褐变情况和抗氧化系统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水培条件下,接种病原菌16 d植株维管束出现褐变,其受害程度随病原菌接种浓度提高而增大;维管束中病原菌只在B4处理中有检出。番茄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随接种时间呈先降后升趋势,12 d开始逐渐上升,20 d达到最高,各接菌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且B4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缓慢下降,12 d后回升,B4则急剧上升;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逐渐上升,接菌16 d时达到高峰;随接菌浓度的提高,MDA含量、POD和PPO活性均有所增加,尤以接菌浓度为108cfu.mL 1时3种指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是未接菌植株的13.1倍、12.9倍和1.9倍;而培养时间对番茄叶片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没有明显规律,对照菌株CAT活性显著高于各接菌处理,说明CAT活性对番茄枯萎病病原菌没有响应。本研究结果表明,结合番茄茎的维管束褐变现象,认为番茄叶片中MDA含量、POD和PPO活性可作为早期判断番茄是否感染枯萎病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枯萎病 丙二醛 过氧化物酶 多酚氧化酶 维管束褐变
下载PDF
化学调控技术的防霜应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孙忠富 董哲生 +1 位作者 张建诚 郭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6,共3页
应用不同类型化学制剂促进作物早熟缩短生育期、防霜减灾试验表明 ,利用化学制剂调节作物发育速度 ,有一定的促早熟避霜冻作用 。
关键词 化学调控技术 霜冻 应用 化学制剂 作物早熟 生育期 防霜减灾试验 发育速度 植株矮化 产量
下载PDF
影响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若干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秀英 巫东堂 +5 位作者 赵军良 李改珍 赵俊 郭尚 郭瑞锋 崔桂梅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243-247,共5页
以太原地区大白菜主栽品种的F1“科萌夏秋王”、“科萌78”、“德阳01”等30个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研究了基因型、蔗糖、活性炭、细胞分裂素6-BA、生长素NAA、高温热激、氨基酸对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培养基对子叶... 以太原地区大白菜主栽品种的F1“科萌夏秋王”、“科萌78”、“德阳01”等30个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研究了基因型、蔗糖、活性炭、细胞分裂素6-BA、生长素NAA、高温热激、氨基酸对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培养基对子叶期胚分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0个品种大白菜在植物组织培养基NLN-13液体培养基中有15个诱导出胚;添加不同浓度蔗糖以NLN-13培养效果最好;合适的活性炭浓度可明显提高小孢子的出胚率;NLN液体培养基中添加NAA和6-BA对小孢子出胚率影响不大,浓度超过一定剂量时出胚率反而降低;高温热激在12-48 h范围内小孢子出胚率差异不大,在此范围以外小孢子出胚率明显降低;添加一定量的氨基酸可提高小孢子出胚率;1 L B5+0.2 mg 6-BA+20 g蔗糖+12 g琼脂培养基有利于小孢子子叶期胚长成再生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游离小孢子培养 出胚率 小孢子胚
下载PDF
我国莜麦品种资源的品质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崔林 李成雄 《山西农业科学》 1989年第12期17-19,共3页
莜麦是起源于我国的叫古代传统作物,主要分布于华北、西北、东北、西南等省区的高寒丘陵地带。莜麦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在高脂肪、高蛋白、高亚油酸等方面的优质资源极为丰富。全国燕麦品种资源协作组对内蒙、山西、河北、甘肃... 莜麦是起源于我国的叫古代传统作物,主要分布于华北、西北、东北、西南等省区的高寒丘陵地带。莜麦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在高脂肪、高蛋白、高亚油酸等方面的优质资源极为丰富。全国燕麦品种资源协作组对内蒙、山西、河北、甘肃、陕西、青海等省区的664份裸燕麦编目品种,进行了子粒中脂肪、蛋白质、亚油酸含量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莜麦 品种资源 品质
下载PDF
苦荞麦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参数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杨明君 郭忠贤 +2 位作者 陈有清 杨如达 郭庆瑞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5年第5期19-20,共2页
试验结果表明,苦荞麦株高、千粒重等遗传力较高,早代进行选择效果明显;株粒重等遗传力低,应放宽选择标准,增加选择世代。株粒重虽然与产量高度相关,但遗传变异系数较小,直接选择效果差,可通过选择株高、株粒数和千粒重来达到提高株粒重... 试验结果表明,苦荞麦株高、千粒重等遗传力较高,早代进行选择效果明显;株粒重等遗传力低,应放宽选择标准,增加选择世代。株粒重虽然与产量高度相关,但遗传变异系数较小,直接选择效果差,可通过选择株高、株粒数和千粒重来达到提高株粒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麦 遗传参数 农艺性状
下载PDF
α-亚麻酸研究及其植物资源利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冯学金 刘根科 韩明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4年第2期22-23,共2页
α-亚麻酸是油脂的主要成分之一,文章主要介绍了α-亚麻酸的生理功能和植物资源,并简要介绍了其在作物育种等方面的利用。
关键词 Α-亚麻酸 植物资源 油脂 作物育种 植物油 生理功能
下载PDF
高寒山区玉米覆膜育苗制种技术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洪 李育才 刘根科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5年第3期42-42,56,共2页
关键词 制种技术 覆膜育苗 山区玉米 隔离条件 高寒山区 晋北地区 制种面积 年降水量 人为因素 技术环节 生产能力 倒春寒 无霜期 8月份 产量低 春播 缺苗
下载PDF
马铃薯叶片离体繁殖微型种薯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裴荣信 李玉山 杨丽英 《山西农业科学》 1994年第2期55-55,共1页
马铃薯叶片离体繁殖微型种薯研究MinituberReproductioninvitrofromPotatoLeaves利用脱毒苗茎段繁殖微型种薯是马铃薯种薯走向工厂化生产的一项新技术,为了进一步提高微型种薯工厂化生产... 马铃薯叶片离体繁殖微型种薯研究MinituberReproductioninvitrofromPotatoLeaves利用脱毒苗茎段繁殖微型种薯是马铃薯种薯走向工厂化生产的一项新技术,为了进一步提高微型种薯工厂化生产的繁殖系数,缩短生产周期,我们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叶片 繁殖 微型种薯
下载PDF
有机肥对旱地燕麦增产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盼忠 徐惠云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9年第2期37-38,共2页
经过3年的研究表明,合理施用有机肥料,不仅能提高旱地莜麦产量,获得高产和稳产,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养分。只增施化肥,不施或少施有机肥,不仅莜麦产量较低,而且导致土壤养分逐渐减少,土壤有机质逐年下降,土壤板结。
关键词 有机肥 莜麦 土壤肥力
下载PDF
春播早熟区玉米种子发芽期抗寒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庆瑞 郭凤琴 +1 位作者 殷建军 张小娟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3年第5期37-38,47,共3页
为了研究低温处理对玉米种子萌发期间抗寒性影响,试验以适宜春播早熟区种植的8个玉米品种并单6号、并单16号、同玉158号、同玉162号、同单36号、长城799号、同玉229号、同单38号为材料.在8℃、10℃、15℃、20℃、25℃温度条件下对其... 为了研究低温处理对玉米种子萌发期间抗寒性影响,试验以适宜春播早熟区种植的8个玉米品种并单6号、并单16号、同玉158号、同玉162号、同单36号、长城799号、同玉229号、同单38号为材料.在8℃、10℃、15℃、20℃、25℃温度条件下对其发芽率、发芽势、苗高、苗色等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8-25℃条件下发芽率、发芽势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8个品种间存在差异,其中同玉158、并单6号和同玉162这3个品种的抗寒性强;8℃的低温处理有利于提高玉米种子的出苗整齐度、抗寒性和壮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低温处理 抗寒性
下载PDF
山西春麦区麦长管蚜发生消长规律
12
作者 胡晓军 楚建国 +1 位作者 丰秀珍 赵士忠 《山西农业科学》 1985年第1期16-16,共1页
麦长管蚜是我省春麦区麦田蚜虫的优势种,常引起麦类病毒病的发生,流行年份损失很大。现将1978—1984年诱测和系统调查资料作一分析。一、发生规律我省春麦区麦长管蚜田间始见在4月下旬。此时春麦和夏莜表都是刚出苗。历年始见期的前几... 麦长管蚜是我省春麦区麦田蚜虫的优势种,常引起麦类病毒病的发生,流行年份损失很大。现将1978—1984年诱测和系统调查资料作一分析。一、发生规律我省春麦区麦长管蚜田间始见在4月下旬。此时春麦和夏莜表都是刚出苗。历年始见期的前几天日均气温都是10℃左右,蚜虫的出现总伴有较强的偏南风,蚜量总是突增为较大的群体。始见的蚜虫都是有翅成蚜,在田间随机分布,地块中央与边缘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长管蚜 田间 麦类害虫 春麦区 发生消长规律 山西
下载PDF
晋北高寒地区不同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13
作者 张翔宇 李荫藩 李霄峰 《中国马铃薯》 2005年第3期155-156,共2页
在马铃薯大田生产中,引起单产与总产水平不高现象(除气候、病变等因素)的主要原因是没有适合当地的主导品种,本试验通过对当地常规品种和新选育出的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找出适合本地种植的品种,为农业生产服务。
关键词 马铃薯 品比试验 主导品种
下载PDF
春小麦多途径育种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芳 郭凤琴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6年第1期33-34,共2页
开展两系育种法,利用低温短光照胁迫选出了DT-94硬粒小麦温光敏核型不育系和DT-3284普通小麦温光敏不育系。在此基础上转育出一批可利用的新的温敏不育系,也筛选出一些强优势组合。采用矮败小麦与小偃麦和普通小麦亚远缘聚合杂交的方法... 开展两系育种法,利用低温短光照胁迫选出了DT-94硬粒小麦温光敏核型不育系和DT-3284普通小麦温光敏不育系。在此基础上转育出一批可利用的新的温敏不育系,也筛选出一些强优势组合。采用矮败小麦与小偃麦和普通小麦亚远缘聚合杂交的方法,选育出的新品种有晋春9号、晋春13号、晋春14号及晋偃1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育种 温光敏核型不育系 亚远缘聚合杂交
下载PDF
山西省农田地下害虫优势种群分布及其为害程度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董晋明 赵荣华 +4 位作者 陆俊姣 李霞 史高川 王慧 刘俊莲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8-31,共4页
2010~2013年以县为单位对山西省农田地下害虫优势种群及其分布、为害程度进行了调查。共调查11个地(市)的88个县(区),占全省119个县(区)的74%。发现地下害虫优势种9类22种,基本明确了各种类的分布区域。以调查发现地下害虫为... 2010~2013年以县为单位对山西省农田地下害虫优势种群及其分布、为害程度进行了调查。共调查11个地(市)的88个县(区),占全省119个县(区)的74%。发现地下害虫优势种9类22种,基本明确了各种类的分布区域。以调查发现地下害虫为害的地块计算,为害率在10%以上的地块15块,占调查地块的17%;为害率在5%一10%的地块30块,占调查地块的34%;为害率在5%以下的地块43块,占调查地块的49%。并列举出大量地下害虫为害的典型案例。经对调查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山西省各类地下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程度依次为小地老虎〉蛴螬类〉金针虫类〉根蛆类〉网目拟地甲〉蝼蛄类〉二点委夜蛾〉根蚧类〉根蝽类;土壤的理化性质是影响当地优势种群建立的关键因素.农田的作物种类以及耕作栽培习惯,是影响当地种群消长的重要条件;地下害虫多数种类的发生和分布呈明显的片区型.但地下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呈明显的点块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害虫 优势种群 分布 为害程度
原文传递
不同施肥量对马铃薯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7
16
作者 张翔宇 李荫藩 +1 位作者 李霄峰 范表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F12期142-143,共2页
马铃薯茎叶和块茎中的氮、磷等元素,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并转移到各器官;母薯的矿质元素有一部分也被转运到新的器官中去。马铃薯在不同生育期对氮、磷、钾的吸收是:以出苗到块茎增长期是逐渐增加的。幼苗期至块茎形成期增长速度最... 马铃薯茎叶和块茎中的氮、磷等元素,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并转移到各器官;母薯的矿质元素有一部分也被转运到新的器官中去。马铃薯在不同生育期对氮、磷、钾的吸收是:以出苗到块茎增长期是逐渐增加的。幼苗期至块茎形成期增长速度最快,到块茎增长期达到高峰。在该试验条件下,当肥料和密度达到适宜时,参试因素对马铃薯产量影响的大小程度依次为K肥>N肥>P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施肥量 产量表现 生长速度
下载PDF
防治马铃薯环腐病有益内生细菌的分离和筛选 被引量:64
17
作者 袁军 孙福在 +2 位作者 田宏先 崔林 赵廷昌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0-274,共5页
1 998~ 2 0 0 0年 ,从大同、太原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地采集健康块茎中分离到 1 3 3株内生细菌 ,通过离体抑菌作用测定、田间和温室实验 ,初步筛选出 5个具有促生或潜在防治马铃薯环腐病的内生细菌 ,其中 1 1 8菌株定殖、促生和拮抗三种... 1 998~ 2 0 0 0年 ,从大同、太原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地采集健康块茎中分离到 1 3 3株内生细菌 ,通过离体抑菌作用测定、田间和温室实验 ,初步筛选出 5个具有促生或潜在防治马铃薯环腐病的内生细菌 ,其中 1 1 8菌株定殖、促生和拮抗三种作用兼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 马铃薯 环腐病 有益内生细菌 分离 筛选 生物防治
下载PDF
缺硼对绿豆叶片光合特性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8
作者 焦晓燕 王劲松 +3 位作者 武爱莲 赵瑞芬 王立革 董二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15-622,共8页
本试验以绿豆为指示植物,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缺硼对叶片光合功能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以明确缺硼是否影响光合作用进而影响作物生长。在绿豆第二片真叶出现后的第二天,一半植株供给50μmol/L硼(高硼),另一半植株供给0.2μmol/L硼(... 本试验以绿豆为指示植物,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缺硼对叶片光合功能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以明确缺硼是否影响光合作用进而影响作物生长。在绿豆第二片真叶出现后的第二天,一半植株供给50μmol/L硼(高硼),另一半植株供给0.2μmol/L硼(低硼),在叶片生长过程中动态监测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缺硼对叶片叶绿素含量没有影响,缺硼降低了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但对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没有影响;缺硼提高了气孔限制率(Ls)。虽缺硼降低了Pn,但提高了叶片中可溶性糖,特别是葡萄糖和淀粉的含量。本研究结果表明缺硼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非是由于碳水化合物缺乏的缘故,而是因降低库活力导致了Pn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硼 光合 叶绿素含量 气孔交换 碳水化合物 绿豆
下载PDF
中国首例燕麦雄性不育的发现及遗传鉴定 被引量:10
19
作者 崔林 范银燕 +2 位作者 徐惠云 李成雄 郭忠贤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96-300,共5页
对1994年发现的我国首例燕麦雄性不育材料进行了特征特性的观察和细胞学鉴定、以及不育性遗传的研究,结果表明:(1)该材料不育度为100%,属“无花粉型”的雄性不育,不育株小孢子败育发生在四分体形成后期到花粉粒形成早期阶段.(2)不育株... 对1994年发现的我国首例燕麦雄性不育材料进行了特征特性的观察和细胞学鉴定、以及不育性遗传的研究,结果表明:(1)该材料不育度为100%,属“无花粉型”的雄性不育,不育株小孢子败育发生在四分体形成后期到花粉粒形成早期阶段.(2)不育株与不同品种测交的F_1代,6个组合表现育性恢复,2个组合出现一些完全不育株;恢复育性的植株自交后可育株与不育株呈3:1分离;不育株与恢复育性的F_1回交,BC_1育性为1:1分离.说明不育性状是由隐性核基因控制的.该材料命名为CA燕麦雄性不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雄性不育性 遗传鉴定
下载PDF
广灵苦荞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慧 王润梅 +3 位作者 安志鹏 刘瑞 张弘弛 石金波 《种子》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4-97,共4页
[目的]研究山西特有品种广灵苦荞黄酮类化合物的类别。[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结合HPLC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分析和核磁共振分析鉴定黄酮的化学结构。[结果]从广灵苦荞中分离得到7个黄酮化合物... [目的]研究山西特有品种广灵苦荞黄酮类化合物的类别。[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结合HPLC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分析和核磁共振分析鉴定黄酮的化学结构。[结果]从广灵苦荞中分离得到7个黄酮化合物,分别为芦丁(1),表儿茶素(2),异槲皮素(3),槲皮素-3-O-鼠李糖苷(4),槲皮素(5),山奈酚(6)和金丝桃苷(7)。结论:化合物2-5和7为首次从广灵苦荞中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灵苦荞 黄酮 结构 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