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心脏骤停病例自主循环恢复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1
作者 齐守罡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2年第4期310-313,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心肺复苏病例自主循环恢复(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后两种不同预后(神经功能较好出院)、预后不良(死亡+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心肺复苏后ROSC病例49例,比较... 目的:探讨急诊心肺复苏病例自主循环恢复(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后两种不同预后(神经功能较好出院)、预后不良(死亡+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心肺复苏后ROSC病例49例,比较康复组(17例)与预后不良组(32例)在CA发生地点、CA至CPR开始时间、CPR持续时间、可除颤心律、肾上腺素用量等方面的差异,找出神经功能较好出院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比较,在CA发生地点、CA至CPR开始时间、CPR持续时间、可除颤心律、肾上腺素用量、心源性病因、急诊PCI、CPR时间等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诊PCI为神经功能较好出院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CA病例,早期心肺复苏,有利于良好预后;CPR持续时间长、肾上腺素用量大,可能与不良预后相联系;可除颤心律、ACS病例自主循环恢复后更容易预后良好;急性心梗CA病例,ROSC后及时行PC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治疗,有利于康复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自主循环恢复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急诊PCI
下载PDF
急诊双硫仑样反应60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粟克敏 吴海英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0年第4期341-343,共3页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并为预防救治此类疾病提供指导。方法将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自2007年3月~2009年6月收治的60例抗菌药物所致双硫仑样反应患者随机分为2组:使用维生素C为主...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并为预防救治此类疾病提供指导。方法将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自2007年3月~2009年6月收治的60例抗菌药物所致双硫仑样反应患者随机分为2组:使用维生素C为主要治疗药物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的联合治疗组(实验组)。观察两种不同疗法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转归过程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2组患者均在16~180min内中毒症状消失,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抢救成功率100%。联合治疗组平均恢复时间(65.40±25.60)min,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93.00±36.87)min,P〈0.01。结论双硫仑样反应虽然发病急,临床症状重,但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施救,多能很快治愈。联合使用地塞米松和维生素c为主要治疗药物的疗法是目前治疗本病的较好诜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素 双硫仑样反应
下载PDF
替米沙坦及氢氯噻嗪不同时间给药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展峰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广 《中国实用医刊》 2016年第9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及氢氯噻嗪不同时间给药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高血压患者120例,依据给药时间分为三组,每组40例,晨夜组清晨服用替米沙坦、夜间口服氢氯噻嗪,清晨组清晨同时口服替米沙坦、氢...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及氢氯噻嗪不同时间给药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高血压患者120例,依据给药时间分为三组,每组40例,晨夜组清晨服用替米沙坦、夜间口服氢氯噻嗪,清晨组清晨同时口服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夜间组夜间同时口服替米沙坦、氢氯噻嗪。治疗2个月后比较三组血压指标。结果治疗后三组24h收缩压(24h SBP)、24h舒张压(24h DBP)、日间收缩压(dSBP)、日间舒张压(dDBP)、夜间收缩压(nSBP)、夜间舒张压(nDBP)、血压晨峰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晨夜组24hSBP、dSBP、nSBP、血压晨峰低于清晨组及夜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晚分次服用替米沙坦及氢氯噻嗪血压晨峰控制效果优于顿服给药,应作为高血压优选给药方案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米沙坦 氢氯噻嗪 高血压 血压晨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