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癌组织FOXP1、CHI3L1表达与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张海静 牛三强 白宝琴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381-384,共4页
目的 探索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病人癌组织叉头框转录因子P1(FOXP1)、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表达情况及其与病人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256例DTC病人,收集癌组织与癌旁组织(... 目的 探索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病人癌组织叉头框转录因子P1(FOXP1)、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表达情况及其与病人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256例DTC病人,收集癌组织与癌旁组织(距癌旁组织>3cm),检测其FOXP1、CHI3L1表达水平;分析癌组织FOXP1、CHI3L1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以COX回归模型分析病人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DTC病人癌组织FOXP1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CHI3L1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DTC癌组织FOXP1、CHI3L1表达水平均与病灶数目、肿瘤直径、T分期、淋巴结转移、腺外浸润、分化程度有关(P<0.05)。DTC病人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7.73%,FOXP1阳性表达病人预后不良发生率低于阴性表达病人(P<0.05),CHI3L1阳性表达病人预后不良发生率高于阴性表达病人(P<0.001)。肿瘤直径>2 cm、T3~T4分期、淋巴结转移、腺外浸润、低分化、癌组织CHI3L1阳性表达均是DTC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DTC病人癌组织FOXP1表达下调,CHI3L1表达上调,二者均与DTC病人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头框转录因子P1 壳多糖酶-3样蛋白-1 分化型甲状腺癌 临床病理因素 预后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酯染毒哺乳期母鼠对雄性仔鼠睾丸Leydig细胞形态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涵斌 马骏 +5 位作者 李慧敏 牛三强 陈显武 陈国荣 陈三妹 王蓉蓉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2期97-101,I0002,共6页
目的:观察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DEHP)对哺乳期雄性仔鼠睾丸子Leydig细胞(PLC)形态和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SD孕鼠20只,随机均分为4组(n=5):正常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仔鼠出生第1天起分别以0、10、100、750 mg/(... 目的:观察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DEHP)对哺乳期雄性仔鼠睾丸子Leydig细胞(PLC)形态和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SD孕鼠20只,随机均分为4组(n=5):正常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仔鼠出生第1天起分别以0、10、100、750 mg/(kg·d)DEHP灌胃染毒母鼠,直到仔鼠出生后21 d。用化学发光法检测雄性仔鼠血清睾酮(T)水平;测量体重、睾丸重量、肛生殖器距离(AGD);光镜及电镜下观察睾丸Leydig细胞形态结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睾丸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 AR)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睾丸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低剂量组T无明显变化,中、高剂量组血清T水平明显降低(P<0.01)。低剂量组睾丸重量增加(P<0.05),高剂量组睾丸重量、仔鼠体重明显下降(P<0.01);中、高剂量组AGD明显缩短(P<0.01)。低剂量组睾丸Leydig细胞明显增生,呈簇状分布;中、高剂量组睾丸Leydig细胞灶区轻度增生,高剂量组部分生精小管生精细胞层次减少、生精细胞凋亡并脱落。电镜观察各给药组Leydig细胞胞浆脂质颗粒减少,线粒体、内质网减少。低剂量组IGF-ⅠmRNA表达增高(P<0.05);中、高剂量组睾丸St AR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哺乳期染毒DEHP可干扰仔鼠PLC的睾酮合成,St AR蛋白的降低和Leydig细胞的损伤可能是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 LEYDIG细胞 睾酮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 仔鼠
下载PDF
液基细胞学技术在胸水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3
作者 韩全贵 马婷婷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1期85-85,87,共2页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技术(TCT)与传统细胞涂片法在胸水肿瘤细胞学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8例胸腹腔积液的患者病理检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TCT与传统细胞涂片法的细胞学诊断,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388例胸腔积液的标本中...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技术(TCT)与传统细胞涂片法在胸水肿瘤细胞学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8例胸腹腔积液的患者病理检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TCT与传统细胞涂片法的细胞学诊断,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388例胸腔积液的标本中TCT法检出癌细胞136例,而传统细胞涂片法仅检出阳性120例,液基制片方法阳性率较传统细胞涂片法提高11.77%,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查能提高恶性肿瘤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基细胞学技术 胸腔积液 传统涂片 肿瘤细胞学诊断
下载PDF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myc、bcl-2和bcl-6蛋白表达与基因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白聪 李敏 +3 位作者 刘翠苓 高子芬 黄欣 徐菁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7年第3期152-155,共4页
目的 探讨多重基因异常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发生情况及其与蛋白高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确诊的DLBCL非特指型患者5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myc、bcl-2及bcl-6蛋白表达情况,采用间期荧光原位... 目的 探讨多重基因异常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发生情况及其与蛋白高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确诊的DLBCL非特指型患者5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myc、bcl-2及bcl-6蛋白表达情况,采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I-FISH)方法检测3个基因异常情况.结果 50例DLBCL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3~85岁,中位年龄50岁.发病部位:淋巴结23例(46.00%),结外27例(54.00%),以胃肠道最为多见(13例,48.1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myc蛋白阳性率94.00%(47/50),阳性细胞超过40%者41例(82.00%);bcl-2蛋白阳性率84.00%(42/50),阳性细胞超过70%者38例(76.00%);18例(36.00%)同时高表达c-myc和bcl-2.FISH检测结果显示,7例(14.00%)c-myc断裂,2例(4.00%)扩增;6例(12.00%)bcl-2断裂,4例(8.00%)扩增;8例(16.00%)bcl-6断裂,3例(6.00%)扩增,1例(2.00%)同时断裂及扩增;4例(8.00%)检测到多重基因异常,其中1例(2.00%)c-myc合并bcl-2基因异常,2例(4.00%)c-myc合并bcl-6基因异常,为双重打击淋巴瘤(DHL),1例(2.00%)同时检测到c-myc、bcl-2及bcl-6基因异常,为三重打击淋巴瘤(THL).4例多重基因异常病例中,3例起源于生发中心B细胞(GCB),1例起源于非GCB.18例c-myc和bcl-2蛋白双高表达组仅有3例(16.67%)检测到多重基因异常,包括2例DHL和1例THL.结论 多重基因异常在DLBCL中的检出率为8.00%.基因异常与蛋白高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性,DHL的检出依赖于分子遗传学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性 双重打击淋巴瘤 三重打击淋巴瘤 双表达淋巴瘤
原文传递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髓外淋巴结急性变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5
作者 白聪 刘喜 +1 位作者 徐菁 高子芬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6年第10期615-617,共3页
目的:提高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性变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以髓外淋巴结为首发的 CML 急性变患者,结合该例患者的实验室检查、骨髓及淋巴结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遗传学检测等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该例患者曾被误诊为淋巴母细胞... 目的:提高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性变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以髓外淋巴结为首发的 CML 急性变患者,结合该例患者的实验室检查、骨髓及淋巴结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遗传学检测等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该例患者曾被误诊为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骨髓表现为典型的 CML 慢性期,淋巴结表现为急变期,大部分呈淋巴母细胞分化,少量呈髓系分化。具有特征性费城染色体及 bcr-abl 融合基因阳性。结论 CML 慢性期患者发生髓外淋巴结急性变少见,正确诊断需结合临床,并综合应用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多种诊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粒细胞 慢性 急变期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前列腺癌中跨膜丝氨酸蛋白酶2-E26转录因子融合基因和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赵海宝 吴红霞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9年第7期479-483,共5页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组织中跨膜丝氨酸蛋白酶2-E26转录因子(TMPRSS2-ETS)融合基因及ETS相关基因(ERG)、ETS变异体1(ETV1)、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雄激素受体(AR)蛋白表达情况。方法收集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12月至2017...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组织中跨膜丝氨酸蛋白酶2-E26转录因子(TMPRSS2-ETS)融合基因及ETS相关基因(ERG)、ETS变异体1(ETV1)、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雄激素受体(AR)蛋白表达情况。方法收集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0月前列腺癌患者石蜡标本50例,以同期前列腺增生患者标本30例作为对照。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检测TMPRSS2-ERG、TMPRSS2-ETV1以及TMPRSS2-ETV4基因融合状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G、ETV1、PTEN、AR蛋白的表达。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TMPRSS2-ETS融合基因阳性率为70%(35/50),前列腺增生组织中未检测到TMPRSS2-ETS融合基因。TMPRSS2-ETS融合基因的表达在不同年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及是否远处转移前列腺癌患者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Gleason评分>7分的前列腺癌患者TMPRSS2-ETS融合基因的表达高于≤7分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G及ETV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TEN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在前列腺癌组织及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MPRSS2-ETS融合基因与ERG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02,P<0.05);TMPRSS2-ETS融合基因与ETV1、PTEN、AR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TMPRSS2-ETS融合基因和ERG、ETV1蛋白在前列腺癌中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检测TMPRSS2-ETS融合基因和ERG蛋白有助于前列腺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跨膜丝氨酸蛋白酶2 E26转录因子 基因融合 荧光原位杂交
原文传递
NanoString荧光条形码技术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分子分型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白聪 高一凡 +4 位作者 叶小凡 宫丽平 赵炜 高子芬 李敏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1年第4期216-219,共4页
目的探讨NanoString荧光条形码技术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分子分型中的临床应用,分析细胞起源亚型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12例及北京大学医学部8例DLBCL患者的肿瘤组织样本,采... 目的探讨NanoString荧光条形码技术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分子分型中的临床应用,分析细胞起源亚型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12例及北京大学医学部8例DLBCL患者的肿瘤组织样本,采用Hans模型分为生发中心B细胞(GCB)型1例和非GCB型19例。在mRNA水平利用NanoString技术平台分析样本中15个Lymph2Cx分子分型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差异。通过聚类分析对20例DLBCL患者分型,并分析按此分型组间预后的差别。结果通过NanoString荧光条形码技术对20例DLBCL患者样本进行检测并进行聚类分析后分型显示,11例为类GCB样型,9例为类活化B细胞(ABC)样型;10例类GCB样型按Hans模型为非GCB型。生存分析显示,类GCB样组总生存优于类ABC样型组(P=0.019)。结论NanoString荧光条形码技术可用于DLBCL的细胞起源分型,该分子分型策略可有效预测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性 分子分型 预后
原文传递
腮腺肿瘤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59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秉填 李岩 戎文忠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2期840-842,共3页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指标,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对腮腺45例48个良性肿瘤和14例16个恶性肿瘤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肿瘤的声像图特征,包括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大小等,并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指标,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对腮腺45例48个良性肿瘤和14例16个恶性肿瘤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肿瘤的声像图特征,包括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大小等,并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肿瘤的血流信号。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59例腮腺肿瘤中病理诊断为良性肿瘤45例、恶性肿瘤14例。超声诊断良性肿瘤与病理诊断符合43例,超声诊断恶性肿瘤与病理诊断符合12例。腮腺良、恶性肿瘤间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P〉0.05),腮腺良、恶性肿瘤的边界、形态、内部回声、血流信号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1.608、12.975、7.240、8.529,均P〈0.01),恶性肿瘤周围软组织及区域淋巴结可出现受侵情况。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检出腮腺肿瘤,对其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PTEN、p21ras在人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晓玲 李岩 吴素慧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5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PTEN基因、Ki-ras基因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2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2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45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PTEN、p21ras蛋白表达。结果PTEN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目的探讨PTEN基因、Ki-ras基因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2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2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45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PTEN、p21ras蛋白表达。结果PTEN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内膜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分别为95.0%、40.0%、31.1%。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PTEN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和内膜腺癌(P<0.01)。p21ras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50.0%、64.4%,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腺癌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P<0.01)。PTEN与p21ras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303,P<0.05),且均与细胞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结论1)PTEN、ki-ras基因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TEN是其发生的早期分子事件;2)PTEN、p21ras的蛋白表达与病理分级有关;3)在子宫内膜腺癌中PTEN与p21ras可能参与同一蛋白通路发挥生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腺癌 PTEN P21RAS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