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同北魏墓葬胡俑的粟特人象征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志忠 《文物世界》 2005年第6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粟特人 北魏 墓葬 大同 民族风俗习惯 象征 形象生动 人物特征 丝绸之路 文化交流
下载PDF
大同北魏墓葬乐舞俑初探 被引量:6
2
作者 古顺芳 《文物世界》 2004年第6期3-7,共5页
关键词 墓葬 陶俑 北魏 发掘 考古研究 乐舞 人种 乐器 演奏 杂技
下载PDF
大同古城民居中的影壁 被引量:3
3
作者 丰驰 《文物世界》 2009年第1期66-68,共3页
作为中国传统建筑附属建筑物之一的影壁,在大同古城遗存数量是比较多的,尤其是最高等级的“龙壁”,就有一龙壁、三龙壁、五龙壁、九龙壁等多座。就其历史特征分析,主要是明清时期的,年代久远。就其设置的位置来看,现存的影壁有在... 作为中国传统建筑附属建筑物之一的影壁,在大同古城遗存数量是比较多的,尤其是最高等级的“龙壁”,就有一龙壁、三龙壁、五龙壁、九龙壁等多座。就其历史特征分析,主要是明清时期的,年代久远。就其设置的位置来看,现存的影壁有在大门外设置的,例如闻名中外的明代九龙壁,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分封在大同的第十三子代王朱桂王府大门前的照壁。也有建在官衙或庙宇大门外左右两侧的影壁,如现存的县城隍庙的照壁,这种影壁也称“八字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 古城 民居 中国传统建筑 历史特征 明清时期 九龙壁 建筑物
下载PDF
大同历史环境考略 被引量:2
4
作者 丰驰 《文物世界》 2008年第2期59-61,共3页
自从明代王越写了一首“雁门关外野人家”的诗,山西大同在人们心目中便成了一个荒凉贫瘠的可怕之地,只要闭目一想“六月雨过山头雪,狂风遍地起黄沙”,一幅飞沙走石,苍苍茫茫的景象便会立刻从脑际掠过,想象丰富的人甚至会想见,生... 自从明代王越写了一首“雁门关外野人家”的诗,山西大同在人们心目中便成了一个荒凉贫瘠的可怕之地,只要闭目一想“六月雨过山头雪,狂风遍地起黄沙”,一幅飞沙走石,苍苍茫茫的景象便会立刻从脑际掠过,想象丰富的人甚至会想见,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是满面尘灰,外地人谈到这个地区,颇有谈虎色变之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环境 大同 雁门关 外地人
下载PDF
大同地区出土的汉代铜酒具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晔 《文物世界》 2010年第2期3-7,共5页
考古发现中国古代的酒器产生于六七千年前,最初不过是一些陶器,与生活中的食器、水器不易分开。一套完整的酒具有贮酒器、温酒器、盛酒器、取酒器、饮器等,在汉代时基本定型,沿传至后代。
关键词 酒具 汉代 出土 大同 考古发现 酒器 陶器
下载PDF
大同北魏遗迹与《水经注》 被引量:1
6
作者 丰驰 《文物世界》 2007年第5期20-22,共3页
平城位于大同市城区和南郊,是北魏早期的都城。天兴元年(398年)拓跋硅称帝,次年(399年)迁都于汉平城,天赐三年(406年)“发八部人自五百里内,缮修都城,魏于是始有邑居之制度”。都城经历了道武帝初创,元明帝、太武帝改扩建... 平城位于大同市城区和南郊,是北魏早期的都城。天兴元年(398年)拓跋硅称帝,次年(399年)迁都于汉平城,天赐三年(406年)“发八部人自五百里内,缮修都城,魏于是始有邑居之制度”。都城经历了道武帝初创,元明帝、太武帝改扩建,孝文帝臻于完善,使之成为当时中国最大、最繁荣的都市。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结束了平城作为都城的历史,“孝昌之际,离乱尤甚,恒、代而北,尽为丘墟”,平城被烧为灰烬。此后的隋唐、辽金、明清,在平城故址上屡有兴建,连续重叠式的城市建设,致使北魏平城大多叠压在现代城市之下,给考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平城昔日的辉煌只能从《水经注》精彩的描述中去领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经注》 北魏早期 大同市 遗迹 孝文帝 城市建设 现代城市 考古工作
下载PDF
大同出土的明代天字四号西洋炮 被引量:1
7
作者 江伟伟 《文物世界》 2019年第4期21-23,共3页
大同出土的明崇祯十年天字四号西洋炮,明确了铸造年代,铸造地、督造官等,为研究明末城防设施、历史人物以及地方军事装备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 明代 天字四号 复合金属 西洋炮
下载PDF
大同明代朱俊■墓志考
8
作者 李白军 《文物世界》 2005年第5期51-53,共3页
关键词 大同市 文物考古 墓葬 随葬器物 朱俊[木麋]
下载PDF
山西大同湖东北魏墓群发掘简报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庆捷 吕金才 +8 位作者 冀保金 李白军 孙先徒 张王俊 高松 江伟伟 畅红霞 白曙璋 靖晓亭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7-79,共33页
2004年秋至2005年初,为配合大秦铁路的基建项目,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与大同市考古研究所联合发掘一处北魏墓群。发掘墓葬15座,形制上包括土洞墓、砖室墓和竖穴土坑墓,出土器物有铜器、铁器、玉器、陶器、漆器等。墓群无论是形制还是随葬器... 2004年秋至2005年初,为配合大秦铁路的基建项目,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与大同市考古研究所联合发掘一处北魏墓群。发掘墓葬15座,形制上包括土洞墓、砖室墓和竖穴土坑墓,出土器物有铜器、铁器、玉器、陶器、漆器等。墓群无论是形制还是随葬器物,都具有北魏时期的特征。大同湖东地区是一处规模比较大的北魏平城时期墓葬的集中分布地,早在上世纪80年代,文物考古单位就曾在此进行过比较系统的工作,出土过一些十分重要的文物。此次发掘的墓群距离以往发掘过的北魏墓群都比较近,文化面貌相同,同属一期。本次发掘进一步丰富了北魏平城时期的文化面貌,扩大了北魏墓葬的选址范围,与历年发掘的北魏墓葬共同构筑了平城时代墓葬文化的丰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平城时代 山西大同湖东 墓群
原文传递
北魏平城瓦当考略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雁卿 高峰 《文物世界》 2003年第6期25-31,共7页
关键词 平城遗址 瓦当 文化内涵 历史文化
下载PDF
曲回寺金银器考释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白军 《文物世界》 2004年第4期5-8,共4页
关键词 典回寺 金银器 历史文化 造型风格
下载PDF
一组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庖厨模型 被引量:3
12
作者 古顺芳 《文物世界》 2005年第5期4-8,共5页
关键词 生活气息 疱厨模型 中国 文物考古 艺术价值
下载PDF
秦汉代郡平邑城址初探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志忠 《文物世界》 2009年第1期17-19,共3页
秦灭六国后,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把天下分为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郡)。西汉因之,在全国范围普遍设立了郡县,其数量之多,超过了秦王朝。特别是在雁门关以北设立了代郡和雁门郡,为大同盆地的进一步开发打下了基础。这些郡县的... 秦灭六国后,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把天下分为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郡)。西汉因之,在全国范围普遍设立了郡县,其数量之多,超过了秦王朝。特别是在雁门关以北设立了代郡和雁门郡,为大同盆地的进一步开发打下了基础。这些郡县的建置,有许多为后来朝代所沿用,甚至发展为大的城邑或国都,一部分郡县由于古代战争或环境变迁,已湮没无闻,不知其所在。因此,对于这些郡县位置进行探讨,成为研究汉代历史地理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王朝 汉代 城址 郡县制 大同盆地 环境变迁 古代战争 历史地理
下载PDF
罗疃广济桥
14
作者 江伟伟 《文物世界》 2012年第3期61-64,共4页
罗疃广济桥位于山西省广灵县蕉山乡罗疃村北,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五年七月重修,1983年5月被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是广灵县内留存最早的明清古桥,其构造精巧,造型美观,为了解当地民俗史、桥梁建筑工艺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历... 罗疃广济桥位于山西省广灵县蕉山乡罗疃村北,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五年七月重修,1983年5月被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是广灵县内留存最早的明清古桥,其构造精巧,造型美观,为了解当地民俗史、桥梁建筑工艺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物资料 桥梁建筑 艺术价值 历史文化 广灵县 山西省 民俗史
下载PDF
庆历通宝与“庆历增币”浅议
15
作者 马晓伟 《华夏文化》 2013年第2期27-28,共2页
自1004年辽宋签订"澶渊之盟"后,双方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内保持了较稳定的关系,但是宋真宗去世之后,即位的仁宗皇帝年仅13岁,辽国此时背信弃约,又开始不断对宋挑衅,其中较严重的一次冲突发生在宋仁宗庆历(辽为重熙)年间。其时辽利... 自1004年辽宋签订"澶渊之盟"后,双方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内保持了较稳定的关系,但是宋真宗去世之后,即位的仁宗皇帝年仅13岁,辽国此时背信弃约,又开始不断对宋挑衅,其中较严重的一次冲突发生在宋仁宗庆历(辽为重熙)年间。其时辽利用宋夏交战之机,以领地归属问题为由挑起争端,企图迫使宋仁宗增加岁币,即"庆历増币",因当时辽国年号为重熙,因此又称"重熙增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历 宋真宗 宋仁宗 澶渊之盟 归属问题 辽国
下载PDF
“积极的被动防御”——墨家兵学理论的特点
16
作者 袁继伟 《华夏文化》 2012年第4期10-11,共2页
墨家兵学理论的特点是以防御为根本立足点,以城守为核心战术,一切防守战术的运用,防御兵器的发明和使用都是服务于防御作战的。墨家兵学理论是积极的防御理论,它在被动的防御作战中通过各种细致缜密的防守战术措施来高效对抗侵略。... 墨家兵学理论的特点是以防御为根本立足点,以城守为核心战术,一切防守战术的运用,防御兵器的发明和使用都是服务于防御作战的。墨家兵学理论是积极的防御理论,它在被动的防御作战中通过各种细致缜密的防守战术措施来高效对抗侵略。虽然防御本身是被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防御 学理论 墨家 防守战术 防御作战
下载PDF
大同智家堡北魏墓棺板画 被引量:47
17
作者 刘俊喜 高峰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35-47,共13页
1997年9月,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大同市区南智家堡村发现一座被盗扰的北魏墓,在墓周围清理收集了3块色泽鲜艳的松木彩绘棺板。棺板绘出行、狩猎、奉食等内容,展示了一组以华美牛车为中心,车前有舞乐杂技表演的盛大出行场面,以及在山林围... 1997年9月,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大同市区南智家堡村发现一座被盗扰的北魏墓,在墓周围清理收集了3块色泽鲜艳的松木彩绘棺板。棺板绘出行、狩猎、奉食等内容,展示了一组以华美牛车为中心,车前有舞乐杂技表演的盛大出行场面,以及在山林围猎猛虎,在帷帐房屋中宴饮奉食等内容。画风质朴,笔意简练,是北魏平城时期美术考古的重要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墓葬 平城 壁画墓 发掘 文物保护技术 出土 彩绘 时期 地域
原文传递
大同湖东北魏一号墓 被引量:34
18
作者 高峰 刘俊喜 +3 位作者 左雁 李伯军 李晔 江伟伟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6-34,共9页
1986年8月,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大同县大秦铁路湖东编组站基建工地发掘清理了一座北魏墓,出土一套木质棺椁。棺和棺床外均有彩绘漆画,残存部分可见缠枝忍冬纹和内绘伎乐童子的联珠圈纹,以及屋宇和人物图案,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征。墓... 1986年8月,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大同县大秦铁路湖东编组站基建工地发掘清理了一座北魏墓,出土一套木质棺椁。棺和棺床外均有彩绘漆画,残存部分可见缠枝忍冬纹和内绘伎乐童子的联珠圈纹,以及屋宇和人物图案,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征。墓内还出土随葬器物40多件,多为棺椁外表的装饰构件,有鎏金铜牌饰、莲花化生铜饰件及漆盘等。是北魏平城时期考古的重要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发掘 墓葬 北魏 考古研究 发掘工作 墓地 墓群 东北 文物 技术条件
原文传递
鲁班窑石窟病害调查及保护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瑜 闫宏彬 张志忠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8-156,共9页
鲁班窑石窟位于武周川水西岸,东距云冈石窟约700米。据其洞窟形制及造像风格判断,为云冈石窟早、中期作品,是云冈石窟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辽代重修该窟,明代窟顶曾筑有烽火台,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及艺术价值。该石窟的地理环境及岩石特性... 鲁班窑石窟位于武周川水西岸,东距云冈石窟约700米。据其洞窟形制及造像风格判断,为云冈石窟早、中期作品,是云冈石窟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辽代重修该窟,明代窟顶曾筑有烽火台,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及艺术价值。该石窟的地理环境及岩石特性与云冈石窟相似,其病害调查及保护研究对于云冈石窟的保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015年以来,相关专业团队曾两次对该石窟展开实地调研。经调查发现,由于长期暴露于外,且无人看管,石窟处于半坍塌状态,尤以第3窟最为严重,窟顶塌陷,洞窟内存在废土及石块堆积问题。鲁班窑石窟整体病害情况较为严重,主要存在风化、危岩体、窟顶砌体堆积及岩体破碎等问题。基于实地调查及已有的工程实验结果,建议在"最小干预"和"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下,采用裂隙灌浆、预应力锚杆加固、钢梁支顶防护、混凝土浇铸及窟檐搭建等措施治理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班窑石窟 云冈石窟 病害调查 保护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