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九五四年山西省新發現的幾处古代建築
1
《文物》 1955年第10期63-72,共10页
1.妙勝寺寺在寿陽縣城西北四十里,一塊四面环溝的地面上,东与王村隔溝相望,南向(圖版一)。建造年代在寿陽縣志上没有詳細記載。据寺內明成化十一年碑記:‘自唐創跡,至宋轉兴,幾經兵燹毀除,此寺不會焚革,因名妙勝。……迄大明洪武間,有... 1.妙勝寺寺在寿陽縣城西北四十里,一塊四面环溝的地面上,东与王村隔溝相望,南向(圖版一)。建造年代在寿陽縣志上没有詳細記載。据寺內明成化十一年碑記:‘自唐創跡,至宋轉兴,幾經兵燹毀除,此寺不會焚革,因名妙勝。……迄大明洪武間,有僧祖印号無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 文殊殿 灵岩寺 十三年 建造年代 明代 中殿 九五 大定 山西省
原文传递
山西长治北石槽唐墓 被引量:18
2
作者 沈振中 《考古》 1962年第2期63-68,8-10,共9页
1961年4月中旬,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晋东南文物工作组在长洽市东郊北石槽清理了两座砖室唐墓。北石槽东倚壶口山,北临石子河,是一块漫平的台地,这里古墓丛集,以唐墓较多,1954年曾发掘过调露元年王深墓。
关键词 唐墓 石槽 图版 山西省 长治 文物工作 灰色 随葬品 黄色 长裙
原文传递
山西长治分水岭战国墓第二次发掘 被引量:54
3
作者 边成修 叶学明 沈振中 《考古》 1964年第3期111-137,3-9,共34页
长治市位处太行山西麓潞安盆地,是晋东南政治、經济、文化的中心。墓地位于該市北城墙外的分水岭,南跨城壕边,北近石子河,东西分布,高出附近地面約10米。面积东西約2、南北約0.75公里。岭頂地面已被历年取土挖成凸凹不平,地下文物屡經... 长治市位处太行山西麓潞安盆地,是晋东南政治、經济、文化的中心。墓地位于該市北城墙外的分水岭,南跨城壕边,北近石子河,东西分布,高出附近地面約10米。面积东西約2、南北約0.75公里。岭頂地面已被历年取土挖成凸凹不平,地下文物屡經发現。根据勘察,此地不仅古墓丛集,且有新石器时代遺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墓 图版 分水岭 长治市 随葬品 长方形 腹部 陶器 新石器时代 考古
原文传递
山西长治市分水岭古墓的清理 被引量:43
4
作者 畅文齐 《考古学报》 1957年第1期103-118,232-237,共22页
一、引言长治市北城墙外,有一台地,名曰"分水领",高出地面10米左右,面积约30余万平方米。 1953年和1954年,我会曾两度派员到这里勘查,认为此地不懂古墓丛集。
关键词 灰色 山西 古墓 清理 墓葬 长治市 分水岭 陶器 南偏西 喇叭形
原文传递
山西大同郊区五座辽壁画墓 被引量:29
5
作者 边成修 《考古》 1960年第10期37-42,7-11,共11页
一、十里铺村东的27、28号墓1957年9月中旬,我会于大同城西南5公里十里铺发现了两座单室砖墓。墓底距地表深5.2米。两墓东西横列,坐北向南,相隔约2米,墓室保存完整,室内壁画色彩鲜明。根据大同市郊墓葬清理编号,将其东部的编为27号墓,... 一、十里铺村东的27、28号墓1957年9月中旬,我会于大同城西南5公里十里铺发现了两座单室砖墓。墓底距地表深5.2米。两墓东西横列,坐北向南,相隔约2米,墓室保存完整,室内壁画色彩鲜明。根据大同市郊墓葬清理编号,将其东部的编为27号墓,西部的编为28号墓。两座墓结构及壁画内容大致相同。现以27号墓为例,叙述如下:墓室平面呈圆形,顶作迭涩圆锥状。以墓门为准,方向17°。室底直径1.45米,由底至顶全高1.75米(图一),用长38,宽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大同 壁画内容 壁画墓 图版 浅蓝色 随葬器物 口径 长方形 白瓷 图案
原文传递
山西文水北峪口的一座古墓 被引量:29
6
作者 冯文海 《考古》 1961年第3期136-138,141,共4页
1960年6月中旬,文水县北峪口发现了一座画象石墓。我们得悉后,即派人协同该县文化局同志对此墓进行清理。另在墓前15米处,发现宋铜钱两瓮,约300余公斤,钱上有嘉祐、元祐和崇宁等年号。一、墓的形制和结构此墓为石砌八角形仿木构建筑的... 1960年6月中旬,文水县北峪口发现了一座画象石墓。我们得悉后,即派人协同该县文化局同志对此墓进行清理。另在墓前15米处,发现宋铜钱两瓮,约300余公斤,钱上有嘉祐、元祐和崇宁等年号。一、墓的形制和结构此墓为石砌八角形仿木构建筑的单室墓。墓室正南北向,南北长2.43,东西宽2.37米。在依墓室的东西及北壁下有石砌棺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峪口 木构建筑 古墓 形制 文化局 石砌 画象 东西 协同 年号
原文传递
山西平陆枣园村壁画汉墓 被引量:26
7
作者 杨陌公 解希恭 《考古》 1959年第9期462-463,468+505,共4页
1959年4月平陆县张店人民公社在枣园村发现有壁画的汉墓一座。经县文化馆报告省文管会,省文管会于5月9日至6月8日进行了清理,6月9日在枣园开了小型展览会,并向全县各地作了有线广播。这座壁画墓现已列为该县的文物保护单位。兹将墓室及... 1959年4月平陆县张店人民公社在枣园村发现有壁画的汉墓一座。经县文化馆报告省文管会,省文管会于5月9日至6月8日进行了清理,6月9日在枣园开了小型展览会,并向全县各地作了有线广播。这座壁画墓现已列为该县的文物保护单位。兹将墓室及壁画的情况记叙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画内容 壁画墓 枣园 山西 人民公社 文物保护单位 汉墓 平陆县 展览会 文化馆
原文传递
山西孝义下吐京和梁家庄金、元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24
8
作者 解希恭 《考古》 1960年第7期57-61,11-15,共10页
下吐京村在张家庄西约10公里左右。梁家庄在张家庄村西2.5公里。我们在1959年6至8月,和介休博物馆配合,在下吐京发掘金墓一座,元墓一座,而在梁家庄发掘元墓一座。兹将这三座墓出土材料报导如下:
关键词 元墓 图版 孝义 八角形 金墓 发掘简报 墓主 木构建筑 剖面图 砖雕墓
原文传递
山西芮城永乐宫旧址宋德方、潘德冲和“吕祖”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23
9
作者 李奉山 《考古》 1960年第8期22-25,6-9,共8页
山西省芮城县永乐宫,位于县西20公里永乐镇峨嵋岭下。北靠中条山,南临黄河,东有涧水流出,环绕宫周围。永乐宫内有元代初年创建的四大建筑,尚保存完好,各殿内有元代壁画。随着整个永乐宫的迁建,一部分与永乐宫有关的文物古跡,也一并迁往... 山西省芮城县永乐宫,位于县西20公里永乐镇峨嵋岭下。北靠中条山,南临黄河,东有涧水流出,环绕宫周围。永乐宫内有元代初年创建的四大建筑,尚保存完好,各殿内有元代壁画。随着整个永乐宫的迁建,一部分与永乐宫有关的文物古跡,也一并迁往县北2.5公里的中龙泉村,所以相传吕纯阳和元代全真教中的知名人物朱德方、潘德冲三座墓也在重点迁建之列。于1959年12月7日至1960年1月15日配合三墓迁建工作,进行了文物清理。今将此三墓清理简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乐 元代 图版 建筑 长方形 中条山 山西省 知名人物 文物 雕刻
原文传递
山西长治北石槽唐墓 被引量:20
10
作者 沈振中 李奉山 《考古》 1965年第9期462-466,10-11,共7页
1960年7月,山西省文管会晋东南文物工作组在长治城东2.5公里的壶山西侧清理了两座唐代砖室墓(编号四号,六号)。现简报如下: 一、四号墓 (一)墓室结构及葬具墓为单室,用绳纹砖构筑,四壁向外凸出弧度,室顶早已坍塌,高度不明。墓底为长方形... 1960年7月,山西省文管会晋东南文物工作组在长治城东2.5公里的壶山西侧清理了两座唐代砖室墓(编号四号,六号)。现简报如下: 一、四号墓 (一)墓室结构及葬具墓为单室,用绳纹砖构筑,四壁向外凸出弧度,室顶早已坍塌,高度不明。墓底为长方形,南北长3.7、东西宽4.2米。方向200°。墓道已被破坏,原来情形不祥(图一)。墓室内积满淤土,清除积土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版 唐墓 长治 山西省 石槽 长方形 文物工作 墓志 晋东南 人头骨
原文传递
山西长治唐墓清理简报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杨富斗 《考古》 1957年第5期53-57,12-13,共7页
1954年4月間,山西省文管會長治工作組在長治市東郊調查古文化遺址時,發現了一座唐墓,現報導如下: 1953年冬,磚瓦窑廠在此墓東邊建築燒磚窑的工程中,將墓室的東壁挖去了,僅差70餘厘米就挖着墓底,幸未遭受完全破壞。
关键词 唐墓 陶俑 山西省 古文化 彩色 白粉 清理简报 正方形 朱色 随葬品
原文传递
山西石楼县二郎坡出土商周铜器 被引量:14
12
《文物》 1958年第1期36-37,共2页
石楼县在山西西部,距太原五百里,西离黄河九十里,该地峰峦起伏,地势相当险要。春秋时属晋,晋献公曾封公子夷吾于此。去年夏天,农民贾炳智兄弟在县城东北二里半的二郎坡打柴,在一平坦的高原濠沟内,发现了铜器一批共十五件。在附近一千二... 石楼县在山西西部,距太原五百里,西离黄河九十里,该地峰峦起伏,地势相当险要。春秋时属晋,晋献公曾封公子夷吾于此。去年夏天,农民贾炳智兄弟在县城东北二里半的二郎坡打柴,在一平坦的高原濠沟内,发现了铜器一批共十五件。在附近一千二百平方米的范围内,还见有各种粗、细绳纹的灰陶器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楼县 铜器 商周 山西西部 出土 晋献公 高原 黄河 太原 陶器
原文传递
山西侯马金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杨富斗 《考古》 1961年第12期681-683,9-12,共7页
1959年以来,在侯马市西郊牛村古城遗址的南面,发掘和清理过六座雕砖金墓。其中1号和2号墓已有简报发表,现将31号、29号、9号和5号四座墓简报如下:
关键词 图版 金墓 长方形 骨架 阶梯形 山西侯马 格子 雕刻 须弥座 形制
原文传递
山西侯馬上馬村东周墓葬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克林 《考古》 1963年第5期229-245,3-6,共21页
上馬村位于侯馬縝南边,澮河南去0.5公里处。墓葬分布在該村的东、北两面,背水面山,其南1.5公里为紫金山,隔澮河距东周"牛村古城"遺址2公里(图一)。 1959年4月,农民在上馬村东面偶然发現了十多件銅器(《山西侯馬上馬村发現东... 上馬村位于侯馬縝南边,澮河南去0.5公里处。墓葬分布在該村的东、北两面,背水面山,其南1.5公里为紫金山,隔澮河距东周"牛村古城"遺址2公里(图一)。 1959年4月,农民在上馬村东面偶然发現了十多件銅器(《山西侯馬上馬村发現东周銅器》,《考古》1959年7期371頁)。以后,1960年4月,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員会、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进行了調查,发現在断崖上暴露出不少墓葬,分布十分稠密,估計墓区面积在50万平方米以上。1961年12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版 墓葬 东周 器身 山西省 长方形 出土器物 形制 陶器 考古研究
原文传递
山西洪趙縣坊堆村古遺址墓羣清理簡報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寄生 《文物》 1955年第4期46-54,共9页
坊堆村古遺址是一九五二年至一九五三年间羣眾取土時不斷出現陶銅器而發現的,最先為洪趙縣廣勝寺古蹟保養所知道並報告上級機關,我會於一九五三年曾往勘察,一九五四年又派員試掘。遺址已被取土破壞無存。
关键词 清理工作 随葬器物 墓葬 形制 骨架 装饰品 灰陶 九五 勘察 文物
原文传递
山西长治唐王休泰墓 被引量:10
16
作者 沈振中 《考古》 1965年第8期389-393,5-6,共7页
1964年12月,在长治北郊7.5公里处的南垂公社王村发现唐代砖室墓一座,该墓南距王村沟300余米。原来墓顶已塌,乱砖距地面深约30—40厘米,发现时部分遗物即被取出。以后该村负责同志通知长治市博物馆,由山西省文管会驻晋东南文物工作组沈... 1964年12月,在长治北郊7.5公里处的南垂公社王村发现唐代砖室墓一座,该墓南距王村沟300余米。原来墓顶已塌,乱砖距地面深约30—40厘米,发现时部分遗物即被取出。以后该村负责同志通知长治市博物馆,由山西省文管会驻晋东南文物工作组沈振中等同志,协助该馆作了清理。该墓座北向南,墓室平面近方形,墓壁内外凸出呈弧形,南北长2.9、东西宽3.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版 长治市 唐代 文物工作 墓志 中轴 山西省 进深 陶质 随葬器物
原文传递
山西阳高天桥出土的战国货币 被引量:6
17
作者 郭勇 《考古》 1965年第4期166-170,共5页
1963年4月间,阳高县长城公社天桥村社员在村东北约0.25公里处,从地下发现了一批战国货币,计重102公斤。发现以后,县里将全部出土货币运回保存。省文管会接得报告后,于5月间派人协同该县文教局同志,到出土地点作了调查,并整理了全部出土... 1963年4月间,阳高县长城公社天桥村社员在村东北约0.25公里处,从地下发现了一批战国货币,计重102公斤。发现以后,县里将全部出土货币运回保存。省文管会接得报告后,于5月间派人协同该县文教局同志,到出土地点作了调查,并整理了全部出土货币。一、出土地点的地理环境和地层阳高县位于大同市东北60公里,北界与内蒙古毗邻。长城在县北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 内蒙古 货币 天桥 山西阳高 战国晚期 布币 拓本 地理环境 大同市
原文传递
山西太原七府坆明墓清理简报 被引量:6
18
作者 代耸德 《考古》 1961年第2期104-106,共3页
太原北郊5公里,有七府坟村,村东约0.25公里的高地上有一座有封土的墓葬,当地羣众都称做"王墓"。1957年6月中旬,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了清理发掘。预先经过钻探,又发现在此墓的北面和南面,相距约10米左右的地方,各有一地... 太原北郊5公里,有七府坟村,村东约0.25公里的高地上有一座有封土的墓葬,当地羣众都称做"王墓"。1957年6月中旬,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了清理发掘。预先经过钻探,又发现在此墓的北面和南面,相距约10米左右的地方,各有一地表无封土的砖室墓。通过发掘知三墓均被盗掘扰乱,墓中均有石质墓志,保存完好。根据墓志记载,中间的一墓为明晋恭王第七子广昌王朱济熇之墓,北端一墓为其妃刘氏、南端一墓为其妃杨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志 明墓 太原 山西省 刘氏 砖室墓 后室 随葬品 发掘 清理简报
原文传递
山西孝义张家荘汉墓发掘记 被引量:6
19
作者 解希恭 《考古》 1960年第7期40-52,3-4,共15页
张家庄位于山西省原孝义县(今与介休合并)西2.5公里孝河北岸的台地上,附近保存有古文化遗址和古墓葬(图一)。在村东北约半公里处,有两个大土塚,据县志胜跻志记载,为魏文侯之墓。此外,张家庄往北5里的居义村西也有三个大塚,县志载为卜子... 张家庄位于山西省原孝义县(今与介休合并)西2.5公里孝河北岸的台地上,附近保存有古文化遗址和古墓葬(图一)。在村东北约半公里处,有两个大土塚,据县志胜跻志记载,为魏文侯之墓。此外,张家庄往北5里的居义村西也有三个大塚,县志载为卜子夏、段干木、田子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方形 魏文侯 汉墓 随葬器物 二层台 孝义 山西省 随葬品 腹部 形制
原文传递
山西长治唐代舍利棺的发现 被引量:6
20
《考古》 1961年第5期286-287,共2页
晋东南长治市城内西南隅,有一座残塔(图三,1)。1958年秋.在该残塔下发现舍利棺两座。现将情况报导如下:残塔为八角砖砌仿木构建筑形式,最下层是须弥束腰基座,座上有塔身一层(图三,2)。塔基正中有直径1.5,深1.8米的圆形土坑,内置石槨,头... 晋东南长治市城内西南隅,有一座残塔(图三,1)。1958年秋.在该残塔下发现舍利棺两座。现将情况报导如下:残塔为八角砖砌仿木构建筑形式,最下层是须弥束腰基座,座上有塔身一层(图三,2)。塔基正中有直径1.5,深1.8米的圆形土坑,内置石槨,头向正南。石槨用六块石板合对而成,高约50,长约80厘米。槨内套一小石棺,前端高26,长34厘米。盖与下身用两块石凿成(图三,3),棺面上满布平雕线刻花纹,前后雕出门扉,前端门扉两侧雕有侍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利 唐代 建筑形式 山西 发现 前端 长治市 晋东南 门扉 八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