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焦亚楠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8期175-175,181,共2页
目的观察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给予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状... 目的观察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给予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在各治疗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积分差值与在各个阶段神经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可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三级康复 脑卒中 神经功能 损伤
下载PDF
康复护理对丁苯酞序贯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杜雪燕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7期3047-3048,共2页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及致死率,已成为危害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的重要病因之一。丁苯酞序贯疗法是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常用方式,丁苯酞属于抗脑缺血药物,可增加缺血区血流量,进而改善缺血...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及致死率,已成为危害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的重要病因之一。丁苯酞序贯疗法是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常用方式,丁苯酞属于抗脑缺血药物,可增加缺血区血流量,进而改善缺血区微循环,同时对细胞线粒体具有保护作用,从而利于神经功能恢复[1]。临床研究指出,在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康复护理,可加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2]。鉴于此,本研究将探讨康复护理对丁苯酞序贯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康复护理 丁苯酞 序贯治疗 细胞线粒体 日常生活能力 序贯疗法 缺血区
下载PDF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临床诊疗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冯子凌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1期1966-1968,共3页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T)的发病率约为每年1.5~2.5/100万,占所有卒中的1%[1],其发病隐袭,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极少数慢性起病,发病年龄多见于老年人和产褥期妇女。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临床症状因病因、病变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故早期...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T)的发病率约为每年1.5~2.5/100万,占所有卒中的1%[1],其发病隐袭,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极少数慢性起病,发病年龄多见于老年人和产褥期妇女。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临床症状因病因、病变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故早期临床确诊较为困难,约有10%的误诊率,早期明确诊断、积极予以规范的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颅内静脉系统 临床诊疗 早期临床 产褥期妇女 发病年龄 临床症状 病变部位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治疗对致残性小卒中急诊患者效果和安全性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雷文馨 《实用医技杂志》 2021年第3期384-386,共3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研究发现,其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存在紧密关联并互为因果[1,2]。中老年人群作为此类疾病的高发人群,主要临床表现为言语不利,肢体麻木无力、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一旦贻误最佳...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研究发现,其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存在紧密关联并互为因果[1,2]。中老年人群作为此类疾病的高发人群,主要临床表现为言语不利,肢体麻木无力、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一旦贻误最佳治疗时机,将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3,4]。小卒中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中占较高发生比例,溶栓后尽早取抗血小板药物应用,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5,6]。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均为临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规重要的药物,得到临床的一致认可及广泛应用[7,8]。现本研究将针对2种药物的临床治疗致残性小卒中情况展开观察,并做出如下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治疗时机 致残性 言语不利 意识障碍 小卒中 中老年人群 神经内科 阿司匹林
下载PDF
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雷文馨 《北方药学》 2012年第6期15-15,共1页
目的:探讨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在临床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将我院收治的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双盲对照,对照组采用我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的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0.2g静脉滴注,1次... 目的:探讨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在临床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将我院收治的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双盲对照,对照组采用我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的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0.2g静脉滴注,1次/d,共14d,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配合使用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可明显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程度,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咯地尔 急性脑梗死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老年性痴呆合并失眠患者139例诊治体会
6
作者 冯子凌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0期1396-1398,共3页
痴呆患病率随着年龄而逐渐增加,调查显示,我国目前60岁以上人群痴呆患病率约为0.75%~4.69%,85岁以上者达40%以上[1]。这个疾病严重地干扰着患者及其亲属的正常生活,并成为老年人的第四大杀手。但目前人们对老年性痴呆的认识... 痴呆患病率随着年龄而逐渐增加,调查显示,我国目前60岁以上人群痴呆患病率约为0.75%~4.69%,85岁以上者达40%以上[1]。这个疾病严重地干扰着患者及其亲属的正常生活,并成为老年人的第四大杀手。但目前人们对老年性痴呆的认识还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对于痴呆所导致的失眠也存在着认识不足,使老年性痴呆患者日常生活受到明显的影响。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共收治老年性痴呆合并失眠患者139例,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 失眠患者 诊治 患病率 老年人 生活
下载PDF
脑梗死发病的昼夜规律及与动态血压的相关性 被引量:1
7
作者 郑海虎 赵美娟 +4 位作者 冯德忠 康凌 郭江林 冯宏彦 杜文贤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84-184,共1页
脑梗死的发病具有24h昼夜周期节律性,而人体的血压在24h中也存在周期性的变化,二者是否相关,我们对8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了动态血压监测并做了相关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80例脑梗死患者全部是我院神经内科的住... 脑梗死的发病具有24h昼夜周期节律性,而人体的血压在24h中也存在周期性的变化,二者是否相关,我们对8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了动态血压监测并做了相关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80例脑梗死患者全部是我院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男55例,女25例,年龄38~82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发病 昼夜规律 动态血压
原文传递
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雷文馨 《中国实用医刊》 2015年第24期89-90,共2页
目的 探讨丁苯酞对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7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平均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磺酸双氢麦角碱片进行治疗,... 目的 探讨丁苯酞对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7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平均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磺酸双氢麦角碱片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相关临床评估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丁苯酞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高压氧治疗早期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冯子凌 刘秀红 郭明霞 《中国实用医刊》 2021年第19期73-75,共3页
目的分析评价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高压氧治疗早期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抽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1月山西省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在... 目的分析评价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高压氧治疗早期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抽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1月山西省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0 d。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MSE、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期间,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2/35),低于对照组的14.28%(5/35),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结合高压氧治疗早期血管性认知障碍,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临床效果,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早期认知障碍 血管性 丁苯酞软胶囊
原文传递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50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10
作者 雷文馨 胡德亚 +1 位作者 薛晨辉 范刚峰 《中国实用医刊》 2018年第24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对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主要表现为脊髓后索和侧索受损的症状,首发症状为:双下肢无... 目的探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对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主要表现为脊髓后索和侧索受损的症状,首发症状为:双下肢无力21例、走路不稳25例、双下肢无力伴大小便障碍3例;深感觉障碍36例,末梢感觉减退14例,伴精神症状10例,智能减退6例,50例均伴双下肢运动障碍。腱反射亢进21例,减弱14例,巴宾斯基征试验阳性42例,霍夫曼征阳性11例。指鼻不准8例,跟膝胫试验阳性15例。44例行脊柱MRI检查,发现33例(75.00%)有脊髓损害表现;50例均行肌电图检查,其中41例出现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体感诱发电位检查47例,46例均显示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血常规检测显示28例贫血,血清维生素B12检测值低于正常者45例,叶酸低于正常值15例,35例显示促甲状腺激素升高。均予以维生素B12、维生素B1治疗,9个月后随访显示痊愈42例,好转8例。结论 SCD患者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深感觉异常、下肢无力、共济失调等,还可能伴有精神异常,患者多伴有巨幼细胞贫血、胃病、甲状腺疾病史。MRI及神经电生理检查有助于诊断,早期诊断和给予维生素B12治疗,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临床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