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眼科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影响因素及其病原学分析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张雯雯
雷文静
+2 位作者
宋鑫
董魁
王文革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2期83-89,共7页
目的探讨眼科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影响因素及其病原学。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山西省眼科医院收治的眼科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患者65例(65只眼)和同期相同术式非眼内炎患者195例(195只眼)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56例(156只眼)...
目的探讨眼科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影响因素及其病原学。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山西省眼科医院收治的眼科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患者65例(65只眼)和同期相同术式非眼内炎患者195例(195只眼)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56例(156只眼),女性104例(104只眼);年龄4~88岁,平均年龄(65.2±10.0)岁。收集患者的基础资料、术前检查结果、感染后检查结果、术后用药情况、病原菌、治疗方法及预后等资料。平均年龄、住院时间、身体质量指数及感染症状出现时间符合正态分布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吸烟史、饮酒史、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血脂、严重疾病史、术前血红蛋白低、术前血清白蛋白低、术前未按规范使用抗菌滴眼液、日间手术、急诊手术、全身麻醉手术、术前有身体其他感染病灶、术后眼污染史及术后未规范使用抗菌滴眼液等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不同病原菌患者预后视力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M(IQR)]描述。眼内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5例(65只眼)感染性眼内炎患者中男性39例(39只眼),女性26例(26只眼);左眼28例(28只眼),右眼37例(37只眼);手术类型白内障手术51例(51只眼),玻璃体切割术2例(2只眼),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手术6例(6只眼),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4例(4只眼),玻璃体腔药物注射2例(2只眼);手术三级医院24例(24只眼),二级医院31例(31只眼),民营医院10例(10只眼);超急性眼内炎40例(40只眼),亚急性眼内炎25例(25只眼),无慢性眼内炎。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平均年龄、住院时间及身体质量指数分别为(66.4±14.7)岁、(3.29±1.45)d及(24.41±2.09)kg/m2;非感染性眼内炎者分别为(64.8±7.8)岁、(3.06±0.97)d及(24.00±2.24)kg/m2,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1,1.154,0.261;P>0.05)。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吸烟史、饮酒史、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血脂、严重疾病史、术前血红蛋白低、术前血清白蛋白低、术前未按规范使用抗菌滴眼液、日间手术、急诊手术、全身麻醉手术、术前有身体其他感染病灶、术后眼污染史及术后未规范使用抗菌滴眼液分别有28例(28只眼)、19例(19只眼)、42例(42只眼)、29例(29只眼)、23例(23只眼)、21例(21只眼)、12例(12只眼)、20例(20只眼)、5例(5只眼)、28例(28只眼)、3例(3只眼)、2例(2只眼)、6例(6只眼)、10例(10只眼)及4例(4只眼),分别占43.08%、29.23%、64.62%、44.62%、35.38%、32.31%、18.46%、30.77%、7.69%、43.08%、4.62%、3.08%、9.23%、15.38%及6.15%;非感染性眼内炎者分别有101例(101只眼)、62例(62只眼)、79例(79只眼)、58例(58只眼)、63例(63只眼)、22例(22只眼)、30例(30只眼)、19例(19只眼)、8例(8只眼)、93例(93只眼)、11例(11只眼)、4例(4只眼)、9例(9只眼)、12例(12只眼)及9例(9只眼),分别占51.79%、31.79%、40.51%、29.74%、32.31%、11.28%、15.38%、9.74%、4.10%、47.69%、5.64%、2.05%、4.62%、6.15%及4.62%。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合并糖尿病、术前血清白蛋白低、严重疾病史及术后眼污染史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OR=2.039,3.021,2.803,3.095;P<0.05)。65例(65只眼)感染患者中标本检出病原菌41株,无真菌感染病例,检出率为63.08%。其中,G+杆菌1株、G+球菌26株及G-杆菌14株,分别占2.44%、63.41%及34.15%。65例(65只眼)患者术后感染症状出现时间为(4.48±4.46)d。其中,眼结膜充血、眼痛、异物感及伴视力模糊者53例(53只眼)、55例(55只眼)、35例(35只眼)及62例(62只眼),分别占81.53%、84.62%、53.85%及95.38%。G+菌、G-菌及无菌生长患者的感染症状出现时间分别为(3.56±1.71)d、(1.85±1.21)d及(4.87±3.75)d。65例(65只眼)患者中行玻璃体腔注射、前房灌洗联合玻璃体腔注射、玻璃体切除术及眼球摘除患者分别有4例(4只眼)、分别占15.38%、6.15%、75.38%及3.08%。G+菌、G-菌及无菌生长患者的预后视力分别为3.00(1.65)、1.00(1.50)及3.30(2.40)。结论糖尿病、术前血清白蛋白低、严重疾病史及术后眼污染史均可能增加眼科手术部位感染风险,不同致病菌对术后感染症状出现时间和视力预后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感染
眼内炎
景影响因素
病原菌
原文传递
题名
眼科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影响因素及其病原学分析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张雯雯
雷文静
宋鑫
董魁
王文革
机构
山西省
眼科
医院
院感科
山西省眼科医院微生物重点实验中心
出处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2期83-89,共7页
基金
山西省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20210302123343)
山西省眼科医院创新基金项目(C202206)。
文摘
目的探讨眼科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影响因素及其病原学。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山西省眼科医院收治的眼科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患者65例(65只眼)和同期相同术式非眼内炎患者195例(195只眼)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56例(156只眼),女性104例(104只眼);年龄4~88岁,平均年龄(65.2±10.0)岁。收集患者的基础资料、术前检查结果、感染后检查结果、术后用药情况、病原菌、治疗方法及预后等资料。平均年龄、住院时间、身体质量指数及感染症状出现时间符合正态分布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吸烟史、饮酒史、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血脂、严重疾病史、术前血红蛋白低、术前血清白蛋白低、术前未按规范使用抗菌滴眼液、日间手术、急诊手术、全身麻醉手术、术前有身体其他感染病灶、术后眼污染史及术后未规范使用抗菌滴眼液等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不同病原菌患者预后视力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M(IQR)]描述。眼内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5例(65只眼)感染性眼内炎患者中男性39例(39只眼),女性26例(26只眼);左眼28例(28只眼),右眼37例(37只眼);手术类型白内障手术51例(51只眼),玻璃体切割术2例(2只眼),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手术6例(6只眼),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4例(4只眼),玻璃体腔药物注射2例(2只眼);手术三级医院24例(24只眼),二级医院31例(31只眼),民营医院10例(10只眼);超急性眼内炎40例(40只眼),亚急性眼内炎25例(25只眼),无慢性眼内炎。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平均年龄、住院时间及身体质量指数分别为(66.4±14.7)岁、(3.29±1.45)d及(24.41±2.09)kg/m2;非感染性眼内炎者分别为(64.8±7.8)岁、(3.06±0.97)d及(24.00±2.24)kg/m2,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1,1.154,0.261;P>0.05)。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吸烟史、饮酒史、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血脂、严重疾病史、术前血红蛋白低、术前血清白蛋白低、术前未按规范使用抗菌滴眼液、日间手术、急诊手术、全身麻醉手术、术前有身体其他感染病灶、术后眼污染史及术后未规范使用抗菌滴眼液分别有28例(28只眼)、19例(19只眼)、42例(42只眼)、29例(29只眼)、23例(23只眼)、21例(21只眼)、12例(12只眼)、20例(20只眼)、5例(5只眼)、28例(28只眼)、3例(3只眼)、2例(2只眼)、6例(6只眼)、10例(10只眼)及4例(4只眼),分别占43.08%、29.23%、64.62%、44.62%、35.38%、32.31%、18.46%、30.77%、7.69%、43.08%、4.62%、3.08%、9.23%、15.38%及6.15%;非感染性眼内炎者分别有101例(101只眼)、62例(62只眼)、79例(79只眼)、58例(58只眼)、63例(63只眼)、22例(22只眼)、30例(30只眼)、19例(19只眼)、8例(8只眼)、93例(93只眼)、11例(11只眼)、4例(4只眼)、9例(9只眼)、12例(12只眼)及9例(9只眼),分别占51.79%、31.79%、40.51%、29.74%、32.31%、11.28%、15.38%、9.74%、4.10%、47.69%、5.64%、2.05%、4.62%、6.15%及4.62%。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合并糖尿病、术前血清白蛋白低、严重疾病史及术后眼污染史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OR=2.039,3.021,2.803,3.095;P<0.05)。65例(65只眼)感染患者中标本检出病原菌41株,无真菌感染病例,检出率为63.08%。其中,G+杆菌1株、G+球菌26株及G-杆菌14株,分别占2.44%、63.41%及34.15%。65例(65只眼)患者术后感染症状出现时间为(4.48±4.46)d。其中,眼结膜充血、眼痛、异物感及伴视力模糊者53例(53只眼)、55例(55只眼)、35例(35只眼)及62例(62只眼),分别占81.53%、84.62%、53.85%及95.38%。G+菌、G-菌及无菌生长患者的感染症状出现时间分别为(3.56±1.71)d、(1.85±1.21)d及(4.87±3.75)d。65例(65只眼)患者中行玻璃体腔注射、前房灌洗联合玻璃体腔注射、玻璃体切除术及眼球摘除患者分别有4例(4只眼)、分别占15.38%、6.15%、75.38%及3.08%。G+菌、G-菌及无菌生长患者的预后视力分别为3.00(1.65)、1.00(1.50)及3.30(2.40)。结论糖尿病、术前血清白蛋白低、严重疾病史及术后眼污染史均可能增加眼科手术部位感染风险,不同致病菌对术后感染症状出现时间和视力预后有影响。
关键词
术后感染
眼内炎
景影响因素
病原菌
Keywords
Ophthalmology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Endophthalmitis
Risk factor
Pathogen
分类号
R779.6 [医药卫生—眼科]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眼科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影响因素及其病原学分析的临床研究
张雯雯
雷文静
宋鑫
董魁
王文革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