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0年山西省审定的小麦新品种
1
作者 董水仙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 2000年第8期37-37,共1页
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00年3月,审批通过了17种农作物的28个品种,其中审定的品种27个,认定的只有华光油桃1个品种。审定的小麦品种如下。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2000年 生产试验 杂交育成 小麦品种 平均比 中肥区 试验比对 作物遗传
下载PDF
国有种子公司何去何从
2
作者 杨志跃 《种子科技》 2002年第1期6-8,共3页
国有种子公司是我国种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转轨过程中 ,国有种子公司面临着巨大冲击和重重困难。要高度重视国有种子公司的改革与发展 ,解决好国有种子公司的体制和地位问题 ,重点扶持有实力的国有控股种子公司建立完善的现代... 国有种子公司是我国种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转轨过程中 ,国有种子公司面临着巨大冲击和重重困难。要高度重视国有种子公司的改革与发展 ,解决好国有种子公司的体制和地位问题 ,重点扶持有实力的国有控股种子公司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制订明确的发展战略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种子公司 控股 发展
下载PDF
辣椒疫病三种接种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55
3
作者 易图永 张宝玺 +2 位作者 谢丙炎 高必达 马新卫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18,共3页
通过比较离体叶片接种、切茎接种、游动孢子液灌根接种等 3种不同接种方法对 8个辣椒品种 (品系 )的影响 ,发现这 3种方法均能用于鉴定辣椒对辣椒疫霉菌的抗性。其中离体叶片接种法是从田间采集叶片进行室内鉴定 ,能够在短时间内检测多... 通过比较离体叶片接种、切茎接种、游动孢子液灌根接种等 3种不同接种方法对 8个辣椒品种 (品系 )的影响 ,发现这 3种方法均能用于鉴定辣椒对辣椒疫霉菌的抗性。其中离体叶片接种法是从田间采集叶片进行室内鉴定 ,能够在短时间内检测多个品种 ,并且对植株的生长无明显影响 ,最适合对种质资源稀少的品种进行抗疫病鉴定 ;切茎接种法操作简单 ,可以测量病斑的长度 ,反映病斑的扩展速度 ,适宜对抗性进行量化 ;游动孢子液灌根接种法基本上模拟田间病害的发生过程 ,最能反映品种的真实抗性 ,但工作量大 ,操作较复杂。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 ,采取适当的接种方法对辣椒品种进行抗疫病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疫病 接种方法 抗病性鉴定
下载PDF
萝卜雄性不育小孢子发生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丽 宫国义 +1 位作者 魏毓棠 李霄燕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4-89,共6页
对萝卜雄性不育花进行形态学观察 ,发现两种类型的不育花 ,即花粉败育型和雄蕊萎缩型。比较研究了可育花及两种类型的不育花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形态学特征 ,发现萝卜小孢子败育是个连续过程 ,在造孢细胞时期就已出现败育迹象。在小孢子发... 对萝卜雄性不育花进行形态学观察 ,发现两种类型的不育花 ,即花粉败育型和雄蕊萎缩型。比较研究了可育花及两种类型的不育花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形态学特征 ,发现萝卜小孢子败育是个连续过程 ,在造孢细胞时期就已出现败育迹象。在小孢子发育过程中 ,绒毡层细胞出现液泡化、肥大、增生等异常现象。小孢子的败育与绒毡层细胞异常同步发生 ,小孢子一直停滞在单核期不再进一步发育 ,最终消失。另外 ,在正常可育小孢子发育过程中还偶尔观察到了不育花粉粒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雄性不育 小孢子 发生 形态学
下载PDF
萝卜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遗传及恢保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丽 魏毓棠 +1 位作者 李霄燕 宫国义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6-328,共3页
利用萝卜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及恢复系 ,系统研究了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恢复系的细胞质育性以及 3种不育细胞质之间的恢保关系。结果表明 :育性恢复系由细胞核内一对或两对显性基因控制 ,其细胞质为可育细胞质。恢复系基因型为N (Ms1Ms1... 利用萝卜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及恢复系 ,系统研究了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恢复系的细胞质育性以及 3种不育细胞质之间的恢保关系。结果表明 :育性恢复系由细胞核内一对或两对显性基因控制 ,其细胞质为可育细胞质。恢复系基因型为N (Ms1Ms1Ms2 ms2 )、N (Ms1ms1Ms2 Ms2 )、N (Ms1Ms1ms2 ms2 )、N (ms1ms1Ms2 Ms2 )。3种萝卜雄性不育细胞质的恢保关系不同 ,表明它们属于不同类型的不育细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雄性不育 恢复基因 遗传 恢保
下载PDF
甘草人工栽培技术
6
作者 乔永刚 宋静 柴生武 《种子科技》 2002年第4期241-242,共2页
关键词 病虫害防治 甘草 人工栽培技术
下载PDF
组织培养和化学诱导在草本花卉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时学工 王丽萍 《种子科技》 2002年第1期35-36,共2页
草花育种不仅要求园艺性状上有新的变异 ,而且要求生活力强 ,抗性和耐性高 ,同时还要求育种手段便于操作 ,效果好 ,成本低。这是群体改良技术和杂交育种技术无法满足的 。
关键词 育种 草本花卉 组织培养 化学诱导 染色体 弧雌生殖 遗传
下载PDF
日光温室内几个西葫芦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妙玲 董立功 李霄燕 《山西农业科学》 2002年第3期55-56,共2页
对晶莹一号、早青一代、碧玉、纤手二号 4个西葫芦品种在日光温室内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 ,晶莹一号外观漂亮 ,产量高 ,耐低温能力强 ,耐贮运 。
关键词 品种比较试验 西葫芦 日光温室
下载PDF
我国花卉种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4
9
作者 智卯生 黄毓明 张军 《种子科技》 2001年第5期264-265,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花卉种业 现状 发展 品种审定制度 种子生产 种子研究
下载PDF
萝卜新品种耐糠50
10
作者 李庆华 史昆山 李霄燕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3-123,共1页
耐糠50萝卜的母本JAQ9705是以金花薹雄性不育系为母本,本地农家品种清圆脆为父本,经过6代回交转育而成的育性稳定、耐糠心的雄性不育系.父本60C是由留种田中的一株变异株,经过多年提纯选出的高配合力、抗病自交系.2001年进行组合测配,JA... 耐糠50萝卜的母本JAQ9705是以金花薹雄性不育系为母本,本地农家品种清圆脆为父本,经过6代回交转育而成的育性稳定、耐糠心的雄性不育系.父本60C是由留种田中的一株变异株,经过多年提纯选出的高配合力、抗病自交系.2001年进行组合测配,JAQ9705×60C表现早熟,整齐度高,糠心率低,而且抗病性、产量、品质等综合性状好.2002~2004年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糠心率低或不糠心、不裂根、抗病、品质优良,2004年10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耐糠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萝卜 新品种 雄性不育系 品质优良 抗病性 农家品种 回交转育 高配合力
下载PDF
杂交油葵新品种
11
作者 王拴福 《山西农业》 2004年第10期51-51,共1页
杂交油葵作为一种新型的油料作物,由于其难得的丰产性、极强的抗逆性、良好的油品质量和较高的经济效益赢得了广大农民的好评。
关键词 杂交油葵 品种 油料作物 KWS203 利马349
下载PDF
利马28玉米新品种的高产栽培
12
作者 杨世臣 杨志跃 《种子科技》 2001年第5期306-306,共1页
关键词 玉米 利马28品种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高产栽培
下载PDF
高产早熟玉米新品种君实8号
13
作者 郭博涛 张海明 《农业科技通讯》 2006年第10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 高产早熟 品种审定委员会 抗逆性强 夏播区 山西省 适应性 黄淮海
下载PDF
农大108玉米制种关键技术
14
作者 续美云 《种子科技》 2000年第1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玉米 制种技术 农大108
下载PDF
不同杂交技术对辣椒制种产量的影响
15
作者 吴洪 史昆山 《种子科技》 1998年第6期34-35,共2页
我省气候资源丰富,非常适合辣椒种子的生产,现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辣椒杂交制种基地之一。随着制种面积的逐年扩大,如何保证杂交制种产量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稳定增加,是当前应研究的课题。为此,我们对辣椒的杂交技术进行了研究。... 我省气候资源丰富,非常适合辣椒种子的生产,现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辣椒杂交制种基地之一。随着制种面积的逐年扩大,如何保证杂交制种产量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稳定增加,是当前应研究的课题。为此,我们对辣椒的杂交技术进行了研究。1材料与方法试验在太原小店区原种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制种 杂交技术
下载PDF
麦秆菊栽培与采种技术
16
作者 黄毓明 范波 +1 位作者 姚家富 张军 《种子科技》 2000年第5期289-290,共2页
关键词 麦秆菌 栽培 采种技术
下载PDF
如何进行紫花苜蓿品种选择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毓明 张军 《饲料与畜牧(新饲料)》 2001年第5期23-24,共2页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草产业愈来愈受到国家和广大人民的重视,退耕还林、还草,草地品种改良,提高栽畜能力已成为全国农业发展策略的一件大事。 作为“牧草之王”的紫花苜蓿,以其适应范围广,产量高,牧草品...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草产业愈来愈受到国家和广大人民的重视,退耕还林、还草,草地品种改良,提高栽畜能力已成为全国农业发展策略的一件大事。 作为“牧草之王”的紫花苜蓿,以其适应范围广,产量高,牧草品质好、耐频繁刈割,持久性好,清除田间原有杂草,改土增肥及经济效益和饲用价值高等优点,为世界各国广泛采用,我国也不例外,乞今为止紫花苜蓿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人工牧草品种。就苜蓿种子而言,由于我国牧草种业起步晚,规模小,自有品种少,且大多为农民或牧民自产自用,种量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牧草 品种选择 抗寒性 休眠级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