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影像特征与多序列影像组学模型对上皮性卵巢癌分型的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钱洛丹 吴慧 +3 位作者 牛广明 任嘉梁 崔艳芬 蔚纳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21-627,共7页
目的:比较传统影像特征与多序列影像组学模型在鉴别诊断Ⅰ型与Ⅱ型上皮性卵巢癌(EOC)中的效能,并验证传统模型与影像组学模型相结合能否提升预测EOC分型的效能。方法:搜集2015年1月-2019年6月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为EOC,且术前行MRI检查... 目的:比较传统影像特征与多序列影像组学模型在鉴别诊断Ⅰ型与Ⅱ型上皮性卵巢癌(EOC)中的效能,并验证传统模型与影像组学模型相结合能否提升预测EOC分型的效能。方法:搜集2015年1月-2019年6月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为EOC,且术前行MRI检查的61例患者,共80个病灶(Ⅰ型30个,Ⅱ型50个)。建立传统模型,包括常规MRI形态学特征及ADC值,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建立包括FS-T 2WI、DWI和T 1增强图像的影像组学模型,每个序列提取1070个影像组学特征,采用单变量分析和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法(LASSO)筛选重要特征,最后将传统模型与多序列组学模型相结合以建立混合模型。通过ROC曲线分析、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DCA)分析验证各模型的预测性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不同模型之间的AUC值差异。结果:传统模型显示出最高的性能,AUC为0.95(95%CI:0.90~0.99),混合模型的AUC为0.96(95%CI:0.9~1.0),混合模型的性能与传统模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准曲线分析结果表明,传统模型具有最高的可靠性。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了影像组学模型在早期区分两种肿瘤类型中的潜力。结论:传统模型可成为区分I型与II型EOC的有效工具,影像组学模型有可能在早期更好地区分EOC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卵巢肿瘤 组织学分型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纹理分析对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与评估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宋慧玲 崔艳芬 杨晓棠 《肿瘤影像学》 2020年第3期241-249,共9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常用定量参数图的纹理参数对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的疗效预测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4... 目的:探讨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常用定量参数图的纹理参数对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的疗效预测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4年9月—2018年10月在NAC前后均行DCE-MRI且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乳腺癌患者共63例,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依据,将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40例)和治疗无效组(23例),使用Omni-Kinetics软件从患者NAC前及NAC 4~8个周期后的DCE-MRI的4个参数图中各提取52个纹理参数,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对两组纹理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将有差异性的参数进行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选择与NAC疗效有关联性的纹理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根据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得出DCE-MRI纹理参数对乳腺癌NAC疗效的诊断效能。结果:从患者DCE-MRI常用的4个定量参数图(Ktrans、Kep、Ve、Vp)中共提取了208个纹理参数。化疗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NAC前的DCE-MRI Ktrans、Kep、Vp参数图中,分别有13、17、10个纹理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分别有1、7、3个纹理参数与NAC疗效相关联,而在Ve图中,未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纹理参数(P<0.05)。但上述参数AUC均小于0.8。NAC后的纹理参数及参数变化率可以评估NAC疗效,效能较好的参数主要有4个参数图中的体积数、游程长度不均匀性、Δ体积数、Δ游程长度不均匀性以及Ktrans图中的灰度不均匀性、Δ灰度不均匀性和Kep图中的Δ体素值总和、Δ灰度不均匀性,其AUC均较高,且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论:基于DCE-MRI定量参数图的纹理参数中,存在可以预测及评估乳腺癌NAC疗效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新辅助化疗 纹理参数
下载PDF
动态增强 MRI 定量与半定量分析在直肠癌术前 T、N 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5
3
作者 杨晓棠 张建新 +2 位作者 杜笑松 侯丽娜 黄宁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6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目的:评估动态增强 MRI(DCE-MRI)定量、半定量分析在直肠癌术前 T、N 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 MR 室2014年7月—2014年11月经肠镜病理证实的27例直肠癌患者影像资料。其中男18例,女9例,年龄45~73岁,此... 目的:评估动态增强 MRI(DCE-MRI)定量、半定量分析在直肠癌术前 T、N 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 MR 室2014年7月—2014年11月经肠镜病理证实的27例直肠癌患者影像资料。其中男18例,女9例,年龄45~73岁,此前均未经任何治疗。均于术前行 DCE-MRI,用 Omni-Kinetics 专用灌注软件进行后处理,同时获得容量转移常数(Ktrans )、速率常数(Kep )、细胞外血管外间隙容积比(Ve )等定量参数,以及达峰时间(TTP)、曲线下面积(AUC)、最大浓度(Max Conc)、最大斜率(Max Slope)等半定量参数。对正常肠壁与病变段肠壁的定量、半定量参数行独立样本 t 检验;采用秩和检验比较各定量、半定量参数在直肠癌术后病理 T、N 分期的差异,判断各参数的诊断价值。应用 ROC 曲线分析定量参数在 T、N 分期中的最佳诊断界点及敏感性、特异性。根据 TNM 对患者进行分期。结果正常肠壁与病变段肠壁的 Ktrans 值[(0.28±0.14) min -1 vs (1.33±0.86)min -1]、Kep值[(1.41±0.67)min -1 vs (3.56±0.72)min -1]、Max Conc(0.17±0.02 vs 0.29±0.09)、AUC(0.11±0.07 vs 0.23±0.11)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 =-6.270、-11.359、-2.487、-2.803,P 值均〈0.05)。在 T 分期为 T1~2的早期组与 T3~4的晚期组间 Ktrans值[0.66(0.12~1.35)min -1 vs 2.15(0.84~2.96) min -1]、Kep值[2.51(0.12~5.65)min -1 vs 4.05(3.18~6.68) min -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 值分别为-4.077、-2.281,P 值均〈0.05)。 N 分期中,淋巴结无转移组的 Ktrans 值(1.01±0.73)、Ve 值(0.29±0.18)、TPP(0.93±0.35)均低于转移组(1.75±0.84、0.54±0.29、1.14±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 值分别为-2.433、-2.832、-2.496, P 值均〈0.05)。结论 DCE-MRI 定量及半定量参数在判断正常肠壁与病变段肠壁、直肠癌的术前T、N 分期方面和病理有较高的相关性,对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定量参数 Ktrans值、Ve 值最佳诊断界点为直肠癌 T、N 分期提供了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磁共振成像 灌注成像 动态增强磁共振 肿瘤分期
原文传递
弥散峰度成像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程鑫涛 崔艳芬 杨晓棠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9年第6期531-536,共6页
目的探讨弥散峰度成像(DKI)定量参数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2016年12月—2018年5月山西省肿瘤医院直肠癌患者108例,其中女42例、男86例,年龄42~81岁,均行新辅助放... 目的探讨弥散峰度成像(DKI)定量参数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2016年12月—2018年5月山西省肿瘤医院直肠癌患者108例,其中女42例、男86例,年龄42~81岁,均行新辅助放化疗,并于新辅助放化疗后4~8周接受手术治疗。根据病理结果按肿瘤退缩评级系统(TRG)进行评分分级,TRG1~2级为新辅助放化疗疗效好,TRG 3~5级为新辅助放化疗疗效差。然后利用Matlab软件测得两组治疗前后的平均弥散系数(MD)、平均峰度系数(MK)和ADC,并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和组内相关系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8例患者术后评估疗效好者27例(25%),其中肿瘤退缩分级评分(TRG)1级5例,TRG 2级22例;疗效差者81例(75%),其中TRG 3级41例,TRG 4级26例,TRG 5级12例。新辅助放化疗前,疗效好者ADC与MD值均低于疗效差者,MK值高于疗效差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新辅助放化疗后,疗效好患者的MK值低于疗效差者,ADC与MD值显著高于疗效差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并且两组间的MD、ADC和MK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ROC曲线结果提示,新辅助放化疗后的治疗后MK值较其他参数在评估新辅助放化疗疗效好的曲线下面积大(0.823),诊断效能最高,当其最佳阈值为0.635时,敏感度为76.5%,特异度为63.0%。结论直肠癌DKI的MK、MD定量参数值和ADC值,尤其治疗后MK值,对于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疗效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局部进展期 化学疗法 辅助 弥散磁共振成像 表现扩散系数 平均弥散系数 平均峰度系数
原文传递
弥散峰度成像与直肠癌临床病理预后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程鑫涛 崔艳芬 杨晓棠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8年第5期388-393,共6页
目的 探讨弥散峰度成像(DKI)定量参数和表观扩散系数(ADC)与直肠癌临床病理预后因素之间的潜在关系,为临床预测评估直肠癌的恶性程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6年11月—2017年4月山西省肿瘤医院122例术前行MRI检查的直肠腺癌患者... 目的 探讨弥散峰度成像(DKI)定量参数和表观扩散系数(ADC)与直肠癌临床病理预后因素之间的潜在关系,为临床预测评估直肠癌的恶性程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6年11月—2017年4月山西省肿瘤医院122例术前行MRI检查的直肠腺癌患者的影像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女48例(39.3%)、男74例(60.7%),年龄42~81岁.利用相关软件测得平均表观扩散系数(MD)、平均峰度(MK)和ADC值,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ROC曲线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直肠癌高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与低MD值(r=-0.367、-0.240)和低ADC值(r=-0.391、-0.254)相关,不同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同样,不同组织病理学分级的MD值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负相关(r=-0.210,P<0.05);随着组织病理学分级的升高、淋巴结受累、瘤周血管浸润(LVI)或神经侵犯及环周切缘(CRM)受侵,MK值相应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呈正相关(r=0.478、0.206、0.237、0.228,P值均<0.05).MD、MK和ADC值均与淋巴结转移有相关(P值均<0.01)性;ROC曲线显示MK值较其他参数在诊断淋巴结转移与否的曲线下面积高为0.784(95%CI 0.703~0.865),当其阈值取0.984时,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5.9%和88.7%.结论直肠癌DKI定量参数值和ADC值,尤其MK值,与其重要的临床病理预后因素均有明显相关性,对于预测直肠癌患者预后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弥散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弥散峰度成像 预后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