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肿瘤标志物在监测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中的意义
被引量:
18
1
作者
崔红霞
韩存芝
+2 位作者
杜丽莉
荆结线
赵先文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0期842-84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CA153,CEA,TPS,CA125联合检测在监测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000例乳腺癌患者和245例良性疾病者的血清CA153,CEA,TPS,CA125水平,根据患者是否进行手术和术后有无转移分组,分别比较4项标志物和...
目的探讨血清CA153,CEA,TPS,CA125联合检测在监测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000例乳腺癌患者和245例良性疾病者的血清CA153,CEA,TPS,CA125水平,根据患者是否进行手术和术后有无转移分组,分别比较4项标志物和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结果乳腺癌术前患者与乳腺癌术后发生转移患者的CEA,CA153,TPS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术后发生转移的患者与术后无转移患者的CEA,CA153,TPS,CA125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个监测4项标志物,其敏感性均在术后转移患者中提高,与术前患者、术后无转移患者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4项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对术前患者的敏感性提高到56.72%,术后转移患者的敏感性提高到94.68%。CA153和CEA水平、TPS和CEA水平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分布有明显的相关性,r分别为0.410,0.396(P=0.0001)。结论分别检测四项标志物,其对术后转移患者的敏感性均更高,而联合检测对监测乳腺癌进展期、复发和转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乳腺癌
监测
复发转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食管鳞癌细胞自分泌白介素-32通过诱导上皮间质转化促进肿瘤恶性表型
被引量:
3
2
作者
杨昕
徐晓琴
孔鹏洲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114-2119,共6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细胞自分泌的白介素-32(interleukin-32,IL-32)对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析ESCC组织和正常组织中IL-32表达量差异,检测不同ESCC细胞系中IL-32表达;在高表...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细胞自分泌的白介素-32(interleukin-32,IL-32)对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析ESCC组织和正常组织中IL-32表达量差异,检测不同ESCC细胞系中IL-32表达;在高表达细胞中利用siRNA敲低IL-32表达,在低表达细胞系中过表达IL-32;通过MTT、Transwell实验等检测IL-32对ESCC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等表型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ESCC组织中IL-3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组织,ESCC细胞系中IL-3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食管上皮永生化细胞系Het-1A;敲低IL-32显著抑制ES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过表达IL-32促进ESCC细胞的恶性表型;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L-32促进ESCC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结论:ESCC细胞自分泌的IL-32可能通过促进ESCC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从而发挥促癌作用,抑制IL-32可能成为治疗ESCC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白介素-32
侵袭
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肠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测定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
49
3
作者
赵先文
江波
+1 位作者
韩存芝
荆洁线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6-288,共3页
目的评价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和CA242)单项或多项联合检测对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探讨其在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侵袭程度及肿瘤大体形态等临床特征方面的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134例大肠癌患者和200名健康人血清中...
目的评价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和CA242)单项或多项联合检测对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探讨其在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侵袭程度及肿瘤大体形态等临床特征方面的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134例大肠癌患者和200名健康人血清中CEA、CA199和CA242含量。结果大肠癌患者血清3种肿瘤标志物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均P<0.01);单项检测中,CEA和CA242的阳性率无差异,但均显著高于CA199;CEA+CA242联合检测和CEA+CA242+CA199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单项和CEA+CA199的联合及CA199+CA242的联合,但特异性低于单项检测。在dukesA、B、C及D期中,3项肿瘤标志物含量及检测的阳性率依次增高,总体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淋巴结转移患者的3项标志物含量及CA199、CA242的阳性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3项标志物含量随肿瘤侵袭程度的加深显著增高,但在组织病理分类和肿瘤大体形态中均无明显的差异。结论CEA、CA199及CA242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大肠癌诊断的敏感度,并对临床分期、判断淋巴结转移、肿瘤侵袭程度、进而进行有效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含量
测定
临床研究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
糖类抗原
原文传递
题名
肿瘤标志物在监测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中的意义
被引量:
18
1
作者
崔红霞
韩存芝
杜丽莉
荆结线
赵先文
机构
山西省肿瘤医院研究所病因室
出处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0期842-845,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血清CA153,CEA,TPS,CA125联合检测在监测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000例乳腺癌患者和245例良性疾病者的血清CA153,CEA,TPS,CA125水平,根据患者是否进行手术和术后有无转移分组,分别比较4项标志物和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结果乳腺癌术前患者与乳腺癌术后发生转移患者的CEA,CA153,TPS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术后发生转移的患者与术后无转移患者的CEA,CA153,TPS,CA125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个监测4项标志物,其敏感性均在术后转移患者中提高,与术前患者、术后无转移患者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4项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对术前患者的敏感性提高到56.72%,术后转移患者的敏感性提高到94.68%。CA153和CEA水平、TPS和CEA水平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分布有明显的相关性,r分别为0.410,0.396(P=0.0001)。结论分别检测四项标志物,其对术后转移患者的敏感性均更高,而联合检测对监测乳腺癌进展期、复发和转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乳腺癌
监测
复发转移
Keywords
Tumor marker
Breast cancer
Monitor
Relapse and transfer
分类号
R737.9 [医药卫生—肿瘤]
R734.2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食管鳞癌细胞自分泌白介素-32通过诱导上皮间质转化促进肿瘤恶性表型
被引量:
3
2
作者
杨昕
徐晓琴
孔鹏洲
机构
山西
医科大学转化医学
研究
中心
山西
医科大学细胞生理学教育部重点实验
室
山西
医科大学病理教研
室
山西省
肿瘤
医院
肿瘤
研究所
病因
室
出处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114-211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2072746)。
文摘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细胞自分泌的白介素-32(interleukin-32,IL-32)对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析ESCC组织和正常组织中IL-32表达量差异,检测不同ESCC细胞系中IL-32表达;在高表达细胞中利用siRNA敲低IL-32表达,在低表达细胞系中过表达IL-32;通过MTT、Transwell实验等检测IL-32对ESCC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等表型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ESCC组织中IL-3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组织,ESCC细胞系中IL-3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食管上皮永生化细胞系Het-1A;敲低IL-32显著抑制ES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过表达IL-32促进ESCC细胞的恶性表型;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L-32促进ESCC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结论:ESCC细胞自分泌的IL-32可能通过促进ESCC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从而发挥促癌作用,抑制IL-32可能成为治疗ESCC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
食管鳞癌
白介素-32
侵袭
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
Keywords
ESCC
IL-32
migration
invasion
EMT
分类号
R735.1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肠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测定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
49
3
作者
赵先文
江波
韩存芝
荆洁线
机构
山西省
肿瘤
医院
肿瘤
研究所
病因
室
山西省
肿瘤
医院
肛肠科
出处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6-288,共3页
文摘
目的评价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和CA242)单项或多项联合检测对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探讨其在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侵袭程度及肿瘤大体形态等临床特征方面的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134例大肠癌患者和200名健康人血清中CEA、CA199和CA242含量。结果大肠癌患者血清3种肿瘤标志物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均P<0.01);单项检测中,CEA和CA242的阳性率无差异,但均显著高于CA199;CEA+CA242联合检测和CEA+CA242+CA199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单项和CEA+CA199的联合及CA199+CA242的联合,但特异性低于单项检测。在dukesA、B、C及D期中,3项肿瘤标志物含量及检测的阳性率依次增高,总体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淋巴结转移患者的3项标志物含量及CA199、CA242的阳性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3项标志物含量随肿瘤侵袭程度的加深显著增高,但在组织病理分类和肿瘤大体形态中均无明显的差异。结论CEA、CA199及CA242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大肠癌诊断的敏感度,并对临床分期、判断淋巴结转移、肿瘤侵袭程度、进而进行有效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大肠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含量
测定
临床研究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
糖类抗原
Keywords
Colorectal neoplasms
CEA
CA19-9
CA242
分类号
R735.34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肿瘤标志物在监测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中的意义
崔红霞
韩存芝
杜丽莉
荆结线
赵先文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8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食管鳞癌细胞自分泌白介素-32通过诱导上皮间质转化促进肿瘤恶性表型
杨昕
徐晓琴
孔鹏洲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肠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测定与临床研究
赵先文
江波
韩存芝
荆洁线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4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