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分流1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申长生 李波 成亚东 《河北医药》 CAS 2001年第3期198-199,共2页
目的 探讨 3 16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 14例 ( 4 .43 % )残余分流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 对单纯室间隔缺损、多发室间隔缺损、室间隔膜部瘤、高位缺损、法洛四联症等残余分流进行分析。结果 残余分流主要原因是技术问题。对于直... 目的 探讨 3 16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 14例 ( 4 .43 % )残余分流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 对单纯室间隔缺损、多发室间隔缺损、室间隔膜部瘤、高位缺损、法洛四联症等残余分流进行分析。结果 残余分流主要原因是技术问题。对于直径 <0 .5cm无症状者 ,可观察治疗 ,≥ 0 .5cm有症状或进行性肺动脉压增高者 ,应及早二次手术。结论 术中仔细探查、提高技术水平是预防残余分流的关键 ,根据情况适时治疗残余分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残余分流 修补术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32例 被引量:2
2
作者 申长生 杜起军 +2 位作者 张文斌 郝卫忠 刘菊红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5年第8期818-819,共2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的方法.方法患者取平卧或半卧位 ,超声定位,确定进针点和方向,用中心静脉导管在左心前区第5肋间心脏浊音界内2~4cm 穿刺,置管深度6~12cm.结果 32例均1次穿刺成功,无并发症.置管放液后症状很...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的方法.方法患者取平卧或半卧位 ,超声定位,确定进针点和方向,用中心静脉导管在左心前区第5肋间心脏浊音界内2~4cm 穿刺,置管深度6~12cm.结果 32例均1次穿刺成功,无并发症.置管放液后症状很快缓解,除6例晚期肿瘤患者带管自动出院外,其他置管时间5~47d,平均14d,单例累积引流总量最少1 260ml,最多14 100ml,平均2 760ml.4例肿瘤性心包积液患者通过全身化疗和心包腔内注射化疗药物的治疗,3例积液消失,1例死于消化道大出血;17例结核性心包积液患者引流加全身抗痨及激素治疗,积液消失.3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迟发型心包积液患者和2例原因不明者,均经引流抗菌消炎后积液消失.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大量心包积液是一项集急救、诊断和治疗为一体的综合性治疗方法.具有方便、安全、有效、畅通、利于给药和导管可留置时间长的特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积液 中心静脉导管 引流
下载PDF
不同类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近期疗效比较
3
作者 闫跃中 成亚东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74-575,共2页
风湿性慢性心肌损害与术中心肌损伤导致心肌功能障碍呈现低心排出量是风湿性心脏病术后常见并发症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为探讨不同类型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术后心功能和病死率的关系,我们对9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术后低心排出量与30d内死亡... 风湿性慢性心肌损害与术中心肌损伤导致心肌功能障碍呈现低心排出量是风湿性心脏病术后常见并发症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为探讨不同类型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术后心功能和病死率的关系,我们对9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术后低心排出量与30d内死亡发生情况作定量分析,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术后近期 同类型 疗效比较 换瓣 风湿性心脏病 心肌功能障碍 慢性心肌损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