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应用曲安奈德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红波 孙凤仙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7年第10期785-786,共2页
玻璃体手术中应用曲安奈德(TA)附着于玻璃体的性质.提高了玻璃体的可视性,使玻璃体切除更为彻底.使各种操作更为容易,提高了手术效率及成功率。另外曲安奈德注射液系一种长效糖皮质激素制剂,术中采用其玻璃体腔内注射临床中显示... 玻璃体手术中应用曲安奈德(TA)附着于玻璃体的性质.提高了玻璃体的可视性,使玻璃体切除更为彻底.使各种操作更为容易,提高了手术效率及成功率。另外曲安奈德注射液系一种长效糖皮质激素制剂,术中采用其玻璃体腔内注射临床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且无明显的近期视网膜毒副作用,为临床上治疗黄斑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注射液 玻璃体视网膜 手术中应用 临床观察 糖皮质激素制剂 玻璃体腔内注射 玻璃体切除 手术效率
下载PDF
手术显微镜在常规视网膜脱离复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素芳 李宏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2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联合间接眼底镜下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32只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在显微镜联合间接眼底镜下施行巩膜外冷凝、环扎、外垫压、放液、注气等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术前、术中详细检查眼底,寻找所有裂孔及变... 目的探讨显微镜联合间接眼底镜下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32只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在显微镜联合间接眼底镜下施行巩膜外冷凝、环扎、外垫压、放液、注气等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术前、术中详细检查眼底,寻找所有裂孔及变性区,予以封闭。结果术后随访1~12个月,32例患者中31例1次手术达到解剖复位,治愈率97.2%,术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中放液时引起视网膜下出血1例,视网膜表面出血3例,术后视网膜下液延缓吸收10例,均在术后1周内吸收;术后眼压升高8例,6例经药物治疗,2例经前房穿刺眼压降低;6例气体填充眼出现晶状体后囊下混浊,随气体吸收于2周内消失;术后玻璃体混浊加重15例,经药物治疗13例恢复至术前水平;1例由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加重,引起新裂孔,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后视网膜复位良好。结论显微镜联合间接眼底镜下治疗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具有操作简单、定位准确、视野清晰、手术时间短、复位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不失为一种值得推荐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显微镜 间接眼底镜
下载PDF
LASIK术前眼底病变的临床处理及意义
3
作者 刘君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3年第6期446-448,共3页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前光凝周边视网膜变性区和裂孔,预防近视眼LASIK术后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LASIK术前,对经间接检眼镜检查发现有周边视网膜变性和视网膜裂孔的31例(40只眼)近视患者,进行三面镜检查,并...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前光凝周边视网膜变性区和裂孔,预防近视眼LASIK术后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LASIK术前,对经间接检眼镜检查发现有周边视网膜变性和视网膜裂孔的31例(40只眼)近视患者,进行三面镜检查,并予532mm眼底激光治疗,眼底激光光凝术后2周后行LASIK手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LASIK术后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中心视力无下降,视网膜在位,眼底局部色素斑形成良好,未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出血及其它并发症。结论LASIK术前详细检查视网膜病变,对视网膜变性区及裂孔采用532nm激光进行预防性治疗,是预防视网膜脱离的有效临床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 视网膜变性 视网膜裂孔 532 nm激光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勤 刘君 陈连英 《中国实用医刊》 2019年第5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玻璃体切割术(PPV)后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原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长治市人民医院行PPV治疗的PDR患者199例(203眼)。比较行PPV前应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与未... 目的探讨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玻璃体切割术(PPV)后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原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长治市人民医院行PPV治疗的PDR患者199例(203眼)。比较行PPV前应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与未应用抗VEGF治疗者NVG发生率,比较行PPV前曾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治疗与未行PRP治疗者NVG发生率。并回顾性分析PPV术后发生NVG的原因。结果199例(203眼)中发生NVG者7例。其中,PPV前应用抗VEGF治疗者中发生NVG 4例,未应用抗VEGF治疗者发生NVG 3例,二者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PPV前曾行PRP治疗者中发生NVG 1例,未行PRP者发生NVG 6例,二者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生NVG的7例患者中,术后均未及时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视网膜光凝。术后发生视网膜再脱离1例,围术期血糖不平稳5例。结论术中视网膜光凝效果、术后视网膜再脱离及多次手术、围术期血糖不平稳均是术后NVG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原文传递
高度近视后巩膜加固术后眼后部血流动力学的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红波 翟敏 孙凤仙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15期60-62,共3页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成像(CDI)探讨高度近视的眼后部血流动力学情况,以及后巩膜加固术对其眼后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单眼为高度近视,对侧眼为正视眼或低度近视眼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将40例患者的80眼分为高度...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成像(CDI)探讨高度近视的眼后部血流动力学情况,以及后巩膜加固术对其眼后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单眼为高度近视,对侧眼为正视眼或低度近视眼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将40例患者的80眼分为高度近视组(40眼)和对照组(40眼)。高度近视组接受单眼后巩膜加固术,在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用CDI测量双眼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平均血流速度(AV),并计算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分析高度近视组眼后部血流动力学情况,观察后巩膜加固术对眼后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术前两组眼动脉PSV、EDV、AV、RI、P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状后动脉PSV、EDV、AV较对照组减低[视网膜中央动脉:(8.90±1.76)cm/s比(13.08±2.74)cm/s、(6.01±2.60)cm/s比(7.46±1.84)cm/s、(3.21±1.64)cm/s比(5.14±1.02)crrds,睫状后动脉:(10.31±7.62)cm/s比(16.23±6.54)cm/s、(3.62±3.01)cm/s比(5.01±2.42)cm/s、(6.21±3.14)cm/s比(8.21±3.46)cm/s],RI较对照组升高(0.79±0.14比0.64±0.16、0.81±O.10比0.74±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1、3、6个月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动脉各血流动力学参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度近视侧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低于对照侧,后巩膜加固术并不能改善其眼后部血流动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参数 眼后巩膜加固术 高度近视 眼后部 术后 视网膜中央动脉 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 睫状后动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