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期间的抗凝管理——当前实践与未来方向
1
作者 高汉铭 卢俊宇 杜中涛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458-1467,共10页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重症监护中支持心肺功能的先进技术,尤其在治疗心源性休克和严重呼吸衰竭中具有显著疗效。然而,ECMO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出血和血栓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抗凝管理成为关键。本文系统回顾现有的ECMO抗凝管理研...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重症监护中支持心肺功能的先进技术,尤其在治疗心源性休克和严重呼吸衰竭中具有显著疗效。然而,ECMO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出血和血栓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抗凝管理成为关键。本文系统回顾现有的ECMO抗凝管理研究和相关指南/专家共识,分析ECMO治疗期间抗凝管理的生理基础,讨论抗凝药物的选择与作用机制、抗凝监测手段及目标、抗凝管理的影响因素及个体化抗凝管理策略、出血及血栓的风险管理与治疗、不同患者群体的个体化抗凝管理策略。针对ECMO治疗期间抗凝管理的挑战与争议,本文强调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并探讨未来研究的方向,如新型抗凝药物的开发、精准监测手段的应用,以及多学科协作的必要性,以优化临床实践并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抗凝管理 抗凝药物 监测指标 个体化治疗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高汉铭 周开焕 卢俊宇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450-1457,共8页
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一种高级的体外循环技术,能够暂时替代或辅助心脏/肺脏的功能,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患者提供必要的生命支持。然而,尽管ECMO在改善氧合状态和降低长期肺功能损害等方面显示出显著效果,但是其在应用过程... 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一种高级的体外循环技术,能够暂时替代或辅助心脏/肺脏的功能,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患者提供必要的生命支持。然而,尽管ECMO在改善氧合状态和降低长期肺功能损害等方面显示出显著效果,但是其在应用过程中仍伴随着高并发症和死亡风险。本文就ECMO治疗ARDS的发展历史、适应证和禁忌证、技术发展、临床疗效、并发症及预后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优化ECMO在ARDS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体外膜肺氧合 临床疗效 并发症 预后因素 综述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对药物药代动力学的影响——现状、挑战与未来方向
3
作者 韦永先 高汉铭 +1 位作者 卢俊宇 秦科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468-1476,共9页
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一种重要的生命支持技术,在治疗危重症患者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ECMO系统的复杂性对患者药物治疗的管理提出了挑战。本文总结ECMO如何通过药物的吸附、分布容积和清除率来影响不同类别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一种重要的生命支持技术,在治疗危重症患者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ECMO系统的复杂性对患者药物治疗的管理提出了挑战。本文总结ECMO如何通过药物的吸附、分布容积和清除率来影响不同类别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同时,本文还讨论在成人、儿童等不同患者群体中ECMO治疗对药物药代动力学影响的差异,以及ECMO联合肾脏替代治疗对药物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此外,本文分析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从事ECMO技术的医护人员提供参考,优化ECMO患者药物治疗的个体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药代动力学 药物吸附 肾脏替代治疗 抗菌药物 个体化治疗
下载PDF
不同拔管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拔管中的效果比较
4
作者 赵茹茹 刘远波 +2 位作者 黄一洪 高汉铭 黄德斌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157-1162,共6页
目的比较3种不同拔管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3年7月至1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Excel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负压组、... 目的比较3种不同拔管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3年7月至1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Excel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负压组、正压1组和正压2组,每组4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负压组采用负压拔管技术拔除气管导管;正压组采用正压拔管技术拔管,其中正压1组正压拔管的压力支持(PS)为7 cmH2O(1 cmH2O≈0.098 kPa)、呼气末正压(PEEP)为5 cmH2O,正压2组正压拔管的PS为15 cmH2O、PEEP为10 cmH2O。主要结局指标为拔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呼吸急促、严重咳嗽、咽喉疼痛、上气道阻塞痉挛、拔管失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次要结局指标为拔管前及拔管后1、15、30 min时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异情况。结果最终各组纳入42例患者。3组患者性别、年龄、导管留置天数、机械通气时间、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导管型号、诊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3组患者呼吸急促、严重咳嗽、咽喉疼痛、上气道阻塞痉挛、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拔管失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正压1组和正压2组拔管后呼吸急促、严重咳嗽、咽喉疼痛、上气道阻塞痉挛、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发生率均低于负压组(7.14%、9.52%比33.33%,7.14%、4.76%比28.57%,61.90%、52.38%比88.10%,11.90%、19.05%比45.24%,7.14%、7.14%比30.95%,4.76%、2.38%比28.57%,均P<0.05),而正压1组与正压2组拔管相关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拔管后30 min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时间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45.792、49.749、22.486、23.622、242.664,均P<0.01);血氧饱和度组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35,P=0.024),其中正压1组和正压2组拔管后1 min和30 min血氧饱和度均高于负压组(拔管后1 min:0.97±0.02、0.97±0.02比0.95±0.02,拔管后30 min:1.00±0.01、1.00±0.01比0.99±0.02,均P<0.05);心率、血氧饱和度交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512、7.226,均P<0.01)。结论与负压拔管技术相比,正压拔管技术可以有效减少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急促、严重咳嗽、咽喉疼痛、上气道阻塞痉挛、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等拔管相关并发症,有利于维持拔管后30 min内患者血氧饱和度的稳定,临床应用效果更佳,建议采用低压力拔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管技术 临床应用效果 并发症 风险管理 护理
原文传递
血必净联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在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远波 梁红斌 +2 位作者 曾明昊 陈捷 黄一洪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15期1927-1930,共4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64例脓毒症合并AKI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CRRT,观察组给予CRRT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64例脓毒症合并AKI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CRRT,观察组给予CRRT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第8天血肌酐、血尿素氮、血胱抑素C、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尿肾损伤分子1(KIM-1)、血白细胞介素18(IL-18)、氧合指数、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量表Ⅱ(APACHEⅡ)评分以及总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血肌酐、血尿素氮、血胱抑素C、尿NGAL、尿KIM-1、血IL-18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治疗后第8天观察组的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氧合指数呈上升趋势,APACHEⅡ评分呈下降趋势,且治疗后第8天观察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CRRT比较,血必净注射液联合CRRT应用于脓毒症合并AKI患者可更有效地减轻肾损伤,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血必净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肾功能 预后
下载PDF
血必净治疗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远波 曾明昊 黄一洪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1299-1302,共4页
急性肾损伤是脓毒症患者常见的合并症,病死率较高,其致病机制复杂。血必净具有抗炎、改善凝血功能、改善血管内皮和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临床上将其用于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效果显著。本文就血必净治疗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治疗... 急性肾损伤是脓毒症患者常见的合并症,病死率较高,其致病机制复杂。血必净具有抗炎、改善凝血功能、改善血管内皮和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临床上将其用于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效果显著。本文就血必净治疗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治疗的作用机制及效果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作用机制 疗效 综述
下载PDF
ICU复杂腹腔感染患者病原菌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刘远波 张洪宾 +1 位作者 曾明昊 黄一洪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7年第9期845-848,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ICU)内复杂腹腔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6-12岑溪市人民医院ICU收治的82例确诊为复杂腹腔感染且有腹腔病原学资料的临床资料,分析腹腔细菌学分布情况。结果 (1)复杂腹腔感染病原菌的分布:...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ICU)内复杂腹腔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6-12岑溪市人民医院ICU收治的82例确诊为复杂腹腔感染且有腹腔病原学资料的临床资料,分析腹腔细菌学分布情况。结果 (1)复杂腹腔感染病原菌的分布:革兰氏阴性菌52.7%(58/110),真菌29.1%(32/110),革兰氏阳性菌18.2%(20/110);(2)医院获得性感染组发生真菌感染的比例高于社区获得性感染组(P<0.05);(3)放弃/死亡组较存活组更容易发生真菌感染与混合细菌感染(P<0.05),同时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更高(P<0.05)。结论复杂腹腔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发生率较高;腹部手术后腹腔真菌(主要是白色念珠菌)以及混合感染发生率较高,且影响预后,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感染 病原菌 重症医学科
下载PDF
156例ICU脑死亡后潜在器官捐献者综合管理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高汉铭 黄一洪 +2 位作者 张洪宾 李忆梅 刘远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15期2696-2698,共3页
目的:研究对基层医院ICU内脑死亡后潜在器官捐献者的管理,以期提高器官捐献者的器官维护成功率及捐献率。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ICU脑死亡后潜在器官捐献者156例。通过汇总、分析研究期限内脑死亡后潜在器官捐献者的病种... 目的:研究对基层医院ICU内脑死亡后潜在器官捐献者的管理,以期提高器官捐献者的器官维护成功率及捐献率。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ICU脑死亡后潜在器官捐献者156例。通过汇总、分析研究期限内脑死亡后潜在器官捐献者的病种、器官功能维护手段及有效率、与家属沟通的方法技巧、潜在器官捐献者的家庭基本情况,达成或无法达成捐献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策,提高脑死亡后潜在器官捐献者的器官维护成功率及捐献率。结果:成功实施器官捐献29例,共获取大器官70个,其中肝脏20个,肾脏42个,心脏2个,肺脏4个,胰腺2个;大器官获取比1∶2.41,实际捐献者占潜在捐献者的18.6%,岑溪市每百万人口器官捐献率为40。结论:通过对脑死亡后潜在器官捐献者的有效综合管理,有利于提高潜在器官捐献者的捐献率及器官获取率,提高获取器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脑死亡 潜在器官捐献者 捐献器官 器官捐献综合管理
下载PDF
浅谈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9
作者 严晓夏 赵茹茹 +2 位作者 王静 李惠华 李忆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12期100-101,共2页
分析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脑出血中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12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予以预见性护理程序、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负面情绪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 分析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脑出血中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12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予以预见性护理程序、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负面情绪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脑出血护理中应用价值较高,对改善神经功能与负面情绪均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预见性护理程序 神经功能 HAMA、HAMD 并发症
下载PDF
ICU气管插管患者拔管护理管理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杨源 赵茹茹 +1 位作者 赵红燕 刘洪榕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8期70-72,共3页
ICU急危重症患者多数存在气体交换障碍或呼吸衰竭等不良情况,无法维持正常呼吸,这时医师通常会选择及时采取机械通气治疗方案以辅助患者进行有效呼吸。随着患者病情的好转,ICU气管插管患者需要及时拔除插管以免引发肺部感染,但在拔管过... ICU急危重症患者多数存在气体交换障碍或呼吸衰竭等不良情况,无法维持正常呼吸,这时医师通常会选择及时采取机械通气治疗方案以辅助患者进行有效呼吸。随着患者病情的好转,ICU气管插管患者需要及时拔除插管以免引发肺部感染,但在拔管过程中也存在诸多护理风险,需要开展科学且高效的护理管理措施以减少拔管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气管插管 气管拔管 护理管理
下载PDF
N末端脑钠肽前体联合浅快呼吸指数在心功能不全患者撤机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高汉铭 曾明昊 +3 位作者 黄一洪 张洪宾 李忆梅 刘远波 《微创医学》 2024年第5期516-520,共5页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联合浅快呼吸指数(RSBI)在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机械通气撤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100例合并心功能不全需要行机械通气≥24 h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过自主呼吸试验(SBT)3...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联合浅快呼吸指数(RSBI)在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机械通气撤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100例合并心功能不全需要行机械通气≥24 h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过自主呼吸试验(SBT)30 min后撤机,根据撤机结果分为成功组与失败组。记录撤机前、撤机成功后48 h或撤机后48 h内重新上机时的血清NT-proBNP、RSBI、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用ROC曲线及回归分析NT-proBNP和RSBI在机械通气撤离中的预测作用。结果100例患者中撤机成功68例(成功组),撤机失败32例(失败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血气分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撤机前、撤机后,成功组患者的NT-proBNP、RSBI均低于失败组;两组撤机后NT-proBNP、RSBI均较撤机前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撤机前,两组氧合指数(PO_(2)/Fi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后,两组患者的PO2/FiO2均降低,且失败组低于成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撤机前比较,两组患者的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后,成功组pH值高于失败组(P<0.05)。NT-proBNP、RBSI预测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失败的截断值分别为733.46 ng/L、76.75次·min^(-1)·L^(-1)。NT-proBNP≤733.46 ng/L患者的撤机成功率高于NT-proBNP>733.46 ng/L患者的撤机成功率(86.53%vs.47.91%,P<0.05)。RSBI≤76.75次·min^(-1)·L^(-1)患者的撤机成功率高于RSBI>76.75次·min^(-1)·L^(-1)患者的撤机成功率(85.96%vs.44.18%,P<0.05)。NT-pro BNP≤733.46 ng/L且RBSI≤76.75次·min^(-1)·L^(-1)患者撤机成功率为100%(40/40),均高于NT-pro BNP≤733.46 ng/L或RBSI≤76.75次·min^(-1)·L^(-1)患者的撤机成功率(均P<0.05)。结论NT-proBNP联合RSBI在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机械通气患者撤机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气机撤除法 N末端脑钠肽前体 浅快呼吸指数 心功能不全 机械通气
下载PDF
医院内脑死亡后器官捐献意愿影响因素的调查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洪宾 刘远波 +2 位作者 黄一洪 曾明昊 李亿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1期169-170,共2页
分析医院内脑死亡后器官捐献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08-2020.08本院ICU、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新生儿病房的所有符合条件的潜在器官捐献者家属共78名为研究对象,通过器官捐献量表对其开展评估,后依据评估结果分成高器官... 分析医院内脑死亡后器官捐献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08-2020.08本院ICU、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新生儿病房的所有符合条件的潜在器官捐献者家属共78名为研究对象,通过器官捐献量表对其开展评估,后依据评估结果分成高器官捐献意愿组和低器官捐献意愿组,观察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性,分析影响医院内脑死亡后器官捐献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高器官捐献意愿组和低器官捐献意愿组在居住地、是否认识其他捐献者或者家属、家庭月收入、是否知晓捐献程序及捐献途径以及是否具备传统观念上存在较大差异(P<0.05)。将上述差异资料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居住地、认识其他捐献者或者家属、家庭月收入、捐献知识知晓度以及传统观念均是影响医院内脑死亡后器官捐献意愿的主要因素。结论:影响医院内脑死亡后器官捐献意愿的因素较多,需要医院对家属加强器官捐献知识宣教,以提升其对器官捐献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捐献意愿 医院 脑死亡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危重症患者家属需求评估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杨源 刘洪榕 +2 位作者 卢依颖 李淼丽 张鸿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7期301-301,304,共2页
对危重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该关注到多种影响的影响,需要思考陪同家属提出的各项需求,在概念界定基础上分析家属呈现出的心理认知特点,在需求评估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利于满足家属对临床治疗和护理服务提出的需求。... 对危重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该关注到多种影响的影响,需要思考陪同家属提出的各项需求,在概念界定基础上分析家属呈现出的心理认知特点,在需求评估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利于满足家属对临床治疗和护理服务提出的需求。护理人员应该向家属告知患者的病情,在有效沟通基础上制定弹性化的护理管理方案,通过多种护理工作开展满足危重症患者家属提出的各项护理需求,在分析需求和满足感之间关系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患者 患者家属 需求评估 护理干预
下载PDF
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赵红燕 李忆梅 +2 位作者 杨源 赵茹茹 黄一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7期142-143,共2页
以患有重症颅脑损伤疾病(SBI)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应用综合护理方法,探讨该种护理方法所产生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病人均患有SBI疾病,临床研究时间为1年,从2019年4月到下一年同期,共计62例,平均分为两组,各31例,以“对照”和“干预”作... 以患有重症颅脑损伤疾病(SBI)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应用综合护理方法,探讨该种护理方法所产生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病人均患有SBI疾病,临床研究时间为1年,从2019年4月到下一年同期,共计62例,平均分为两组,各31例,以“对照”和“干预”作为两组病人的组别名称,前者以常规护理为主,后者实施综合护理,对比相关数据结果。结果:无论是在相关功能评分,还是在并发症发生率,干预组的情况都比对照组要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SBI病人,在其临床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可加快病人术后功能恢复,并发症风险控制效果良好,所获得的临床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因此,建议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综合护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颅内压与中心静脉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15
作者 杨悦华 赖汉媛 李忆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14-15,共2页
探究颅内压与中心静脉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护理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60例颅内压与中心静脉压监测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ICU住院时间更短、颅内压更低... 探究颅内压与中心静脉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护理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60例颅内压与中心静脉压监测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ICU住院时间更短、颅内压更低、住院费用更少,护理后VAS、NIHSS评分更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内压与中心静脉压监测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予以综合护理,能有效减轻疾病对神经功能进一步损害,减轻患者痛苦,对预防并发症发生,促使患者更快康复,减轻医疗负担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颅内压 中心静脉压监测 综合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