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活性粉末混凝土热物理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
16
1
作者
鞠杨
刘红彬
+3 位作者
刘金慧
田开培
危松
郝松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84-1605,共22页
通过高温试验获得了不同钢纤维掺量RPC的热传导、热扩散、比热容和热膨胀等热物理性质,分析了RPC热物理性质随温度和钢纤维掺量变化的规律,并与普通高强和高性能混凝土的热物理性质进行了对比.建立了RPC热物性参数随温度和钢纤维掺量变...
通过高温试验获得了不同钢纤维掺量RPC的热传导、热扩散、比热容和热膨胀等热物理性质,分析了RPC热物理性质随温度和钢纤维掺量变化的规律,并与普通高强和高性能混凝土的热物理性质进行了对比.建立了RPC热物性参数随温度和钢纤维掺量变化的经验关系.利用传热学和固体物理方法分析了RPC传热过程与热传导性质变化的微观物理机制,推导了RPC的比热容和热膨胀系数的理论表达式,利用理论模型定量地分析了温度和钢纤维对RPC比热容和热膨胀性质的不同影响,并给出了判别条件,理论预测与试验观测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热物理性质
高温
钢纤维
热传导
比热容
热膨胀
原文传递
高应变率下RPC动态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鞠杨
盛国华
+1 位作者
刘红彬
王会杰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37-1451,共15页
利用5种钢纤维掺量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圆柱形试件的SHPB冲击压缩实验研究了10×100~1.1×102s?1应变率范围内RPC的动态力学性能,分析了不同应变率和钢纤维掺量下RPC的应力波动特征、破坏模式、强度及耗能能力的变化规律以...
利用5种钢纤维掺量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圆柱形试件的SHPB冲击压缩实验研究了10×100~1.1×102s?1应变率范围内RPC的动态力学性能,分析了不同应变率和钢纤维掺量下RPC的应力波动特征、破坏模式、强度及耗能能力的变化规律以及应变率和钢纤维掺量的影响.提出了不同应变率和钢纤维掺量条件下RPC动态应力-应变响应的基本模式与本构模型.研究表明:应力波作用下素RPC的应力响应高于应变响应,脆性特征显著.掺入适量钢纤维后,RPC碎裂时的应变率和变形能力较素RPC有明显提高.相同钢纤维掺量下,应变率增加时,RPC的峰值抗压强度、峰值应变和残余应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残余应变提高的幅度最大.相同应变率条件下,提高钢纤维掺量对于改善RPC碎裂后的残余变形能力作用不大.钢纤维对RPC峰值抗压强度和峰值变形能力的影响不同,相同应变率下,钢纤维率不超过1.75%时,峰值抗压强度随纤维率增加而增加;纤维率超过1.75%后,峰值抗压强度开始逐步下降;峰值应变随钢纤维掺量增加而持续增大.相同应变率下,从冲击开始至残余变形阶段RPC的总耗能Edisp随钢纤维掺量增加而逐步提高,但纤维率超过2%后总耗能Edisp则开始逐步下降.不同变形阶段钢纤维对RPC耗能所起的作用不同.钢纤维率不超过2%时,钢纤维对提高峰值变形前耗能的作用大于对提高峰值变形后耗能的作用.应变率对总耗能和各阶段耗能均有显著影响,应变率越高,各阶段的耗能越大,动态冲击时的韧性越好.给出了RPC峰值抗压强度、峰值变形、残余变形,以及各阶段耗能随应变率和钢纤维率变化的经验模型.采用标准化的应力和应变作为广义应力与广义应变,以应变率和钢纤维率为界,将RPC的动态应力-应变响应模式简化为4类基本模型,并给出了每类模型的数学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高应变率
动态强度
耗能
动态应力-应变响应
原文传递
RPC高温爆裂的微细观孔隙结构与蒸汽压变化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
14
3
作者
鞠杨
刘红彬
+3 位作者
田开培
刘金慧
王里
葛志顺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1-152,共12页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高温下易发生爆裂破坏,升温时RPC微细观孔隙结构与内部蒸汽压的变化与爆裂密切相关.本文采用压汞和SEM方法测试了素RPC200在室温至350°C七个温度水平下的微细观孔隙结构特征,分析了比孔体积、阀值孔径、最可几...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高温下易发生爆裂破坏,升温时RPC微细观孔隙结构与内部蒸汽压的变化与爆裂密切相关.本文采用压汞和SEM方法测试了素RPC200在室温至350°C七个温度水平下的微细观孔隙结构特征,分析了比孔体积、阀值孔径、最可几孔径等孔隙特征参数随温度变化的规律.通过自行研制的蒸汽压装置量测并分析了温升过程中素RPC200内部蒸汽压的变化机制.采用"薄壁球"模型定量分析了孔隙内部蒸汽压引发RPC爆裂的力学机理,并给出了球壁任意点的应力随饱和蒸汽压q(T)、球壁特征尺寸K变化的力学计算模型.研究表明:随温度升高,素RPC200的比孔体积、平均孔径、阈值孔径、最可几孔径等孔隙特征参数明显增大,200°C是阈值孔径和最可几孔径明显增加的门槛温度.单位质量的RPC孔隙体积增大主要来自于过渡孔与毛细孔的数量与体积增加.由于未形成有利于蒸发水逃逸的孔隙通道,快速达到饱和且难以有效释放的内部蒸汽压是导致RPC高温爆裂的直接原因.作者利用"薄壁球"模型给出了对爆裂起控制作用的壁厚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
高温
爆裂
孔隙结构
蒸汽压
微细观
压汞法
原文传递
基于CT图像分析的准脆性材料轴压损伤研究
被引量:
10
4
作者
朱红光
易成
+1 位作者
单海霞
张伟泽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6-822,共7页
借助CT扫描获得了压缩破坏过程混凝土材料的内部密度分布特征,对CT图像进行分区讨论,通过分析微裂纹演化所引起的灰度变化,采用分形Rd指标来描述分区位置线上灰度变化及统计规律,并基于Rd指标定义了一个损伤变量.研究表明:1)所有位置线...
借助CT扫描获得了压缩破坏过程混凝土材料的内部密度分布特征,对CT图像进行分区讨论,通过分析微裂纹演化所引起的灰度变化,采用分形Rd指标来描述分区位置线上灰度变化及统计规律,并基于Rd指标定义了一个损伤变量.研究表明:1)所有位置线上灰度变化的Rd总值随荷载增大呈二次减小规律,这是微裂纹演化的不断局部化所致;2)不同的荷载阶段Rd值变化不同,荷载水平从零增大到0.6时,所有位置线上灰度变化的Rd值都下降较快,从0.6到0.9的过程,各位置线上Rd值上下波动;从0.9到主裂纹贯通,大部分位置线Rd值减小,靠近贯通区域的位置线上Rd值则略有增大;3)定义的损伤度与荷载成二次增大关系,这与实际相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微裂纹演化
CT
Rd指标
原文传递
题名
活性粉末混凝土热物理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
16
1
作者
鞠杨
刘红彬
刘金慧
田开培
危松
郝松
机构
中国矿业大
学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84-1605,共2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5097412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批准号:2010CB226804)
北京市教委共建项目资助
文摘
通过高温试验获得了不同钢纤维掺量RPC的热传导、热扩散、比热容和热膨胀等热物理性质,分析了RPC热物理性质随温度和钢纤维掺量变化的规律,并与普通高强和高性能混凝土的热物理性质进行了对比.建立了RPC热物性参数随温度和钢纤维掺量变化的经验关系.利用传热学和固体物理方法分析了RPC传热过程与热传导性质变化的微观物理机制,推导了RPC的比热容和热膨胀系数的理论表达式,利用理论模型定量地分析了温度和钢纤维对RPC比热容和热膨胀性质的不同影响,并给出了判别条件,理论预测与试验观测相一致.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热物理性质
高温
钢纤维
热传导
比热容
热膨胀
分类号
TU528.3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高应变率下RPC动态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鞠杨
盛国华
刘红彬
王会杰
机构
中国矿业大
学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
重点
实验室
东北大
学
资源与土木工程
学
院
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37-1451,共1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5097412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批准号:2010CB226804
+1 种基金
2002CB412705)
北京市教委资助项目
文摘
利用5种钢纤维掺量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圆柱形试件的SHPB冲击压缩实验研究了10×100~1.1×102s?1应变率范围内RPC的动态力学性能,分析了不同应变率和钢纤维掺量下RPC的应力波动特征、破坏模式、强度及耗能能力的变化规律以及应变率和钢纤维掺量的影响.提出了不同应变率和钢纤维掺量条件下RPC动态应力-应变响应的基本模式与本构模型.研究表明:应力波作用下素RPC的应力响应高于应变响应,脆性特征显著.掺入适量钢纤维后,RPC碎裂时的应变率和变形能力较素RPC有明显提高.相同钢纤维掺量下,应变率增加时,RPC的峰值抗压强度、峰值应变和残余应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残余应变提高的幅度最大.相同应变率条件下,提高钢纤维掺量对于改善RPC碎裂后的残余变形能力作用不大.钢纤维对RPC峰值抗压强度和峰值变形能力的影响不同,相同应变率下,钢纤维率不超过1.75%时,峰值抗压强度随纤维率增加而增加;纤维率超过1.75%后,峰值抗压强度开始逐步下降;峰值应变随钢纤维掺量增加而持续增大.相同应变率下,从冲击开始至残余变形阶段RPC的总耗能Edisp随钢纤维掺量增加而逐步提高,但纤维率超过2%后总耗能Edisp则开始逐步下降.不同变形阶段钢纤维对RPC耗能所起的作用不同.钢纤维率不超过2%时,钢纤维对提高峰值变形前耗能的作用大于对提高峰值变形后耗能的作用.应变率对总耗能和各阶段耗能均有显著影响,应变率越高,各阶段的耗能越大,动态冲击时的韧性越好.给出了RPC峰值抗压强度、峰值变形、残余变形,以及各阶段耗能随应变率和钢纤维率变化的经验模型.采用标准化的应力和应变作为广义应力与广义应变,以应变率和钢纤维率为界,将RPC的动态应力-应变响应模式简化为4类基本模型,并给出了每类模型的数学表达式.
关键词
冲击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高应变率
动态强度
耗能
动态应力-应变响应
分类号
TU528.572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RPC高温爆裂的微细观孔隙结构与蒸汽压变化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
14
3
作者
鞠杨
刘红彬
田开培
刘金慧
王里
葛志顺
机构
中国矿业大
学
(
北京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
重点
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
学
(
北京
)
岩石混凝土破坏力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
学
(
北京
)力
学
与建筑工程
学
院
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1-152,共12页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批准号:511250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50974125)
+2 种基金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批准号:2011002311001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批准号:2010CB226804)
北京市教委共建项目资助
文摘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高温下易发生爆裂破坏,升温时RPC微细观孔隙结构与内部蒸汽压的变化与爆裂密切相关.本文采用压汞和SEM方法测试了素RPC200在室温至350°C七个温度水平下的微细观孔隙结构特征,分析了比孔体积、阀值孔径、最可几孔径等孔隙特征参数随温度变化的规律.通过自行研制的蒸汽压装置量测并分析了温升过程中素RPC200内部蒸汽压的变化机制.采用"薄壁球"模型定量分析了孔隙内部蒸汽压引发RPC爆裂的力学机理,并给出了球壁任意点的应力随饱和蒸汽压q(T)、球壁特征尺寸K变化的力学计算模型.研究表明:随温度升高,素RPC200的比孔体积、平均孔径、阈值孔径、最可几孔径等孔隙特征参数明显增大,200°C是阈值孔径和最可几孔径明显增加的门槛温度.单位质量的RPC孔隙体积增大主要来自于过渡孔与毛细孔的数量与体积增加.由于未形成有利于蒸发水逃逸的孔隙通道,快速达到饱和且难以有效释放的内部蒸汽压是导致RPC高温爆裂的直接原因.作者利用"薄壁球"模型给出了对爆裂起控制作用的壁厚范围.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
高温
爆裂
孔隙结构
蒸汽压
微细观
压汞法
分类号
TU528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CT图像分析的准脆性材料轴压损伤研究
被引量:
10
4
作者
朱红光
易成
单海霞
张伟泽
机构
中国矿业大
学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岩石混凝土破坏力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6-822,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0CB732002)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SKLCRSM09KFB0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0YL06)
文摘
借助CT扫描获得了压缩破坏过程混凝土材料的内部密度分布特征,对CT图像进行分区讨论,通过分析微裂纹演化所引起的灰度变化,采用分形Rd指标来描述分区位置线上灰度变化及统计规律,并基于Rd指标定义了一个损伤变量.研究表明:1)所有位置线上灰度变化的Rd总值随荷载增大呈二次减小规律,这是微裂纹演化的不断局部化所致;2)不同的荷载阶段Rd值变化不同,荷载水平从零增大到0.6时,所有位置线上灰度变化的Rd值都下降较快,从0.6到0.9的过程,各位置线上Rd值上下波动;从0.9到主裂纹贯通,大部分位置线Rd值减小,靠近贯通区域的位置线上Rd值则略有增大;3)定义的损伤度与荷载成二次增大关系,这与实际相符较好.
关键词
损伤
微裂纹演化
CT
Rd指标
Keywords
damage
microcracks evolution
CT
Rd index
分类号
TU50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活性粉末混凝土热物理性质的研究
鞠杨
刘红彬
刘金慧
田开培
危松
郝松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6
原文传递
2
高应变率下RPC动态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鞠杨
盛国华
刘红彬
王会杰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
7
原文传递
3
RPC高温爆裂的微细观孔隙结构与蒸汽压变化机制的研究
鞠杨
刘红彬
田开培
刘金慧
王里
葛志顺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4
原文传递
4
基于CT图像分析的准脆性材料轴压损伤研究
朱红光
易成
单海霞
张伟泽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