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汉对比研究的翻译学视角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东辉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4-119,共6页
以具体语篇中被动式的双语转换为例,结合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理念和韩礼德的语域理论操作框架,对源/译语在语篇、体裁、语域变体、言语施行的语用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从翻译的角度讨论了英汉句法对比与双语转换中等效原则之... 以具体语篇中被动式的双语转换为例,结合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理念和韩礼德的语域理论操作框架,对源/译语在语篇、体裁、语域变体、言语施行的语用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从翻译的角度讨论了英汉句法对比与双语转换中等效原则之间的互动关系。由于翻译是跨文化的人类交往行为,而人的交往资质不仅包括主体的言说构句能力,也包括主体如何言说以达到以言行事的能力,因此,英汉双语对比研究应从文本内的句子层面扩展到文本外各种构成言说者主体交往资质基础的社会文化层面。通过讨论,希望为英汉对比研究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使双语对比研究更加深入、更加切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对比研究 翻译研究 话语分析 普遍语用学理论 被动式
下载PDF
20世纪初香港华文报纸上翻译小说中的女性——以《唯一趣报有所谓》(1905-1906)所刊载的《七王会》为例
2
作者 李波 杨岱若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96,共6页
20世纪初,无论是在中国大陆还是在香港,女性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下。在翻译西方文学作品过程中,译者(特别是男性译者)会怎样传达原文中的女性形象呢?本文以20世纪初在香港《唯一趣报有所谓》上所刊登的翻译小说《七王会》为例,描述女性形... 20世纪初,无论是在中国大陆还是在香港,女性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下。在翻译西方文学作品过程中,译者(特别是男性译者)会怎样传达原文中的女性形象呢?本文以20世纪初在香港《唯一趣报有所谓》上所刊登的翻译小说《七王会》为例,描述女性形象如何被操纵和改写。这种操纵与改写突出表现为女性"被失业"、"被收声"、"被宠召"以及"被隐姓埋名"等。本文将结合20世纪初期的香港人口性别构成、教育背景与就业分布等因素,揭示并解释西方女性形象在翻译中被操纵和改写的社会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一趣报有所谓》 《七王会》 女性形象 改写
下载PDF
为灵魂开另一道门——小说对话的翻译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国彬 《外语与翻译》 2000年第4期25-32,共8页
小说对话是灵魂之门。翻译小说时,把握对话的翻译十分重要。本文以了解对话的两大特色为出发点,具体探讨了英语小说对话汉译的技巧。
关键词 翻译小说 对话 灵魂 出发点 具体 特色 汉译 英语 技巧
全文增补中
“以新材料入旧格律”:吴宓翻译思想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白立平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17年第1期77-82,96,共7页
吴宓是著名的学者,"学衡派"的重要代表。文章结合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对吴宓的翻译思想进行梳理,探讨他对翻译定义、翻译目的、翻译与摹仿的关系、翻译功用、翻译选材、翻译标准、翻译方法等诸多问题的看法。从中可以看出,&qu... 吴宓是著名的学者,"学衡派"的重要代表。文章结合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对吴宓的翻译思想进行梳理,探讨他对翻译定义、翻译目的、翻译与摹仿的关系、翻译功用、翻译选材、翻译标准、翻译方法等诸多问题的看法。从中可以看出,"以新材料入旧格律"是吴宓翻译思想的核心,他的翻译思想与他对待文化与文字的立场一脉相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宓 翻译目的 翻译功用 翻译标准 翻译方法
下载PDF
跨文化语境下的意识形态——兼论翻译的功能与作用 被引量:22
5
作者 孙艺风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108-113,共6页
跨文化交流是全球化的必然趋势,随之引发了难以避免的文化焦虑,但至少有些焦虑是因认知偏差造成的,其间意识形态的作用和影响不容低估。跨文化研究的主要任务是认清并逾越因差异而产生的交互文化理解与交流的鸿沟。只有抛却意识形态之成... 跨文化交流是全球化的必然趋势,随之引发了难以避免的文化焦虑,但至少有些焦虑是因认知偏差造成的,其间意识形态的作用和影响不容低估。跨文化研究的主要任务是认清并逾越因差异而产生的交互文化理解与交流的鸿沟。只有抛却意识形态之成见,以开阔的胸襟和积极的心态,破解各种文化障碍,并使外来文化催生出适合本土文化的东西,在不断蜕变的文化冲突中进行文化重构,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对话与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流 意识形态 翻译研究 文化侵略 文化改造 平等对话
下载PDF
以“学术嬗变虚实相救”之规律考察中国翻译思想的流变
6
作者 宋歌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94-99,共6页
文本尝试以中国传统学问所表现出的"学术嬗变虚实相救"之规律为视角,探索中国翻译思想的历史进程。据此,本文根据中国翻译思想之间的张力特征,将其历时性地为分五个阶段,就相邻阶段的关系、文化背景和总体走向做一番考察,以... 文本尝试以中国传统学问所表现出的"学术嬗变虚实相救"之规律为视角,探索中国翻译思想的历史进程。据此,本文根据中国翻译思想之间的张力特征,将其历时性地为分五个阶段,就相邻阶段的关系、文化背景和总体走向做一番考察,以期从中国传统学问的角度为认知中国翻译思想史提供一些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翻译思想史 学术嬗变虚实相救 及时救弊
下载PDF
翻译资料:你选择它,还是它选择你
7
作者 斯图亚特.坎贝尔 李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14-18,78,共6页
翻译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会与各种各样的资料打交道,但是二者之间的关系却并未得到重视。本文旨在探讨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对翻译研究在方法论意义上有所启发。
关键词 翻译资料 选择 学科因素
下载PDF
从边缘走向中心(?)——从多元系统论的角度看中国翻译研究的过去与未来 被引量:110
8
作者 张南峰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1-69,共9页
本文以多元系统论为框架,描述和解释中国的翻译研究这种文化现象,并对其未来发展作一些初步的建议和预测。长期以来,中国的翻译研究处于中国文化的边缘,却自成体系。八十年代以来,西方的“一级”理论推动了文化转向,令翻译研究逐... 本文以多元系统论为框架,描述和解释中国的翻译研究这种文化现象,并对其未来发展作一些初步的建议和预测。长期以来,中国的翻译研究处于中国文化的边缘,却自成体系。八十年代以来,西方的“一级”理论推动了文化转向,令翻译研究逐步走向中心,其“二级”理论则进入中国翻译研究系统的中心,并把后者带进了世界翻译研究多元系统的边缘。我们如要让中国的翻译研究走向世界的中心,须借鉴西方经验,并且减少权力和意识形态系统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翻译研究 翻译研究 多元系统论 边缘 中心
原文传递
特性与共性──论中国翻译学与翻译学的关系 被引量:102
9
作者 张南峰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7,共6页
不少学者认为西方译论不适合中国,因此呼吁在中国译学传统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翻译学”,但是西方许多较新的译论在中国还没有人验证过这种提法,既忽视世界翻译学各个分支的共性,又忽视中国翻译学各个分支的特性,是大汉民族主义的产... 不少学者认为西方译论不适合中国,因此呼吁在中国译学传统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翻译学”,但是西方许多较新的译论在中国还没有人验证过这种提法,既忽视世界翻译学各个分支的共性,又忽视中国翻译学各个分支的特性,是大汉民族主义的产物。其实纯翻译学是应用翻译学的基础,中国既然只有后者而没有前者,就首先必须从西方引进作为研究中国翻译现象的框架,然后验证改良这些西方译论从而参与世界翻译学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翻译学 纯翻译学 西方翻译理论 特色派
原文传递
从多元系统论的观点看翻译文学的“国籍” 被引量:18
10
作者 张南峰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60,共7页
把翻译文学纳入本国文学史的呼吁,是完全合理的。但是,把译者视为翻译文学作品的唯一作者,未免简单化,而按照作者的国籍来判定作品的国籍,则有任意性。这种观点虽然新颖,却未能摆脱二元对立的传统观念。笔者认为,承认翻译文学的国籍的... 把翻译文学纳入本国文学史的呼吁,是完全合理的。但是,把译者视为翻译文学作品的唯一作者,未免简单化,而按照作者的国籍来判定作品的国籍,则有任意性。这种观点虽然新颖,却未能摆脱二元对立的传统观念。笔者认为,承认翻译文学的国籍的模糊性、双重性甚至游移性,才是出路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文学 文学史 国籍 多元系统论
原文传递
中国外语界跨文化交际研究现状分析——以1996—2012年CSSCI外语语言类期刊为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淑女 桂清扬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43-149,共7页
以1996—2012年间CSSCI外语语言类期刊上的跨文化交际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此类文章的发表年份、期刊分布、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应用理论的统计分析发现,我国外语界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以语言交际和教学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思辨性研究方法... 以1996—2012年间CSSCI外语语言类期刊上的跨文化交际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此类文章的发表年份、期刊分布、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应用理论的统计分析发现,我国外语界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以语言交际和教学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思辨性研究方法为主导,且学科背景单一、理论基础薄弱。针对这一研究现状提出了拓展研究范围、扩展研究方法、学习西方理论、构建本土理论和完善学科制度等措施,为今后的跨文化交际研究明晰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期刊 主题 方法 理论
下载PDF
一部抗译的经典及其商品化——论《尤利西斯》中译本“畅销”的原因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德鸿 宋歌 马汝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8-102,共5页
本文探讨乔伊斯《尤利西斯》在20世纪90年代的两个译本如何为普罗大众所接受。萧乾/文洁若和金堤的译本得以广受欢迎(以至"畅销"),背后因素有多个,包括:出版社巧妙地利用宣传和营销手段;批评家强调作品艰涩难译;色情描写官司... 本文探讨乔伊斯《尤利西斯》在20世纪90年代的两个译本如何为普罗大众所接受。萧乾/文洁若和金堤的译本得以广受欢迎(以至"畅销"),背后因素有多个,包括:出版社巧妙地利用宣传和营销手段;批评家强调作品艰涩难译;色情描写官司提高了普通读者的兴趣;等等。从这样一个例子看到,经典文学的翻译成功地商业化了;文化商品超越了语言和国界,人人皆可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利西斯》 接受 商业化 经典 普通读者
下载PDF
自然與中國古典哲理性詩歌的理趣
13
作者 鄺龑子 《人文中国学报》 2017年第1期31-60,共30页
哲理性詩歌涉及哲理與詩歌的藝術結合,連接著一個根本性的美學課題。中國古典哲理性詩歌則往往透過自然景象表達反思,背後亦涉及多層次的哲理涵義爲基礎,例如'天人合一'及'道'。本文透過具體文本例證,分析自然在中國古... 哲理性詩歌涉及哲理與詩歌的藝術結合,連接著一個根本性的美學課題。中國古典哲理性詩歌則往往透過自然景象表達反思,背後亦涉及多層次的哲理涵義爲基礎,例如'天人合一'及'道'。本文透過具體文本例證,分析自然在中國古代哲理性詩歌中的各種入世和出世啟示。文中同時透過反面例子(例如玄言詩),探討哲理性詩歌如何能寫出具有感染力的啟示,散發理趣。本文亦討論中西哲理詩在語言結構、思維模式與美學取向上之不同,從而點出中國古典哲理性詩歌的美學和意境,如何具有某程度的文化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詩與哲理 自然 中西哲理詩 哲理詩美學 理趣
下载PDF
艾克西拉的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评介 被引量:161
14
作者 张南峰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8-23,共6页
艾克西拉从翻译作品中归纳出十一种处理文化专有项的策略。这个分类法比中国现有的分类法细致详尽,只要稍加修改,可应用于英汉翻译的描述研究和实践。
关键词 Aixelá 文化专有项 翻译策略 描述 翻译实践
原文传递
Delabastita的双关语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 被引量:86
15
作者 张南峰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2-38,共7页
本文以多个例子证明,Delabastita的双关语翻译理论虽然源自西方,但应用于描述英汉翻译现象时,尤其能够揭示译者的翻译观,同时也可用来指导英汉翻译实践。目前,中西译论交流不足,主要原因不在于翻译理论的语言特殊性,而在于其文化特殊性。
关键词 Delabastita 双关语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 翻译观
原文传递
多元系统论中的规范概念 被引量:20
16
作者 张南峰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4-71,共8页
多元系统论从超然物外的描述性视角来研究支配翻译活动及其它文化活动的规范。规范有模糊性、多样性,本身就是一个多元系统。一个时期,甚至一个译本,往往有不同的规范在同时运作,这正是多元系统论所预期并且要尝试解释的文化现象。如果... 多元系统论从超然物外的描述性视角来研究支配翻译活动及其它文化活动的规范。规范有模糊性、多样性,本身就是一个多元系统。一个时期,甚至一个译本,往往有不同的规范在同时运作,这正是多元系统论所预期并且要尝试解释的文化现象。如果我们认为它无法解释,那只是因为我们对它作了简单化的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 多元系统 翻译 描述性 规范性
原文传递
翻译──文化的多维交融(《文化翻译论纲》代序) 被引量:18
17
作者 刘靖之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2-26,共5页
关键词 翻译 文化翻译论纲 翻译理论
原文传递
20世纪50年代香港的绿背翻译——以邝文美的美国文学中译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波 《东方翻译》 2013年第3期13-21,共9页
摘要:20世纪50年代的香港,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南来作家和文人,无论是出于政治立场还是迫于生计,都在香港原本复杂的文化版图上书写新的篇章。以华人为主的英属殖民地,因为美国新闻处的设立,使得意识形态争斗和冲突更... 摘要:20世纪50年代的香港,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南来作家和文人,无论是出于政治立场还是迫于生计,都在香港原本复杂的文化版图上书写新的篇章。以华人为主的英属殖民地,因为美国新闻处的设立,使得意识形态争斗和冲突更加复杂和尖锐j以美国政府资助的文学创作,被称为绿背文学;而整个美元支持下的香港文化版图重构,则成为绿背文化。绿背文化,特别是绿背文学,已经为学界所重视;然而,作为绿背文化不可或缺的,或更准确来说,极为重要的绿背翻译,则应该得到学界更多的关注。本文以香港20世纪50年代特殊的历史、政治、文化空间为切入点,辨析绿背文学与绿背翻译的相似和相异之处;在此基础上,本文以邝文美的美国文学中译为例,指出绿背翻译早期的反苏共特征以及通过文本改写来建构美国美好形象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50年代香港 绿背文化 绿背翻译 邝文美 美国新闻处
原文传递
翻译研究三人谈(上) 被引量:12
19
作者 孙艺风 何刚强 徐志啸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5,共6页
主持:徐志啸嘉宾:孙艺风、何刚强 徐:首先要说明,今天我们三个人,两个是专家,一个不是专家,那个不是专家的就是我,属于客串。我们今天这个形式比较随意,我们拟了几个题目,围绕这几个题目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们三个... 主持:徐志啸嘉宾:孙艺风、何刚强 徐:首先要说明,今天我们三个人,两个是专家,一个不是专家,那个不是专家的就是我,属于客串。我们今天这个形式比较随意,我们拟了几个题目,围绕这几个题目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们三个人之间也可以进行争论。我们的主题是“翻译研究”,我们的所有话题都围绕翻译来进行。第一个问题是:如何认识翻译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翻译的本质 专家 个人 随意 话题
原文传递
多元系统论 被引量:272
20
作者 伊塔马.埃文-佐哈尔 张南峰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9-25,共7页
在系统概念指导之下的研究,重点不再是物质和材料的描述、罗列和分类,而是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只需要较少的假说,就能解释各种现象,从而令人类学科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但是,为了发展出纯质的系统理论,多样性、冲突、矛盾、变化和时... 在系统概念指导之下的研究,重点不再是物质和材料的描述、罗列和分类,而是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只需要较少的假说,就能解释各种现象,从而令人类学科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但是,为了发展出纯质的系统理论,多样性、冲突、矛盾、变化和时间的推移都被排除在一切系统分折之外;显然是异质的现实因此被简约为同质的。多元系统论尝试改变这个传统,把上述参数纳入系统之内,令系统概念与异质性和时间的推移完全兼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系统 形式库 异质性 稳定 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