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理解九十年代先锋诗歌——以罗振亚《一九九○年代新潮诗研究》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德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7-52,共6页
在新诗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九九○年代无疑是一个极为独特的历史节点,与此前的一九八○年代相比,由于"时代语境由二元对抗而趋向多重、相对和暧昧",而"置写作者于空前的困惑中,置诗歌意义的建立和生成于复杂的沼泽迷地之中",因此带... 在新诗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九九○年代无疑是一个极为独特的历史节点,与此前的一九八○年代相比,由于"时代语境由二元对抗而趋向多重、相对和暧昧",而"置写作者于空前的困惑中,置诗歌意义的建立和生成于复杂的沼泽迷地之中",因此带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诗歌写作呈现出空前复杂的局面"。1作为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九十年代先锋诗歌的"复杂"性也是不言而喻的,这种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历史节点 诗学观念 一九 于坚 诗学价值 诗学问题 个人化写作 诗学意义 民间立场
下载PDF
综合的诗艺与圆融的美学——王学芯诗歌论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德明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9-65,共7页
1940年代,袁可嘉在一篇剖析穆旦等人诗歌的论文中,提出“新诗现代化”已然构成了现代诗人执意寻求的某种“新传统”的观点,还特别强调了“综合”作为重要创作技法在新诗新传统中所占有的显著位置。他指出:“如果我们需要一个短句作为结... 1940年代,袁可嘉在一篇剖析穆旦等人诗歌的论文中,提出“新诗现代化”已然构成了现代诗人执意寻求的某种“新传统”的观点,还特别强调了“综合”作为重要创作技法在新诗新传统中所占有的显著位置。他指出:“如果我们需要一个短句作为结论的结论,则我们似可说,现代诗歌就是现实、象征、玄学的新的综合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诗歌 新诗现代化 现代诗人 袁可嘉 穆旦 诗艺 创作技法
下载PDF
一代人的诗歌宿命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德明 《创作与评论》 2015年第20期59-65,共7页
“六十年代生”诗人,是一个语意繁复的年龄学符号,不仅指称着一个代际的写作群体,还携带着更多的诗学内涵,例如对“八十年代”文学现场、九十年代商业语境、新世纪网络氛围的全程经历,以及由此造成的文学经验的丰富性、繁复性和驳杂性;... “六十年代生”诗人,是一个语意繁复的年龄学符号,不仅指称着一个代际的写作群体,还携带着更多的诗学内涵,例如对“八十年代”文学现场、九十年代商业语境、新世纪网络氛围的全程经历,以及由此造成的文学经验的丰富性、繁复性和驳杂性;再如明显分化的两个阵营,少数成名过早的“第三代”诗人与多数大器晚成的“60后”诗人,等等。毋庸置疑,“六十年代生”诗人仍是当今诗坛最具实力的一群。比较起来,在当下极为活跃的诗人阵营中,“六十年代生”诗人从事诗歌的工作经历最是久长和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少君 八十年代 胡弦 杂性 文学经验 当代诗坛 诗评家 第三代 代际 《二十四诗品》
下载PDF
那“江南”的画卷里有无限的美意——读王学芯近期诗作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德明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6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称诗人王学芯为文学世界中的丹青好手也许是再贴切不过的,他的诗章里有清晰可辨的艺术图景,有引人入胜的美学意境,有活灵活现的自然生趣。徜徉于诗人编织的那些分行文字中,如同置身于一卷妙美异常的风景画里,那里花香四溢,鸟语如歌,给... 称诗人王学芯为文学世界中的丹青好手也许是再贴切不过的,他的诗章里有清晰可辨的艺术图景,有引人入胜的美学意境,有活灵活现的自然生趣。徜徉于诗人编织的那些分行文字中,如同置身于一卷妙美异常的风景画里,那里花香四溢,鸟语如歌,给人带来阅读上的极度快慰与精神上的莫大满足。尤其对江南物象与人文的描摹,王学芯更给人用笔细腻、表现精微之感,他用巧手点染出的"江南"画卷,总是那样的情意款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世界 鸟声 《花城》 《十月》 呼啸而过 《钟山》 地理风貌 地理边界 表达欲望 文学刊物
下载PDF
平原上空的闪电--读张执浩诗集《欢迎来到岩子河》
5
作者 张德明 《社会科学动态》 2017年第4期126-128,共3页
张执浩是从江汉平原上走出来的当代优秀诗人.谈到江汉平原,我们会谈到它的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风调雨顺等地理优势,会谈到它水源充足的库坝、一望无际的庄禾、勤劳淳朴的农人等人文风情.自然,我们无法回避的是,这里没有崇山... 张执浩是从江汉平原上走出来的当代优秀诗人.谈到江汉平原,我们会谈到它的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风调雨顺等地理优势,会谈到它水源充足的库坝、一望无际的庄禾、勤劳淳朴的农人等人文风情.自然,我们无法回避的是,这里没有崇山峻岭的险峻突兀,没有数九寒冬的刀锋般严酷,过多处于中间状态的自然景观和生存环境陈列于此,默然驯化了平原人较为平淡和俗浅的生活视野与精神个性,一定程度上也妨碍了这片土地上诞生的诗人们异样诗情的纷纭张扬和奇崛诗思的夺路而出.也许,需要有一道夺目的闪电,才能将平原人遮蔽许久的诗性潜质充分照亮.张执浩那些气度不凡、品质超俗的诗歌的次第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平原 张执浩 闪电 诗集 自然景观 地理优势 人文风情 中间状态
下载PDF
一个人的地理诗学--评方舟诗集《在东莞的民间行走》
6
作者 张德明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2-125,共4页
每天我住在菊瓣里想象南山每天我躺在兰香里构思君子然后提笔写下可以辨认的天下与江山这是诗人方舟在他的组诗《可园短笺》之一《一个人的园林》中写下的诗行。用文字的形式,来描摹和绘制自己可以辨认的“天下”与“江山”,已然构成... 每天我住在菊瓣里想象南山每天我躺在兰香里构思君子然后提笔写下可以辨认的天下与江山这是诗人方舟在他的组诗《可园短笺》之一《一个人的园林》中写下的诗行。用文字的形式,来描摹和绘制自己可以辨认的“天下”与“江山”,已然构成了方舟诗歌中一个显在的艺术表达策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方舟的诗歌,是通过对各个地域外在风情的描画与内在精神的彰显,来向我们展示属于他自己的、有着独特的艺术质地和文化底蕴的地理诗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舟 诗学 地理 个人 民间 东莞 诗集 “天下”
原文传递
一切情语皆诗语——李少君近期诗作读札
7
作者 张德明 《朔方》 2016年第10期19-21,共3页
在2015年底由中国作协主办的中国文学博鳌论坛上,李少君作了《诗歌是一种情学》的精彩发言。他说:"诗歌是一种情学,诗人们以情为学,情是内核,语言是手段,诗人以此为生,为使命,为一种生活方式。"将"情学"提升到诗歌的本体位置,以此... 在2015年底由中国作协主办的中国文学博鳌论坛上,李少君作了《诗歌是一种情学》的精彩发言。他说:"诗歌是一种情学,诗人们以情为学,情是内核,语言是手段,诗人以此为生,为使命,为一种生活方式。"将"情学"提升到诗歌的本体位置,以此来彰显情感与诗歌之间的血乳关系,这是李少君的重要诗学观念,也构成了其诗歌创作灵感泉涌、佳作不断的思想源泉。阅读李少君近期的诗歌作品,我能真切地感知到其中奔涌不止的情感潮汐,也能明确意识到他在当代诗歌处理情感上探索出的新的艺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君 诗歌作品 诗作 诗语 情语 博鳌论坛 中国文学 中国作协
原文传递
在月光的灯里品尝纸上的时光——王学芯组诗《夜筑的鸟巢》读札
8
作者 张德明 《诗歌月刊》 2015年第10期11-12,共2页
当代诗人王学芯有自己独具个性的写作习惯,他的灵感多发于夜晚时分,往往是几杯小酒下肚之后,他方才踱步到窗前,就着窗外迷蒙的月色,揿亮桌案上的灯盏,在铺开的纸张上从容写下诗情熠耀的分行文字。"今夜没有什么新鲜的不安/我在月亮的灯... 当代诗人王学芯有自己独具个性的写作习惯,他的灵感多发于夜晚时分,往往是几杯小酒下肚之后,他方才踱步到窗前,就着窗外迷蒙的月色,揿亮桌案上的灯盏,在铺开的纸张上从容写下诗情熠耀的分行文字。"今夜没有什么新鲜的不安/我在月亮的灯里/品尝纸上的时光"(《两盏灯》),这也正是他从事诗歌工作的日常状况之真实反映。宁谧的夜晚,迷蒙的月色,柔和的灯光,轻盈的白纸黑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张 王学 鸟巢 组诗 写作习惯 夜晚
原文传递
关于“新诗经典化”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德明 向天渊 +1 位作者 赵金钟 龙扬志 《扬子江(诗刊)》 CSSCI 2017年第5期90-96,共7页
一、新诗经典化很有必要 张德明:“新诗经典化”既是个老话题,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因为相比古典诗歌的经典化已经完成的状况,新诗的经典化其实远远没有实现。所以我觉得,这次中国新诗百年论坛设计这个讨论话题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 中国新诗 经典化 古典诗歌 话题 张德明
原文传递
自然之趣与宁静美学
10
作者 张德明 《诗刊》 2020年第15期53-54,共2页
正如一些诗人和批评家所预言,自然文学必将成为当代历史语境下的重要文学形态,在今后一段时间,会有一大批的作家将在此方面集中施展才力,不断奉献佳作。其实,在新诗之中,自然早已成为极为关键的凝视对象与表达目标,新诗中的自然书写可... 正如一些诗人和批评家所预言,自然文学必将成为当代历史语境下的重要文学形态,在今后一段时间,会有一大批的作家将在此方面集中施展才力,不断奉献佳作。其实,在新诗之中,自然早已成为极为关键的凝视对象与表达目标,新诗中的自然书写可以说由来已久,至今仍方兴未艾。究其原因,一方面,描摹与沉思自然乃古典诗歌的最突出题材,以新诗来实践对自然的审视与描画,实是有效继承传统的重要策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书写 古典诗歌 文学形态 历史语境 自然之趣 新诗
原文传递
灵魂的维度(创作谈)
11
作者 张德明 《太湖》 2020年第4期33-33,共1页
诗歌研究和诗歌批评应该算是我的主业,但我一直没有舍弃诗歌创作,一方面是因为相比批评和研究工作,诗歌创作闯入我生命中的历史要久远得多,只是因为后来念完硕士和博士,我不得不走上了专业诗歌读者的路途,创作之事也由此被延误。不过,... 诗歌研究和诗歌批评应该算是我的主业,但我一直没有舍弃诗歌创作,一方面是因为相比批评和研究工作,诗歌创作闯入我生命中的历史要久远得多,只是因为后来念完硕士和博士,我不得不走上了专业诗歌读者的路途,创作之事也由此被延误。不过,在高校工作这么些年来,成为诗人的梦想,始终没有在我的内心泯灭。事实上,在诗歌这种文体面前,批评和创作往往是能较好地统一在一起的,我了解的一些著名诗评家,如谢冕、吴思敬、吕进、陈仲义、陈超、张清华、罗振亚等,都在批评之余,创作过不少诗歌作品。这些优秀批评家创评兼修的不凡作为,一定程度上给我的诗歌写作提供了默默的鼓励与坚持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作品 吴思敬 张清华 诗评家 诗歌批评 吕进 诗歌研究 诗歌写作
原文传递
论诗短札
12
作者 张德明 《诗歌月刊》 2017年第3期82-84,共3页
诗人要建立个人语法 1、诗是诗人与世界的对话。诗人的心智越高,领悟力越强,与世界的对话便越深入,激发出的思想火花也越炫目。
关键词 诗人 人与世界 领悟力 对话
原文传递
碎片(外二首)
13
作者 黄药师 《诗歌月刊》 2019年第5期81-81,共1页
原文传递
深秋里的柿子树(组诗)
14
作者 黄药师 《绿风》 2020年第3期39-42,共4页
原文传递
黄药师诗三首
15
作者 黄药师 《散文诗世界》 2021年第2期106-107,共2页
原文传递
记忆与冥想(组诗)
16
作者 张德明 《太湖》 2020年第4期26-32,共7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