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新师范”建设的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教育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俊杰 吴涛 +2 位作者 陈永恒 闵笛 刘忠艳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8-15,共8页
师范生的人工智能素养教育,不仅是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培养的核心素养,更是推进智能教育发展的有力保障。紧紧围绕师范院校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教育模式改革要求,将协同、创新与实践理念引入到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教育模式构建当中,提出了基... 师范生的人工智能素养教育,不仅是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培养的核心素养,更是推进智能教育发展的有力保障。紧紧围绕师范院校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教育模式改革要求,将协同、创新与实践理念引入到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教育模式构建当中,提出了基于协同、创新、实践“三位一体”的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教育模式,并以实证的方式进一步验证该教育模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素养 师范生 三位一体 教育模式
下载PDF
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经验与体会 被引量:3
2
作者 乔付 刘忠艳 +3 位作者 闵迪 郝博麟 李明 杨俊杰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2年第21期156-158,共3页
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是面向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开设的课程,为更好地完成该课程教学任务和目标,岭南师范学院成立了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示范教学团队。在该课程前期建设基础上,提出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该教学团队重构了线上... 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是面向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开设的课程,为更好地完成该课程教学任务和目标,岭南师范学院成立了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示范教学团队。在该课程前期建设基础上,提出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该教学团队重构了线上线下教学设计,在实施过程中采用线上线下学习“一体化”、理论和实验“一体化”和课程培养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一体化”的理念,以及指导体验式教学的三个原则,最后对该课程影响力做了必要分析,该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所取得的经验可以在同类课程和高校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线下 混合教学模式 一体化 体验式教学
下载PDF
五位一体的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实践 被引量:2
3
作者 卢利琼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第18期62-65,共4页
针对地方师范院校信息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现状,构建“思政意识建设、思政能力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形式建设、评价体系建设”“五位一体”的高校课程思政模式,并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实践,取得初步成效。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思政意识 思政能力 计算机网络 五位一体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融合计算思维的Python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4
作者 陈世峰 尹艳兰 +1 位作者 桑海涛 高秀娥 《教育进展》 2024年第4期145-150,共6页
在新工科背景下,针对Python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实践探索。针对当前课程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教学改革思路:融合思政元素与编程教育,深化课程内涵;优选教学资源并强化师生互动,构筑富有活力的教学新平台;实施因... 在新工科背景下,针对Python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实践探索。针对当前课程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教学改革思路:融合思政元素与编程教育,深化课程内涵;优选教学资源并强化师生互动,构筑富有活力的教学新平台;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缩小基础差距促进共同进步;融入竞赛机制,以赛促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实施全过程考核,全面、客观地评价了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计算思维、自学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均得到了大幅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计算思维 Python程序设计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探索——以粤西农村地区为例
5
作者 尹艳兰 黄宝岚 《教育进展》 2024年第8期1346-1358,共1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然而,粤西农村地区的小学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能力方面普遍存在不足,制约了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和教育质量的提升。本文通过现状分析,揭示了农村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低下的主...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然而,粤西农村地区的小学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能力方面普遍存在不足,制约了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和教育质量的提升。本文通过现状分析,揭示了农村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包括部分教师信息化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不足、教育信息化发展面临着一些硬性条件和软性条件的瓶颈以及学校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方式不够合理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提升策略,如组织信息化教学培训和研讨会、建立完善的技术支持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教育信息化平台等。本文旨在通过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为粤西农村地区小学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以推动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最终实现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educational reform. However,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in rural areas of western Guangdong generally lac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abilities, which hinders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al quality. This article reveals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low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ability of rural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hrough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including insuffici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wareness and application ability of some teachers, bottleneck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acing some hard and soft conditions, and unreasonable evaluation method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ability in schools. In response to these issues,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series of improvement strategies, such as organiz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training and seminars, establishing a sound technical support system, strengtheni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establishing an education information platform. This article aims to combine practical exploration with theoretical research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in rural areas of western Guangdong to enhance thei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in rural areas and ultimately achieve a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in education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教学能力提升 粤西农村
下载PDF
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信息科技课程不插电教学策略研究
6
作者 林健 杜清青 +2 位作者 骆思蔓 卜冰倩 黄伯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4年第24期55-60,共6页
在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信息科技课程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与数字素养的育人使命。乡村学校分布范围广且数量多,不少乡村学校无法提供信息科技课程教学环境,需要通过“不插电”的教学策略有效达成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课程... 在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信息科技课程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与数字素养的育人使命。乡村学校分布范围广且数量多,不少乡村学校无法提供信息科技课程教学环境,需要通过“不插电”的教学策略有效达成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课程核心素养目标。基于此,通过梳理信息科技课程“不插电”教学策略的有关概念,并结合计算思维的分治思想、抽象建模、模式识别、算法设计等维度,构建“不插电”的信息科技课堂教学策略,最后分析“不插电”信息科技课程教学案例,以期为教育数字化转型下的信息科技课程教学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思维 “不插电”教学 信息科技课程 具身活动
下载PDF
中小学生海洋意识教育现状与实施路径研究——以湛江市为例
7
作者 慕容巧仪 张立敏 +4 位作者 张子石 倪光睿 朱凤杏 黄梓烨 张宏峥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4年第15期18-22,40,共6页
党的十八大到二十大报告中均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强海洋意识教育是推进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而中小学生是我国未来海洋储备人才,故加强该群体的海洋意识教育刻不容缓。为了深入了解湛江地区中小学海洋意识教育现状,采用... 党的十八大到二十大报告中均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强海洋意识教育是推进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而中小学生是我国未来海洋储备人才,故加强该群体的海洋意识教育刻不容缓。为了深入了解湛江地区中小学海洋意识教育现状,采用问卷、观察、访谈三种方法对湛江地区部分中小学在校学生、教师及家长展开调查和分析。基于调查和分析结果,提出四点应对措施及具体的实施路径,为湛江市政府和教育部门提供海洋意识教育的数据指引和方法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意识教育 中小学生 海洋强国
下载PDF
智能空间信息处理与时空大数据分析探索 被引量:8
8
作者 秦昆 许凯 +9 位作者 吴涛 徐敏 黄静 陈一祥 冯霞 赵鹏祥 王玉龙 张晔 徐源泉 毕奇 《地理空间信息》 2022年第12期1-11,共11页
提出一个智能空间信息处理与时空分析的研究框架,并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首先分析讨论了其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将关键技术总结为3个方面:智能空间信息处理、空间数据挖掘、时空大数据分析,分别介绍了智能空间信息处理的3个代表方法(云... 提出一个智能空间信息处理与时空分析的研究框架,并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首先分析讨论了其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将关键技术总结为3个方面:智能空间信息处理、空间数据挖掘、时空大数据分析,分别介绍了智能空间信息处理的3个代表方法(云模型智能空间信息处理、数据场智能空间信息处理、空间统计智能信息处理),空间数据挖掘的3个代表方法(基于概念格的空间数据挖掘方法、基于商空间及粒计算的图像理解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场景识别方法),以及时空大数据分析的3个代表方法(轨迹聚类与分析、融合遥感与社会感知的城市功能区提取、地理多元流分析)。最后对智能空间信息处理与时空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应用进行了总结,并指明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空间信息处理 时空分析 空间数据挖掘 概念格 商空间 云模型 数据场 空间统计 轨迹分析 社会感知 地理多元流
下载PDF
学科知识图谱的动态生成及其在资源智能组织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9
作者 林健 柯清超 +1 位作者 黄正华 鲍婷婷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3-34,共12页
我国《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将学科知识图谱作为数字教育资源组织管理的智能工具。学科知识图谱作为认知智能技术,可有效将各类学科知识与资源建序优化,并以动态语义图式结构,映射学习... 我国《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将学科知识图谱作为数字教育资源组织管理的智能工具。学科知识图谱作为认知智能技术,可有效将各类学科知识与资源建序优化,并以动态语义图式结构,映射学习者高阶认知活动。已有研究提供了资源组织应用视角下学科知识图谱构建生成的本体建模与关系抽取技术,但尚未关注基于跨模态实体语义计算的学科知识图谱动态补全,致使数字教育资源智能组织框架产生“信息茧房”。针对如何应用学科知识图谱破解数字教育资源智能组织中的“信息茧房”问题,通过系统建模与应用原型模拟分析,构建应用自然语言处理与跨模态张量分解模型,动态生成学科知识图谱的开放技术动态框架,形成学科知识图谱的动态生成、动态补全与质量评估三个阶段的关键技术与方法,进而基于学科语义张量分解模型,提出数字教育资源智能组织策略。研究发现,学科知识图谱动态补全是提高学科知识图谱建模质量的关键,基于学科语义张量的图谱补全方法引入惩罚函数、高阶奇异值分解与正交迭代的张量分解模型,消解了资源智能组织的“信息茧房”问题。未来相关研究,可基于学科知识图谱的动态生成分析学习者资源应用决策行为的深层认知机理,从学习行为语义关联分析、个性化精准教学决策、学科协同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拓展与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知识图谱 认知智能技术 跨模态张量分解 资源智能组织
下载PDF
数据驱动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雷励华 张子石 +1 位作者 李志昊 邵雨馨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9-45,共7页
促进大数据与教育督导评估融合是大数据时代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改革的必然选择。针对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重构现有督导评估机制,建立与新时代教育督导评估思想相适应的教育优质均衡督导新体系问题,首先,对教育优质均衡内涵、现有督导... 促进大数据与教育督导评估融合是大数据时代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改革的必然选择。针对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重构现有督导评估机制,建立与新时代教育督导评估思想相适应的教育优质均衡督导新体系问题,首先,对教育优质均衡内涵、现有督导评估模式存在不足以及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对大数据应用诉求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面向教育优质均衡的“智慧督导”,认为智慧督导是大数据时代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新样态,能够增强督导评估的过程性、时效性、全面性、准确性、综合性与科学性。其次,从职能定位、价值取向与体系框架三个方面对智慧督导模型进行设计,并以浙江省T县两所城乡学校作为试点对智慧督导平台进行开发与应用实践。最后,基于实践经验,从制度、理念与素养三个方面提出保障智慧督导深度推进的生态化治理策略:一是要强化适合智慧督导运行的顶层制度设计;二是要塑造面向智慧督导的教育数据治理思维;三是要提升全社会融合大数据的教育评价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教育优质均衡 智慧督导 教育评估
下载PDF
乡村教育代际流动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涛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3年第4期14-27,共14页
乡村教育是乡村内生人才培育的重要手段。乡村教育的代际流动刻画了乡村同一家庭中子代相对于父代受教育程度的流动情况,不仅反映了城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水平,还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乡村振兴的成败。文章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7年的数... 乡村教育是乡村内生人才培育的重要手段。乡村教育的代际流动刻画了乡村同一家庭中子代相对于父代受教育程度的流动情况,不仅反映了城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水平,还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乡村振兴的成败。文章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7年的数据,从教育代际流动的视角,探索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子代受教育程度与父代受教育程度呈显著正向相关性;义务教育等政策对于乡村子代的正向影响更显著,但城镇子代更容易获得高层次教育的机会;乡村教育代际流动的地区差异明显,部分地区存在整体向下流动的风险;乡村女性没有得到足够的教育机会;乡村子代的主观幸福感与阶层认知仍存在困境,教育能起到提升作用。政策启示包括:建立健全乡村教育代际流动的主客观评价机制、多元化实现渠道、一体化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留住心、留住人、吸引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代际流动 教育公平 概率转移矩阵 乡村振兴 计算社会科学
下载PDF
教育代际流动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涛 《高教论坛》 2023年第1期106-113,共8页
教育代际流动是指通过受教育的程度衡量同一家庭中子代相对父代社会地位上的变动情况,被公认为教育是否公平的重要表现指标之一。该文以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数据库收录的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计量和知识网络分析的方式,从不同... 教育代际流动是指通过受教育的程度衡量同一家庭中子代相对父代社会地位上的变动情况,被公认为教育是否公平的重要表现指标之一。该文以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数据库收录的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计量和知识网络分析的方式,从不同维度绘制了教育代际流动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包含了时序分布、空间分布、内容分布等,探明了教育代际流动问题研究的整体演进趋势,理清了教育代际流动科学研究的领域结构,挖掘了教育代际流动研究的发展前沿,也给出了相关的结论及反思,指出了目前存在的研究内容上中观机理不清、研究方向上学科交叉不够、研究框架上方法综合不足、研究重点上群体关注不全等问题,提出了在计算社会科学视角下可计算的教育代际流动研究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流动 教育公平 可视化分析 文献计量分析 计算社会科学
下载PDF
海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与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子石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13-17,共5页
文章首先分析我国海岛教育发展现状,指出海岛教育存在基础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学生流失严重、家庭教育缺失等问题;然后详细论述从辅助教学、课程整合、教育融合到数字化转型的演进逻辑;最后总结得到加强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 文章首先分析我国海岛教育发展现状,指出海岛教育存在基础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学生流失严重、家庭教育缺失等问题;然后详细论述从辅助教学、课程整合、教育融合到数字化转型的演进逻辑;最后总结得到加强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课堂教学过程数字化、培养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形成多部门协同可持续机制等海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教育 数字化转型 教育融合 教育均衡
下载PDF
新时代强化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利丹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新时代强化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也是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强化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要坚持利用课堂理论教学主阵地、依托党支部组织建设优势、抓住实践育人重要环节、把握校园文化活...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新时代强化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也是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强化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要坚持利用课堂理论教学主阵地、依托党支部组织建设优势、抓住实践育人重要环节、把握校园文化活动鲜活载体、构建网络育人支撑平台,积极构建“五位一体”党史学习教育路径并利用PDCA循环理论不断完善强化学习教育路径,真正发挥党史学习教育对大学生党员成长成才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 党史学习教育 PDCA循环理论
下载PDF
广东海岛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现状与对策研究
15
作者 张立敏 冯国韬 +1 位作者 区家玮 袁南雄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47-51,共5页
广东海岛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指标体系面向广东,包括基础设施、数字资源、教学应用、管理应用和保障机制在内五个维度。以广东省为例,设计并完成了一套知识调查问卷,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小样本抽样调查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现状,分析了当... 广东海岛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指标体系面向广东,包括基础设施、数字资源、教学应用、管理应用和保障机制在内五个维度。以广东省为例,设计并完成了一套知识调查问卷,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小样本抽样调查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现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调查结果与广东省地理背景相吻合,证实了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应用 指标体系
下载PDF
海岛地区小学生人工智能素养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广东省湛江市南三岛为例
16
作者 区家玮 古润豪 +2 位作者 朱佩泳 张立敏 吴涛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35-41,共7页
研究着眼于小学中高年级人群,设计社会意识、人机协同、智能感知、计算思维和编程能力五个维度,对海岛、沿海和内陆三个地区进行调研。研究发现,三个地区的小学生人工智能素养各维度发展不均衡,人机协同、智能感知和计算思维是小学生人... 研究着眼于小学中高年级人群,设计社会意识、人机协同、智能感知、计算思维和编程能力五个维度,对海岛、沿海和内陆三个地区进行调研。研究发现,三个地区的小学生人工智能素养各维度发展不均衡,人机协同、智能感知和计算思维是小学生人工智能素养的关键因素。结合海岛地区实际情况,提出起步期、开拓期和稳定期的三步走对策,为有关教育部门制定海岛地区小学生人工智能素养的发展规划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教育 人工智能素养 小学教育
下载PDF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粤西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调查研究
17
作者 尹艳兰 张蔓 陈世峰 《职业教育(汉斯)》 2023年第6期890-897,共8页
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使得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在这个背景下,粤西作为欠发达地区,其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状况备受关注。本文进行了一项针对粤西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 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使得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在这个背景下,粤西作为欠发达地区,其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状况备受关注。本文进行了一项针对粤西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等多种研究方法,探究了粤西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探索如何提高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粤西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普遍不高,存在着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信息素养意识不强、教学设计不够科学等问题。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为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粤西农村 小学教师信息素养
下载PDF
义务教育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8
作者 区家玮 冯国韬 +3 位作者 吴恺轩 古润豪 李思彤 张立敏 《现代计算机》 2023年第17期100-104,共5页
基于教育数字化转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型时代背景,设计并实现了义务教育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系统结合可视化数据大屏、动态仪表盘技术,通过分省份、分区域、分均分方式的查询与展示方法,全方面地展示全国各省义务教育资源数... 基于教育数字化转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型时代背景,设计并实现了义务教育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系统结合可视化数据大屏、动态仪表盘技术,通过分省份、分区域、分均分方式的查询与展示方法,全方面地展示全国各省义务教育资源数字化水平与发展状况,为教育评价提供可靠的平台支撑,以技术赋能教育,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助力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ECharts框架 Springboot框架 教育资源 数据可视化
下载PDF
场域理论视角下以教育信息化优化农村教师供给研究
19
作者 张子石 黎秋雨 +4 位作者 王艳芳 刘姿利 张宏峥 林致伟 雷励华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2年第15期140-144,共5页
通过对农村供给侧教师质量现状的调研,引入农村教育场域的内涵与结构,得出农村学校师资供给质量问题的场域理论解释,提出以信息化手段促进农村学校师资供给质量场域重构的逻辑框架。
关键词 农村教育场域 场域理论 农村教师 师范生 实践基地
下载PDF
相依指挥控制网络耦合策略研究
20
作者 向郑涛 庞贵梅 +2 位作者 陈波 陈宇峰 高秀娥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4-69,75,共7页
指挥控制网络的层次关联复杂、通信链路交错等特点,使其表现出明显的多网相依特征。针对现有相依边的研究方法难以有效表达网络的耦合关系,通过研究基于节点介数的相依强度、基于桥接系数的链路均衡性指数,提出基于相依强度与链路均衡... 指挥控制网络的层次关联复杂、通信链路交错等特点,使其表现出明显的多网相依特征。针对现有相依边的研究方法难以有效表达网络的耦合关系,通过研究基于节点介数的相依强度、基于桥接系数的链路均衡性指数,提出基于相依强度与链路均衡性的相依指挥控制网络耦合策略,仿真验证表明该策略提高了网络抗级联失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挥控制网络 耦合策略 相依强度 链路均衡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