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Grubbs氏法判断表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冉隆德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56-56,共1页
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Grubbs氏法判断表及其应用冉隆德(四川省岳池县人民医院检验科638350)由于免疫学检验为生物学实验,试剂效期短、稳定性差,鉴于这种特点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在1991年珠海会议上推荐应用Grubb... 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Grubbs氏法判断表及其应用冉隆德(四川省岳池县人民医院检验科638350)由于免疫学检验为生物学实验,试剂效期短、稳定性差,鉴于这种特点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在1991年珠海会议上推荐应用Grubbs氏异常值取舍法做"即刻性"质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质量控制 Grubbs 免疫学 临床检验中心 医院检验科 生物学实验 质控图 浓度值 隆德 质控方法
下载PDF
控制影响血液生化检验质量的标本误差因素 被引量:14
2
作者 冉隆德 《陕西医学检验》 1998年第1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血液 生化检验质量 溶血 标本
下载PDF
免疫学检验Grubbs氏质量控制法应用规则初探 被引量:7
3
作者 冉隆德 《陕西医学检验》 1997年第1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免疫学检验 Grubbs法
下载PDF
Grubb法监控临床化学室内质控RCV测定 被引量:4
4
作者 冉隆德 董燕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39-40,共2页
Grubb法监控临床化学室内质控RCV测定冉隆德,董燕(岳池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岳池638350)为使未定值室内质控物的RCV(常规条件下变异)测定始终置于严密的监控之下,一般可用定值样品平行测定法和/或OCV值比... Grubb法监控临床化学室内质控RCV测定冉隆德,董燕(岳池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岳池638350)为使未定值室内质控物的RCV(常规条件下变异)测定始终置于严密的监控之下,一般可用定值样品平行测定法和/或OCV值比较法进行。但前者一般尚不用于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质控 临床化学 临床检验 测定值 定值血清 监控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显示告警 免疫测定 极端值取舍
下载PDF
Grubbs法监控临床化学室内质控RCV测定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冉隆德 《陕西医学检验》 2000年第2期45-46,共2页
探讨运用 Grubbs氏极端值取舍法监控临床化学未定值质控血清 RCV测定的时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用 Grubbs法做未定值血清 RCV测定的全程逐次监控 ,及时删除越限值并当天补测 ;用定值血清以改良 MONICA法做准确度的随机监控。结果 :2 0 d... 探讨运用 Grubbs氏极端值取舍法监控临床化学未定值质控血清 RCV测定的时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用 Grubbs法做未定值血清 RCV测定的全程逐次监控 ,及时删除越限值并当天补测 ;用定值血清以改良 MONICA法做准确度的随机监控。结果 :2 0 d次测定中用 Grubbs法发现 Cr、BUN越限共 3次 ,若用 x± 3s法则无越限值 ,两方法比较 ,Cr、BUN的 CV%分别由 1 0 .1 0降为 7.81、8.0 9降为 5.94,且分析发现了用定值血清平行监控未能反映出的样品误差因素。结论 :Grubbs法用于监控 RCV测定的敏感性和“即刻性”特点显著 ,有助于增强室内质控的作用 ,该方法简便合理效果好 ,同道可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值取舍 常规条件下变异 质量控制 血清
下载PDF
临床化学质量控制图的改进与应用
6
作者 冉隆德 《陕西医学检验》 1999年第1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临床化学 质量控制图 改进 应用
下载PDF
双浓度Ⅵ值质控图在临床化学室内质控中的应用
7
作者 冉隆德 《陕西医学检验》 1998年第4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双浓度VI值 质控图 室内质控 临床化学
下载PDF
磁酶免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室内质量控制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洁 邹秋平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磁酶免技术 室内质量控制 即刻法 Monica质控法 差值法
下载PDF
基层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现状及改进方案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洁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85-86,共2页
关键词 基层实验室 质量控制现状 质量控制体系 改进方案
下载PDF
血清PLA2R1和IgG联合检测对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丽 汪洪 +2 位作者 戴红英 任婷婷 易锐 《西部医学》 2020年第5期762-764,76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M型磷脂酶A2受体1(PLA2R1)、免疫球蛋白G(IgG)联合检测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肾内科收治的9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行前瞻性研究,包括52例IMN患者、24例继发性膜性肾病(SMN)患者与20... 目的探讨血清M型磷脂酶A2受体1(PLA2R1)、免疫球蛋白G(IgG)联合检测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肾内科收治的9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行前瞻性研究,包括52例IMN患者、24例继发性膜性肾病(SMN)患者与20例不典型膜性肾病(AMN)患者,分别纳入IMN组、SMN组、AMN组,比较3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白蛋白(ALB)、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24h尿蛋白定量、血清PLA2R1、IgG],并分析血清PLA2R1、IgG对IMN的诊断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3组血清PLA2R1比较,IMN组>AMN组>SMN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N组血清IgG水平明显高于SMN组(P<0.05);血清PLA2R1对IMN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为77.36%、89.85%,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1;血清IgG分别为60.37%、71.25%,AUC为0.713;血清PLA2R1、IgG联合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为80.14%、93.78%,AUC为0.912。结论IMN患者血清PLA2R1、IgG水平异常升高,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IMN的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M型磷脂酶A2受体1 免疫球蛋白G 联合检测
下载PDF
ICU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易感因素分析及耐药表型与基因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舒美林 杨梅 +2 位作者 饶成龙 戴红英 邓琳琳 《传染病信息》 2023年第6期539-546,共8页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KP)的易感因素及耐药表型与基因关系,为临床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于岳池县人民医院ICU病房的180...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KP)的易感因素及耐药表型与基因关系,为临床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于岳池县人民医院ICU病房的180例KP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分为多重耐药组(n=80)和非多重耐药组(n=100),比较2组耐药表型及易感因素。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ICU多重耐药KP易感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分析KP基因组特征及相关的毒力因子。结果 多重耐药组中鉴定出的显著高表达的基因是决定O-抗原脂多糖血清型的血清抗性因子基因,决定多糖胶囊(K抗原)类型的是免疫逃避因子、胶囊合成调节、外排泵表达和肠杆菌素,这些基因与KP的感染方式及院内感染密切相关。多重耐药组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方式、机械通气时间、使用碳青霉烯类史、碳青霉烯类使用时间、输血史、使用肠外营养史、吸痰史、使用血管导管史均高于非多重耐药组(P均<0.05)。ICU住院时间≥19 d、机械通气≥7 d、使用有创机械通气、使用碳青霉烯类史、碳青霉烯类使用时间≥7 d、吸痰史是影响患者ICU多重耐药KP易感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结果提示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ICU多重耐药KP易感的风险较高。模型内部验证结果显示,验证前后的校正曲线与理想曲线拟合良好。多重耐药组的KP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最丰富的质粒复制子类型是Col和Inc家族。结论 ICU中多重耐药KP感染与长时间住院、机械通气、使用碳青霉烯类史、吸痰史、特定基因表达和质粒复制子类型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共同增加了患者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肺炎克雷伯菌 多重耐药 易感因素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耐药表型 基因学 毒力因子
下载PDF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基质金属蛋白酶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及性能验证研究
12
作者 周金华 《现代仪器与医疗》 CAS 2022年第5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及性能验证.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1年12月血清样本89份,参考行业有关标准,结合国家及国际指南要求,检索大量文献设计验证方案,对全自动生化... 目的探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及性能验证.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1年12月血清样本89份,参考行业有关标准,结合国家及国际指南要求,检索大量文献设计验证方案,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MMP测定中的应用效果及性能进行验证,包括:精密度、准确度、分析线性范围及生物参考区间等.结果低值与高值不同的浓度测定MMP-3中质控品日渐不精密度为4.1%和1.19%;日间不精密度为4.96%和2.15%,均低于厂家要求(P<0.05);对应的5个不同浓度校准品检测结果与均值偏差为0.2%~2.2%,均低于实验室允许的测量偏差;Y=1.0022X,r^(2)=0.9996,相关系数r^(2)>0.975,b值为0.96~1.04,呈线性关系.验证了MMP-3测量范围为10.63~1496.37ng/ml,与厂家给出的测定范围相似;通过对健康体检者完成MMP-3测定,仅2名患者超出说明书范围,其余检测者均在说明书范围内,可接受仪器厂家提供的MMP-3生物参考区间.结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能完成MMP的测定,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准确度,具有良好的检测稳定性,检测范围较宽,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基质金属蛋白酶 应用效果 性能验证
下载PDF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效果
13
作者 周金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4期324-324,共1页
探究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与TRFIA对本院2016-2017年期间接收的100例患者的HBV的5项血清学指标进行检测。结果:ELISA和TRFIA在检测HBV血清学指标5项时,其符合... 探究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与TRFIA对本院2016-2017年期间接收的100例患者的HBV的5项血清学指标进行检测。结果:ELISA和TRFIA在检测HBV血清学指标5项时,其符合率相关性良好,其中,HBsAg、抗-HBs、HBeAg等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但是,抗-HBc、抗-HBe等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TRFIA法的阳性率明显超过ELISA法,由此来看,TRFIA是一个比较灵敏且精准的定量检测法,对评价HBV感染后病情转归及临床效果等发挥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 乙型肝炎病毒 标志物
下载PDF
溶血和离心处理对HbAlc测定的影响
14
作者 易元杰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2年第3期97-97,共1页
糖化血红蛋白于1958年被使用色谱法首次从其它类型的血红蛋白中分离出来.并于1968年被分类为一种糖蛋白。HbAl又称GHb,是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与血中糖化合物发生缓慢、非酶促反应形成的复合物为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GHb).
关键词 HBALC 溶血 糖化血红蛋白 测定 离心 非酶促反应 糖化合物 红细胞内
下载PDF
临床微生物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改进?
15
作者 邓敏 《保健文汇》 2020年第6期23-23,共1页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们日常生活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对于医院以及药品的质量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而在此大背景之下,药厂在发展的时候需要加强对于内部的管理,保证药物的质量不会出现问题。所以对于药品进行微生物检...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们日常生活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对于医院以及药品的质量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而在此大背景之下,药厂在发展的时候需要加强对于内部的管理,保证药物的质量不会出现问题。所以对于药品进行微生物检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使用微生物检测方式对于药品进行质量进行检验,可以更加明确药品的实际质量,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也可以及时的进行转变,从而提高药品的微生物检测水平,保证药物的质量不会出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检测 经济发展速度 临床微生物检验 如何改进 药品的质量 药物 日常生活 存在的问题
原文传递
血清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蛋白表达对胃癌早期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6
作者 易元杰 戴红英 +2 位作者 徐远久 吴秋林 廖维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0年第5期405-40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PDCD5)蛋白表达对胃癌的早期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四川省岳池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同期在医院体检的8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目的探讨血清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PDCD5)蛋白表达对胃癌的早期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四川省岳池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同期在医院体检的8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PDCD5蛋白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血清PDCD5蛋白对胃癌的诊断效能。按照血清PDCD5蛋白水平分为低水平患者50例和高水平患者53例。χ^2检验分析血清PDCD5蛋白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资料的关系。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胃癌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血清PDCD5蛋白水平胃癌患者生存曲线。结果胃癌组血清PDCD5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0.82±0.30)mg/L比(1.26±0.3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28,P<0.01)。胃癌患者血清PDCD5蛋白水平与肿瘤TNM分期、肿瘤浸润程度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肿瘤类型、肿瘤分化程度等无关(P>0.05)。血清PDCD5蛋白诊断胃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810(95%CI 0.747~0.873),敏感度为71.8%,特异度为76.3%(Z=9.641,P<0.01)。血清PDCD5蛋白水平是胃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PDCD5蛋白低水平患者和高水平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32.0%和62.3%,低水平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高水平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22,P<0.01)。结论胃癌患者血清PDCD5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低血清PDCD5蛋白水平是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蛋白 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 预测价值
原文传递
尿NGAL、KIM-1对晚期肝硬化肝肾综合征患者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易元杰 徐远久 +1 位作者 周金华 戴红英 《现代医学》 2017年第6期771-776,共6页
目的: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及肾脏损伤因子-1(KIM-1)对晚期肝硬化肝肾综合征(HRS)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74例晚期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12周随访,按照HRS诊断标准分为肝硬化组53例和肝硬化合... 目的: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及肾脏损伤因子-1(KIM-1)对晚期肝硬化肝肾综合征(HRS)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74例晚期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12周随访,按照HRS诊断标准分为肝硬化组53例和肝硬化合并HRS(HRS组)21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第2 d抽取静脉血和尿液标本,常规检测血液生化指标、肝功能与肾功能生化参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Cys C、NGAL、NAG、IL^(-1)8和尿NGAL、IL^(-1)8、KIM-1、LFABP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研究尿NGAL、KIM-1对晚期肝硬化HRS的预测价值。结果:肝硬化组和HRS组性别、年龄、血清肌酐、丙氨酸转氨酶、24 h尿蛋白排泄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S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球蛋白、总胆红素、天冬氨酸转氨酶、Child-Pugh评分明显高于肝硬化组,白蛋白明显低于肝硬化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和HRS组血清NAG、IL^(-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S组血清NGAL、Cys C和尿NGAL、KIM-1、LFABP、IL^(-1)8明显高于肝硬化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尿NGAL、KIM-1、LFABP是影响HR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尿NGAL最佳临界值为18.83μg·L^(-1),预测HRS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3(95%CI:0.851~0.975,P<0.05),尿KIM-1最佳临界值为1.72μg·L^(-1),预测HRS的AUC为0.957(95%CI:0.918~0.996,P<0.05),尿LFABP最佳临界值为5.02μg·L^(-1),预测HRS的AUC为0.702(95%CI:0.593~0.811,P<0.05),尿NGAL、KIM-1预测HRS的AUC高于尿LFABP。结论:尿NGAL、KIM-1可以作为预测晚期肝硬化合并HRS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肾脏损伤因子-1 晚期肝硬化 肝肾综合征 预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