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有所为变荒田为果园
1
作者 沈荣方 《农村经济导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嵊州市 石璜镇 种植结构 产品品种 收入水平 水果
下载PDF
放养土鸡本低、质美、市场俏
2
作者 沈荣方 《农村经济导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放养 土鸡 成本 质量 市场 农村饲养业
下载PDF
朱笙元扦插茶苗亩收入6000多元
3
作者 沈荣方 《农村经济导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扦插 茶苗 茶叶品种 茶园
下载PDF
嵊州市武术学校特色办学出成果
4
作者 王耀敷 过秀英 《新农村》 2002年第9期31-31,共1页
嵊州市武术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坚持学文习武,读训并重的办学模式,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的办学道路。该校学生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着重学习武术、拳击、跆拳道、摔跤、柔道等。学校还注重科学训练,提高竞技水平。在2002年的绍兴市... 嵊州市武术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坚持学文习武,读训并重的办学模式,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的办学道路。该校学生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着重学习武术、拳击、跆拳道、摔跤、柔道等。学校还注重科学训练,提高竞技水平。在2002年的绍兴市第五届运动会上,该校代表嵊州市参加的拳击、跆拳道、摔跤、柔道比赛,获总分127.5分,金牌14枚,银牌26枚,铜牌22枚,为嵊州市争了光。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开展各项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在2001年绍兴市语文、数学统考中,该校合格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学校 绍兴市 嵊州市 办学特色 办学模式 读训并重 科学训练 跆拳道 文化科学知识 思想教育
原文传递
果树作防护林成了“摇钱树”
5
作者 沈荣方 《农村新技术》 2012年第11期53-53,共1页
每到成熟季节,浙江省嵊州市石璜镇溪西村庙下坂自然村村西山坡上,红彤彤沉甸甸果实压满枝头的台湾红李防护林成了一道亮丽风景!
关键词 防护林 摇钱树 果树 自然村 嵊州市 浙江省 季节
下载PDF
稻草成了“金丝草”
6
作者 沈荣方 《农村新技术》 2013年第5期51-52,共2页
近日,浙江省嵊州市石璜镇向阳村村民楼字平,稻谷还未收割,可田里的稻草早已有人预订收购,仅稻草一项,每667平方米(1亩)就可增加收入200元。昔日无人问津的稻草,如今成了石璜镇农民发展高效农业之宝。
关键词 稻草 金丝 高效农业 嵊州市 浙江省 收割 稻谷
下载PDF
这块茶园真“牛”
7
作者 沈荣方 《农村新技术》 2012年第4期51-51,共1页
2011年9月24日,袁兴德已向浙江嵊州市石璜镇溪西名茶集聚区投售青叶161千克,这是他2011年最后一次投售青叶。至此,他种植经营的333平方米龙井“43”茶园,这是第8次采剪青叶了,仅供珠茶青叶1302千克就收入1620元,另出售龙井茶青叶... 2011年9月24日,袁兴德已向浙江嵊州市石璜镇溪西名茶集聚区投售青叶161千克,这是他2011年最后一次投售青叶。至此,他种植经营的333平方米龙井“43”茶园,这是第8次采剪青叶了,仅供珠茶青叶1302千克就收入1620元,另出售龙井茶青叶收入150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龙井茶 青叶 嵊州市 收入
下载PDF
老有所为荒田变成花果山
8
作者 沈荣方 《农村新技术》 2009年第11期56-56,共1页
金秋十月,在丹桂飘香的重阳节。笔者走进了浙江省嵊州市石璜镇楼家村王家姆山湾果园。映入眼帘的是满山坡的金黄色桔子压满枝头,昔日荒芜多年无人同津的“山湾田”,如今变成了旱涝保收的花果山。它的主人便是楼家村年逾花甲的楼字生... 金秋十月,在丹桂飘香的重阳节。笔者走进了浙江省嵊州市石璜镇楼家村王家姆山湾果园。映入眼帘的是满山坡的金黄色桔子压满枝头,昔日荒芜多年无人同津的“山湾田”,如今变成了旱涝保收的花果山。它的主人便是楼家村年逾花甲的楼字生、王雪生两位老汉。他们经过8年艰苦努力,硕果累累的花果山成了他们后半生养老的‘绿色银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果山 金黄色 重阳节 嵊州市 浙江省 桔子
下载PDF
嵊州农民发竹业财
9
作者 章炳军 王耀敷 赵雪忠 《新农村》 2002年第6期8-8,共1页
嵊州市竹产业起步于1990年,该市从江河两岸、丘陵坡地种竹入手,形成了以鲜笋、笋加工、竹材加工为主的一批新兴产业。全市现有竹林面积23.2万亩,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的14.14%。其中毛竹面积18.5万亩,以雷竹为主的竹笋面积3.7万亩,毛竹、... 嵊州市竹产业起步于1990年,该市从江河两岸、丘陵坡地种竹入手,形成了以鲜笋、笋加工、竹材加工为主的一批新兴产业。全市现有竹林面积23.2万亩,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的14.14%。其中毛竹面积18.5万亩,以雷竹为主的竹笋面积3.7万亩,毛竹、笋竹两用林面积3.4万亩。2001年,全市竹产业总产值22亿元,其中鲜笋产值0.8亿元,原竹产值0.4亿元,笋加工产值0.1亿元,竹材加工0.9亿元。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产业 竹材加工 丘陵坡地 用地面积 嵊州市 笋竹两用林 毛竹 新兴产业 竹笋 总产值
原文传递
石二村以商富村
10
作者 王耀敷 赵雪忠 《新农村》 2002年第8期8-8,共1页
嵊州市石璜镇石二村通过新办市场,组织村民就地经商,不仅发展了村级集体经济,还使村民获得了可观的收入。2001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60多万元,仅兴办市场一项,就带给石二村人均4100多元的收入。改革开放后,石二村依托地理位置的优势,于1... 嵊州市石璜镇石二村通过新办市场,组织村民就地经商,不仅发展了村级集体经济,还使村民获得了可观的收入。2001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60多万元,仅兴办市场一项,就带给石二村人均4100多元的收入。改革开放后,石二村依托地理位置的优势,于1985年5月投资20万元,新建了一个占地33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几经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级集体经济 农贸市场 市场面 改革开放 地理位置 村民 平方米 发展 拓展 石璜镇
原文传递
挖蕨菜根可致富
11
作者 王耀敷 赵雪忠 《新农村》 2002年第5期9-9,共1页
嵊州市石璜镇宣家岗村村民挖掘蕨菜根尝到了甜头。全村122户人家,2001年冬闲的两个月里挖蕨菜根收入近13万元,户均1000元。蕨菜是一种野生植物,河道草丛、山岭荒谷随处可见,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食品。现在,用蕨菜根加工成的淀粉——“乌... 嵊州市石璜镇宣家岗村村民挖掘蕨菜根尝到了甜头。全村122户人家,2001年冬闲的两个月里挖蕨菜根收入近13万元,户均1000元。蕨菜是一种野生植物,河道草丛、山岭荒谷随处可见,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食品。现在,用蕨菜根加工成的淀粉——“乌糯粉”,是无公害绿色食品,且营养价值较高,还有保健作用,在市场上颇受消费者欢迎。为改变手工加工,宣家岗村党支部书记裘金木想方设法购来了一台碾蕨菜根成粉的机器。近几年来,村民们一到冬闲就去挖蕨菜根,经过清洗、粉碎、过滤、晒干等几道工序,生产出雪白的“乌糯粉”,每千克可卖到20元左右,经过包装每千克高达40元,还进入了上海超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菜 绿色食品 野生植物 营养价值 保健作用 无公害 党支部书记 村民 纯天然 消费者
原文传递
王兴舟巧制盆景收益好
12
作者 钱卓敏 王耀敷 《新农村》 2004年第11期6-6,共1页
嵊州市石璜镇王兴舟家的庭院内满眼皆是生机勃勃的树桩盆景和兰花。今年59岁的王兴舟原先在家种过几盆盆景,为的是放在家中作摆设。后来,他看到盆景进入市场可买个好价钱,于是便一心扑在被人们当柴烧的树根上。经他精心设计,这些树... 嵊州市石璜镇王兴舟家的庭院内满眼皆是生机勃勃的树桩盆景和兰花。今年59岁的王兴舟原先在家种过几盆盆景,为的是放在家中作摆设。后来,他看到盆景进入市场可买个好价钱,于是便一心扑在被人们当柴烧的树根上。经他精心设计,这些树根成了一盆盆千姿百态的艺术品。如今,他制作盆景的年收入都在3~4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桩盆景 树根 兰花 家种 庭院 摆设 制作 收益 入市 年收入
原文传递
松明培村广种香榧鼓腰包
13
作者 王耀敷 《新农村》 2002年第11期8-8,共1页
走进嵊州市通沅乡松明培村,村民们会异口同声地说:"亏得前辈种下的香榧树,才使大家的腰包逐渐鼓起来。"现在,村民正把香榧产业这块蛋糕做大,给后代种下摇钱树。松明培村地处会稽山脉,具有发展香榧生产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资源。... 走进嵊州市通沅乡松明培村,村民们会异口同声地说:"亏得前辈种下的香榧树,才使大家的腰包逐渐鼓起来。"现在,村民正把香榧产业这块蛋糕做大,给后代种下摇钱树。松明培村地处会稽山脉,具有发展香榧生产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资源。现在,全村有产出的香榧树大多是前辈们留下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 土壤资源 气候条件 村民 摇钱树 蛋糕 会稽 特色产业 树龄 产出
原文传递
养殖致富一个村
14
作者 沈荣方 求大同 《新农村》 2006年第4期8-8,共1页
关键词 养殖致富 养殖模式 特色养殖 水面 滩地
原文传递
开发竹笋两用林 户均增收7000元
15
作者 沈荣方 《新农村》 2006年第10期8-8,共1页
关键词 开发 两用林 竹笋 资源丰富 粗放管理 资金投入 考察学习 嵊州市
原文传递
龙头企业为农民增收架金桥
16
作者 钱卓敏 王耀敷 《新农村》 2006年第3期8-8,共1页
关键词 农民增收 龙头企业 招商引资 经济收入 秸秆 千克 收购 乳业
原文传递
木兰花开富万家
17
作者 王耀敷 《新农村》 2003年第12期6-6,共1页
沿嵊义公路向西,映入眼帘的是公路两边一望无际的花木.这是嵊州市鹿山街道有名的"十里花木长廊"
关键词 兰花 花木 木兰 嵊州市 公路 街道
原文传递
生态建村 果木飘香
18
作者 沈荣方 王祥和 《新农村》 2008年第5期9-9,共1页
关键词 生态 果木 一年四季 浙江省 桃花源 花香
原文传递
李银华栽茶养蚕赚钱多
19
作者 赵雪忠 王耀敷 《新农村》 2004年第9期7-7,共1页
关键词 李银华 经济效益
原文传递
连片种水稻 连年好收成
20
作者 赵雪忠 王耀敷 《新农村》 2004年第8期7-7,共1页
关键词 水稻 嵊州市 连片种植 运作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