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11例变应性皮肤病变应原检测分析
1
作者 张正中 杨建民 +1 位作者 王官清 李学风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34-34,共1页
我科于1995年10月~1997年11月对111例变应性皮肤病进行了变应原检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11例均系我科门诊或住院病人。男41例,女70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75岁,平均32岁,以20... 我科于1995年10月~1997年11月对111例变应性皮肤病进行了变应原检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11例均系我科门诊或住院病人。男41例,女70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75岁,平均32岁,以20~40岁年龄组为高,65例,占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皮肤病 变应原检测 荨麻疹
下载PDF
1821例住院皮肤病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彭才真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1993年第4期37-39,42,共4页
本文报告了1821例住院皮肤病例分析结果:诊断正确率91.2%,总有效率97.8%,死亡率为0.5%。1821例中,最常见为皮炎湿疹、麻疹、荨麻疹、药疹、带状疤疹;此外还有银屑病,天疱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等。作者对诊断与治疗进行了简... 本文报告了1821例住院皮肤病例分析结果:诊断正确率91.2%,总有效率97.8%,死亡率为0.5%。1821例中,最常见为皮炎湿疹、麻疹、荨麻疹、药疹、带状疤疹;此外还有银屑病,天疱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等。作者对诊断与治疗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湿疹 带状疤疹
下载PDF
阿奇霉素联合中药倒模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牟韵竹 张正中 +3 位作者 房开兰 候秀芹 熊心猜 于春水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8期1169-1169,共1页
2006年1月-2008年1月,我们采用阿奇霉素联合中药倒膜治疗寻常性痤疮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寻常性痤疮 疗效观察 阿奇霉素 倒模治疗 中药 痤疮患者 倒膜治疗
下载PDF
光子嫩肤细胞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牟韵竹 李利 魏大鹏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440-442,i0008,共4页
目的:研究强脉冲光对成纤维细胞的安全性。方法:以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V79)为受试细胞,按常规方法进行传代培养,收获细胞后将1×105cell/ml的细胞接种于12孔培养板,每孔接种1ml,分8个组,以不同剂量光子照射(波长560n,m高、中、低... 目的:研究强脉冲光对成纤维细胞的安全性。方法:以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V79)为受试细胞,按常规方法进行传代培养,收获细胞后将1×105cell/ml的细胞接种于12孔培养板,每孔接种1ml,分8个组,以不同剂量光子照射(波长560n,m高、中、低三个剂量组;波长640nm,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并设一个阴性对照组和一个阳性对照组,立即进行DNA梯度电泳。同时分别检测三个时间点的MTT值(24h、48h、72h)及进行丫啶橙染色。结果:DNA梯度电泳法(DNALadder)显示各剂量强光照射组均无DNA损伤条带,仅在近电泳点样处出现条带,阳性对照组呈现典型的有一定间隔的细胞凋亡梯状条带(Ladder'sband);MTT值测定表明各照射剂量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丫啶橙染色结果各剂量组未发现明显的凋亡小体形成。结论:强脉冲光照射对V79细胞DNA无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脉冲光 DNA 梯度电泳 安全性评价 丫啶橙染色
下载PDF
加味当归饮联合依巴斯汀对慢性荨麻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总IgE及二胺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黄渝瀚 段茜 《中国药师》 CAS 2018年第12期2163-2165,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当归饮联合依巴斯汀对慢性荨麻疹(CU)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Ig E)及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的影响。方法:106例CU患者根据就诊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依巴斯汀每次10mg,qd,晚餐后口服... 目的:观察加味当归饮联合依巴斯汀对慢性荨麻疹(CU)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Ig E)及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的影响。方法:106例CU患者根据就诊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依巴斯汀每次10mg,qd,晚餐后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味当归饮每日1剂,分2次服用,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检测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血清总Ig E及DAO活性,比较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CD^(3+)、CD^(4+)、CD^(4+)/CD^(8+)、DAO活性均较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CD^(8+)、血清总Ig E则较前显著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的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加味当归饮联合依巴斯汀治疗CU能起到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变态反应强度,提高疗效,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当归饮 依巴斯汀 慢性荨麻疹 T淋巴细胞亚群 总免疫球蛋白 二胺氧化酶活性
下载PDF
110例药疹临床回顾
6
作者 黄世融 万年 陈星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57-59,共3页
关键词 临床分析 皮肤粘膜损害 合理用药 药疹
下载PDF
梅毒的血清学诊断与临床价值
7
作者 敬永霞 眭维耻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梅毒 血清学诊断 临床价值
下载PDF
16例透明细胞汗腺瘤的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官清 张法听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53-354,共2页
应用细胞角蛋白、上皮膜抗原、S100蛋白、波形蛋白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单抗对16例透明细胞汗腺瘤做ABC法染色。结果提示:本病与肌上皮尤关,部分病例有神经内分泌细胞浸润。
关键词 透明细胞 汗腺瘤 免疫组织化学 皮肤肿瘤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联合羟氯喹治疗皮肌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莉 汪淼芹 唐捷 《西部医学》 2006年第2期243-243,共1页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强的松)联合羟氯喹治疗皮肌炎的疗效。方法选择73例皮肌炎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38例,在采用糖皮质激素(强的松:第1周40m g,每天1次,第2周30m g,每天1次,其后逐渐减量)治疗的基础上+羟氯喹0.2g,每天2次,口服;B...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强的松)联合羟氯喹治疗皮肌炎的疗效。方法选择73例皮肌炎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38例,在采用糖皮质激素(强的松:第1周40m g,每天1次,第2周30m g,每天1次,其后逐渐减量)治疗的基础上+羟氯喹0.2g,每天2次,口服;B组35例,仅采用糖皮质激素(强的松:第1周50m g,每天1次;第2周40m g,每天1次,其后逐渐减量)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A组有效率92.1%,B组82.8%,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皮质激素用量上,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氯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皮肌炎较之单纯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用量低,不良反应小,病人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羟氯喹 皮肌炎 治疗
下载PDF
伐昔洛韦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刘成才 黄世融 牟韵竹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8-319,共2页
去除疣体联合口服伐昔洛韦每次 6 0 0 mg,bid,疗程 10 d,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 (CA) ,并与去疣体联合肌注干扰素治疗复发性 CA对照 ,随访半年 ,结果伐昔洛韦组疗效明显优于干扰素组 ,复发率降低。大剂量口服伐昔洛韦是治疗复发性 CA的有... 去除疣体联合口服伐昔洛韦每次 6 0 0 mg,bid,疗程 10 d,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 (CA) ,并与去疣体联合肌注干扰素治疗复发性 CA对照 ,随访半年 ,结果伐昔洛韦组疗效明显优于干扰素组 ,复发率降低。大剂量口服伐昔洛韦是治疗复发性 CA的有效疗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伐昔洛韦 尖锐湿疣 联合治疗 复发
下载PDF
恶性型黑棘皮病1例报告
11
作者 周成珍 林德广 吴才良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2期75-75,共1页
恶性型黑棘皮病1例报告周成珍,林德广,吴才良(川北医学院附院皮肤科)(四川省南充中心医院病理科)患者男性,50岁,上腹不适6+月,加重伴全身皮肤呈泛发性黑褐色变,增厚4+月。查体:发育正常,营养欠佳。心肺无异常发现。... 恶性型黑棘皮病1例报告周成珍,林德广,吴才良(川北医学院附院皮肤科)(四川省南充中心医院病理科)患者男性,50岁,上腹不适6+月,加重伴全身皮肤呈泛发性黑褐色变,增厚4+月。查体:发育正常,营养欠佳。心肺无异常发现。皮肤科情况:双腋、脐周、腹股沟、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黑棘皮病 组织病理学 中华皮肤科杂志 恶性黑棘皮病 乳头瘤样增生 皮肤性病学 科学技术出版社 多囊卵巢 病理诊断 皮肤病学
下载PDF
银屑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
12
作者 曾敏 杨雨婷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0年第11期88-90,共3页
总结120例银屑病患者临床健康教育及护理经验。主要包括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疾病知识教育,饮食与营养指导,休息与活动指导,用药指导,皮肤护理和出院指导。认为提高患者对银屑病的认识,加强自我防护能力,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 总结120例银屑病患者临床健康教育及护理经验。主要包括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疾病知识教育,饮食与营养指导,休息与活动指导,用药指导,皮肤护理和出院指导。认为提高患者对银屑病的认识,加强自我防护能力,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减缓复发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同时可以大大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护理 健康教育
下载PDF
173例头癣真菌培养结果分析
13
作者 彭才真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1993年第3期37-38,共2页
本文报告了南充地区173例头癣真菌培养结果,培养阳性者158例,阳性率为0.913。分离的真菌中主要是黄癣菌91株,占0.576,与国内报告不同。
关键词 头癣 真菌培养 黄癣菌
下载PDF
皮肤混合瘤的肌上皮分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官清 张法听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38-339,共2页
皮肤混合瘤(MTS)又称软骨样汗管瘤(CS),是一种少见的汗腺肿瘤,其临床、病理及组织发生未完全阐明。为进一步探讨MTS中肌上皮分化及其可能作用,我们应用肌上皮特异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单抗对14例MTS... 皮肤混合瘤(MTS)又称软骨样汗管瘤(CS),是一种少见的汗腺肿瘤,其临床、病理及组织发生未完全阐明。为进一步探讨MTS中肌上皮分化及其可能作用,我们应用肌上皮特异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单抗对14例MTS作了免疫组化ABC法染色,现报道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混合瘤 肌上皮分化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