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灌洗液温度对硬膜外麻醉下行TURP患者中心体温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涵 伍志超 李云祥 《西部医学》 2016年第9期1286-1288,1292,共4页
目的 比较室温和加温后的灌洗液对硬膜外麻醉下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患者中心体温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是一个随机前瞻性对照临床试验。80例男性患者,年龄60~80岁,ASA分级I或II级,在硬膜外腔麻醉下进行经尿道前列腺... 目的 比较室温和加温后的灌洗液对硬膜外麻醉下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患者中心体温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是一个随机前瞻性对照临床试验。80例男性患者,年龄60~80岁,ASA分级I或II级,在硬膜外腔麻醉下进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患者分为室温组(21℃),40例患者为加温组(37℃)。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核心体温及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评估,使用超声监测仪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EVF),并记录两组患者寒战的发生率。结果室温组患者中心体温从术前的36.87℃下降到术后的34.58℃,下降幅度为2.29℃;加温组患者中心体温从术前的36.87℃下降到术后的36.12℃,下降幅度为0.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过程中室温组患者有8例发生了寒战,而加温组患者只有2例,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硬膜外麻醉时使用加温的灌洗液行TURP,能减少患者围术期低温和发生寒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洗液 硬膜外 中心体温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下载PDF
思维导图联合构词法在《临床麻醉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姬 涂发平 +1 位作者 苏航 杜宇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3期556-558,539,共4页
词根、词缀构词法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英语单词记忆方法,在医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思维导图将大脑思维以图像的方式进行表达,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信息。本文介绍一种将思维导图与构词法相结合的方法,将其应用于临床麻醉学双... 词根、词缀构词法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英语单词记忆方法,在医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思维导图将大脑思维以图像的方式进行表达,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信息。本文介绍一种将思维导图与构词法相结合的方法,将其应用于临床麻醉学双语教学过程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对专业英语术语的识记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促进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构词法 词根 词缀 双语教学 临床麻醉学
下载PDF
老年患者麻醉手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调查及其预测模型的建立
3
作者 宋慧敏 杨玉玲 +2 位作者 牟利 康妮 李林佶 《武警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389-394,共6页
目的调查老年患者麻醉手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建立预测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2至2020-08在南充市中心医院进行麻醉手术的老年患者327例。收集麻醉手术中可能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因素,根据有无压力性... 目的调查老年患者麻醉手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建立预测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2至2020-08在南充市中心医院进行麻醉手术的老年患者327例。收集麻醉手术中可能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因素,根据有无压力性损伤分为两组,比较其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327例都完成了皮肤情况的观察,观察期间共41例(12.53%)出现压力性损伤。通过LASSO回归模型筛选出9个潜在的影响因素,并行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吸烟史、手术体位、术中变换体位、手术时间、术中低温、白蛋白水平是老年患者麻醉手术中发生压力性损伤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模型预测老年患者麻醉手术中发生压力性损伤的AUC为0.926(95%CI:0.888~0.965);校准曲线和H-L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预测的概率与实际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麻醉手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较高,主要受年龄、BMI、吸烟史等因素影响,根据上述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预测麻醉手术中压力性损伤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与区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术中 压力性损伤 多因素分析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隐匿性长QT间期综合征患者麻醉后反复发作尖端扭转型室速1例
4
作者 梁苑 李刚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1713-1714,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55岁。因“卵巢恶性肿瘤”入院,自确诊后以紫杉醇静脉滴注+洛铂腹腔灌注方案规律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共计4次。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多年,平时药物控制,入院血压(BP)113/72 mmHg,空腹血糖7.1 mmol/L;平时无症状;无晕厥史... 1病例资料患者,女,55岁。因“卵巢恶性肿瘤”入院,自确诊后以紫杉醇静脉滴注+洛铂腹腔灌注方案规律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共计4次。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多年,平时药物控制,入院血压(BP)113/72 mmHg,空腹血糖7.1 mmol/L;平时无症状;无晕厥史,无家族猝死史,无癫痫、耳聋病史。查体无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QT间期综合征 尖端扭转型室速 麻醉
下载PDF
超声对跖趾类风湿与痛风性关节炎骨侵蚀的鉴别诊断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英娟 齐佳杉 +6 位作者 刘学彬 帅世全 杨姣 朱冬梅 袁莉 陈思佳 李艳 《西部医学》 2020年第1期135-138,143,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对跖趾类风湿与痛风性关节炎骨质侵蚀的鉴别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126例关节炎患者,其中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3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3例,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对跖趾类风湿与痛风性关节炎骨质侵蚀的鉴别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126例关节炎患者,其中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3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3例,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超声鉴别诊断,对照组患者采用X线诊断,对比两组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两组患者图像特征、疼痛评分差异。结果研究组对跖趾类风湿与痛风性关节炎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误诊率低于对照组(P<0.05);超声对骨质侵蚀发生的部位、形态、痛风石、边界以及关节腔积液内点状高回声明显优于X线(P<0.05)。结论超声对跖趾类风湿和痛风性跖趾关节炎骨质侵蚀的诊断优于X线,可对跖趾类风湿关节炎和痛风性跖趾关节炎骨质侵蚀治疗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类风湿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 骨质侵蚀缺如
下载PDF
丙泊酚和七氟烷对小儿麻醉生化指标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伍志超 王涵 李云祥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比较手术前后血糖、转氨酶、肌酐在小儿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和七氟烷吸入麻醉的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是一个随机临床对照试验。选择接受全身麻醉的小儿患者200例,ASA分级I级,年龄:4~7岁,择期手术时间在60min以内。患儿随机分为两... 目的:探讨比较手术前后血糖、转氨酶、肌酐在小儿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和七氟烷吸入麻醉的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是一个随机临床对照试验。选择接受全身麻醉的小儿患者200例,ASA分级I级,年龄:4~7岁,择期手术时间在60min以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为P组(n=100);七氟烷吸入麻醉为S组(n=100)。手术前和手术后即刻分别抽取静脉血,对患儿血糖、转氨酶(ALT,AST)、肌酐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手术前和手术后两组患儿的血糖、转氨酶、肌酐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生化指标分析显示4~7岁小儿在接受全身麻醉时使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和七氟醚吸入麻醉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七氟烷 小儿全身麻醉 生化指标
下载PDF
复苏室家属陪伴对全身麻醉择期手术患儿复苏水平和心理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吴涛 李晓莉 +2 位作者 熊晓莉 熊晓燕 王涵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2年第3期209-214,219,共7页
目的探讨复苏室家属陪伴对全身麻醉择期手术患儿复苏水平和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6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行全身麻醉择期手术的患儿132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66)和观察组(n=66)。对照组以常规模式进行复... 目的探讨复苏室家属陪伴对全身麻醉择期手术患儿复苏水平和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6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行全身麻醉择期手术的患儿132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66)和观察组(n=66)。对照组以常规模式进行复苏,观察组采取复苏室家属陪伴的模式进行复苏。比较两组患儿苏醒期的一般情况、躁动情况、疼痛情况、心理状况、术后不良行为发生情况及家属满意度。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两组患儿出室时血氧饱和度、复苏室停留时间、改良Alderte评分及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入室时两组患儿的儿童麻醉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表(pediatric anesthesia emergence delirium,PAED)得分、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ace legs activity cry consolability,FLACC)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出室时观察组患儿PAED得分[(6.0±1.5)分]、FLACC得分[(2.4±0.5)分]均低于对照组[(7.7±2.0)分、(3.1±0.8)分,t值分别为5.213、6.587,P值均<0.05]。术前两组患儿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HADS)的焦虑、抑郁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出室时对照组焦虑[(9.4±2.6)分]、抑郁得分[(8.9±1.7)分]高于术前[(5.4±1.1)分、(5.1±1.3)分,t值分别为11.835、14.519,P值均<0.05]。观察组术前与出室时焦虑、抑郁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患儿术后不良行为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1%与22.7%,χ^(2)=4.587,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93.2±6.1)与(85.0±5.7)分,t=7.694,P<0.05)]。结论复苏室家属陪伴与常规复苏模式相比可有效缓解全身麻醉择期手术患儿躁动及疼痛,改善心理状况,减少术后不良行为发生率并提高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苏室 家属陪伴 全身麻醉 择期手术 儿童
下载PDF
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冯兴龙 蒲军成 +2 位作者 赵星 赵鹏杰 杜宇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1593-1596,共4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80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诱导方式不同分为舒芬太尼组(F组)和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组(RF组),每组各40例。F组采用咪达唑仑0.05 mg/...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80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诱导方式不同分为舒芬太尼组(F组)和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组(RF组),每组各40例。F组采用咪达唑仑0.05 mg/kg+丙泊酚1.0 mg/kg+依托咪酯0.15 mg/kg+舒芬太尼0.4μg/kg+顺阿曲库胺0.1 mg/kg麻醉诱导;RF组采用咪达唑仑0.05 mg/kg+丙泊酚1.0 mg/kg+依托咪酯0.15 mg/kg+舒芬太尼0.2μg/kg+瑞芬太尼1μg/kg+顺阿曲库胺0.1 mg/kg麻醉诱导。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和恢复室停留时间,术后副作用的发生率,心血管应激反应指标。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插管前后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F组术中HR和MAP较F组高(P<0.05),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和恢复室停留时间均较F组短(P<0.05);两组患者苏醒后NR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F组术后副作用的发生率低于F组(P<0.05);两组患者心血管应激反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ESD患者中,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副作用小等特点,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瑞芬太尼 舒芬太尼 麻醉诱导
下载PDF
羟考酮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0
9
作者 喻红彪 张玉林 +2 位作者 曾锦明 冯周恒 付武昌 《西部医学》 2019年第5期786-788,792,共4页
目的探讨羟考酮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μg/kg、丙泊酚2mg/kg与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观察组... 目的探讨羟考酮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μg/kg、丙泊酚2mg/kg与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观察组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羟考酮0.2mg/kg、丙泊酚2 mg/kg与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术中麻醉维持均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及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记录拔管后1、4、8、12小时的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于麻醉前、术后1、4、8小时测定血清中血糖和皮质醇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及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4小时的VAS评分、血糖和皮质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现苏醒期躁动、恶心呕吐、头晕、呼吸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能安全有效的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麻醉,且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麻醉
下载PDF
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涵 伍志超 +2 位作者 石祖安 张强英 张涛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1405-1409,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分别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的麻醉效果、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拟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200例,按照麻醉方案不同分为E_(1)、E_(2)、E_(3)和C组,其中C组为对照组(n=51),不使用艾司氯胺酮,E_(1)组(n=49)...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分别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的麻醉效果、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拟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200例,按照麻醉方案不同分为E_(1)、E_(2)、E_(3)和C组,其中C组为对照组(n=51),不使用艾司氯胺酮,E_(1)组(n=49)、E_(2)组(n=51)和E_(3)组(n=49)为试验组。C组静脉缓推生理盐水,E_(1)、E_(2)和E_(3)组分别静脉推注艾司氯胺酮0.125、0.25和0.5 mg/kg。1 min后所有患者静脉缓推丙泊酚1.5~3 mg/kg。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麻醉诱导前(T_(0))、麻醉诱导后(T_(1))、胃镜置入时(T_(2))、撤出胃镜时(T_(3))和苏醒时(T_(4))]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_(2))、丙泊酚用量、诱导时间、胃镜检查时间和苏醒时间、检查中体动及呛咳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诱导前和苏醒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各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_(1-4)时,C组MAP低于实验组(P<0.05);在T_(3)时,E_(3)组SpO_(2)低于E_(1)和E_(2)组(P<0.05);与C组相比,实验组丙泊酚用量降低(P<0.05);与C组和E_(1)组相比,E_(2)和E_(3)组诱导时间缩短(P<0.05);与E_(1)组和E_(2)组相比,E_(3)组苏醒时间延长,术后MMSE评分降低(P<0.05);与C组和E_(1)组相比,E_(2)组体动发生率降低(P<0.05),E_(2)组和E_(3)组头晕发生率增加(P<0.05);实验组丙泊酚注射痛较C组降低(P<0.05);与其他3组相比,E_(3)组恶心呕吐和精神症状发生率增加(P<0.05)。结论:实施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使用艾司氯胺酮0.25 mg/kg复合丙泊酚更为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丙泊酚 无痛胃镜 麻醉效果
下载PDF
舒芬太尼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炎症及疼痛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袁卫国 李林佶 +2 位作者 冯麟 谢颖 罗栩伟 《西部医学》 2017年第11期1507-1510,共4页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炎症介质和疼痛介质的影响,为有效控制骨折疼痛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68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选择不同的止疼药物分为观察组与对照...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炎症介质和疼痛介质的影响,为有效控制骨折疼痛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68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选择不同的止疼药物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5例患者使用舒芬太尼,对照组23例患者使用芬太尼,在术后24h和3d时比较两组患者的炎症介质因子白细胞介素2、6、10(IL-2、IL-6、IL-10)及疼痛介质血清5-羟色胺(5-HT)、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E2(PGE2)的变化。结果 (1)术后24h和3d时两组患者的IL-2、IL-6、IL-10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而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2)术后观察组患者的5-HT、NO、PGE2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骨折患者术后采用舒芬太尼镇痛可使患者的炎症介质和疼痛介质明显的降低,镇痛效果显著,维持机体内细胞因子的相对平衡,对减少术后应激反应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老年患者 下肢骨折 炎症介质 疼痛介质
下载PDF
达克罗宁胶浆抑制高血压患者全麻气管拔管期间的心血管反应效果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刚 喻红彪 +2 位作者 曾锦明 冯周恒 张玉林 《西部医学》 2018年第3期405-408,共4页
目的观察达克罗宁胶浆抑制高血压患者气管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行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在气管插管前1min均采用2%利多卡因溶液喷雾患者的咽喉部及声门。对照组在气管导管前端1/3处均匀涂... 目的观察达克罗宁胶浆抑制高血压患者气管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行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在气管插管前1min均采用2%利多卡因溶液喷雾患者的咽喉部及声门。对照组在气管导管前端1/3处均匀涂抹2ml石蜡油;观察组用等量达克罗宁胶浆涂抹气管导管相同部位,两组其余处理方法相同。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插管前1min(T1)、插管时(T2)、插管后1min(T3)、插管后3min(T4)、拔管前1min(T5)、拔管时(T6)、拔管后1min(T7)、拔管后3min(T8)、拔管后5min(T9)各时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及拔管前后苏醒期躁动评分、导管耐受程度、术后24h内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的发生情况。结果在T0~T4时点两组SB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5~T8时点观察组SBP、DBP、HR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前后苏醒期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导管耐受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咽喉痛、声音嘶哑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克罗宁胶浆能有效维持高血压患者气管拔管期间循环稳定,减少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克罗宁 高血压 麻醉 拔管
下载PDF
33例低体重先心病患儿的体外循环转流体会
13
作者 谢颖 岳济民 张君 《西部医学》 2008年第4期708-709,共2页
目的探讨10公斤以下先心病患儿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33例低体重先心病患儿在体外循环下行外科矫治术。采用膜式氧合器,预充量520-730ml,心肌保护采用改良St.Thomas液。21例使用人工肾透析器改良超滤(MUF)。结果主动脉阻断时间(37.5&#... 目的探讨10公斤以下先心病患儿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33例低体重先心病患儿在体外循环下行外科矫治术。采用膜式氧合器,预充量520-730ml,心肌保护采用改良St.Thomas液。21例使用人工肾透析器改良超滤(MUF)。结果主动脉阻断时间(37.5±20.2)min,体外循环时间(64.4±26.3)min。转流过程平稳,全部顺利停机。结论低体重先心病患儿的体外循环管理应尽量减少预充,积极排出体内多余水分,重视心肌保护,良好的体外循环管理是确保体外循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低体重患儿 注意事项
下载PDF
液体摄入量对腰硬联合神经阻滞分娩镇痛产妇发热的影响
14
作者 王涵 伍志超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4期362-363,共2页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液体摄入量对腰硬联合神经阻滞分娩镇痛产妇发热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3年5月~2017年8月)收治的480例腰硬联合神经阻滞分娩镇痛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液体摄入量随机分为A组(小于100ml/h)、B组(100ml/h~20...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液体摄入量对腰硬联合神经阻滞分娩镇痛产妇发热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3年5月~2017年8月)收治的480例腰硬联合神经阻滞分娩镇痛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液体摄入量随机分为A组(小于100ml/h)、B组(100ml/h~200ml/h)、C组(200ml/h~300ml/h)、D组(300ml/h~400ml/h)、E组(大于400ml/h)。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五组产妇发热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呕吐、头晕、头痛、腹胀以及大汗等)、经口平均摄入量和静脉平均摄入量。结果:C组产妇发热率为8.33%(8/96)、A组产妇发热率为43.75%(42/96)、B组产妇发热率为36.46%(35/96)、D组产妇发热率为18.75%(18/96)、E组产妇发热率为13.54%(13/96),C组产妇发热率显著低于其他四组(P<0.05);C组呕吐、头晕、头痛、腹胀以及大汗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四组(P<0.05),ABCDE五组产妇经口平均摄入量和静脉平均摄入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0ml/h~300ml/h液体摄入量为最佳,既能够降低发热率,又能够降低产妇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液体摄入量 腰硬联合神经阻滞 分娩镇痛产妇发热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林佶 李顺洪 +2 位作者 袁卫国 冯麟 谢颖 《西部医学》 2018年第5期707-710,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复合罗哌卡因行腹横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用于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6年8月~2017年1月在医院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DEX组产妇(D组)50例和对照组产妇(...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复合罗哌卡因行腹横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用于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6年8月~2017年1月在医院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DEX组产妇(D组)50例和对照组产妇(C组)50例,两组术后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B;D组产妇注射1ug/kg DEX+0.25%罗哌卡因共60ml;C组产妇则注射0.25%罗哌卡因共60ml,两组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行双侧TAPB后到首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术后4、8、12、24和48h产妇的疼痛VAS评分、BCS舒适度评分、术后48h内PCI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均未观察到TAPB相关并发症。D组产妇行TAPB后到首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明显长于C组(P<0.05);与C组比较,D组术后8h、12h、24h的VAS评分降低,BCS评分升高(P<0.05);除行TAPB后到术后4h时间段外,其余各相邻时点间镇痛泵按压次数D组明显少于C组(P<0.05)。结论采用1ug/kg DEX复合0.25%的罗哌卡因行TAPB可以为剖宫产妇提供更为理想的术后多模式镇痛效果,还能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超声引导腹横平面阻滞 剖宫产手术 术后镇痛
下载PDF
羟考酮联合芬太尼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镇痛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宇 林川 +1 位作者 何心海 王姬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第6期922-924,921,共4页
目的:评价羟考酮联合芬太尼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镇痛效果。方法:纳入90例行HIFU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治疗开始前所有患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镇静,F组静脉注... 目的:评价羟考酮联合芬太尼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镇痛效果。方法:纳入90例行HIFU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治疗开始前所有患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镇静,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50μg进行治疗,O组静脉注射羟考酮10 mg,F+O组静脉注射芬太尼50μg+羟考酮5 mg镇痛。治疗中采用视觉模拟疼痛(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记录各组患者疼痛反应、记录布托啡诺追加比率、治疗医师满意度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治疗结束采用ELSIA检测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结果:F+O组治疗开始VAS评分和术中最高VAS评分明显低于F组和O组(P<0.05);F+O组追加布托啡诺的比率明显低于F组和O组(P<0.05);F+O组医师麻醉满意度明显高于F组和O组(P<0.05);F+O组高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O组(P<0.05);F+O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明显低于F组和O组(P<0.05)。结论:羟考酮联合芬太尼比单独应用芬太尼或羟考酮镇痛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芬太尼 高强度聚焦超声 子宫肌瘤 镇痛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冯兴龙 张小欣 +1 位作者 赵星 杜宇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6期810-813,818,共5页
目的 分析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UGLPB)联合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高龄患者8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在此... 目的 分析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UGLPB)联合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高龄患者8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UGLPB。比较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指标、血流动力学参数、脑损伤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舒芬太尼用量[(15.03±4.18)ml vs(31.95±7.82)ml]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17.11±1.82)min vs(14.29±2.85)min]及排气时间[(13.54±2.63)h vs(21.06±3.57)h]均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两组患者血糖、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两组患者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围术期共出现不良反应3例(7.14%),观察组2例(4.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GLPB联合全身麻醉较单独使用全身麻醉可减少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舒芬太尼用量,缩短拔管时间及排气时间,减小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应激指标及脑损伤指标的波动,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腰骶神经丛阻滞 全身麻醉 高龄 髋关节置换术 舒芬太尼 应激反应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艾司氯胺酮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7
18
作者 梁思敏 杜宇 +2 位作者 贾东 涂发平 王姬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67-675,共9页
目的 系统评价艾司氯胺酮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VIP、WanFang Data、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艾司氯胺酮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 目的 系统评价艾司氯胺酮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VIP、WanFang Data、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艾司氯胺酮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1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6个RCT,包括1 715例剖宫产产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阿片类镇痛药物、罗哌卡因、生理盐水等)相比,艾司氯胺酮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可降低术后VAS疼痛评分[MD=-0.67,95%CI(-0.86,-0.49),P<0.000 01]和术后48小时内镇痛药物需要量[MD=-2.38,95%CI(-3.15,-1.62),P<0.000 01];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RR=0.84,95%CI(0.62,1.12),P=0.23]、幻觉[RR=3.00,95%CI(0.37,24.43),P=0.30]、嗜睡[RR=1.49,95%CI(0.16,13.99),P=0.73]、瘙痒[RR=1.05,95%CI(0.79,1.41),P=0.72]、低血压[RR=0.31,95%CI(0.04,2.40),P=0.26]、心动过缓[RR=0.40,95%CI(0.01,11.24),P=0.59]和头晕[RR=2.24,95%CI(0.63,7.94),P=0.21]的发生率;但使手术持续时间延长[MD=2.23,95%CI(1.73,2.74),P<0.000 01];患者术中心率[MD=1.31,95%CI(0.25,2.37),P=0.02]和平均动脉压[MD=3.88,95%CI(0.19,7.56),P=0.04]升高;能改善新生儿Apgar评分[MD=0.45,95%CI(0.26,0.63),P<0.000 01]和产妇产后EPDS抑郁评分[MD=-1.12,95%CI(-1.87,-0.55),P=0.000 3],对新生儿脐带血pH无影响[MD=0.03,95%CI(-0.01,0.07),P=0.14]。结论 当前证据表明,艾司氯胺酮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具有一定优势。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剖宫产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围手术期应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秦龙 李婷 +3 位作者 任明扬 罗彬予 钟扬 何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2期346-349,共4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应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并行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应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并行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静脉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术后2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转铁蛋白(RTF)、CD3^+、CD4^+、CD8^+细胞水平,并于术前、术后2周应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Q LQ-C30)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d以及对照组术后2周的RBP、PA、ALB、RTF、CD3^+、CD4^+、CD4^+/CD8^+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而CD8^+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术后1 d、术后2周观察组RBP、PA、ALB、RTF、CD3^+、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EORTCQ LQ-C30功能量表各项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提高,症状量表各项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观察组功能量表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症状量表各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够促进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免疫功能 营养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