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流感染病原菌构成及其多重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6
1
作者 刘永芳 陈金文 +4 位作者 周凤 胡欣 张洪川 杨柳青 廖涛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56-1060,共5页
目的前瞻性分析我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及多重耐药菌情况,为血流感染早期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住院患者血培养标本进行培养,对阳性报警标本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分析,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人员每天收集... 目的前瞻性分析我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及多重耐药菌情况,为血流感染早期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住院患者血培养标本进行培养,对阳性报警标本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分析,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人员每天收集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收集非重复病原菌569份,其中革兰阳性菌(48.86%)稍多于革兰阴性菌(44.46%)。前5位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属和肺炎克雷伯菌。病区分布以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儿科、新生儿科、血液科和心胸外科为主,年龄分布60岁以上老年人比例最高(37.08%)。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病原体以葡萄球菌属为主。多重耐药菌(MDRO)占46.40%,其中社区感染比例(56.82%)高于医院感染(42.42%)。MDRO比例超过50%的细菌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8.57%)、大肠埃希菌(63.47%)和肠球菌(52.0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3.59%和7.40%,产ESBL株检出率分别为58.08%和7.41%,该两种细菌耐药率低于30%的药物包括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替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妥布霉素、氨曲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明显低于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未检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耐药菌株,耐药率均低于30%的其他药物包括利福平、莫西沙星、庆大霉素和四环素。结论血流感染病原菌种类多,耐药形势严峻,临床应尽早准确送血培养,重视医院的血培养分离菌的耐药性监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人类疱疹病毒(EBV)与消化性溃疡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田维科 陈利 +2 位作者 雷蓉 李芸 柳弥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9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研究人类疱疹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和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 disease,PU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PUD患者58例为PUD组,另选取95名健康人为健康对照组,其中包括43例十二指肠溃疡和15例胃溃疡,检测血... 目的研究人类疱疹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和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 disease,PU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PUD患者58例为PUD组,另选取95名健康人为健康对照组,其中包括43例十二指肠溃疡和15例胃溃疡,检测血清中的EBV活化抗原、Hp抗体以及Hp毒力因子CagA的含量。结果高滴度的抗EBV抗体IgG与发生十二指肠溃疡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22,OR=2.5);抗EBV抗体IGA阳性与胃溃疡发生相关(P=0.002,OR=10.1)。结论 EBV活化会增加胃和十二指肠上皮发生PUD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疱疹病毒(EBV) 幽门螺旋杆菌 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下载PDF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效果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刘永芳 杨明 +1 位作者 周玥 杨柳青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39-341,共3页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对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每季度进行一次出院病历抽查点评,对抗菌药物使用率、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用药时机、用药疗程、预防及治疗用药的合理性等进行分析,比较第一季度(整治活动...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对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每季度进行一次出院病历抽查点评,对抗菌药物使用率、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用药时机、用药疗程、预防及治疗用药的合理性等进行分析,比较第一季度(整治活动前)和第四季度(整治活动后)的情况差异。结果专项整治活动后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明显下降,由100.00%降至43.24%;Ⅰ、Ⅱ类切口手术24h内停药比例明显增加,由0.79%上升至37.93%,疗程>3d的比例明显下降,由77.78%降至21.84%;预防用药合理和基本合理比例明显升高,由3.17%上升至50.57%,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在四季度达到了卫生部的要求。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能够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专项整治 预防用药 治疗用药
原文传递
医务人员锐器伤报告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胡欣 杨柳青 +3 位作者 刘永芳 陈琳 张洪川 周凤 《华西医学》 CAS 2013年第8期1162-1164,共3页
目的了解临床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状况及上报时间,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对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报告的76例锐器伤医务人员的备案资料,如人员分类、操作环节、科室、上报时间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了解临床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状况及上报时间,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对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报告的76例锐器伤医务人员的备案资料,如人员分类、操作环节、科室、上报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人员构成看护理人员最多,占46.05%(35例),其次为实习同学/规范化培训医生,占23.68%(18例);手术、整理或清洗器械是造成医务人员锐器伤的主要环节,分别占30.26%、26.32%;妇产科是最易发生锐器伤的科室,其发生率达25.75%,其次为急诊科为25.00%,门诊系统为13.79%;发生锐器伤后的上报时间24 h内、48 h、72 h、72 h以上分别占51.32%、19.74%、10.52%、18.42%。结论医院应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范,加强医务人员特别是新近的实习医生及规范化培训医生的职业防护培训及教育,规范锐器伤上报管理工作,对不及时上报及易发生锐器伤的主要操作环节等进行针对性培训,以便于加强锐器伤的防护及对职业暴露者采取及时的预防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锐器伤 上报时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