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时间窗PCI临床疗效及血清PⅠCP、PⅢNP、sLOX-1、IL-17水平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何文凤 薛成 +2 位作者 郑健康 帅壮 岳荣川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9期47-50,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不同时间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临床疗效及血清胶原Ⅰ型C端胶原前肽(PⅠCP)、Ⅲ型N端胶原前肽(PⅢNP)、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方法将115例... 目的对比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不同时间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临床疗效及血清胶原Ⅰ型C端胶原前肽(PⅠCP)、Ⅲ型N端胶原前肽(PⅢNP)、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方法将115例AMI患者根据行PCI时间分为A组(<6 h)46例、B组(6~12 h)37例、C组(>12 h)32例,观察两组PCI术后即刻无复流及术后3 d不适症状发生情况,ELISA法检测两组术前及术后3、7 d血清PⅠCP、PⅢNP、sLOX-1、IL-17;超声检查两组术前及术后1、3个月时心功能[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 F)];记录术后6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A组PCI术后即刻无复流及术后3 d不适症状发生率低于B、C组(P均<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7 d,血清PⅠCP、PⅢNP、sLOX-1、IL-17水平A组<B组<C组(P均<0.05);术后1、3个月,LVESD、LVEDD A组<B组<C组,LVEF A组>B组>C组(P均<0.05);术后6个月,A、B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C组(P均<0.05),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MI后行PCI时间越早,术后无复流发生率越低,左心功能和预后改善越明显;这可能与其降低血清sLOX-1、IL-17水平、抑制心肌细胞外基质分泌、减轻左心室重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时间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无复流 心肌细胞外基质 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白细胞介素 心室重构
下载PDF
血脂对早期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陈芸 薛成 吕湛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82-186,共5页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与早期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CAVD)的关系及血脂水平对早期CAVD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住院患者315例,根据心脏彩超结果分为病例组(55例)及对照组(260例),收集所有研究...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与早期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CAVD)的关系及血脂水平对早期CAVD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住院患者315例,根据心脏彩超结果分为病例组(55例)及对照组(260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临床基本信息及实验室空腹血脂检验指标,计算TG/HDL-C、TC/HDL-C、LDL-C/HDL-C、ApoB100/ApoA1值,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体质指数、吸烟、饮酒、糖尿病患病率、TG、TC、HDL-C、LDL-C、VLDL-C、ApoA1、ApoB100、TG/HDL-C、TC/HDL-C、LDL-C/HDL-C、ApoB100/ApoA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年龄[(67.29±7.42)岁vs.(60.98±9.76)岁]、高血压患病率(65.45%vs.47.69%)、Lp(a)水平[(499.62±417.98)mg/L vs.(240.83±209.70)mg/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081,95%CI 1.033~1.132,P=0.001)、高Lp(a)水平(OR=1.003,95%CI 1.002~1.004,P<0.001)是发生早期CAVD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p(a)(AUC 0.704,95%CI 0.626~0.781,P<0.0001),对早期CAVD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Lp(a)是发生早期CAVD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对患者发生早期CAVD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 血脂 预测 脂蛋白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