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男性乳腺癌(male breast cancer,MBC)患者的预后因素,构建MBC患者生存预后列线图并预测3年和5年生存率。方法纳入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癌症登记数据库的MBC患者,同时纳入...目的探究男性乳腺癌(male breast cancer,MBC)患者的预后因素,构建MBC患者生存预后列线图并预测3年和5年生存率。方法纳入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癌症登记数据库的MBC患者,同时纳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遂宁市中心医院和德阳市人民医院的MBC患者,获取患者完整的临床基线资料及生存信息。以SEER数据库中患者数据作为训练集,3家医院中的患者数据作为验证集,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并构建预测MBC患者3年及5年生存率的列线图,运用校准曲线、一致性指数(CI)、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决策分析曲线来评估模型的准确程度和实际应用价值。结果共纳入3387名MBC患者,其中训练集3307例,验证集80例。通过对训练集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后发现,诊断年龄、组织学分级、T分期、N分期、M分期、孕激素受体状态、手术、化疗和放疗是影响MBC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将这些因素纳入并构建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训练集CI为0.711,验证集CI为0.787。训练集中,3年OS的AUC为0.744,5年OS的AUC为0.720;验证集中,3年OS的AUC为0.835,5年OS的AUC为0.858。ROC曲线表明模型区分能力较好,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性能良好,决策分析曲线表明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结论开发的列线图为预测MBC患者的预后提供了一种可靠且实用的方法,有助于个性化治疗决策,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展开更多
背景:纳米技术与医学的结合在选择性靶向及治疗肿瘤领域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通过应用纳米载体确保了装载药物的靶向递送与稳定性,增强了细胞摄取和生物相容性。目的:制备一种谷胱甘肽和pH值双响应性CD24适配体修饰的载铁死亡激动剂Era...背景:纳米技术与医学的结合在选择性靶向及治疗肿瘤领域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通过应用纳米载体确保了装载药物的靶向递送与稳定性,增强了细胞摄取和生物相容性。目的:制备一种谷胱甘肽和pH值双响应性CD24适配体修饰的载铁死亡激动剂Erastin和双质粒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PC(coBP)Ca,探讨其在体外对三阴性乳腺癌中CD24高表达细胞的精准靶向性和可行性。方法:PEG-CAPDB经过多次聚合反应生成纳米微球骨架COOH-PEG-CPADB-[co BMA co PDSMA],再通过自组装合成内载铁死亡激动剂Erastin、1-2M2ge化合物、NF2敲除质粒和YAP过表达质粒形成PC(coBP),利用SELEX技术筛选CD24适配体,进一步修饰PC(coBP),最终形成载药纳米微球PC(coBP)Ca。检测PC(coBP)Ca表面CD24适配体修饰、对谷胱甘肽和pH值的敏感性、逃逸免疫细胞吞噬的性能及靶向性能、逃逸溶酶体吞噬和药物突释性能及对吞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结果与结论:PC(coBP)Ca的平均粒径为(141.11±13.43)nm,平均多分散性指数为0.353±0.074,平均Zeta电位显示良好分散性;PC(coBP)Ca中铁死亡激动剂Erastin的平均载药量为(23.34±2.45)%、包封率为(90.24±3.11)%;PC(coBP)Ca在谷胱甘肽和pH值双重响应作用下的4 h释放量约为90%,可有效逃避免疫细胞吞噬精准靶向CD24高表达三阴乳腺癌细胞,逃逸溶酶体,达到药物突释,激活铁死亡途径和促进吞噬细胞吞噬。实验成功合成载药纳米微球PC(coBP)Ca具备精准、有效、安全和低毒性的特点,有望成为三阴乳腺癌中CD24高表达细胞靶向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疾病)诊断相关分类(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支付模式在医院信息化系统建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本院2020年3月-2021年9月8 572例住院病案首页资料为对照组,另选取同期9 732例为研究组。建设DRGs医院信息化系...目的:探讨(疾病)诊断相关分类(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支付模式在医院信息化系统建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本院2020年3月-2021年9月8 572例住院病案首页资料为对照组,另选取同期9 732例为研究组。建设DRGs医院信息化系统,同时在应用DRGs支付模式过程中建立事前、事中、事后一体化信息综合监管控费体系,对比建设前后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服务效率及医疗费用管控能力。结果:研究组医疗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及费用管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基于DRGs支付模式建设医院信息化体系,能够有效实现医疗费用的管控、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及效率。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泛素蛋白连接酶E3A(ubiquitin protein ligase E3A,UBE3A)与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5(ubiquitin specific protease 25,USP2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分析UBE3A与USP25在乳腺癌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中的关系。...目的探讨泛素蛋白连接酶E3A(ubiquitin protein ligase E3A,UBE3A)与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5(ubiquitin specific protease 25,USP2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分析UBE3A与USP25在乳腺癌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50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相对正常组织石蜡标本中UBE3A与USP25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shRNA-UBE3A慢病毒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通过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检测UBE3A基因及蛋白的敲减水平,然后观察敲减UBE3A后USP25的表达水平。结果UBE3A与USP2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72%,而在邻近相对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均为阴性,两者在乳腺癌组织与相对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UBE3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01)、Ki-67的表达(P<0.001)相关,USP25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P=0.046)、淋巴结转移(P=0.041)、Ki-67的表达(P=0.029)相关;shRNA-UBE3A慢病毒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后,UBE3A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01),且敲减UBE3A后USP25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01)。结论UBE3A与USP25和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相关,在乳腺癌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中UBE3A与USP25功能作用明显增强且保持动态平衡,它们可能共同作用促进乳腺癌的的发生发展。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究男性乳腺癌(male breast cancer,MBC)患者的预后因素,构建MBC患者生存预后列线图并预测3年和5年生存率。方法纳入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癌症登记数据库的MBC患者,同时纳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遂宁市中心医院和德阳市人民医院的MBC患者,获取患者完整的临床基线资料及生存信息。以SEER数据库中患者数据作为训练集,3家医院中的患者数据作为验证集,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并构建预测MBC患者3年及5年生存率的列线图,运用校准曲线、一致性指数(CI)、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决策分析曲线来评估模型的准确程度和实际应用价值。结果共纳入3387名MBC患者,其中训练集3307例,验证集80例。通过对训练集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后发现,诊断年龄、组织学分级、T分期、N分期、M分期、孕激素受体状态、手术、化疗和放疗是影响MBC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将这些因素纳入并构建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训练集CI为0.711,验证集CI为0.787。训练集中,3年OS的AUC为0.744,5年OS的AUC为0.720;验证集中,3年OS的AUC为0.835,5年OS的AUC为0.858。ROC曲线表明模型区分能力较好,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性能良好,决策分析曲线表明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结论开发的列线图为预测MBC患者的预后提供了一种可靠且实用的方法,有助于个性化治疗决策,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文摘背景:纳米技术与医学的结合在选择性靶向及治疗肿瘤领域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通过应用纳米载体确保了装载药物的靶向递送与稳定性,增强了细胞摄取和生物相容性。目的:制备一种谷胱甘肽和pH值双响应性CD24适配体修饰的载铁死亡激动剂Erastin和双质粒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PC(coBP)Ca,探讨其在体外对三阴性乳腺癌中CD24高表达细胞的精准靶向性和可行性。方法:PEG-CAPDB经过多次聚合反应生成纳米微球骨架COOH-PEG-CPADB-[co BMA co PDSMA],再通过自组装合成内载铁死亡激动剂Erastin、1-2M2ge化合物、NF2敲除质粒和YAP过表达质粒形成PC(coBP),利用SELEX技术筛选CD24适配体,进一步修饰PC(coBP),最终形成载药纳米微球PC(coBP)Ca。检测PC(coBP)Ca表面CD24适配体修饰、对谷胱甘肽和pH值的敏感性、逃逸免疫细胞吞噬的性能及靶向性能、逃逸溶酶体吞噬和药物突释性能及对吞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结果与结论:PC(coBP)Ca的平均粒径为(141.11±13.43)nm,平均多分散性指数为0.353±0.074,平均Zeta电位显示良好分散性;PC(coBP)Ca中铁死亡激动剂Erastin的平均载药量为(23.34±2.45)%、包封率为(90.24±3.11)%;PC(coBP)Ca在谷胱甘肽和pH值双重响应作用下的4 h释放量约为90%,可有效逃避免疫细胞吞噬精准靶向CD24高表达三阴乳腺癌细胞,逃逸溶酶体,达到药物突释,激活铁死亡途径和促进吞噬细胞吞噬。实验成功合成载药纳米微球PC(coBP)Ca具备精准、有效、安全和低毒性的特点,有望成为三阴乳腺癌中CD24高表达细胞靶向纳米药物递送系统。
文摘目的探讨泛素蛋白连接酶E3A(ubiquitin protein ligase E3A,UBE3A)与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5(ubiquitin specific protease 25,USP2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分析UBE3A与USP25在乳腺癌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50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相对正常组织石蜡标本中UBE3A与USP25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shRNA-UBE3A慢病毒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通过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检测UBE3A基因及蛋白的敲减水平,然后观察敲减UBE3A后USP25的表达水平。结果UBE3A与USP2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72%,而在邻近相对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均为阴性,两者在乳腺癌组织与相对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UBE3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01)、Ki-67的表达(P<0.001)相关,USP25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P=0.046)、淋巴结转移(P=0.041)、Ki-67的表达(P=0.029)相关;shRNA-UBE3A慢病毒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后,UBE3A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01),且敲减UBE3A后USP25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01)。结论UBE3A与USP25和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相关,在乳腺癌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中UBE3A与USP25功能作用明显增强且保持动态平衡,它们可能共同作用促进乳腺癌的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