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房间隔活瓣在先天性心脏病室缺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魏蜀亮 赖应龙 +1 位作者 贾科 谭文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11期873-874,共2页
目的报告房间隔活瓣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室缺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16例患者,单纯大室缺13例,室缺合并动脉导管未闭3例。术前超声心动图提示:缺损处双向分流,平均肺动脉压与平均体动脉压之比为0.86。采用体外循环... 目的报告房间隔活瓣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室缺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16例患者,单纯大室缺13例,室缺合并动脉导管未闭3例。术前超声心动图提示:缺损处双向分流,平均肺动脉压与平均体动脉压之比为0.86。采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手术11例,心脏停跳手术5例。室缺均用补片修补,房间隔卵圆窝处开口,直径约1.5cm大小,以自体心包片一块缝置于开口左心房面,上缘留置0.8cm大小孔径不予缝严密,仅以双头针缝合固定一针,避免心包片上缘滑入右心房面。结果全部患者存活,无住院死亡,术后15~26d均痊愈出院。11例术后3个月回院复查,房间隔活瓣均关闭。结论房间隔活瓣在先心病室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手术中能减轻早期右心负荷,使患者能平稳渡过危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房间隔缺损
下载PDF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循环护理
2
作者 王万琼 王萍 +1 位作者 唐兴华 杨伦碧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1991年第4期53-54,共2页
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由于低温、心肌缺血,手术损伤及内环境的变化等诸多因素,术后循环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很高,ICU(加强治疗室)护理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十分重要。我院自1935年以来,开展 CPB 心脏直视手术共13例,术后近... 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由于低温、心肌缺血,手术损伤及内环境的变化等诸多因素,术后循环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很高,ICU(加强治疗室)护理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十分重要。我院自1935年以来,开展 CPB 心脏直视手术共13例,术后近期循环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61.6%(8/13),本文仅对术后循环护理经验作一总结。临床资料本组共13例病人,其中男性2例,女性11例。先心病8例,风心病4例,左房粘液病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直视手术 系统并发症 心肌保护 风心病 手术损伤 术后并发症 心律紊乱 血管活性药物 升压药 袖带
下载PDF
体外循环病人血清补体激活及途径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杨宁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1991年第2期1-4,共4页
本文测定27例体外循环(CPB)病人血清补体成分(C_3、C_4)和裂解产物(C_3d,C_4a)的变化,以探讨 CPB 中补体激活及途径。结果表明:(1)体外循环(CPB)中补体被多种因子激活,转流平期通过替代途径,鱼精蛋白使用后经典途径占优势,而转流晚期是... 本文测定27例体外循环(CPB)病人血清补体成分(C_3、C_4)和裂解产物(C_3d,C_4a)的变化,以探讨 CPB 中补体激活及途径。结果表明:(1)体外循环(CPB)中补体被多种因子激活,转流平期通过替代途径,鱼精蛋白使用后经典途径占优势,而转流晚期是两条途径的共同参与;(2)鱼精蛋白是补体的潜在激活剂,转流后使用可引起补体进一步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补体激活 途径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激光血管成形术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综述)
4
作者 杨宁 兰培根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1991年第3期72-74,80,共4页
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经皮冠状动脉气囊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 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使部分病人免于开胸作冠脉搭桥术,但20%被选为PTCA的病人因血管完全阻塞而使气囊不能通过,最近资料亦显示近30~... 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经皮冠状动脉气囊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 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使部分病人免于开胸作冠脉搭桥术,但20%被选为PTCA的病人因血管完全阻塞而使气囊不能通过,最近资料亦显示近30~40%的PTCA后的病人冠脉发生再阻塞,因此使PTCA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80年代初期随着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开始设想将激光引入到血管阻塞处切除粥样斑块或血栓,1981年Lee首先用激光直接照射人尸体冠状动脉粥样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激光 气囊 冠心病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中补体激活
5
作者 杨宁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1991年第2期65-68,共4页
1972年 Parker 首先在体外循环(CPB)中发现血液补体系统被激活,并推测其激活过程将对机体产生有害影响。近二十年来,该问题愈来愈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大量研究表明,CPB 中许多因素可引起补体激活。其裂解产物 C<sub>3</sub... 1972年 Parker 首先在体外循环(CPB)中发现血液补体系统被激活,并推测其激活过程将对机体产生有害影响。近二十年来,该问题愈来愈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大量研究表明,CPB 中许多因素可引起补体激活。其裂解产物 C<sub>3</sub>a、C<sub>5</sub>a(又称过敏毒素,Anaphylatoxin),尤其是后者可诱导多核粒细胞(PMN′s)在肺毛血管内大量聚集,即 PMN′s 肺隔离,并释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引起肺组织损伤,临床上发生以低氧血症为特征的“灌注肺综合症”,严重危及病人生命。本文拟对CPB 中引起补体激活的因素,激活途径以及所致肺损伤的预防作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激活因子 经典途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