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绝经后大鼠骨组织中IL-6、TNFα与骨形态计量的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伟民 傅祖植 +1 位作者 蔚芃 杨颖乔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 6(IL- 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方法 行开腹输卵管峡部结扎后切除双侧卵巢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 ,检测骨组织培养液中 (RPMI1 6 4 0 ) IL- 6、TNFα活性含量 ...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 6(IL- 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方法 行开腹输卵管峡部结扎后切除双侧卵巢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 ,检测骨组织培养液中 (RPMI1 6 4 0 ) IL- 6、TNFα活性含量 ,同步用 IBAS计算机全自动图象分析系统对不脱钙组织作形态计量学测量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去势后早期 (<4w)即有骨组织中 IL- 6、TNFα升高 (均P<0 .0 5) ,并持续在较高水平。随着绝经期的延长 (4~ 2 2 w) ,骨小梁体积 (TBV)和平均厚度 (MTT)减少 ,骨吸收表面 (RS)增大 (P<0 .0 0 2 )。骨组织中 IL- 6、TNFα和骨吸收指标在绝经后 4~ 2 2 w升高的程度无显著性。结论 骨微环境中破骨细胞释放一定量的 IL- 6、TNFα可能与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生有关 ,其持续增高可能致骨小梁组织结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绝经后 白细胞介素6 骨形态 TNFΑ
下载PDF
前外侧切口与后正中切口交叉克氏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术后恢复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灿 王城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年第20期2-2,共1页
目的:观察采用前外侧切口与后正中切口交叉克氏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58例的临床疗效,并加以分析。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与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后正中切口交叉克氏针治疗,治疗组采用前外侧切口交叉克氏针治... 目的:观察采用前外侧切口与后正中切口交叉克氏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58例的临床疗效,并加以分析。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与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后正中切口交叉克氏针治疗,治疗组采用前外侧切口交叉克氏针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29例中,优16例,良11例,可2例,差0倒,优良率为93.1%。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用前外侧切口交叉克氏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外侧切口交叉克氏针 小儿 肱骨髁上骨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