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美收紧外资安全审查给我国企业对美投资带来挑战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杜雨潇
-
机构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智库产业政策研究所
-
出处
《中国外资》
2018年第10期40-41,共2页
-
文摘
FIRRMA法案是对美国现行外国投资安全审查机制的修订与更新,扩大了安全审查范围,增加了安全审查的考量因素,赋予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更大的权力,提高对外国投资者的监管力度。
-
关键词
安全审查
投资安全
外国投资者
企业
外资
审查机制
审查范围
监管力度
-
分类号
F832.48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推动工业强国的“互联网+”路径
- 2
-
-
作者
李燕
-
机构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智库产业政策研究所
-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0期32-33,共2页
-
文摘
以“互联网+”为契机,促进工业创新发展和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是破解我国工业发展难题。
-
关键词
工业创新
互联网
路径
工业发展
服务化
绿色化
智能化
-
分类号
F424.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加快建立产能利用率监测预警体系
- 3
-
-
作者
郑长征
-
机构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智库产业政策研究所
-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6-47,共2页
-
文摘
针对当前工业行业普遍存在的产能过剩现象,迫切需要建立适合国情的产能利用率监测制度,建立产能利用率监测预警协同工作机制。
-
关键词
监测预警体系
产能利用率
工业行业
产能过剩
监测制度
工作机制
-
分类号
F407.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全面发挥新经济动能 领跑新一线城市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李扬帆
张学俊
-
机构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智库产业政策研究所
-
出处
《先锋》
2017年第11期36-38,共3页
-
文摘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战略目标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国家中心城市是培育新兴产业、孕育新经济动能的主要载体,也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主阵地。成都以"新经济"统领城市产业发展的战略,科学判断了当前全球产业变革的新机遇、我国所处发展阶段的新挑战,准确把握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国家中心城市的新要求。
-
关键词
一线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
城市群
-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促进全球资源汇聚融通 建成中国流量经济之都
- 5
-
-
作者
李扬帆
-
机构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智库产业政策研究所
-
出处
《先锋》
2018年第3期42-44,共3页
-
文摘
流量经济是产品、服务、技术、信息、人才、资金等各种要素充分集聚、创新互动方式,不断放大其经济效益的动态过程。流量经济也是现代大都会经济的核心特征。成都以“新经济”引领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发展流量经济更是总揽全局的要诀之一。当前,成都要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能级、领跑“新一线城市”,关键看流量经济能否成规模、增跨度、出新招、上档次。
-
关键词
流量经济
全球资源
中国
经济发展战略
城市发展
“新经济”
互动方式
经济效益
-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生产、生活”双管齐下 建设魅力绿色成都
- 6
-
-
作者
张学俊
尹训飞
-
机构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智库产业政策研究所
-
出处
《先锋》
2018年第3期39-41,共3页
-
文摘
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在传统产业发展基础上,为了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求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绿色经济的范围很广,包括但不局限于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环保产业、绿色服务业等。新时代背景下,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向绿色经济转型发展是成都市当前工业发展阶段的必要路径,旨在创造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更具有包容性的产业生态环境。成都亟需探索出一条新时代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这将是对我国经济绿色发展的最大贡献,也将为其他城市的产业升级提供重大借鉴。
-
关键词
成都市
可持续发展
绿色经济
生活
以市场为导向
自然生态系统
绿色发展
产业发展
-
分类号
F061.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抢占人才高地 助推高质量发展
- 7
-
-
作者
尹训飞
-
机构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智库产业政策研究所
-
出处
《先锋》
2018年第6期32-33,共2页
-
文摘
近来,我国多个城市密集推出包括优惠落户、现金补贴、购房优惠等政策,争相吸引人才"落地生根"助力产业发展,城市间竞争也因此步入拼人才的高维竞争阶段。成都市去年7月实施"人才新政十二条"以来,已有超10万本科及以上人才汇聚成都,创业就业。下一步,成都市应进一步发挥好人才政策作用,提高产业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地领跑"新一线城市"。
-
关键词
成都市
人才数据库
人才链
人才红利
人才供给
导向需求
-
分类号
F272.9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发挥成都特有优势条件 建设我国新兴科技中心
- 8
-
-
作者
李扬帆
尹训飞
-
机构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智库产业政策研究所
-
出处
《先锋》
2018年第9期20-22,共3页
-
文摘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全球科技竞争愈发激烈。科技创新离不开雄厚的经济资源支持,各国的科技创新活动都有向大都市圈集聚的趋势。对我国而言,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科技强国目标,必须投入更大力量,寻找更多研发领域和突破方向,因而需要打造新兴的科技中心城市。成都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中心,是抢抓机遇、勇担重任的一项战略部署,也是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最大的"加分项"。
-
关键词
轨道交通
中心城市
航空航天产业
新兴科技
-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