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糜烂性胃炎患者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焕强 吕立涛 张新忠 《大医生》 2021年第13期121-123,共3页
目的对比糜烂性胃炎患者胃镜检查与病理检测的结果,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0年11月巨鹿县医院收治的200例糜烂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记录患者的胃镜和病理检查结果,并分... 目的对比糜烂性胃炎患者胃镜检查与病理检测的结果,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0年11月巨鹿县医院收治的200例糜烂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记录患者的胃镜和病理检查结果,并分析患者年龄与病理诊断的关系。结果200例糜烂性胃炎患者胃镜下分级Ⅰ级65例,占比为32.50%,Ⅱ级80例,占比为40.00%,Ⅲ级55例,占比为27.50%;胃镜下分型平坦型140例,占比为70.00%,隆起型60例,占比为30.00%。200例糜烂性胃炎患者病理诊断浅表性炎70例,占比为35.00%,癌前病变(肠上皮化生、萎缩、不典型增生)100例,占比为50.00%,癌30例,占比为15.00%;病理诊断为癌症的30例患者中以55~64岁年龄段占比最高,为70.00%(21/30),同时该年龄段也是糜烂性胃炎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占所有患者的40.00%(80/200)。结论糜烂性胃炎患者均需进行胃镜检查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相结合有助于分析、判定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并及早发现患者是否存在癌变,且检查过程中需重视年龄在55~64岁间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烂性胃炎 胃镜 病理诊断
下载PDF
脂化细胞胶质母细胞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鲁平 张新忠 +2 位作者 刘晓林 李静 张宝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富于脂化细胞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报道1例14岁女孩右颞部皮层下占位性病变的MRI,肿瘤组织学表现及免疫组化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MRI示:右额颞叶大片不规则类圆形T1低、T2高且不均匀的异常信号... 目的探讨富于脂化细胞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报道1例14岁女孩右颞部皮层下占位性病变的MRI,肿瘤组织学表现及免疫组化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MRI示:右额颞叶大片不规则类圆形T1低、T2高且不均匀的异常信号影,周围呈指状水肿;中线向对侧明显移位,侧脑室受压消失,增强扫描病灶呈不规则环状强化。病理组织学检查:肿瘤主要有两种类型生长方式,主要一类肿瘤细胞胞质脂肪空泡状,细胞核位于一侧;另一部分肿瘤细胞排列呈梭形;两种细胞局部有明显多型性及异型性,可见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及少量坏死。免疫组化:两种类型肿瘤细胞(脂肪样细胞及梭型细胞)均显GFAP()阳性,vimintin(+)阳性,大部分肿瘤细胞p53阳性,Ki-67阳性细胞10%。网织纤维染色梭形细胞成分显明显阳性、脂肪样细胞区阴性。患者术后3个月死亡。结论富于脂化细胞是胶质母细胞瘤的十分少见的新亚型,脂肪样细胞显示强GFAP阳性。主要需与间变型PXA进行鉴别诊断。该病预后结果文献报道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脂化细胞胶质母细胞瘤 MRI 病理学
下载PDF
胃体部恶性黑色素瘤1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新忠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26-226,248,共2页
患者男性,73岁。因上腹部不适1个月就诊。查体:全身皮肤黏膜未见色素及肿物,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部未触及包块。既往无肿瘤及其他手术病史。
关键词 黑色素瘤 病理诊断
下载PDF
内镜超声联合传统内镜对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分析
4
作者 杨焕强 吕立涛 张新忠 《大医生》 2021年第7期115-118,共4页
目的分析内镜超声联合传统内镜对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为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巨鹿县医院2015年5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205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患者均行内镜超声检查、传统内镜检查、... 目的分析内镜超声联合传统内镜对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为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巨鹿县医院2015年5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205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患者均行内镜超声检查、传统内镜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比较内镜超声检查、传统内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分析内镜超声联合传统内镜对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结果内镜超声检查早期胃癌浸润深度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符合率为66.83%;内镜超声诊断Tis/T1a、T1b期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75.19%、81.94%、88.50%、64.13%、77.56%及12.78%、48.61%、31.48%、23.18%、25.37%,传统内镜检查早期胃癌浸润深度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符合率为61.46%;传统内镜诊断Tis/T1a、T1b期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64.84%、91.80%、94.32%、55.45%、73.54%及26.56%、29.51%、44.16%、16.07%、16.07%,内镜超声联合传统内镜诊断Tis/T1a、T1b期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85.71%、81.94%、89.76%、75.64%、84.39%及70.83%、90.23%、79.69%、85.11%、83.41%,高于两者单独诊断(P<0.05)。结论内镜超声联合传统内镜对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高,可为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超声 传统内镜 早期胃癌
下载PDF
结直肠锯齿状病变发病情况及其恶性潜能的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王鲁平 陈健 +8 位作者 宁浩勇 张新忠 程涓 李琳 王斌 代小娟 朱红艳 苗金红 王琳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47-451,共5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锯齿状病变发生情况,并对锯齿状腺瘤与普通腺瘤的恶性潜能进行病理学比较观察。方法收集北京军区总医院、海军总医院、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河北省巨鹿县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约5年中病理诊断为结直肠各类息... 目的分析结直肠锯齿状病变发生情况,并对锯齿状腺瘤与普通腺瘤的恶性潜能进行病理学比较观察。方法收集北京军区总医院、海军总医院、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河北省巨鹿县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约5年中病理诊断为结直肠各类息肉和腺瘤的病例534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经3名病理医师4—5轮阅片从中筛选出腺体具有锯齿状特征的息肉及腺瘤共258例,按文献标准分类,观察传统锯齿状腺瘤(TSA)及普通腺瘤异型增生程度。随机收集普通腺瘤(管状腺瘤160例及绒毛管状腺瘤27例)187例,浸润性腺癌36例作为对照。对部分TSA、广基锯齿状腺瘤(SSA)、管状腺瘤、浸润性腺癌进行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法)Ki-67、p53、B—e^enin染色。结果五所医院的5347例结直肠息肉/腺瘤中共筛选出锯齿状病变258例,占4.8%。其中增生性息肉(HP)112例,占锯齿状病变43.4%(112/258);TSA78例,占锯齿状病变30.2%(78/258);SSA26例,占锯齿状病变10.1%(26/258);锯齿状病变合并高级别黏膜内肿瘤及浸润性腺癌11例,占锯齿状病变4.3%(11/258)。重点观察62例TSA的异型增生等级。62例TSA呈中度异型增生13例,高级别黏膜内肿瘤4例,浸润性腺癌癌旁有TSA成分2例。中度以上异型增生占30.6%(19/62),高级别黏膜内肿瘤和浸润性腺癌占9.6%(9/62)。收集的普通腺瘤187例,其中中度异型增生27例,高级别黏膜内肿瘤12例,13例在不同部位伴有浸润性腺癌,中度以上异型增生占27.8%(52/187),高级别黏膜内肿瘤和浸润性癌占13.3%(25/187)。TSA与普通腺瘤比较)(z=19.373,P=0.000。北京军区总医院19个月期间结直肠同时、不同部位具有锯齿状腺瘤及普通腺瘤13例(管状或绒毛管状腺瘤),其中锯齿状腺瘤13例中12例呈轻度异型增生,1例呈轻一中度异型增生;13例管状腺瘤中7例呈轻度异型增生,2例呈轻-中度异型增生,4例呈中度异型增生(两者相比x2=5.432,P=0.052)。对两组病例进行了Ki-67、p53、p—catenin检测,在锯齿状腺瘤(TSA、SSA)和普通腺瘤(管状)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锯齿状腺瘤与腺癌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结直肠锯齿状病变发病率似较低。锯齿状腺瘤有明显恶性潜能。与普通腺瘤相比,锯齿状腺瘤合并高级别黏膜内肿瘤及浸润性癌的病例有所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腺瘤性息肉 癌前状态 增生 腺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