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外科高渗高血糖非酮症性昏迷8例救治体会
1
作者 宋宏恩 李东芝 刘晓红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6年第4期57-58,共2页
神经外科并发高渗高血糖非酮症性昏迷(HHNC)不很常见,救治复杂。1995年以前国内报告5篇共22例仅1例抢救成功。自2001年来我们收治8例HHNC病人,救治效果不佳,现总结报告如下。
关键词 高渗高血糖非酮症性昏迷 救治体会 神经外科 抢救成功 HHNC 效果不佳 总结报告
下载PDF
囊性听神经瘤 被引量:2
2
作者 郝特罗 孙青芳 +1 位作者 卞留贯 沈建康 《中国医刊》 CAS 2002年第11期47-48,共2页
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囊变原因、细胞增殖及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 16例囊变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 ,计算其生长速率 ,免疫组织化学 (PCNA、Ki 6 7)计算细胞增殖指数。结果 本组病例 10例面神经功能保留 ,其中 4例神经功能正常 (Ho... 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囊变原因、细胞增殖及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 16例囊变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 ,计算其生长速率 ,免疫组织化学 (PCNA、Ki 6 7)计算细胞增殖指数。结果 本组病例 10例面神经功能保留 ,其中 4例神经功能正常 (House Brackmann评分 1分 ) ,4例部分保留听力 ;囊变听神经瘤的病理以AntoniB型结构占优 ;生长指数显著高于非囊变者 ,而细胞增殖显著低于非囊变者。结论 听神经瘤囊变主要是由肿瘤缺血或出血所致 ,MRI是诊断听神经瘤囊变的最好方法 ,其手术效果 (面神经、听神经的保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性听神经瘤 影像学检查 诊断 增殖指数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脑囊虫病患者血清循环抗原、IgG4与神经影像学关系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冯伟 张新定 +4 位作者 宋宏恩 李宗愉 吴朝辉 韩勇 陈恒三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9年第9期523-526,共4页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血清循环抗原(CAg)、特异性IgG4与神经影像学(CT、MRI)的关系。方法对根据DelBrutto等于2001年提出的诊断脑囊虫病的四个标准确诊的36例脑囊虫病患者分别行CAg定量测定、IgG4定性测定及神经影像学检查。结果按照神经影...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血清循环抗原(CAg)、特异性IgG4与神经影像学(CT、MRI)的关系。方法对根据DelBrutto等于2001年提出的诊断脑囊虫病的四个标准确诊的36例脑囊虫病患者分别行CAg定量测定、IgG4定性测定及神经影像学检查。结果按照神经影像学变化,脑囊虫可分为活虫期、变性死亡早期、变性死亡后期及钙化期,其各期之间的患者血清CAg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中CAg的含量及血清特异性IgG4阳性强度与脑囊虫病的神经影像学分期呈显著正相关(r=0.871,0.602,P<0.01)。结论①脑囊虫病人血清CAg、IgG4水平与神经影像学(CT、MRI)表现具有相关性;②血清CAg和特异性IgG4的检查可用于脑囊虫病的早期诊断和指导其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囊虫 循环抗原 IGG4 神经影像学(CT、MRI)
下载PDF
颅脑肿瘤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郭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4年第9期54-55,共2页
目的:分析颅脑肿瘤采用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巩义市人民医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颅脑肿瘤患者中选取80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 目的:分析颅脑肿瘤采用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巩义市人民医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颅脑肿瘤患者中选取80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手术后生活质量评分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例术后感染经对症处理后好转,预后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有针对性的显微外科手术,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 颅脑肿瘤 手术
下载PDF
超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赵颜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7期3140-3141,共2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巩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接受延期开颅血肿清除术,...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巩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接受延期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接受超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预后恢复率为66.67%(26/39),观察组预后恢复率为87.18%(34/39),观察组患者预后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脑外伤后颅内感染患者血清S100、脑脊液WBC与神经行为的相关性 被引量:1
6
作者 铁江辉 马琳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12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颅内感染患者血清S100、脑脊液白细胞计数(WBC)与神经行为的相关性。方法2015年4月到2020年6月选择在本院进行诊治的脑外伤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颅内感染患者20例作为感染组,非颅内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S10...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颅内感染患者血清S100、脑脊液白细胞计数(WBC)与神经行为的相关性。方法2015年4月到2020年6月选择在本院进行诊治的脑外伤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颅内感染患者20例作为感染组,非颅内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S100值与进行脑脊液WBC计数,评定患者的神经行为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感染组血清S100、血清WBC计数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年龄、创伤部位、原因以及严重程度对比均无差异(P>0.05)。染组的神经行为评分的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感染组中神经行为障碍的发生率为55.00%,高于对照组的12.50%(P<0.05)。在感染组中,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神经行为评分各项指标与血清S100、脑脊液WBC都存在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100、脑脊液WBC是间接导致神经行为障碍的影响因素(P=0.018、0.005,P<0.05)。结论脑外伤后颅内感染患者血清S100、脑脊液WBC高表达与神经行为障碍存在相关性,血清S100、脑脊液WBC是间接导致神经行为障碍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颅内感染 S-100蛋白 脑脊液 神经行为障碍
下载PDF
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采用术中与术后使用神经节苷脂治疗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2
7
作者 郭辉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第14期212-212,共1页
目的:针对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采用术中与术后使用神经节苷脂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入我院治疗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均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为试验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常规治疗方... 目的:针对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采用术中与术后使用神经节苷脂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入我院治疗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均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为试验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在试验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后所达到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均有改善,但试验纽简短精神状态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纽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术中与术后过程中对患者采取神经节苷脂治疗所得到效果较好,为患者日后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良好促进作用,安全性高,见效快,治愈率高,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临床体会 认知功能障碍 神经节苷脂治疗
下载PDF
大面积脑梗死并发脑疝的外科手术治疗分析
8
作者 郝特罗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并发脑疝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之间我院所收治120例大面积脑梗死并发脑疝患者为观察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划分为保守治疗组和外科手术组,分别接受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对比分...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并发脑疝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之间我院所收治120例大面积脑梗死并发脑疝患者为观察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划分为保守治疗组和外科手术组,分别接受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外科手术治疗组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高于保守治疗组,且生存率显著高于保守治疗组,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见,大面积脑梗死并发脑疝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且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并发脑疝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对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1
9
作者 铁江辉 马琳 李庆菲 《临床研究》 2024年第3期11-13,共3页
目的探究为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应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巩义市人民医院和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的42例满足外科手术指征的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以对患者展开手术治疗措施差异作为分组标准,分为对... 目的探究为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应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巩义市人民医院和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的42例满足外科手术指征的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以对患者展开手术治疗措施差异作为分组标准,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1例。两组患者分别应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颈动脉狭窄再通率、围术期并发症事件及随访1年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颈动脉狭窄再通率与观察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末次随访对照组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例数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颅外颈动脉狭窄应用有较高的再通成功率,且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相关不良风险偏低,对于患者在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均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颅外颈动脉狭窄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在ChiariⅠ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及寰枢椎脱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0
作者 郭辉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方式应用于ChiariⅠ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及寰枢椎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月至2021年5月期间于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80例ChiariⅠ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及寰枢椎脱位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方式应用于ChiariⅠ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及寰枢椎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月至2021年5月期间于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80例ChiariⅠ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及寰枢椎脱位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接受后颅窝减压+寰枢椎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纳入常规组,接受改良寰枕减压+枕颈内固定术的患者纳入改良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脊髓指标、芝加哥Chiari畸形预后量表(Chicago Chiari outcome scale,CCOS)评分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常规组(t=8.725、10.815、6.064,P<0.05);改良组术后6个月的VD-max、VU-max、ADI和脊髓空洞直径均小于术前(t=16.889、29.478、17.689、16.841,P<0.05),常规组术后6个月的VD-max、VU-max、ADI和脊髓空洞直径也均小于术前(t=17.661、28.954、17.314、16.547,P<0.05);而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各指标相比则无差异(P>0.05)。改良组和常规组术后6个月的CCO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增加(t=55.520、138.323,P<0.05);而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的CCOS评分相比则无差异(P>0.05);改良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2%低于常规组20.4%(χ^(2)=4.727,P<0.05)。结论改良寰枕减压术+枕颈内固定术能够有效改善ChiariⅠ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及寰枢椎脱位患者的脊髓指标,且术中创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预后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ariⅠ畸形 脊髓空洞症 寰枢椎脱位 改良寰枕减压术 枕颈内固定术
下载PDF
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清醒患者的锥孔微创手术治疗 被引量:3
11
作者 郝特罗 吴朝辉 +3 位作者 王琳 李宗瑜 王俊立 王西成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4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 探讨锥颅微创手术对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清理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锥孔抽吸血肿,加尿酶(UK)溶凝引流对56例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清醒患者进行治疗.一般步骤:从CT片上定位,选用颅锥直径3.5~6.0 mm.从靠近血肿中心部垂直锥入或从边缘向... 目的 探讨锥颅微创手术对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清理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锥孔抽吸血肿,加尿酶(UK)溶凝引流对56例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清醒患者进行治疗.一般步骤:从CT片上定位,选用颅锥直径3.5~6.0 mm.从靠近血肿中心部垂直锥入或从边缘向中心部位斜形锥入,将相应外径的软质引流管放入血肿腔,接上注射器抽吸,可抽出血肿量的1/3~2/3,如果无活动出血,向血肿腔内注射UK 3~4万U,夹管3~4 h放开,引流出陈旧性血肿液.每天注药1~3次(视血肿量和引流量之多寡),l~3 d后复查CT,待血肿消失或少许残留,即可拔除引流管,不必缝合伤口.结果 56例中50例血肿完全消失或少量残留,拔管后痊愈.5例残存血肿的1/3~1/2,但症状减轻,拔管后痊愈.1例改骨瓣开颅血肿清除痊愈.结论 对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清醒患者,进行锥孔抽吸加UK溶凝引流安全、有效、微创且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血肿 外伤性 清理者 微创 锥孔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锥孔引流5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郝特罗 程飞 +4 位作者 王俊立 李宗瑜 宋会周 吴朝辉 王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4期104-105,共2页
目的:对5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锥孔引流治疗及并发症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2003年1月~2013年10月间选用锥孔引流加生理盐水冲洗的方法对5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例进行治疗,总结资料,结合文献资料对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分... 目的:对5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锥孔引流治疗及并发症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2003年1月~2013年10月间选用锥孔引流加生理盐水冲洗的方法对5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例进行治疗,总结资料,结合文献资料对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一次治愈54例,血肿复发1例,并发硬膜外血肿1例。结论锥孔引流加生理盐水冲洗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操作简单,遇到合并脑疝的病例甚至可以在病房内进行。治愈率高,并发症少,是值得推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锥孔引流 并发症
下载PDF
显微镜下经鼻蝶治疗垂体瘤的临床疗效及手术体会 被引量:2
13
作者 郝特罗 郭锁成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鼻蝶治疗垂体瘤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在本院治疗的垂体瘤患者,在显微镜下经鼻蝶手术切除垂体瘤,对手术后的并发症给予及时和有效的处理。对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显微镜下经鼻蝶治疗乳素腺...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鼻蝶治疗垂体瘤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在本院治疗的垂体瘤患者,在显微镜下经鼻蝶手术切除垂体瘤,对手术后的并发症给予及时和有效的处理。对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显微镜下经鼻蝶治疗乳素腺瘤、生长激素腺瘤、皮质激素腺瘤、混合腺瘤的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86.11%,90.00%,92.00%,78.57%,明显高于无功能腺瘤的治愈率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显微镜下经鼻蝶治疗垂体瘤与肿瘤的内分泌类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垂体瘤 手术
下载PDF
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3
14
作者 宋宏恩 郭辉 +3 位作者 曹海燕 吴朝辉 李庆菲 程建丽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15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采集1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预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3分为预后良好,GOS<3分、植物生存和死亡为预后不良)]为应变量,以性别... 目的探讨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采集1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预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3分为预后良好,GOS<3分、植物生存和死亡为预后不良)]为应变量,以性别、年龄等为解释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血糖、并发症、CT环池形态、多发性损伤、体温、脑疝、合并伤、颅内血肿、白细胞计数、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收缩压与预后显著相关(P<0.05或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脑疝(OR=4.632,95%CI2.195~9.778)、体温(OR=3.822,95%CI1.845~7.917)、血糖(OR=3.096,95%CI1.494~6.418)、年龄(OR=2.923,95%CI1.429~5.978)、GCS评分(OR=0.426,95%CI 0.211~0.861)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脑疝、血糖、体温、年龄、GCS评分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针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及时采取科学的干预措施是降低死亡和致残、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 预后
下载PDF
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的效果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颜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8期3315-3317,共3页
目的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巩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术,55例)和观察组(双侧... 目的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巩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术,55例)和观察组(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55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颅内压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82%(34/5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82%(45/5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3、7天颅内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颅内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 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 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术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程建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4期747-748,共2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巩义市人民医院9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两组均行微创血肿清除术,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巩义市人民医院9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两组均行微创血肿清除术,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高压氧联合预见性护理模式。统计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预见性护理模式可缩短急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进程,提高护理满意度,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预见性护理模式 急性脑出血
下载PDF
探讨非脑疝形成的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方式与时机的选择 被引量:3
17
作者 曹海燕 郭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7期113-114,共2页
目的分析手术方式与时机对非脑疝形成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60例非脑疝形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发病至手术时间将其分为两组,早期(发病6 h内)手术组30例,延迟(发病6 h后)手术组30例;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两组,穿刺... 目的分析手术方式与时机对非脑疝形成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60例非脑疝形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发病至手术时间将其分为两组,早期(发病6 h内)手术组30例,延迟(发病6 h后)手术组30例;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两组,穿刺引流组为27例,小骨窗开颅手术组为33例,分析对比各组患者术后5 d时GCS评分、围手术期内再出血数及半年时ADL评分。结果早期手术组术后5 d时GCS评分为(13.8±3.2)分,延迟手术组为(11.3±2.9)分,早期手术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延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引流组为(12.8±3.2)分,小骨窗开颅手术组为(10.4±3.1)分,穿刺引流组术后5 d时GCS评分明显高于小骨窗开颅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组有2例再出血患者,均在穿刺引流组,延迟手术组及小骨窗开颅组无再出血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穿刺引流组ADL评分分级和危重患者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在30-50 ml内未形成脑疝患者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预后,早期穿刺引流手术术后有再出血风险,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对其预后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方式 手术时机
下载PDF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铁江辉 杨彦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5年第6期58-59,61,共3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选取100例DAI患者,在伤后6个月对其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并将1~3分者纳入预后不良组(n=43),4~5分者纳入预后较好组(n=57).记录并分析患者临床、影像学指标及其预后...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选取100例DAI患者,在伤后6个月对其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并将1~3分者纳入预后不良组(n=43),4~5分者纳入预后较好组(n=57).记录并分析患者临床、影像学指标及其预后相关因素,并对伤后6个月的GOS进行多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2组单-因素比较:预后较好组年龄、住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DWI脑中轴病灶数目、表观迷散系数(ADC 值)、双侧瞳孔异常和正常较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病因以及CT 分级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AI患者伤后6个月GOS多因素回归分析:住院GCS、双侧瞳孔异常、DWI脑中轴病灶数目以及ADC 值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且GCS预后准确率最高.结论住院GCS、双侧瞳孔异常、DWI脑中轴病灶数目以及ADC 值,尤其是住院GCS与影像学等较为客观的指标相结合,对判断DAI患者的预后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预后 相关因素 回归性分析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下载PDF
硬膜外血肿的微创手术治疗 被引量:1
19
作者 郝特罗 王西成 +2 位作者 张秀成 李宗愉 白龙伟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2年第9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硬膜外血肿 微创手术 治疗
下载PDF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与小骨窗开颅术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脑氧代谢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薛卫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5期2590-2592,共3页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创伤(sTBI)患者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与小骨窗开颅术对患者脑氧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45例sTBI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0),对照组患者行...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创伤(sTBI)患者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与小骨窗开颅术对患者脑氧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45例sTBI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0),对照组患者行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前和术后1d、2d、3d时颈内静脉血氧含量(CjvO_(2))、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_(2))及脑氧摄取率(O_(2)ER),及术前和术后1d、3d、7d的颅内压水平。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CjvO_(2)、SjvO_(2)及O_(2)E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2d及3d,观察组的CjvO_(2)、SjvO_(2)均高于对照组,O_(2)E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颅内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3d及7d,观察组颅内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sTBI患者对改善脑组织氧代谢、降低颅内压方面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优于小骨窗开颅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创伤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 小骨窗开颅术 脑氧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