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R及CT影像检查在诊断不典型肺结核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全昕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6期126-127,共2页
目的:探讨对不典型肺结核患者分别实施D R以及C T影像检查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4月—2020年3月收治的200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临床针对所有患者合理展开C T检查以及D R检查,并且将活检穿刺(病理学检验)作为标准... 目的:探讨对不典型肺结核患者分别实施D R以及C T影像检查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4月—2020年3月收治的200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临床针对所有患者合理展开C T检查以及D R检查,并且将活检穿刺(病理学检验)作为标准,就两种方法对于病理分型检查准确率以及检查方法准确率展开对比。结果:对所有不典型肺结核患者实施C T诊断后发现,获得准确诊断患者175例(87.50%);实施DR诊断后发现,获得准确诊断患者110例(55.00%);CT组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诊断准确率(87.50%)高于DR组(55.00%)明显(P<0.05);就病理分型进行分析发现,完成C T诊断后,属于气管支气管结核、结节或肿块型、肺炎实变型、磨玻璃密度型以及粟粒性病变患者例数分别为29例、31例、30例、30例以及55例;完成D R诊断后,属于气管支气管结核、结节或肿块型、肺炎实变型、磨玻璃密度型以及粟粒性病变患者例数分别为16例、18例、18例、20例以及38例;C T组不典型肺结核患者各疾病类型检出率均高于D R组明显(P<0.05)。结论:C T诊断方式有效运用,可将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病理分型检查准确率以及检查方法准确率显著提升,对于不典型肺结核患者早期诊治做出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检查 CT影响检查 不典型肺结核 病理分型 检查准确率
下载PDF
分析不同影像学诊断方式对老年慢性肺炎患者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全昕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7期211-212,共2页
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肺炎患者采用不同影像学方法完成疾病诊断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6月—2020年4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肺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慢性肺炎通过病理诊断获得有效确诊;临床针对所有老年慢性肺炎患者合理展开CT检... 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肺炎患者采用不同影像学方法完成疾病诊断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6月—2020年4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肺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慢性肺炎通过病理诊断获得有效确诊;临床针对所有老年慢性肺炎患者合理展开CT检查+X线检查,最终以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就影像学诊断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所有老年慢性肺炎患者完成X射线检查以及CT扫描后,最终97例确诊,确诊率为97.00%;就X射线表现进行分析,患者呈现出病灶紊乱现象,肺纹理表现出迂曲现象,并且其中存在少许小斑点状阴影夹杂,37例患者表现出边缘欠清现象;31例表现为密度欠均匀、片絮状阴影以及斑片状病灶现象;35例表现出肺部钙化点现象;5例表现出胸水症状;就CT扫描表现进行分析发现,就病灶特点进行分析,多发小斑片状阴影于患者双肺散在分布,47例表现为边缘欠清;31例呈现出边界模糊不清,双肺呈现出片状密度增高影现象;30例呈现出局部胸膜肥厚现象。影像学组诊断准确率(93.00%)同病理组诊断准确率(100.00%)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不同影像学诊断方式运用,呈现出方便以及简单优点。并且影像学诊断工作开展,就慢性肺炎吸收以及消散情况可以动态跟踪,从而就患者实际病情加以了解,临床医师对应完成治疗方案调整,对老年慢性肺炎治疗效果做出保证。但是因为影像学表现复杂以及慢性肺炎消散过程不同,也存在概率表现出误诊现象。对此临床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对于影像学随诊资料以及临床资料,要求临床医师需要充分掌握,针对影像学图像在鉴别期间,需要做到仔细、认真,就患者既往病史进行详细询问,对临床诊断准确性做出充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检查 X线检查 老年慢性肺炎 诊断结果
下载PDF
肺癌合并肺血栓栓塞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陈文 徐磊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209-212,共4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在内的一组血栓栓塞性疾病,常并发于恶性肿瘤,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肺栓塞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肺癌相关的肺栓塞有...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在内的一组血栓栓塞性疾病,常并发于恶性肿瘤,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肺栓塞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肺癌相关的肺栓塞有较高的发病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被肿瘤本身的表现所掩盖,以致临床上漏诊与误诊率极高。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特征不典型,为临床诊断及治疗带来困难。本文对肺癌合并肺栓塞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诊断、治疗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静脉血栓栓塞症 发病机制 治疗
下载PDF
口服尼达尼布治疗布加替尼致肺间质纤维化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凯珍 范永强 《临床肺科杂志》 2022年第6期970-972,共3页
分子靶向治疗作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合并无症状脑转移患者全身治疗的一种方式,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敏感突变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基因融合阳性,其中ALK基因融合阳性是N... 分子靶向治疗作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合并无症状脑转移患者全身治疗的一种方式,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敏感突变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基因融合阳性,其中ALK基因融合阳性是NSCLC治疗的另一个关键靶点[1]。肺癌靶向药物治疗可能导致的毒副反应也不容忽视。谢晓红等曾报告1例口服克唑替尼34天后出现急性严重的药物诱导的间质性肺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分子靶向治疗 克唑替尼 脑转移 肺间质纤维化 间质性肺炎 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